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現在在台灣,有幾百萬人的偏好順序,很明顯的已經把國家安全放到最高位,放到其他國家幾乎可以說是民族主義者了。而這些看起來超「民族主義份子」的組成,很可能有非常高的比例,在政治、文化上的偏好,根本上屬於當前普遍定義的左派,這其中有相當多社會主義者,甚至對馬克思相關學說非常熟稔。
最後一篇之前,要來做一點小結,這八週畢竟只是一種科普型的解釋法,算是導讀的導讀,有帶到一些思想史的東西。
筆者是建議,如果你想鑽研某一種思想,那就去研究,但如果只是想分類,搞清楚哪些是左哪一些是右,個人則不建議去讀各派別的專書。因為,意識形態偏好,本就會左右你對左右的解讀。(?)
筆者已經看到不少人宣稱,台灣沒有左派、台灣沒有右派。(??)
對,如果你的反應是上圖,代表你是正常人。
這問題出在上一篇最後,你站在哪裡,就會影響你對左右這些意識形態的判別。上段指稱台灣沒有左派的,其立論點筆者見過有代表性的,意指「黨國裙帶資本主義下,只有統治階級何來左傾」;而說台灣沒右派的,觀點是「威權體制到現在都還是大政府型態,管制重重何來右傾」。
這兩種說法,都對也都不對。
健保是左派還是右派政策,端看你意識形態偏向哪篇 各位如果從
第一篇看下來,應該會發現,這幾種常見,指稱台灣沒有哪派的空間,基本上都是採取某一種量尺當作指標。所以兩者都對,因為採用政治權力的開放、經濟市場的開放與否,都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不然萬年經典爛證明,用健保來代表,那麼健保是左派還右派政策?
換個方式說,
俾斯麥推動社會福利所以他是左派政治人物?我們究竟是要以這個人偏哪一派,來確認他推的政策偏左偏右,還是因為他推了那個政策,認定此人究竟是何派政治主張?
真實世界的政治人物都非常複雜,左右其當下判斷的往往是迫切的政治危機。在台灣主張健保是左派政策的人,都忽略掉當時的背景:各種保險都處在危機邊緣,對於受益最大的統治階級階級來說不處理不行。為了降低反抗阻力,順便爭取選票,才採取統包的做法。
而這首先犧牲掉的,就是第一線的醫護人員。
因此我們要說健保到底偏左偏右,根本上是沒答案,受益者跟受害者,看法是兩極化──以社會福利政策而言確實是偏左的政策,但如果以建立攔截網,避免社會弱勢掉出去,造成更大治安危害,那麼從保險的角度,重視整體效率提升,也可算是右傾。但當時的政治人物,真的有去聽什麼左翼還右翼學者的建議,構築一個長久的體系,還是根本就小圈圈政治決策認為有票就推?
各位會覺得怎麼沒聽過這種說法,更有可能是您長年待在同一個地方,沒聽過另一邊的人怎麼看。類似下圖的現象:
也就是因為偏好的位置,相對台灣大多數人,都在非常左邊或右邊。當你往左邊看沒人了,你當然就是左之極,向右看無人,自然是右之霸。
但要問當年決策官員,真的基於左右理念去推動?更有可能得到「民意支持,選票考量,所以拍板」這種超級無敵沒意義的結論。別急著說這不可能,人是會說謊的,尤其是政客在壓力下做決策,往往只看到眼前,根本沒想那麼遠,先推下去,事後有空再開始寫故事,是因為差不多要選下次了。(這其實國內外都很常見,當事人根本沒想那麼多,事後選舉需要才開始編)
所以,我們該怎麼去看待,意識形態左右這些,到底怎樣分類?
別學政客先射箭再畫靶,從分析議題了解自己的意識形態
呃,其實講很多,各位應該可以發現,左右觀點是從偏好累積出的,但主流講法慣於先幫你分類,刺激你在思考前就有既定立場。(這在近年美國媒體特別嚴重)
大多數你在近年社會、政策,所看到的派別分類,常常是先判斷:
「這是不是我們的人提的」
- 「是,那麼開始解釋為何這套傾向X派」
- 「不是,那就往這套比較偏向O派去解釋」
當結果不利於自己:
「開始解釋這不是我們X派,或是把失敗的責任推給O派」
用這種方式捍衛自己的立場,尤其是已經取得學術地位,政治上需要某派的支持者,特別會這樣做。
但我們一般人不需隨之起舞。筆者建議非常簡單,先不管左派右派,我們都在議題出現之後,經歷多層次的討論,累積得出真正的偏好,才知道傾向哪邊。
例如:把台北巨蛋拆掉,改建火力發電廠
當此議題出現,看提出的正反意見,將之偏好歸類:
- 「支持,北部要保有發電安全」
- 「反對,空氣汙染太高」
- 「有條件支持,汙染度低於一定程度即可」
- 「有條件反對,南電北送存在時就不願意」
各位可以看出,議題本身可以有很多面向,有人的觀點是以用電安全為主,有的是以空汙,也有人認為可以外購就不需要自建。這些偏好,我們統整起來當然可以得到「支持-反對」的一個比例,但實際上有層次的去看各種理由,會發現很難一刀切。
我們可以把支持電廠的都歸納成右派,反對的都算左派嗎?如果有人這樣分,你可以問問他理由。通常從分類理由,你就可以斷定此人屬於左或右,十中八九。
但切記切記,只在電廠蓋不蓋這個議題是成立的,不見得他在蓋電廠這件事站在右邊,其他議題就不會換邊。連政治動員強度高的題目,例如去年年底的四項公投,都不是每項得票數都一樣,顯然有的人只支持特定項目,並沒有全部買單。
多數議題具複雜面向,非如投票結果只能二分
筆者的意思很簡單,我們人活在一項項議題中,透過偏好累積出偏右或偏左,並不是你偏了左右哪一邊,就必然得跟著左右領袖走。針對議題,討論議題本身,然後從這些結果,我們慢慢可以得出,有些人的偏好是政治自由開放,但經濟則保守穩健,另一批人可能相反,而其他人則會有支持政經社會全面激烈變化,部分人是反對任何改變。
統整出這些狀況後,才會得到一些比較普遍性的印象。
而我們更要注意的是,社會議題呈現的支持度,往往跟真實的左右派佔比差異不小。因為每一個議題,除非是小到不能再小的小眾話題,例如世貿漫畫展可不可以放18禁小本,通常大部分的人想法應該都是:「在適當的管理下可以」,極少數會挺無條件開放跟無條件禁止這兩個選項。
不然議題通常涉及好幾個面向,像是這幾年性別、平權、環保的公投,社會內部的衝突性就很高,而每一個人考慮的都不會很單一,尤其當議題被更加深入、層次性的討論後,分眾就會出現。
最後是因為公投就只有「支持-反對」,過與不過兩個結果,導致每個人都得要透過重重考量去作決定。而政治上為了不要節外生枝,政黨動員對決下會傾向刺激選民,不要讓選民去想太多,才會弄得好像價值觀的左右對決。
然後有很多人,透過這種被政治動員影響出的結果,反過來得證台灣是否已經走到哪一種社會,這是很奇怪的。筆者的觀點,這些動作更像是為了證明自己政治偏好的正確,刻意去強化的印象。
因為,太過衝撞現有秩序的論點,不大會受到多數人支持,更有可能是在政黨A中的支持者,得到剛好55%的支持,所以成為了政黨A的政策。而政黨B則是有30%的支持,所以在70%支持者反對下,去反對政黨A。
假設政黨A在這個國家的支持度是40%,政黨B的支持度也是40%,且支持的所有人都去投票,政黨A的贊成派也只佔了全體選民的22%,加上政黨B的12%,加起來頂多是34%。而政黨A、B的反對派則有18%+28=46%。
結果投票出來卻是51%對49%。這是反對派投票比較不踴躍,或是受到政黨宣傳政策與動員的影響,支持者當然不希望本黨的反對派出去。
在兩大政黨AB的支持者中,贊成派其實是真正的少數。(所以在其他國家的聯合政府中,會有只有5%的小黨,因為在某議題中佔了關鍵少數,便跟多數黨交換條件,以便推行這個小黨自己想推的政策)
你說,贏了不就好嗎?輸的都是敗犬遠吠?
當然可以,只是你就得面對,實際上多數人不滿這個結果,但意見被打壓下,促成A黨內部分裂、B黨走極端化、甚至兩黨的反對派出來合作,最終推翻掉原本這個投票結果。(若你真的覺得贏了就可以壓制反對意見)
- 作者註:你其實可以透過這種簡單的案例,去詢問同一政策的不同支持者,他對於真正少數派的想法。你會發現,光是詮釋這個比例,跟怎樣獲取支持,左右都有從本質到手段上,很多不同的思維。
為什麼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台灣現在課堂上連意識形態介紹都不怎麼講,講了也沒幾個老師能夠簡單、清楚、公正的介紹,中學畢業後只有少部分人念大學時,會因為自身科系有接受各種派系薰陶的機會。
沒有討論、缺乏爭辯,直接跳到政治上的選邊站,這些都顯示不出一般人的偏好。或者說,一般人還處在,「無法得知自己真正偏好的階段」,多數人都還在一般善的範圍──看到感覺很好的議題,直覺性的去支持。
這會讓政治、學術精英,有充分的動機,透過分門別類,讓民眾在不必要多餘思考下,選擇看起來不差的答案,而忽略掉任何偏好,都隱含著不同成本與風險。(別以為教授學者就不會偏執)
台灣這幾年是遇到生存危機,才突然讓幾百萬人,顯露出真實的偏好,並快速排列出優先度。
科普系列最後簡單點說:
沒有討論就不會認識到偏好,沒有爭執就不會了解真正的喜好。
讓我們從討論議題本身開始,就像系列第一篇提到的旅行問題,在資金有限下、某項交通工具停駛中,我們應該要怎樣去做選擇。不是一直停留在偏好上,堅持討論省時的優點,而根本不管現在飛機停飛、高鐵停開,繼續反對開車、搭客運下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