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生活問答 # 14:家人如果失智了,照護者的人生要賠上嗎?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節目內容

  1. 人總有失能的一天,人生是否只為後半養老資金而活?
  2. 家人如果失智了,照護者的人生要賠上嗎?
  3. 雖然知道活在當下這個道理,但是這些不得不考慮必須面對的問題,總是會讓我的思緒混亂困擾著,無解?

馬上聽!(在你喜歡的平台上聆聽)

YouTube版
Podcast版

看文字版

極簡生活問答 # 14:家人如果失智了,照護者的人生要賠上嗎?

來自聽眾的提問

近期在公視上看了一部紀錄片《當失智症醫師得了失智症》,說的是日本失智症權威,長谷川和夫醫師的故事。
讓我意識到在少子高齡化的社會裡,每個人總會有失能需要被照護的一天,這個也是所有人類必須面對的問題,但我們的目前社會規劃似乎還未跟上腳步。

*紀錄片裡有幾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畫面:

1. 長谷川和夫醫師大半輩子都在研究大腦、研究失智症者,到了高齡86歲依舊上班看門診,當失智症找上門,這些頭銜光環似乎也都不再,現今他就僅僅是需要被照護的病人。
2. 長谷川醫師也在片中,分享了一位資深醫師曾跟他說的話:「等你失智時,你的研究,才真正完整」!
在自己也罹患失智症後,才能體會患者漸漸失去清楚踏實過日子的感覺,也才知道原來自己過去並不算真的了解失智症、失智症患者的心情。
3. 長谷川醫師為失智症患者,創立日照中心,讓照護者可以減輕負擔。但醫師患病後並不能適應融入日照中心或安養中心生活,長谷川醫師女兒問他,日照不是他所創立的嗎?
4. 長谷川和夫醫師問女兒,他死掉是不是她會很高興鬆了一口氣?

*我的問題:

1. 人總有失能的一天,人生是否只為後半養老資金而活?
雖然養兒防老已是過時的想法,但可以看到現今社會中的照護者依然是夫妻另一半或兒女居多,要不家裡有餘力的也會多請個看護,若是單身無子者,是不是只有安養照護這一條路可走?或是我們有其他的路可以選擇?
2. 照護者的人生?
失智者隨著病情惡化,有時會分不清白天或黑夜、現實或夢境裡,失智症患者幾乎一整天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照護者的陪伴,就像連體嬰一樣,那照護者自己的人生該如何?
3. 如何與被照護者相處?
雖然知道對方生病了,要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與包容,但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當照護者總是被患者情緒勒索或無理過度要求時,該如何面對?
4. 雖然知道活在當下這個道理,但這些不得不考慮必須面對的問題,總是會讓我的思緒混亂困擾著,無解?
備註:
好羨慕布蘭達和維尼兩人,有著志同道合的同伴一起進步成長,順便附上公視紀錄片連結,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

這次的問題篇幅也很大,我們一樣一段一段來討論吧!

1. 人總有失能的一天,人生是否只為後半養老資金而活?

雖然養兒防老已是過時的想法,但可以看到現今社會中的照護者依然是夫妻另一半或兒女居多,要不家裡有餘力的也會多請個看護,若是單身無子者,是不是只有安養照護這一條路可走?或是我們有其他的路可以選擇?
我想分享的第1個想法是,既然你會被這個影片或事件所吸引,甚至開始擔憂,這就代表這就是你要面對的人生功課,「如何不再擔憂未來會失能、失智」。
你提到的這幾個選項都是試圖依靠「外在」的人事物,不管是家人或是安養照護機構,但事實上任何外在的人事物可以幫我們解決這個擔憂,並不是給家人照顧不好或是去安養機構不好,而是我們試圖想要依靠他們的這顆心,會持續讓我們心累、煩惱。
我會比較偏好不要去預設未來,不要試圖去找到一個「最佳解法」,不要認為自己的未來只有這幾個選項,我們認為最好的解法或是最好的生活一定是我們當初完全想不到的,那才會是真正適合我們的答案!
當你認真活在當下、聽從內心的聲音一直走下去,你就會慢慢知道答案,每個人的答案都會是不同的;但是如果你不想這麼做,那麼這個人生功課就會一直持續陪伴著你。

2. 照護者的人生?

失智者隨著病情惡化,有時會分不清白天或黑夜、現實或夢境裡,失智症患者幾乎一整天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照護者的陪伴,就像連體嬰一樣,那照護者自己的人生該如何?雖然知道對方生病了,要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與包容,但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當照護者總是被患者情緒勒索或無理過度要求時,該如何面對?
我想先分享的是,失智並非是壞事,就像記錄片所提到的,當這個治療失智症的醫師得到失智症的時候,他才真正明白如何研究失智症、真正瞭解失智症
還有,最近我在網路上有看到有人在分享他和失智症爸爸的相處過程,以前從來都不會跟家人擁抱一下、甚至有任何的肢體接觸,但因為這個契機,開始要幫爸爸其實家人的關係反而更靠近了,這是不是因為在提醒我們什麼呢?
不管是不是失智照護問題,為什麼我們都會遇到情緒勒索的問題呢?
我們當初想要離職創業的時候,家人們其實還是希望我們繼續上班,不斷地說服我們不要離職,但我們後來還是聽從內心的聲音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好好跟他們溝通、讓他們放心,結果後來家人也支持我們了、也會看我們的YouTube影片了,如果我們當初不聽從內心聲音,是不是有一天對家人的忍耐度也會到達極限而情緒爆發呢?
大家可能會以為,那我是不是就不管家人、只顧自己的生活就好?
當初我跟布蘭達兩個人吵得很凶的時候,也曾經生氣到覺得乾脆兩個人就此分開好了,這樣就不用聽到對方講一些不好聽的話,省得自己還要包容對方的脾氣,但還好的是,我們那時候很認真地想要練習活在當下,知道離開對方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面對對方才是正解,回到自己內心的聲音,你就會知道什麼事是該做的,然後再用頭腦想辦法解決問題,然後持續做出行動。
有些人際關係會是選擇離開、但有些關係是要選擇面對,我們要聽從內心聲音,我們才會知道怎麼做!
內心的聲音是決策的大方向,例如,我不要再因為家人的言語而感到情緒波動,然後頭腦是思考行動的策略,例如,我要如何組織話語或有什麼樣的口氣來跟家人溝通,思考好了,然後就行動!
內心給你的答案可能會是要你親自好好的照顧家人,也有可能是尋找專業人士的協助,也有可能是其他各種選項,因為每個人的人生功課都是不同的,一定要往內心尋找,才可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答案。

3. 雖然知道活在當下這個道理,但是這些不得不考慮必須面對的問題,總是會讓我的思緒混亂困擾著,無解?

在能完全活在當下之前,活在當下是要練習的,你要帶著這個混亂的思緒和擔憂的心情去嘗試、去練習,當你練習的經歷愈多,思緒才會愈清晰、擔憂才會愈少!最後如果真的愈到自己或家人失智的狀況,你都會知道怎麼做!
這個問題要去看問答的第7集,有很詳細的回答!
我可以說,如果你今年過的生活是去年完全可以預期的,那你可能就沒有在試著活在當下,我們幾乎每個月所經歷到的事情都是自己上個月完全沒想到的,當你可以做到這樣,你的未來一定會無法想像地好,一定不會只要你剛剛提到的那些選項而已!

以上就是這次的內容,歡迎大家擷取內心需要的部分,聽眾提問箱在下方資訊欄,那我們就下次見囉!

極簡生活問答 | 聽眾提問箱 👉

想看更多文章可以到維尼的新個人網站「極簡維尼的生活隨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2.1K會員
653內容數
生活不用很多物品,只需要精準的物品、空間、生活模式, 我們享受身上只有足夠的物品、但擁有全世界的無限生活! 最喜歡研究與分享​「整理思維、簡單生活、游牧生活」, 如果這些內容能有一點幫助到這個世界,那就太幸福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極簡人的家 的其他內容
節目內容 有「斷不了」的中價位娛樂休閒?每月花費降不下來...... 遇到一些人對我提出某些言論,我聽了還心情不太好,該怎樣辦? 為何要因為能力不足,而降低原先標準,讓極簡生活成為不想努力打拼的藉口? 沒有在控制花費,卻一面又說要極簡,就有點沒說服力? 我不想被貼上這些標籤...... 看文字版
節目內容 把這件事看得太重了?把自己看得太重了? 做想做的事情,但存款減少很害怕? 能力差、作品爛是正常的? 馬上聽!(在你喜歡的平台上聆聽) YouTube版 Podcast版 看文字版 極簡生活問答 #12:自信不足、能力不夠,看著存款減少,要如何堅持創業? 來自聽眾的提問
接續Q10同一位聽眾的提問(一次提了5個問題),我們來嘗試回答第4和第5個問題,也是跟生活效率、生產力、自律有關的問題! 前3題請看「極簡生活問答 # 10」 節目內容 1. (Q4) 每個人是否都應該有一套屬於自己的Routine? 2. (Q5) 規劃、計劃事情算是活在當下嗎?
這位聽眾一口氣就問了5個問題,都是跟生活效率、生產力、自律有關的問題,那我們就一起來討論看看吧! 這要取決於你的核心價值觀和熱情是什麼,每個人都不一樣! 如果你還不清楚哪一件事情或生活方式可以帶給你生活的幸福感,那就先去行動測試看看,然後花點時間觀察自己的感受,找到自己版本的理想生活比較重要!
節目內容 「少食」和「體重減輕」其實沒有關係? 不需要刻意追求增重或減肥? 未必是吃得少就是健康? B&W的飲食生活觀 為什麼要追求「少」食? 覺得自己目前不夠健康、想要行動測試看看? 害怕變太重?害怕變太輕?
節目內容 衣服好好的、也會穿、穿起來也舒服,空間也夠放,也沒有影響到自己的生活,那為何要考慮斷捨離? 你會覺得他人的衣物太多嗎? 為什麼會覺得他人的衣物太多呢? 其實你內心渴望更好版本的生活? 把狀態好的衣物捨棄,會感到「可惜」的原因是什麼? 信念1:環保更重要? 信念2:感情更重要? 信念3:錢很
節目內容 有「斷不了」的中價位娛樂休閒?每月花費降不下來...... 遇到一些人對我提出某些言論,我聽了還心情不太好,該怎樣辦? 為何要因為能力不足,而降低原先標準,讓極簡生活成為不想努力打拼的藉口? 沒有在控制花費,卻一面又說要極簡,就有點沒說服力? 我不想被貼上這些標籤...... 看文字版
節目內容 把這件事看得太重了?把自己看得太重了? 做想做的事情,但存款減少很害怕? 能力差、作品爛是正常的? 馬上聽!(在你喜歡的平台上聆聽) YouTube版 Podcast版 看文字版 極簡生活問答 #12:自信不足、能力不夠,看著存款減少,要如何堅持創業? 來自聽眾的提問
接續Q10同一位聽眾的提問(一次提了5個問題),我們來嘗試回答第4和第5個問題,也是跟生活效率、生產力、自律有關的問題! 前3題請看「極簡生活問答 # 10」 節目內容 1. (Q4) 每個人是否都應該有一套屬於自己的Routine? 2. (Q5) 規劃、計劃事情算是活在當下嗎?
這位聽眾一口氣就問了5個問題,都是跟生活效率、生產力、自律有關的問題,那我們就一起來討論看看吧! 這要取決於你的核心價值觀和熱情是什麼,每個人都不一樣! 如果你還不清楚哪一件事情或生活方式可以帶給你生活的幸福感,那就先去行動測試看看,然後花點時間觀察自己的感受,找到自己版本的理想生活比較重要!
節目內容 「少食」和「體重減輕」其實沒有關係? 不需要刻意追求增重或減肥? 未必是吃得少就是健康? B&W的飲食生活觀 為什麼要追求「少」食? 覺得自己目前不夠健康、想要行動測試看看? 害怕變太重?害怕變太輕?
節目內容 衣服好好的、也會穿、穿起來也舒服,空間也夠放,也沒有影響到自己的生活,那為何要考慮斷捨離? 你會覺得他人的衣物太多嗎? 為什麼會覺得他人的衣物太多呢? 其實你內心渴望更好版本的生活? 把狀態好的衣物捨棄,會感到「可惜」的原因是什麼? 信念1:環保更重要? 信念2:感情更重要? 信念3:錢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第三章 跟個管師保持溝通管道暢通 當失智確診後,想辦法讓她能維持機能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失智照顧以年來算,從確診發病到現在問題也越來越多也越麻煩。 無論是失智、帕金森氏症或是長期慢性疾病最終都會遇到腎衰竭與多重器官衰竭而往生。 〔人身可以使用權但永遠不可能擁有這身體〕,人類都是風、火、水、土所組成 風是呼吸、空氣、流動也是基礎存活在世界上的開始 新生兒挽出時也是醫師團隊最緊張的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媽媽這些年來逐漸失智,是我們家人最操心的事,雖然生活上的變化還不算大,但隨著行動能力下降,活動量也大幅減少,我們很擔心她幾乎都待在家裡,失智況狀會更加嚴重。   在確認媽媽目前是中度失智後,我們透過醫師也了解到,目前這是不可逆、無法恢復的狀況,但如果都不治療,或以適當的方式應對,媽媽惡化的程
在臺灣,長期照顧失能家人的壓力很大。選擇安養院或家中看護都有壓力。本文談及讀者面臨的問題,並提出探討和討論。
Thumbnail
本文談論了照顧失智症者需要的醫療、社會、家屬、照顧者需求等全方位照顧知識,作者提出的三個必備的知識,包括過度反應或災難性反應、適時地給予正確答案和在狀況不好的時候不要要求過多。此外,還介紹了本書的四個特點,包括長線思維、行為管理轉成思維管理、嘗試與沒有單一解決的方式,以及減少阻抗更勝於合理解決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父親因病,思索生老病死和家庭陪伴的故事,並分享瞭解失智症與糖尿病治療的經歷。文章內容著重於心理和生活觀念面對挑戰和困境。通過分享個人故事並將其連結到對書籍的書評,以及將探索哲學和生存之道帖出來面對生老病死這個題材。作者希望透過分享個人生活故事,幫助讀者正面思考挑戰,找到希望和善的影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長照家庭成員面臨的諸多問題和壓力,以及作者自己在照顧失智症和失能家人的苦衷。家庭成員之間存在著各種問題,導致長期的精神壓力和痛苦。文章中描述了家庭成員之間的衝突和不合作,以及作者在面對諸多問題時所經歷的痛苦和掙扎。
Thumbnail
照顧身障家人是一項充滿挑戰的工作,除了需要具備照顧技巧外,家庭成員間的關係也會發生劇烈的改變。照顧者在面對各種情緒壓力和挑戰時,需要學會接受並儘量尋求支援。
Thumbnail
第三章 跟個管師保持溝通管道暢通 當失智確診後,想辦法讓她能維持機能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失智照顧以年來算,從確診發病到現在問題也越來越多也越麻煩。 無論是失智、帕金森氏症或是長期慢性疾病最終都會遇到腎衰竭與多重器官衰竭而往生。 〔人身可以使用權但永遠不可能擁有這身體〕,人類都是風、火、水、土所組成 風是呼吸、空氣、流動也是基礎存活在世界上的開始 新生兒挽出時也是醫師團隊最緊張的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媽媽這些年來逐漸失智,是我們家人最操心的事,雖然生活上的變化還不算大,但隨著行動能力下降,活動量也大幅減少,我們很擔心她幾乎都待在家裡,失智況狀會更加嚴重。   在確認媽媽目前是中度失智後,我們透過醫師也了解到,目前這是不可逆、無法恢復的狀況,但如果都不治療,或以適當的方式應對,媽媽惡化的程
在臺灣,長期照顧失能家人的壓力很大。選擇安養院或家中看護都有壓力。本文談及讀者面臨的問題,並提出探討和討論。
Thumbnail
本文談論了照顧失智症者需要的醫療、社會、家屬、照顧者需求等全方位照顧知識,作者提出的三個必備的知識,包括過度反應或災難性反應、適時地給予正確答案和在狀況不好的時候不要要求過多。此外,還介紹了本書的四個特點,包括長線思維、行為管理轉成思維管理、嘗試與沒有單一解決的方式,以及減少阻抗更勝於合理解決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父親因病,思索生老病死和家庭陪伴的故事,並分享瞭解失智症與糖尿病治療的經歷。文章內容著重於心理和生活觀念面對挑戰和困境。通過分享個人故事並將其連結到對書籍的書評,以及將探索哲學和生存之道帖出來面對生老病死這個題材。作者希望透過分享個人生活故事,幫助讀者正面思考挑戰,找到希望和善的影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長照家庭成員面臨的諸多問題和壓力,以及作者自己在照顧失智症和失能家人的苦衷。家庭成員之間存在著各種問題,導致長期的精神壓力和痛苦。文章中描述了家庭成員之間的衝突和不合作,以及作者在面對諸多問題時所經歷的痛苦和掙扎。
Thumbnail
照顧身障家人是一項充滿挑戰的工作,除了需要具備照顧技巧外,家庭成員間的關係也會發生劇烈的改變。照顧者在面對各種情緒壓力和挑戰時,需要學會接受並儘量尋求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