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寫信班(2):提升溝通技巧—同理心為何重要?如何培養理解他人的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大家好,謝謝各位繼續關注網上寫信班系列。上回提到寫信做筆友的基本事項,並邀請你們撰寫第一封信及了解寫信對象的興趣,不知道有沒有遇到甚麼疑問或困難呢?歡迎留言回饋哦。
【網上寫信班目錄】(仍在開發當中,會有增補)
  1. 基本事項
  2. 溝通技巧(本文章)
  3. 書信內容
  4. 監獄處境想像練習
  5. 交筆友的後續發展
  6. 網上交流社群

【前言:同理心為何重要?】

來到第二節,這次想談談從培養同理心的角度,提升溝通技巧。可能你會覺得,我的溝通技巧完全沒問題啊,怎麼叫我提升溝通技巧?或者有甚麼必要培養同理心啊?同理心這麼軟弱、虛偽、一無是處的東西,我才不需要呢!會有如此想法,也是可以明白的,畢竟世上有太多不懂得平衡同情心和智慧,或是自我理解不足的人,導致同理心的誤解和誤用。
可同理心說穿了,就是理解他人的能力,嘗試站在他者的角度去觀照和感受世界。將同理心當成弱點就大錯特錯了,同理心讓我們知道不該為戰爭歡呼、意圖拐賣年輕甚至未成年的少女,導致身處海外的同胞要偽裝成血海深仇的敵國人。同理心讓我們知道身處交戰國邊境,也不要成為別人負擔,可以坦誠身份而安然無恙。另一方面,正因為能夠理解他人,就會知道如何表達得更加精準,消除言辭曖昧、產生歧義的情況,避免造成誤解
就像其他技能一樣,同理心和溝通能力都需要不斷磨練,多學一些總沒有壞。但跟其他硬技能相違的是,我們一般不會認知到需要或可以改進溝通技巧,往往以為自己已做得很好,傷害別人而不知,或是被傷害也只能默默承受。每人都有強項弱項,溝通方面較弱,絕非可恥的事。只要懂得正視弱點,虛心精進,就能成就更好的自己。我也是不斷反省,修習過不同溝通課堂,才有一些心得。這些心得,就算不是為了交筆友,也值得參考,世界很需要多一點善意。
那麼同理心跟寫信又有何關係?假如是比較熟悉的朋友,就算不小心刺傷對方也好,也不會為一兩件小事就斷絕來往。但作為尚未相熟的筆友,收到不假思索的話語,可能以後就不會再跟你交流了。由於寫信只能通過文字交流,又不能即時作出回應或修正,欠缺同理心的文字,可能會造成誤會或傷害。所以訓練理解他人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本節內容】

  1. 講解同理心的重要和作用
  2. 以情景訓練溝通技巧
  3. 本節習作

接下來借用幾個處境,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培養理解他人及妥善回應的能力。處境都是平實地改編自真人真事,還望一同學習、進步。

【情景一:手足談及獄中生活或工作環境】

情景重點:學習聆聽
  • 寫信者:入面環境點樣啊?習唔習慣、辛唔辛苦啊?
  • 手足:我負責做XXX嘅工作,要XXXX、XXXX… 都有啲攰嫁。
  • 寫信者:其實相較之下你嗰度都算hea,邊度邊度仲慘啊,日日要你跑,又唔比你睇書、又唔比你寫信。入到去會辛苦,我諗你都預咗嫁啦。
轉換場景,試想像你向朋友訴說你的工作、學業或生活情況。
  • 朋友:呢排你轉新工,咩環境啊?習唔習慣、辛唔辛苦啊?
  • 你:而家我負責做XXX嘅工作,要XXXX、XXXX… 都有啲攰嫁。
  • 朋友:其實相較之下你嗰度都算hea,邊度邊度仲辛苦囉,日日要你跑數,又要瘋狂OT、假又唔比你放。你而家轉新工幾好啊,前景又好啲,至少唔會比人炒。返新工會辛苦,我諗你都預咗嫁啦,適應下啦。
不知道轉換場景後,會不會更能理解聽者的感受?回應者可能出於善意,想要緩解訴苦者的情緒,卻不明白這些言辭聽起來就是不願聆聽、好為人師。到底是你在經歷坐牢或是轉換工作,還是對方在經歷呢?憑甚麼會認為自己比對方更清楚處境?假如你是坐牢或轉換工作的那位,會需要有人告訴你「預咗嫁啦,好出奇啊?」嗎?
那可以作出甚麼回應,讓聽者感覺舒服一點呢?首先需要聆聽及顯示出你聆聽到對方的心聲,其後可以考慮將心比己,說說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話會如何處理、有何感受,假如你真的有實用的建議,也可以在用心聆聽對方後提出,而非即時提出。
可考慮的回應方法:
  • 咁聽落都唔容易喎,(舉例回應)
  • 平時我做XXX(如: 洗衫)都覺得好攰,又要XXXX(如: 洗又要晾),你仲要一次過做咁多
只要抱持謙遜和尊重的態度,別把對方當成智力或經驗上較遜色者,平等看待別人,就不會發生刺傷對方的情況了。手足有不同背景,有的可能比你我更博學多聞,有的或許沒有很高學歷,卻擁有豐富的人生經驗。只要尊重別人,明白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點,也要學會欣賞自己、不必自卑,自然就能順暢地溝通了。
---------------------------

【情景二:手足跟你想法、立場相異時】

情景重點:學習接納、非批判態度
  • 手足:我打左科興啊,好攰,下次再傾啦。
  • 寫信者:下?!你點解會打針嫁?仲要打科興?你唔知有副作用嫁咩?你去打針咪姐係支持緊政府政策,你個初心去左邊啊?
轉換場景,試想像你告訴反對疫苗的朋友你打針了。
  • 你:我打左針啦。
  • 朋友:下?!你點解會打針嫁?打針有副作用嫁喎。你去打針就係支持緊政府政策,就係中左藥廠計,免費做白老鼠。我對你好失望。
假如你是此時此刻仍然堅拒接種疫苗的朋友,可能會覺得完全無法理解聽者的決定,質疑對方是否出了甚麼問題。得知筆友接種科興疫苗,我的第一反應也有點錯愕。但我會嘗試從對方的處境和角度出發,比如是不是有接種疫苗的必要呢?雖然我不是醫學專家,對科興也沒有好感,但會不會對某些身體狀況的人,接種科興的會保險一些呢?乍聽之下或許會覺得很荒謬,但從身邊反疫苗的醫藥學界人士得知,科興的技術及其反應確實比Biontech要低,若然必須要接種疫苗,科興算是一個選擇。
即使我自己不會接種科興,但也不會把筆友當成白痴,而是相信他做選擇的背後,必然有其原因。他不需要向我解釋,我也不需要質疑或迫使他向我解釋。最重要的是他的感受,而不是要他顧慮我反對科興的立場,增添煩悶心情。
所以我會回應「接種過後反應怎麼樣啊」,「好好休息、保重身體」的關心說話,讓他知道有人關心,而不是批評他的決定。打疫苗又不是捲走手足的錢之類嚴重的罪,算是某種個人選擇吧,不至於要責怪就是了。
我們都是不同的個體,會有意見分歧很正常。嘗試尊重別人,學習接納、非批判態度,相信對方經過一番考量,才會做出決定。學習先暫停自己的反感或抗拒,繼續溝通和建立關係,就會慢慢明白對方的決定,也會發現反感或抗拒都是不必要的。
---------------------------

【情景三:手足談及擅長或感興趣的領域】

情景重點:保持開放態度
  • 手足:我用呢個方法學XXX都幾好嫁,你都可以試下。
  • 寫信者:多謝喎!不過我都搵老師學緊啦,咁點解仲要用呢個方法姐?
轉換場景,試想像你向朋友介紹你擅長或感興趣的某個範疇。
  • 你:知你都有學XXX,我用緊呢個網,都幾好嫁,有興趣你都可以試下啊。
  • 朋友:多謝喎,不過我都搵老師學緊啦,then what’s the point?
將心比己,對方不過是想分享學習心得,討論一下共同興趣。只要延續話題,雙方都能更了解相關課題,是很好的學習和增進感情機會。但有時我們可能很單純地覺得不需要、或是已經做得很好了,就下意識拒絕他人的善意。但不經思索的語言,卻容易惹人誤解,讀出不耐煩的情緒來。
又或者,回應者可能過於武裝自己,即使是友善的提議,也鑽起牛角尖來,擔心會落下面子,或對方有甚麼企圖。人與人的相處不會只有爾虞我詐,懷疑一切,最終只會遠離值得信任的人,並讓世界更貼合負面想像的模樣。
試着保持開放態度,大方地告訴對方知道了、謝謝就好。假如想要延續話題,不妨真的一試對方的提議,再告知感想。或者談談自己的學習心得,彼此交流,會令雙方得着更多。
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想要證明自己更優秀,而擺出高姿態的人。但就算對方態度真的不可一世,那也是對方的問題,不代表你就比人差。那只證明出他們的自卑,而非才學。保持開放態度,看到人的優缺點,就不會太介懷了。

以上三個場景,雖然不可能涵蓋所有溝通上可能面對的困難,但學習聆聽、保持開放、接納及非批判態度,就是妥善溝通和培養同理心的重點。從這些場景入手,嘗試在生活中反思溝通情況,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會讓人誤解吧。只要願意誠實面對自己,相信可以變成更好的人,那麼無論交筆友還是人際關係上,都會更為順利。期待我們一同成長 :)

【本節習作】

  • 嘗試在跟朋友聊天或寫信時運用以上技巧吧!
  • 反思運用技巧的過程,你作出了甚麼改變?作出改變的感受如何?朋友對你的改變有何反應?
  • 可以記錄上述反思,無論用手機備忘錄、筆記本、口頭錄音,或在本文留言也可。每隔一段時間就重溫你的反思內容,看看你有哪些進步,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吧。

注意:真實寄送給獄中朋友的信中,請不要提及寫信班、功課、徵文活動等字眼,以免被視為有組織團伙活動。雖然署方不會知道寫信的是誰,所以不會影響牆外的人,但有可能會用作懲罰獄中朋友的藉口,讓裡面的處境更難過🙏

如此認真又花時間去準備寫信班系列,唯一目的便是希望更多人可以跟獄中同路人建立互相扶持的關係。因此衷誠懇切地希望大家能坐言起行,動筆寫信,並分享文章、鼓勵身邊朋友一起行動。
推出寫信班系列是完全自發並無酬的,假如你欣賞內容或當中的付出,歡迎拍手課金鼓勵。眼見深度欠奉的日常文章,反而輕易贏得更多關注和支持,挺讓人氣餒的。若然你認同追求公義、捍衛良知等價值,不妨表達出你的支持,非常感激。🙏

以上資訊集結個人經驗心得、不同寫信班和朋友回饋而成,若覺得有幫助,不妨推廣給身邊人和實際支持我哦
如這篇文章有幸接觸到你,願你可以行動抵抗遺忘,捍衛真相與公義,一同見證我城的未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1會員
158內容數
觀看電影後的所思所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慕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比起欠缺方向或要領地寫信,參加寫信班可以更有效地連結筆友,順利傳遞書信中的心意 (...) 為了補上缺口,我想嘗試整合寫信班和交筆友的經驗,製作這個網上寫信班系列。另一方面,我相信有必要將相關的信念及技巧傳承下去,培養更多人關注在囚支援,方可保障手足的福祉
祈望大家繼續寫信,關心為香港獻身的獄中人,才能讓我們繼續走下去。
不時都有朋友查問如何寫信、交筆友的問題,明白不少人都會擔心寫得不好、觸犯禁忌而卻步,所以想了解更多才下筆。欣賞大家都有心關懷牆內的朋友,又不想傷害到他們,故在此分享個人寫信心得。(本來Jimmy Jungle出了個超實用的寫信攻略,可惜已刪除了)希望大家看完後都有信心和動力提筆寫信,因為對牆內的朋友
「而家做咩都冇用,冇野可以做嫁啦。」 愁雲慘霧的日子似乎還得延續很久,證據是,一些朋友開始已讀不回或索性拒絕一些風險甚微的活動邀請,不同場合都聽到無能為力、等待救世主的失望呼喊。風雨飄搖的陰天教人低落,驕陽似火的晴天又叫人煩躁,人們似乎是這樣想的:合適的時候、合適的氣候總不會來。 何嘗不明白人們的恐
比起欠缺方向或要領地寫信,參加寫信班可以更有效地連結筆友,順利傳遞書信中的心意 (...) 為了補上缺口,我想嘗試整合寫信班和交筆友的經驗,製作這個網上寫信班系列。另一方面,我相信有必要將相關的信念及技巧傳承下去,培養更多人關注在囚支援,方可保障手足的福祉
祈望大家繼續寫信,關心為香港獻身的獄中人,才能讓我們繼續走下去。
不時都有朋友查問如何寫信、交筆友的問題,明白不少人都會擔心寫得不好、觸犯禁忌而卻步,所以想了解更多才下筆。欣賞大家都有心關懷牆內的朋友,又不想傷害到他們,故在此分享個人寫信心得。(本來Jimmy Jungle出了個超實用的寫信攻略,可惜已刪除了)希望大家看完後都有信心和動力提筆寫信,因為對牆內的朋友
「而家做咩都冇用,冇野可以做嫁啦。」 愁雲慘霧的日子似乎還得延續很久,證據是,一些朋友開始已讀不回或索性拒絕一些風險甚微的活動邀請,不同場合都聽到無能為力、等待救世主的失望呼喊。風雨飄搖的陰天教人低落,驕陽似火的晴天又叫人煩躁,人們似乎是這樣想的:合適的時候、合適的氣候總不會來。 何嘗不明白人們的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只要告訴對方: "我覺得你缺乏同理心." 缺乏同理心的人會說: "我很有同理心啊." 具有同理心的人會問: "為什麼你覺得我缺乏同理心?"
同理心是人際關係中十分重要的因子,也是可以從小與孩子一同思考的心理歷程。如何與孩子一起感受與他人的互動、進而引導孩子思考、咀嚼同理心的重要,是身為主要照顧者陪同孩子人格養成的歷程之一。
Thumbnail
職場中團隊建立及融洽的氛圍非常重要,先前有看到網友想了解同理心相關內容,以下就其定義、提出的學者、運用時機、運用策略、同理心相關的書籍清單整理如下:希望對大家的職場工作、人際相處有所幫助。 一、同理心的定義: 同理心(Empathy)是指理解和感受他人情感、處境的能力,並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看
同理心是在人際關係中非常重要的品質,但要做到完全同理對方並不容易。然而,相對客觀已經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文章討論了對於不同觀點的看法,以及避免固執己見和尊重彼此的重要性。
Thumbnail
同理心是指能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緒、想法和經歷的一種能力。 在人際交往中若能展現同理心,可促進更深層次的理解和信任。 以下是一些展現同理心的方法: 展現同理心需要時間和練習,但它可以極大地改善人際關係,增強彼此間的理解和信任。 全神貫注:將注意力集中在對方的言語和非言語溝通上。 眼神接觸:保
Thumbnail
正文開始前,我們先大致了解一下「同情心」跟「同理心 」。 我所理解的同情心是比較被動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待別人的感受;而同理心是比較積極的、把自己放在別人的位置來理解當事人的感受。 較常見的同理分三種,認知層面、情感層面,還有身體感受層面。當然還有對同理更詳細的分類與解說,我們先用這三種
Thumbnail
昨天的小團體大家一起練習「同理心」非常好玩,從演戲之中體驗個案的立場、觀點、心境和邏輯,再轉換成輔導員的視角,依據不同的角色給予 「同理心」 ,剛開始看 「同理心」這三個字,大部分的人會覺得相對容易,但實際進入輔導歷程中,那些自身的價值觀、習性.、想法,難免會有和個案的三觀有衝突,例如說:面對一個家
Thumbnail
談同理心,透過化繁為簡的方式,分享對於進入「解決問題」模式的認識及實際運用方法。文章中以具體例子舉出在溝通過程中,如何運用同理心來幫助對方得到支持與認同。同時分享了在溝通中的「一個動作兩個反應」的操作心法,並提供了對話範例,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同理心的應用。
Thumbnail
最近常在課程中分享同理心,每個階段對於「同理心」這三個字,都會有不同的解釋與收穫。我就以化繁為簡的方式,來跟大家分享這階段對於「同理心」的認識吧!在與朋友對話,或是跟同事討論事情時,我們的習慣都是馬上進入「解決問題」。
Thumbnail
同理心是良善的往來,是一種提升社會生存的能力。沒有同理心,日子可以過得為所欲為,但有同理心,可以看見更多美好...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只要告訴對方: "我覺得你缺乏同理心." 缺乏同理心的人會說: "我很有同理心啊." 具有同理心的人會問: "為什麼你覺得我缺乏同理心?"
同理心是人際關係中十分重要的因子,也是可以從小與孩子一同思考的心理歷程。如何與孩子一起感受與他人的互動、進而引導孩子思考、咀嚼同理心的重要,是身為主要照顧者陪同孩子人格養成的歷程之一。
Thumbnail
職場中團隊建立及融洽的氛圍非常重要,先前有看到網友想了解同理心相關內容,以下就其定義、提出的學者、運用時機、運用策略、同理心相關的書籍清單整理如下:希望對大家的職場工作、人際相處有所幫助。 一、同理心的定義: 同理心(Empathy)是指理解和感受他人情感、處境的能力,並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看
同理心是在人際關係中非常重要的品質,但要做到完全同理對方並不容易。然而,相對客觀已經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文章討論了對於不同觀點的看法,以及避免固執己見和尊重彼此的重要性。
Thumbnail
同理心是指能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緒、想法和經歷的一種能力。 在人際交往中若能展現同理心,可促進更深層次的理解和信任。 以下是一些展現同理心的方法: 展現同理心需要時間和練習,但它可以極大地改善人際關係,增強彼此間的理解和信任。 全神貫注:將注意力集中在對方的言語和非言語溝通上。 眼神接觸:保
Thumbnail
正文開始前,我們先大致了解一下「同情心」跟「同理心 」。 我所理解的同情心是比較被動地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待別人的感受;而同理心是比較積極的、把自己放在別人的位置來理解當事人的感受。 較常見的同理分三種,認知層面、情感層面,還有身體感受層面。當然還有對同理更詳細的分類與解說,我們先用這三種
Thumbnail
昨天的小團體大家一起練習「同理心」非常好玩,從演戲之中體驗個案的立場、觀點、心境和邏輯,再轉換成輔導員的視角,依據不同的角色給予 「同理心」 ,剛開始看 「同理心」這三個字,大部分的人會覺得相對容易,但實際進入輔導歷程中,那些自身的價值觀、習性.、想法,難免會有和個案的三觀有衝突,例如說:面對一個家
Thumbnail
談同理心,透過化繁為簡的方式,分享對於進入「解決問題」模式的認識及實際運用方法。文章中以具體例子舉出在溝通過程中,如何運用同理心來幫助對方得到支持與認同。同時分享了在溝通中的「一個動作兩個反應」的操作心法,並提供了對話範例,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同理心的應用。
Thumbnail
最近常在課程中分享同理心,每個階段對於「同理心」這三個字,都會有不同的解釋與收穫。我就以化繁為簡的方式,來跟大家分享這階段對於「同理心」的認識吧!在與朋友對話,或是跟同事討論事情時,我們的習慣都是馬上進入「解決問題」。
Thumbnail
同理心是良善的往來,是一種提升社會生存的能力。沒有同理心,日子可以過得為所欲為,但有同理心,可以看見更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