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10/0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職場殘酷舞台的心理素質測驗,你會拿幾分呢?

    在早些年,直播平台尚未興起,素人歌唱比賽仍在有線電視上風行時,往往在聽評審講評時,會講到某某參賽者「心理素質」很好,看得到他的進步。那時候對於「心理素質」只有模糊的概念,有人說是心理和社會素質,結合先天和後天因素,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韌性等特質。一直到後來自己去唸了翻譯研究所、進入組織工作被領導甚至開始領導人,似乎可以逐漸體會「心理素質」在生活和工作上扮演的角色。
    記得在唸翻譯研究所的時候,每個人的譯文都需要經過其他人的審閱甚至給予建議,有時候甚至是在放公開的資料夾裡讓大家參閱,而在口譯箱裡的練習更是如此。在一段15-20分鐘的同步口譯練習,往往台下有好幾個同學和老師戴著耳機聽著自己的譯文,而在結束練習後還會互相講評給予可以改善的建議。
    這樣的練習也彷彿像是參加歌唱比賽的素人,每一次的表現都必須要可供他人評價。在課堂之外,自己練習以及聽自己的錄音,以回溯哪些段落的語速、譯文產出甚至是語調需要調整以及是否有誤譯的地方也是家常便飯,以訓練這些口譯練習生未來面對數百、數千人的大場合,也必須要有接受評斷的準備與氣度。
    後來進入職場,走過新人被帶領、指導階段,到真正具備經驗可以帶領團隊,也真正體會到「心理素質」帶來的影響。在職場上的工作成果,因為多是拿來溝通、交換或是銷售,所以產出工作成果的人,往往不是最後一個經手的人。每個工作成果都像是遊樂場上贏到的彩票,為的是換來更大的禮物,也就是組織共同的成果,無論是訂單還是成功銷售出產品。
    職涯早期,無論是寫邀請函、新聞稿,還是打電話給媒體邀請參與記者會,每一次的對內和對外接觸都是心理素質的測驗,而心理素質的測驗結果,往往就反映在我們面對不如期待反應時的態度。無論是被退件、文章被大幅改動甚至是被掛電話,似乎都是非常常見的過程,而到更大組織工作後,要面對的變因也更多,而往往專案的變動甚至被終中斷,背後的原因都不是我們當下可以意會或理解。
    一直到帶領團隊後,在不同時間跟異質的成員相處與共事後才真正發現,原來所謂的「心理素質」真實展現是得以「將事物的評價跟自己身為人的價值分開」,而這會體現在我們如何面對最不中聽的話,以及最不想面對的人和事情,無論是指教、批評、難相處的客戶、共事對象,還是成敗不完全操之在己像是求職、升遷等。
    當下的工作成果或許只是職涯漫漫長路的一瞬,而我們留給其他人的心理素質印象,或許有時也停在那刻的剪影,而成為我們之後的職場標籤。
    就像是每一次新手機上市,我們不會評價前一代手機效能或是外型劣於新一代手機,而是新一代手機相較於前一代做了什麼軟硬體或是使用者體驗的優化。我們在面對人生和職涯上,或許也可以把自己的工作成果當作永遠的測試版,持續吸取建議和持續優化,也永遠不把暫時的工作成果當作評斷自己身為人的價值。
    Photo by Oleg Ivanov on Unsplash
    Photo by Oleg Ivanov on Unsplash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公關人生相談室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