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8|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心理師生存指南】:心理師職場生存分析(1)--專兼任心理師的職場挑戰

佛洛姆引用《激勵式的管理》這本書,認為人發展的誘因是「自己的能力被同時代的人和自己所認同…並因他所做的事情和所提供的幫助,而得到獎勵…」,他認為透過勞工們覺得自己也是資本家,也是這個系統的參與者,他們的不滿被克服了;改變生產方式(工作條件),人在社會與經濟中可以轉變成主動而有責任的參與者,就會如馬克斯所言「將人從被剝削的狀態中解脫出來,就自然會產生自由而合作的人類。」
不過佛洛姆可能猜不到,台灣社會低薪與責任制讓人們又回到無日無夜的勞動狀態,而且連心理師也在這個框框裡了。
現代心理師要生存大不易,本篇算是整理自己的所見所聞。聲明:本篇為諮商小說,純屬虛構、絕無影射。不過現實比小說還離奇就是。
「助人工作者本著助人公益之心,不是那麼在乎薪水升遷福利。」你以為我會這麼說嗎,不可能,每個人都要過生活啊,薪水高低是一回事,尊重專業、人才及人的基本需求更是重要的一回事。心理師的職場環境不算好,頂尖的出名的光鮮的不多,多數同樣經歷像社會對社工的嚴苛要求,助人工作得燃燒自己,不知道能撐多久呢。
好吧,這是一篇抱怨文,不過這也是公開的秘密,有志加入的新血們可預作準備,切莫讓現實磨了熱情。
心理師的職場生存兩種類別:專任、兼任。「專任」也叫「全職」,每天工作8小時,自行創業當BOSS的不列入計算,那叫老闆。「兼任」相對含義也叫兼職、特約、行動心理師,在診所駐診或合作接活動。專兼任只是以工作時數區分,有時候,兼任的薪資所得比專任多,也來的有價值。

一、專任心理師的挑戰
專任心理師的最大特色:「不專任諮商,只是兼任」,兼任心理師才是專任諮商。
心理師工作的場域很多,如各級學校/學諮中心、醫院、社區、機構、政府專案、監獄及掛診在身心診所底下,而心理師的工作內容,除了個別諮商,也會團體輔導、演講、身心靈工作(牌卡、精油、瑜珈…)等。
底下以大專校院的專任諮商心理師為例。聲明:本篇為諮商小說,純屬虛構、絕無影射。不過現實比小說還離奇就是。
專任心理師通常是約聘,需每年換約的職缺,除心理諮商外,還必須擔任「輔導相關行政」,這句話跟「臨時交辦事項」異曲同工,意思是凡事都要做,一般而言行政量在50%以上或更多或逐年變多。長年待此職位學習各項技能,熟能生巧,最後練就了下圖的能力分析表。
(1)心理諮商:(弱項)
在專任工作上諮商能力會逐漸萎縮,不是因為個案量少,而是迫於現實被磨往某個方向。例如你花了兩小時帶沙遊,案主明顯進步,但「質」的面向無法反映於數字上,「成本」上不了抬面,花兩小時諮商,也等於行政時間少兩小時,在責任制下,你可能需要加班,因此損耗的會是自己。又如學校要零自殺率,只是不自殺就是好方法,管他們是偷生賴活還是好好過生活,「效率及數字」領導諮商,也就是助人工作的萎靡了。另一普遍現象是非專業領導專業,有眼光可以捍衛專業的上級得知你幸,不得你命,行政量與輔導質永遠會是心理師職場上的困境。
(2)行政工友:(強項)
從行政公文、活動執行、經費核銷到辦公室佈置、書籍財產管理、法規制訂、設備維護、報表統計、學生申訴、各種無痛癢會議、志工招募及管理、環境清潔(無工讀生,公文也要自己跑…),找廠商設計談價錢做紀念品、校外研習…族繁不及備載。正向一點思考,當然可以說這些都是支撐輔導運作、推廣心衛的基礎架構(面試時一定要這樣說喔)。正向很好,只是失控了而已。
(3)企畫美工:(強項)
1.各類文案撰寫,包括計畫案、教育部專案、訓輔活動案、三年五年某計畫案、學校大案拿來分你案,有來文就要案。有時候高官靈光一現,要協辦某頒獎典禮、某社區園遊會,無奇不有…,對了,當然計畫案辦完還要寫結案報告、製作精美成果手冊。
2.各項研究報告,跑統計,我就不說是幫誰了。
3.活動通過了要宣傳,相關的海報設計、DM、合作管道、網站規劃,有時候可以編設計費,不過價錢太低也很難找人,最後自己成為PS大師。
(4)公關能力:(強項)
我們社會美其名,一個好的心理師,待人處世上必也是相當愛心及耐心,親切溫柔熱情外向(結果每個助人者都長一樣的)。第一印象及刻板形象,讓助人工作者標籤化嚴重,你不公關搞社交,就會被認為專業能力很差,八面玲瓏不是拿來對案主的,是用在職場上的,尤其是長官、導師、家長、服務對象...,心理師不像醫師被賦予專業權威,要這些人相信你、行政合作、轉介時給方便,不社交就會窒礙難行。先從稱呼「XX哥」「XX姐」開始吧,語言是有力量的。
(2)(3)(4)都是行政量,是客觀事物,作法講求效率、完美、目標,與諮商性質大異其趣,心理諮商是「人」,主觀、緩慢探索、體驗情感,常常學生時間難約,就會與行政時段交叉安排,心理師除非管控得宜,進入諮商室時轉成諮商腦,否則很容易被行政腦影響(可以安靜10分鐘預備?說的好,前程是你有那麼多「空」時間)。
(5)自我經營:(弱項)
含行銷自己、建立品牌,通常兼任心理師使用機率較多,專任已被行政淹沒,比較少理會這能力。

二、兼任心理師的挑戰
兼任心理師的「自我經營」很重要,因為「客源」是最大問題。兼任要建立個人品牌,行動心理師很多,沒有特色難以生存,因此很多心理師除了專業進修外,還要有第二專長,EX塔羅、占星、牌卡、精油、瑜珈…,同時也要公關能力,與承辦人打好關係,以確保年年有餘。兼任心理師的挑戰不亞於專任,我個人相當佩服。
1.「如何打造知名度」
如何經營「某心理師」的形象與品牌,這是第一個挑戰,在諮商間內的心理師如何轉到外界面對媒體大眾,是完全相反的事。越廣為人知,有好口碑,就越有工作機會。嗯,這一點我不太會,或許要請教達人。
2.「有行情無市場」
心理諮商一節一般在1600-2000元之間,收入高,可是有行無市,能擔負長期諮商的人不多,這也是心理諮商被諷為中產階級消費品的原因之一。這很弔詭,多數有能力付費的不一定選心理諮商,畢竟同價位的抒壓選擇很多,非到心理諮商的通常是病症嚴重又缺經濟來源,形成複雜的身心結。
因此多數我知道的診所機構及兼任心理師,仍然要靠標政府案,較穩定較能生存,另外也改變形式,以心靈成長課程、督導課程,及更平民的如電影心理、人生講座、愛情講義等與大眾建立關係。但無論是標案、演講、上課其實都已超出心理諮商的訓練範圍,完全要靠自己培養這些專長。
3.「僧多粥少」
客源的結構,加上身心靈療法、心理診所雨後春筍林立,其實早就「僧多粥少」,要靠兼任生存,要看機緣跟人脈,不是想兼就兼,一般有缺都會先找認識的,有門路才能進去。「僧多粥少」同時也造就了「專任缺」薪資更往下調,但業務份量不變的更嚴苛環境。

佛洛姆《健全的社會》
真的要說,行行出挑戰,我其實很贊成心理師不需侷限自己,不能只窩在諮商室,多接觸各類工作、不同領域、多元文化,畢竟跟「人」有關的都可以學習,EX生命教育、性別平等、人權法治、社會議題、政策制度、生理疾病、網路成癮、千奇百怪的博學雜學,因為人有千百種各異的生存樣貌與力量,越多理解才越有機會與他們連結、學習,共享話題、共享心情。但如果社會上每個行業生存環境都如此嚴苛,都只有金字塔頂端大老闆坐收利益,這是社會的不健全。
目前社會職場算是變態,專業存在稀薄,會成功(賺錢)的專業倒是聲名遠播,笑貧不笑娼、剝削勞工情況仍然存在,現況(水壩)有洞不補,要社會福利及助人者拿自己的手指頭去堵。我想起佛洛姆(Fromm)的著作《健全的社會》,這本書1955年問世,當時物質條件起飛,其中有關勞工的,他們被制度設計,無論結果或用心都與薪資所得無關,他們沒有機會也沒有動機來發展他們自己,結果是生活舒適了,心理反而失衡。目前碩三的實習心理師設計也是類似,實習生來我都不好意思,不知道是來學諮商,還是提早來學社會現實的。佛洛姆再引用《激勵式的管理》這本書,認為人發展的誘因是「自己的能力被同時代的人和自己所認同…並因他所做的事情和所提供的幫助,而得到獎勵…」,他認為透過勞工們覺得自己也是資本家,也是這個系統的參與者,他們的不滿被克服了,心理疾病才可能大大減少。佛洛姆相信一個健全的社會是要實現人們的基本熱情、友愛及「人要改變」的需求,因此改變生產方式(工作條件),人在社會與經濟中可以轉變成主動而有責任的參與者,就會如同馬克斯所言,「將人從被剝削的狀態中解脫出來,就自然會產生自由而合作的人類。」
不過佛洛姆可能猜不到,台灣社會在物質條件只是表面進步,低薪與責任制讓人們又回到無日無夜的勞動狀態,而且連心理師也在這個框框裡了。

參考資料
《健全的社會》。Erich Fromm(1955/2002)。鄭谷苑譯。台北志文出版社。

【創作聲明】
故事主要彰顯某個人性、心理主題及關係情境。分為兩個形式,〈諮商小說〉人物、背景、情節皆為杜撰,強調某些類型、族群及心理機制的議題而編;〈諮商故事〉則以心理師自身經驗為省思。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