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2|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長媳的初二、初三日常

剛結婚時先生都會陪我回彰化老家看外婆,但外公、外婆相繼往生後,因媽媽也同樣住在新北市,平均每個月都約吃飯、給孝養金,也就沒有特別在初二回娘家了。
當孩子小的時候,初二回娘家是個大工程,大清早把孩子們叫起床,打扮整齊,然後帶著事先準備好的伴手禮,投入塞車行列中。趕在中午前回到外婆家,吃到熟悉的阿嬤好手藝味道,飯後賴在阿嬤身邊撒嬌,但下午三點左右,就要趕回婆家,因為依習俗是不能在娘家過夜的。後來小姑結婚,我初二不在,經過協調,請她初三才回娘家,當然還是由我掌廚。
婆婆請女婿的標準,其實只比年夜飯少一些些,尤其是非常費工的炒米粉,是婆婆的堅持,好像沒這道就不行,但炒米粉備料眾多(詳見料理非難事專題),不但費時費力,也考驗著料理功力,只要做完這道「搞缸」炒米粉,我都覺得像脫了一層皮。
小叔結婚後,年夜飯有小嬸加入掌廚行列,我們邊煮邊聊天,其實是忙得很開心,但初二小叔、小嬸回娘家,都初三傍晚才回來,所以初三的晚餐,總用餐人數15人,都只有我一個人獨挑大樑,個中辛苦真的不足與外人道。
這些年孩子都長大了,也都可以幫忙挑菜、洗菜,簡單的微波或烤箱料理,有的則幫忙上菜或擺盤,我也在前一天把難度高的料理都先做好,順便買些成品或半成品充數,否則真的會累壞了。
這就是我這個長媳的初二、初三日常。
炸蝦餅
炸蝦餅
彩椒蝦球、滷蛋
白斬鵝肉、香腸
魚翅羹
酥炸鹹酥雞、清蒸虱目魚
炒米粉
透抽炒甜豆
滷豬肉筍乾
烏骨雞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退休生活可簡可繁、可豐可儉、可忙碌可悠閒,端看自己的取捨與抉擇。閒暇之餘,我喜歡側看身邊的人事物,心有所感即寫下文字記錄。喜歡方格子不具立場、不帶色彩的創作空間和即書即傳的便利性,像個二十四小時營業的虛擬書屋,在這裡,我同時是讀者,也創作者,在這裡,我被別人的文字感動著,有時也用文字感動他人。生活中的大小事皆文章。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