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噪音》:清理生活空間,減少數位干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提升專注力,讓自己進入心流體驗之前,更重要卻常沒能做到的,往往是關於打理生活空間與行為模式的部分。
零噪音》中作者 喬瑟夫.麥柯馬克認為,日常生活中所產生噪音、噪訊,是導致專注力下降的關鍵因素;這些噪音導致我們感覺過度。因此,要想管理專注力,得從這些雜音噪訊所造成的各種分心中,重新奪回自主意識。

無所不在的噪音及其影響

之所以自主意識被剝奪,主要來自於智慧型手機、手錶、ipad等數位產品的普及。它們提供了生活中的便利性,各種互動串流APP也讓我們隨時隨地能夠從中獲得最新訊息,外帶收不完的簡訊通知與親友聯繫。
這些便利性使我們注意力長期處於擴張狀態,並習慣於各種行為上的同步演出。一心多用的情況增加,習慣於聚焦眼前流動訊息,也讓我們變得容易忽視、漠視當下的周遭,當下在每一瞬間都被轉移開,導致所有的發生、所經所歷都失去意義。
一旦習慣與環境的互動降低,對生活將逐漸變得無感;思維模式被鎖在各項分心事物中,不僅讓我們遺漏聊天過程中的線索,也影響當下的應對能力與判斷,導致記憶弱化並容易恍神。
傾聽與溝通,在被螢幕圖像與文字所取代的過程中,眼神與身體接觸經驗也一併被流失掉。
上述這些狀況,將大大影響交際互動的品質,與人之間的關係容易產生疏離感;壓力、憂鬱、疲勞等身心理的負面訊號,也會緊跟著浮現檯面。

少即是多,重整生活空間與行為

為了重新拾起我們的意識,聚焦於生活當下,作者認為,有必要針對數位環境與生活空間,動線與行為模式重新梳理調整。
像是刻意的書寫練習、傾聽練習,調整作業的空間動線,最重要的是,降低數位物件的依賴性與使用頻率;如此一來,將讓日常訊息流動交換的頻率慢下來,當下也會被獲得更多的關注,意識聚焦。
這些行動,不僅有助於我們重新覺察內心真正的想法與渴望,也有助於釐清自我與他人的溝通訊息,改善親密關係與互動方式,更能夠提升職場效率。
學習建立一個能夠保持心流狀態思維的環境,也讓我們更能夠適應這繁忙又喧囂的世界,奪回人生的主導權。
心理勵志與職場工作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模式固定的思考與應對方式,難免導致我們思維變得僵化,一旦提出不同的解決模式,內心便由於不安而顯得脆弱~
職場上的古典難題,到底該選擇我們熱情之所在,還是依照自己的專業能力做選擇? 社會新鮮人難免有這樣困惑,久待職場的人更是抱持這疑問在心中悶燒枯竭,到底什麼樣的選擇對自己有幫助?假如選擇不同,是否可以換來更高的成就?
重點掃描在閱讀過程中可以獲得比較高的效率,然而就像是平日不做運動的人只吃營養品一樣,只能夠獲得短期的助益;沒有真的理解作者論點的推演生成過程,就容易遺忘所曾閱讀過的重要結論。
當遇到我們領域外未知、不了解的事,常會看到有些人將它歸類為某些領域才會知道的事,合理化自己的不了解。 這樣的認知習慣最後在自己人生中,成為了條件反射,只要是看到不熟悉不了解事物,便將之貼上標籤,給自己一個本來就不需要知道的台階。
模式固定的思考與應對方式,難免導致我們思維變得僵化,一旦提出不同的解決模式,內心便由於不安而顯得脆弱~
職場上的古典難題,到底該選擇我們熱情之所在,還是依照自己的專業能力做選擇? 社會新鮮人難免有這樣困惑,久待職場的人更是抱持這疑問在心中悶燒枯竭,到底什麼樣的選擇對自己有幫助?假如選擇不同,是否可以換來更高的成就?
重點掃描在閱讀過程中可以獲得比較高的效率,然而就像是平日不做運動的人只吃營養品一樣,只能夠獲得短期的助益;沒有真的理解作者論點的推演生成過程,就容易遺忘所曾閱讀過的重要結論。
當遇到我們領域外未知、不了解的事,常會看到有些人將它歸類為某些領域才會知道的事,合理化自己的不了解。 這樣的認知習慣最後在自己人生中,成為了條件反射,只要是看到不熟悉不了解事物,便將之貼上標籤,給自己一個本來就不需要知道的台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比起被動接收,不如主動去選擇想看什麼 網路發達後,沈迷手機的時間愈來愈長 甚至減少了我的創作和學習時間 我覺得其中更嚴重的是:「已經逐漸影響心理健康」 通知聲、通知數、按讚回覆的提醒 只要任一個出現在眼前,你就會打開看一下 這些行為都是被設計過的,所以才漸漸被制約住 想要停下來,手卻一直滑……
Thumbnail
專注力的提升來自於減少生活中的干擾與過量的資訊輸入。我們可以透過主動篩選資訊、簡化日常決策,以及建立一個清晰、有序的工作環境來找回專注力。這樣的減法練習能幫助我們有效應對信息過載與決策疲勞,讓大腦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任務,從而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
在現代社會中,專注的力量無法被替代,彰顯在工作效率和學習能力的提升上。本文探討了幾種強化專注的方法,包括冥想、正念及番茄鐘等,並提供具體步驟與練習,幫助大家在資訊爆炸的環境中找回專注力,增強內心平靜與滿足感。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在現代生活的節奏中,我們的注意力經常被各種事物分散。無論是社交媒體上的新動態、電子郵件的通知聲,還是無數未完成的待辦事項,這些分心的瞬間不僅降低了我們的工作效率,更讓我們的快樂指數逐漸下降,焦慮感日益增加。焦慮和不開心,成為了損失生命能量的罪魁禍首。
Thumbnail
當現代人面臨資訊爆炸,注意力往往難以集中。本文介紹了轉移注意力的好處,包括控制情緒和放鬆,並提出“先解決情緒,再解決問題“的建議。
Thumbnail
自從智慧型手機成為大家普遍使用的工具之後,有許多資訊正偷偷消耗我們的注意力。例如原本想打開手機查閱資料,卻突然被跳出的訊息給吸引走,等到回過神來,才發現時間已默默過了半小時、又或是忘記原本打開手機,究竟要做什麼?好像得了健忘症一樣、或是手機發出的叮咚聲,總是打斷你原本正在做的事呢?
每個人每天都有24小時,誰能更專注、讓這24小時發揮更大功效,誰就是在更有效率地運用時間。以下介紹5個提高專注度的方法。包含:打造專注環境、一次只做一件事與番茄鐘工作法、隨手記下靈感、紀錄自己的專注力時段、Listen to binaural beats.
Thumbnail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時常感到大腦被無休止的資訊淹沒,思緒雜亂不堪。這種情況下,解放大腦、清空思緒,開始經營第二大腦,成為一種正好有生活的方式。讓我們一同探討,透過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如何實現清晰有序的生活。 『清空大腦』提倡什麼? 解放大腦並清空思緒的理念強調不僅僅是為了處理.........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比起被動接收,不如主動去選擇想看什麼 網路發達後,沈迷手機的時間愈來愈長 甚至減少了我的創作和學習時間 我覺得其中更嚴重的是:「已經逐漸影響心理健康」 通知聲、通知數、按讚回覆的提醒 只要任一個出現在眼前,你就會打開看一下 這些行為都是被設計過的,所以才漸漸被制約住 想要停下來,手卻一直滑……
Thumbnail
專注力的提升來自於減少生活中的干擾與過量的資訊輸入。我們可以透過主動篩選資訊、簡化日常決策,以及建立一個清晰、有序的工作環境來找回專注力。這樣的減法練習能幫助我們有效應對信息過載與決策疲勞,讓大腦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任務,從而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
在現代社會中,專注的力量無法被替代,彰顯在工作效率和學習能力的提升上。本文探討了幾種強化專注的方法,包括冥想、正念及番茄鐘等,並提供具體步驟與練習,幫助大家在資訊爆炸的環境中找回專注力,增強內心平靜與滿足感。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在現代生活的節奏中,我們的注意力經常被各種事物分散。無論是社交媒體上的新動態、電子郵件的通知聲,還是無數未完成的待辦事項,這些分心的瞬間不僅降低了我們的工作效率,更讓我們的快樂指數逐漸下降,焦慮感日益增加。焦慮和不開心,成為了損失生命能量的罪魁禍首。
Thumbnail
當現代人面臨資訊爆炸,注意力往往難以集中。本文介紹了轉移注意力的好處,包括控制情緒和放鬆,並提出“先解決情緒,再解決問題“的建議。
Thumbnail
自從智慧型手機成為大家普遍使用的工具之後,有許多資訊正偷偷消耗我們的注意力。例如原本想打開手機查閱資料,卻突然被跳出的訊息給吸引走,等到回過神來,才發現時間已默默過了半小時、又或是忘記原本打開手機,究竟要做什麼?好像得了健忘症一樣、或是手機發出的叮咚聲,總是打斷你原本正在做的事呢?
每個人每天都有24小時,誰能更專注、讓這24小時發揮更大功效,誰就是在更有效率地運用時間。以下介紹5個提高專注度的方法。包含:打造專注環境、一次只做一件事與番茄鐘工作法、隨手記下靈感、紀錄自己的專注力時段、Listen to binaural beats.
Thumbnail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時常感到大腦被無休止的資訊淹沒,思緒雜亂不堪。這種情況下,解放大腦、清空思緒,開始經營第二大腦,成為一種正好有生活的方式。讓我們一同探討,透過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如何實現清晰有序的生活。 『清空大腦』提倡什麼? 解放大腦並清空思緒的理念強調不僅僅是為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