人類心智的孤獨性往往體現在一些較為不頻繁的情緒當中,例如痛苦、狂喜、憂愁、無聊與驚恐,其中又以痛苦最為容易使人陷入單一心智的牢籠之中。想想看一位身懷六甲的職場女性,平日必須要忍受身孕帶來的副作用,又必須要面臨職場帶給她的壓力,即便她的母親或許也曾經歷過類似的苦難,但在那個當下她的丈夫、同事、婆婆或者父母,沒有一個人能體會她現在的痛苦,或許她只能期望那位無所不知的上帝能在她最痛苦的時刻支撐著她的心靈,而不至於使她崩潰。在前述的場景中,做為一位旁觀者(尤其是男性),或許我們能將眼前的現象結合自己曾經歷過的痛苦經驗來加以想像,但這也讓我們知道情緒在一個心靈當中的作用力是如此強烈,強烈到其他心靈就算能夠想像,卻無法真正的「體會」。這也就是人類心智的運作原理,心智是個人性的產物,它的內容無法透過任何有效的表達被其以外的心靈完全感知,每個人的心靈都是寄生於其所占有的時空當下的產物,心靈之間的交流則是一種單一心靈與表象之間接觸的結果,當心靈轉換成物理行為現象之後,所留下的也就只是現象本身,等待著其它心靈加以轉譯、解讀成屬於那個心靈自身的內在意義,所謂的「共感」也不過是單一心靈在觀察到外在現象時,將其它個體類似的外在表現形式解讀成共享著心靈中的某種狀態,在那種狀態下我們能夠歸納出喜、怒、哀、樂等等的表象情緒並加以回饋,但他者的內心深處,我們無從得知這些情緒對那心靈本身究竟有怎樣的意義或深度,就好似我讚美一位女孩外表時,根據她的笑容得知這樣的讚美會使她愉悅,但我永遠也無法曉得這樣的一種愉悅究竟跟我被喜歡的女孩子讚美時的愉悅等同,還是如同一位服務生客套的讚美那般令人莞爾。
痛苦之所以能夠呈現心智的孤獨感的另一層原因,是因為痛苦對心智來說是由於對外在世界過於巨大的非預期性與不確定感所造成,一位懷有身孕的女性即使知道自己的生產期在十個月之後,但她所面臨的痛苦是每天當下突如其來的噁心感,又或者是肉體快速變遷下所造成的不方面,每一個身孕期間的當下就好像是在拷問著自己的身心靈是否過了明天依然能安在,科學給出的精確日期已經失去意義,有的只是在極度痛苦折磨中依靠薄弱的意志進行漫長的等待。而痛苦也並非在肉體疼痛的意義上將帶給人們孤獨的絕望感,對一個在階級或社會地位上被排擠的邊緣人來說,那種生活在其中卻無法與社會順利交流,無法確立自己穩定生存的地位的那種不安感也會造成一種巨大的痛苦,這種痛苦在某些旁人看來或許會認為是庸人自擾或者被證明不是一種過不下去的日子,但在痛苦者的心理,他更期待的多不定是一種激進的革命武器,好讓整個社會天翻地覆到足以讓他有一個安穩的位置。痛苦也是每個心靈面對自身所占有的時空當下彼此之間有所差異的對照點,一位孕婦的痛苦內容與程度肯定大大不同於一位社會邊緣人,一位政治家的痛苦也絕對不同於一位必須為柴米油鹽奔波的老百姓(即便當代後者總認為自己的痛苦在前者之上,但在每個心靈的要面臨無法預期的外在變遷以及心靈之間無法真正交流的情況下,這樣的觀念也不過是一種政治上精神動力學而已,實際上是無法比較的)。也正因為每個心靈在每個當下所具有的痛苦之內容是具有特殊性,也因此能夠觀察到心靈運作本的的孤獨性與時間性。
正因為痛苦的存在,使人們認識到個體心靈運作的有限性,痛苦使心靈知道自己的意識是獨立於外在世界存在的,而這個外在世界也因為它無法由意識去控制或預測,於是仍給予心靈持續的不安及痛苦。心靈在痛苦之中發現了自身獨立存在的真實,而人類也在外在世界的持續變遷下發現自己作為一個個體的特殊性,痛苦是人類心智從存在開始就必須面對的宿命,也正是這樣的宿命,我們才能知道這唯一人生中多采多姿的一切事務,痛苦彷彿一隻彩筆,運用每個當下內容與程度的不同勾勒出了一幅名為人生的彩畫,痛苦推動了心智運轉,而心智在痛苦與解放之間震盪出了思想,有了思想我們才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