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魚得水的治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如魚得水」這句話,許多人都聽過;可是哪些曾修讀過政治與行政的人,或者哪些直接當政治與行政的人,從其管治的表現,卻無法體會到「如魚得水」這句話的真諦。
大家想想,魚沒有水還能生存嗎?不能。魚與水雖息息相關,沒有水肯定不能自存;可魚並不覺得水的存在,因為水沒有妨礙魚的生活方式,任由魚自由自在,可魚就不能沒有水。
老子把治道分為四個層次,而最高的層次,就是「太上,不知有之」。最高層次的治道,好像有政府在治理這個國家,可是一般百姓又不會理會誰在管治這個國家。何解?因為政府的施令不會擾民,不會妨礙老百姓的自然而然的生活。同樣的,老百姓既然沒有受到無無謂謂的干擾,生活如常,那就不會遊行抗議,不會反政府。你做你的,百姓各自過他們的生活,該上班則上班,該賺錢則賺錢,該娛樂則娛樂,該盡責任則盡責任,該守法則守法。這就好像魚生活在水裡,各不相干,而又息息並存。
其實,儒家的治道是從人性出發、從人性主導,而以民為本、以民為貴。只會便民、養民、保民。此與「如魚得水」這個理念是相通的。
「如魚得水」,是從事政治與行政的最高境界啊!
(寫於2020年1月6日)
下一講:讀書人的終極關懷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25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位師友來問:孔子愛國嗎?(估計他是離港移英前的一問) 當時毫不思索,即答:孔子當然愛國啦,可他更愛天下人。 現在想起,還是沒說錯。 如果孔子不愛國,他不會放下高職厚祿,憤然離開。如果他老人家不是為天下立心,不是為生民立命,他又何須漂泊走難,飄零各地呢? 「修己以安天下」,共勉共願!
什麼?談愛國?愛國不是用來談的,而是用行動的。 不錯,真真的愛國,確實是要行動的;而且,很多時候都是忍辱負重地行動的。 愛國,不是道德問題,也不是政治問題;而是人性自發的問題!國愛民,民自然會愛國的! 有人說:不讀中國歷史,就不知道中國過去的偉大;不讀西洋歷史,就不知道中國過去的落後。
在一個極權的管治下,那到底愚民比較好管治呢?還是智民比較好管治呢?答案大家都知道的。 今天youtube偶然彈出一個大陸的個體戶講「國學」的網臺,說最早提出愚民政策的是老子,他的依據是《老子》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其實,這句話不難解。
【原文】 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公冶長2】 【意譯】 孔子說:南容這個學生,國家有道時,不會被棄而不用;國家無道時,也可免禍於亂世。孔子把姪女嫁給了他。 (寫於2021年9月25日) 下一講:愚民與民智
【原文】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衛靈公6】 【解讀】 史魚與蘧伯玉,二人本是衛國的賢大夫。
【原文】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長21】 【意譯】 孔子說:「甯武子,在國家安定時,顯得很有才智;在國家動亂時,卻顯得很有傻氣。他的才智,也許不少人都能比得上;但他的傻氣,則一般人都跟不上呀。」
有位師友來問:孔子愛國嗎?(估計他是離港移英前的一問) 當時毫不思索,即答:孔子當然愛國啦,可他更愛天下人。 現在想起,還是沒說錯。 如果孔子不愛國,他不會放下高職厚祿,憤然離開。如果他老人家不是為天下立心,不是為生民立命,他又何須漂泊走難,飄零各地呢? 「修己以安天下」,共勉共願!
什麼?談愛國?愛國不是用來談的,而是用行動的。 不錯,真真的愛國,確實是要行動的;而且,很多時候都是忍辱負重地行動的。 愛國,不是道德問題,也不是政治問題;而是人性自發的問題!國愛民,民自然會愛國的! 有人說:不讀中國歷史,就不知道中國過去的偉大;不讀西洋歷史,就不知道中國過去的落後。
在一個極權的管治下,那到底愚民比較好管治呢?還是智民比較好管治呢?答案大家都知道的。 今天youtube偶然彈出一個大陸的個體戶講「國學」的網臺,說最早提出愚民政策的是老子,他的依據是《老子》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其實,這句話不難解。
【原文】 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公冶長2】 【意譯】 孔子說:南容這個學生,國家有道時,不會被棄而不用;國家無道時,也可免禍於亂世。孔子把姪女嫁給了他。 (寫於2021年9月25日) 下一講:愚民與民智
【原文】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衛靈公6】 【解讀】 史魚與蘧伯玉,二人本是衛國的賢大夫。
【原文】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長21】 【意譯】 孔子說:「甯武子,在國家安定時,顯得很有才智;在國家動亂時,卻顯得很有傻氣。他的才智,也許不少人都能比得上;但他的傻氣,則一般人都跟不上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第八章,意指最好的德行就像水一樣,體現了柔和謙遜的品德。本文解釋了《道德經》第八章的內容,並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上善若水”的意義和應用。
Thumbnail
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這一段講的是統治者的等級之分,無為而之,親民,害怕,侮辱,不信,這些都是百姓對統治者的行為表現。坊間有很多人把這一段用作企業老闆或主管的態度作風來說。從商業的角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Thumbnail
經由解析老子與其著作《道德經》的來源與發展,發現自己擁有在不同外太空、水,以及空氣裡,都有實現最好給予的能力,而這樣子可以實現永恆美好的能力,也已經說明人類的天賦。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老子哲學理念對體育選手的影響,以及對臺灣網球管理者及統治者的啟發。文章提到運動員的爭鬥、選拔經驗、管理者的德行等問題,以及老子理念在現今社會中的應用。
道家老子的觀念,人類因為不知「道」所以講仁義,而仁義不再,所以講禮樂,禮樂也制約不了人心,所以法律就於焉產生! 寄望輿論有用,那是因為有羞恥心,而羞恥心如果存在,就是有道之人,其他根本就不需要了!所以言論根本用處不大,如果沒有選票,從政者會在意民心嗎?惟一可以制衡的,不過是利益而已! 財富、名聲
Thumbnail
香江人談及「水」,不期然會聯想很多與水有關的形容詞,例如以水為財,見財化水,甚或形容女人是水造等等。那麼古人又怎樣形容「水」呢?不得不説老子在《道德經》的名訓「上善若水」了,他將水提升至更高的層次,形容高品格的人就像水一樣具有種種美德......
Thumbnail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雍也第六)。  孔子多次將智與仁並論,如『擇不處仁,焉得知?』(裡仁第四)。這裡講智者和仁者的一些不同特質。  三句話,三個層次。首先是表像,智者喜愛如水一樣,仁者喜愛如山一樣。樂水樂山,並不是說智
Thumbnail
水,是創造生命的源頭,也是賦予生命活力的重要元素。水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但我們似乎已經習以為常,自然不會覺得它有什麼特別之處。然而,若我們進一步思考,就可以發現水有很多特質值得我們學習。老子對於水讚譽有加,他說水是最接近於道的物質。耶穌在世時顯現了水的品性,教導我們如何活得像水一樣。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第八章,意指最好的德行就像水一樣,體現了柔和謙遜的品德。本文解釋了《道德經》第八章的內容,並探討了在現代社會中“上善若水”的意義和應用。
Thumbnail
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這一段講的是統治者的等級之分,無為而之,親民,害怕,侮辱,不信,這些都是百姓對統治者的行為表現。坊間有很多人把這一段用作企業老闆或主管的態度作風來說。從商業的角
Thumbnail
《道德經》闡述了道與德的關係,主張柔弱勝剛強和無為而治。該書強調適性發揮、慈愛、節儉、謙虛等修行方法,可幫助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Thumbnail
經由解析老子與其著作《道德經》的來源與發展,發現自己擁有在不同外太空、水,以及空氣裡,都有實現最好給予的能力,而這樣子可以實現永恆美好的能力,也已經說明人類的天賦。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老子哲學理念對體育選手的影響,以及對臺灣網球管理者及統治者的啟發。文章提到運動員的爭鬥、選拔經驗、管理者的德行等問題,以及老子理念在現今社會中的應用。
道家老子的觀念,人類因為不知「道」所以講仁義,而仁義不再,所以講禮樂,禮樂也制約不了人心,所以法律就於焉產生! 寄望輿論有用,那是因為有羞恥心,而羞恥心如果存在,就是有道之人,其他根本就不需要了!所以言論根本用處不大,如果沒有選票,從政者會在意民心嗎?惟一可以制衡的,不過是利益而已! 財富、名聲
Thumbnail
香江人談及「水」,不期然會聯想很多與水有關的形容詞,例如以水為財,見財化水,甚或形容女人是水造等等。那麼古人又怎樣形容「水」呢?不得不説老子在《道德經》的名訓「上善若水」了,他將水提升至更高的層次,形容高品格的人就像水一樣具有種種美德......
Thumbnail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雍也第六)。  孔子多次將智與仁並論,如『擇不處仁,焉得知?』(裡仁第四)。這裡講智者和仁者的一些不同特質。  三句話,三個層次。首先是表像,智者喜愛如水一樣,仁者喜愛如山一樣。樂水樂山,並不是說智
Thumbnail
水,是創造生命的源頭,也是賦予生命活力的重要元素。水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但我們似乎已經習以為常,自然不會覺得它有什麼特別之處。然而,若我們進一步思考,就可以發現水有很多特質值得我們學習。老子對於水讚譽有加,他說水是最接近於道的物質。耶穌在世時顯現了水的品性,教導我們如何活得像水一樣。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