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四十歲上下的青壯年族群,必定皆曾目睹在族群撕裂(誰才是「本省人」?)最嚴重的時期,以中文書寫的中生代作家皆曾被質疑「算不算台灣作家」。
我曾是這樣的一種研究生:面對龐然不知節制的文獻,想辦法找到中譯本就對了——當然這招用在經典著作較可行,文獻愈新,愈難找到;努力偷吃步了幾個月,真吐血怎麼那麼多經典理論沒有中譯本啊?膝反射想的是社會學過於邊緣以致難獲出版社垂青;後來知道,簡中本大概二十年前就出了還出好幾版,於是,我的簡體閱讀能力大抵於研究所時期養成⋯⋯。 我無意探究中國是否重視這個學門,我想說的是,簡體中文市場儘管受法規限制,創作自由遠遜繁體中文市場,但因讀者基數驚人(不考慮其它變因,一本簡體著作面對超過十四億讀者;
中國作家富豪榜中國作家富豪榜單計版稅中國作家一年可拿到超過兩千萬人民幣,即便榜末的百萬人民幣,對台灣作家而言亦是望塵莫及),因此活力不遑多讓。
台文與中文
如果「語言是思想與情感的載體」恆真,那麼,只要作家能夠準確表達、讀者能夠正確接收,使用何種語言書寫似乎不是最重要的? 台文系所確實存在這樣一群師生,堅信用台語文書寫才是正港台灣人(不論是羅馬字、漢字或漢羅合用),這情感有點近似於法語之於法國人;然而,真要追本溯源,做為一座命運多舛的移民島嶼,台灣人的語言「論資排輩」恐怕該是滅絕及瀕危的各種原住民語的集合,而非台語(十七世紀,鄭成功帶來福建的泉州、漳州話,融合平埔族語、荷蘭語、西班牙語、日語、英語、北京話而成)。 中文因國民黨推行國語運動成為主要語言,在今天年輕一輩(泛指Z世代)普遍認為中國敵視台灣的氛圍裡,它突然變得政治不太正確;更不用說現在四十歲上下的青壯年族群,必定皆曾目睹在政治操作族群撕裂(誰才是「本省人」?)最嚴重的時期,以中文書寫的中生代作家皆曾遭遇被質疑「算不算台灣作家」的無妄之災。 如果作品能夠引起不同世代、多元族群的共鳴,它就代表著一部分台灣人的情感和精神,當然我們會問作家與這片土地的連結,但使用台文或中文,在我看來,與算不算台灣作家毫無關係。 舉例而言,台灣首位日本芥川賞得主李琴峰算台灣作家嗎?儘管以日文寫作,但她作品的題材與素材多與台灣相關;旅居德國多年的陳思宏,《鬼地方》寫出了永靖小鎮的面貌而屢獲大獎。 對作家來說,使用自己最為嫻熟的語言進行創作,是不必要進行政治聯想的。
當代華文小說二十家
王德威「當代華文小說二十家」中有八位台灣作家入列,天文天心祖籍山東臨朐、蘇偉貞祖籍廣東番禺、平路祖籍山東諸城、李渝祖籍安徽、駱以軍祖籍安徽無為,若真以「本省人」標準看,只施叔青、李昂姊妹可算台灣作家?坦白說,這種政治審查已經過時,比起「省籍」,當代文青或許更在乎是作家有否投降式地對中國輸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