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要問出好問題,你得先問問自己》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培養提問力,即可心想事成。
●四個「魔法提問法」:
1.「我想做什麼?」(What?)
2.「真的嗎?」(Are you sure?)
3.「然後呢?」(What do you want?)
4.「該怎麼做?」(How?)
●魔法提問三原則:
1.每個答案都是對的。
2.即使答不出來也是對的。
3.如實接納每個答案。
●在與人相處之前,先滿足自己的內心。
●找出隱藏於主觀深處的客觀事實。
●無論別人如何看你,都要保有原本的自己。
●將複雜簡單化。
●列出堅決不做的事。
●忘掉自己給人的恩惠。
●再也不拿自己跟他人比較。
●明白沒有任何事物是非擁有不可的。
●放下心中的期待。
●培養自身眼光,勝於培養技術。
●專注於此時此刻。
●放下心中的後悔。
●重視那些看不到的部分。
●不吝讚美那些微小的事情。
●不看事物的表面,要看事物的本質。
●經驗重於知識
~日本提問專家/「魔法提問」主辦人/松田充弘
~《要問出好問題,你得先問問自己:4個核心提問,激發潛藏的內在渴望與能量》
~《質問は人生を変える》
#要問出好問題你得先問問自己
#質問は人生を変える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要問出好問題,你得先問問自己》】↓↓
https://whitehippo.net/2vYmc
【金石堂購買《要問出好問題,你得先問問自己》】↓↓
https://easyfun.biz/2wd16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4會員
2.1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偶希都理 的其他內容
★你的溝通方式,是單向的溝通嗎?做到雙向溝通,就能提升滿足感、深化思考和付諸行動。 ●只要三步驟,溝通成果馬上看見: 1.目的。 2.與誰對話。 3.該說什麼、怎麼說。 ●為了讓別人接收完整的訊息,務必留意口語和畫面表達的比例。千萬不可依賴電話或電子郵件等單一工具。
★如果想實現目標,你每天大約需要花二十分鐘來完成計畫中的練習和步驟。 ●你是哪種拖延症患者? ●哪些情況會讓你想拖延? 1.乏味或無趣的任務。 2 結束日期不明確的長期任務。 3.無法勝任的任務。 4.與衝突有關的任務。 5.由不喜歡的人或雇主所指派的任務。 6.令人不知所措的任務。
★將涓滴改善(kaizen)的力量納為己用:以小小的行動,成就大大的目標。 ●涓滴改善有兩種定義: 1.以小之又小的行動,改善一個習慣、一項流程、一種產品。 2.善用微不足道的小細節,發想新的產品與發明。 ●行動小到我不可能失敗!
★一流人才認為:活出自我風格,是指對他人可以有什麼貢獻。二流人才則認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活出自我。 ●一流人才並不特別,只是徹底實踐「基礎」。因為基礎穩固,才能挑戰新事物。 ●不要被負面情緒牽著鼻子走!一流人才認為負面情緒浪費光陰,隨時保持微笑。
★不管怎樣,先按照計畫做了再說! ●世上最難的就是改變自己。實踐是唯一的答案。 ●學習是身體力行,而非死記硬背: 1.邊看書邊畫線,或標示出來。 2.快速瀏覽畫線的內容。 3.只挑選5個真正能打動自己的句子,抄下來。 4.決定一項首先要實踐的行為。 5.反覆實踐,一做再做,直到成效可見。
★拖延症已成為許多心理學家和管理學家的重要研究課題,並賦予明確定義:「以推遲來逃避執行任務、做決定的特質或傾向,是一種自我阻礙和功能紊亂的行為」 ●拖延有3個潛在風險: 1.長期累積壓力,容易引發各種疾病。 2.遇到問題就拖延逃避,導致虛度光陰。 3.困在拖延的舒適圈,錯失成長機會。
★你的溝通方式,是單向的溝通嗎?做到雙向溝通,就能提升滿足感、深化思考和付諸行動。 ●只要三步驟,溝通成果馬上看見: 1.目的。 2.與誰對話。 3.該說什麼、怎麼說。 ●為了讓別人接收完整的訊息,務必留意口語和畫面表達的比例。千萬不可依賴電話或電子郵件等單一工具。
★如果想實現目標,你每天大約需要花二十分鐘來完成計畫中的練習和步驟。 ●你是哪種拖延症患者? ●哪些情況會讓你想拖延? 1.乏味或無趣的任務。 2 結束日期不明確的長期任務。 3.無法勝任的任務。 4.與衝突有關的任務。 5.由不喜歡的人或雇主所指派的任務。 6.令人不知所措的任務。
★將涓滴改善(kaizen)的力量納為己用:以小小的行動,成就大大的目標。 ●涓滴改善有兩種定義: 1.以小之又小的行動,改善一個習慣、一項流程、一種產品。 2.善用微不足道的小細節,發想新的產品與發明。 ●行動小到我不可能失敗!
★一流人才認為:活出自我風格,是指對他人可以有什麼貢獻。二流人才則認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活出自我。 ●一流人才並不特別,只是徹底實踐「基礎」。因為基礎穩固,才能挑戰新事物。 ●不要被負面情緒牽著鼻子走!一流人才認為負面情緒浪費光陰,隨時保持微笑。
★不管怎樣,先按照計畫做了再說! ●世上最難的就是改變自己。實踐是唯一的答案。 ●學習是身體力行,而非死記硬背: 1.邊看書邊畫線,或標示出來。 2.快速瀏覽畫線的內容。 3.只挑選5個真正能打動自己的句子,抄下來。 4.決定一項首先要實踐的行為。 5.反覆實踐,一做再做,直到成效可見。
★拖延症已成為許多心理學家和管理學家的重要研究課題,並賦予明確定義:「以推遲來逃避執行任務、做決定的特質或傾向,是一種自我阻礙和功能紊亂的行為」 ●拖延有3個潛在風險: 1.長期累積壓力,容易引發各種疾病。 2.遇到問題就拖延逃避,導致虛度光陰。 3.困在拖延的舒適圈,錯失成長機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會在遇到需要執行的事情,例如規劃任務、決定行程的時候直接動手進行,直接動手不能說錯,但是會容易失去方向,只知道要做這件事,但是如果不知道為何而做,或如何才能做到面面俱到。而這就有賴於不停地提問,先把問題列出來,用問題導向的方式完成任務,不論是問自己或問屬下,把所提的問題都能回答出來,才能在一
Thumbnail
相信每人都曾因選校、選科系感到迷惘. 亦或者在職涯是否該轉職、換跑道,都有許多的問號。《發現你的天職》這本書,作者深入點出一些對於尋找自己熱愛的事的誤解,引導讀者探索他們的內在潛能,解鎖人生的意義。並用清楚的邏輯架構引領讀者找到自己的天職。 這本書都將成為你探索和實現職業使命的不可或缺的指南。
Thumbnail
建立主動提問的好習慣,可以幫助人際關係更和諧,並使生活更加精彩。教會他人如何解決問題,能讓他們增加自信且珍惜得來不易的事物。
Thumbnail
前一陣子看到朋友分享了一段香港記者和達賴𡃤嘛的問答對話。記者共問了他十題,達賴𡃤嘛的回答題題精彩。其中一題我很有感受: 記者:「我們如何確定自己的目標?」 活佛:「如果你知道要去哪,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我的自省是,一直以來我都知道要往哪裏走,目標也很明確。只是我會「想太多」。
Thumbnail
最近重讀了 James Ryan 的《人生思考題》,沒想到發現書中的提問,和自己在做職涯諮詢時所關注的事情有高度重疊(也可能是職業病發作,會開始從各種書來找跟職涯諮詢相近的概念)。
Thumbnail
前一陣子看了老高與小茉的最新影片,介紹日本作家八木仁平所寫的《發現你的天職》一書。透過三個大方向,共15個問題來問自己,從每個問題的答案裡,找出關鍵詞,就是發現自己的天賦和天職的方法。
Thumbnail
在一對一諮詢時,最常問的問題之一就是對未來迷惘該怎麼辦? 首先,可以從興趣、能力往下思考。 
Thumbnail
你在什麼時刻會想問自己問題呢? 是遇到棘手的問題而急欲尋求解答之時,抑或是無助氣餒的茫然時刻? 打從幼兒時期,我們就對周遭的一切感到好奇,也會積極向父母尋求解答,不知不覺邁入求學階段,我們忙著在一張張的考試卷中解題,在踏入職場後又為了每個月的薪餉賣力工作,以至於我們幾乎沒有餘裕思考屬
Thumbnail
《作者:尼克.哈特》《譯者:李伊婷》 〔推薦理由〕 自我提問的力量,你準備好接受作者的靈魂拷問嗎?七大關鍵問句,每一句都代表人生的不同領域,值得我們按下暫停鍵,仔細思索。 如果你能輕易說出解答,恭喜你,請繼續保持;若回答總是帶著遲疑,或許是時候讓這本書,引領你開啟自我覺察的第一步。 〔適合誰
Thumbnail
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懂得提問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金鑰匙,而問一個好問題的關鍵,在於它能夠挑戰我們的既有認知。 「因為每個好問題都是對現狀的一次質疑,它迫使我們跳脫框架,探索更廣闊的視野。」 當我們提出問題時,我們不只在尋求答案,更在拓展我們的認知邊界,這是增進知識的高效率手段。 問問題也是
Thumbnail
許多人都會在遇到需要執行的事情,例如規劃任務、決定行程的時候直接動手進行,直接動手不能說錯,但是會容易失去方向,只知道要做這件事,但是如果不知道為何而做,或如何才能做到面面俱到。而這就有賴於不停地提問,先把問題列出來,用問題導向的方式完成任務,不論是問自己或問屬下,把所提的問題都能回答出來,才能在一
Thumbnail
相信每人都曾因選校、選科系感到迷惘. 亦或者在職涯是否該轉職、換跑道,都有許多的問號。《發現你的天職》這本書,作者深入點出一些對於尋找自己熱愛的事的誤解,引導讀者探索他們的內在潛能,解鎖人生的意義。並用清楚的邏輯架構引領讀者找到自己的天職。 這本書都將成為你探索和實現職業使命的不可或缺的指南。
Thumbnail
建立主動提問的好習慣,可以幫助人際關係更和諧,並使生活更加精彩。教會他人如何解決問題,能讓他們增加自信且珍惜得來不易的事物。
Thumbnail
前一陣子看到朋友分享了一段香港記者和達賴𡃤嘛的問答對話。記者共問了他十題,達賴𡃤嘛的回答題題精彩。其中一題我很有感受: 記者:「我們如何確定自己的目標?」 活佛:「如果你知道要去哪,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我的自省是,一直以來我都知道要往哪裏走,目標也很明確。只是我會「想太多」。
Thumbnail
最近重讀了 James Ryan 的《人生思考題》,沒想到發現書中的提問,和自己在做職涯諮詢時所關注的事情有高度重疊(也可能是職業病發作,會開始從各種書來找跟職涯諮詢相近的概念)。
Thumbnail
前一陣子看了老高與小茉的最新影片,介紹日本作家八木仁平所寫的《發現你的天職》一書。透過三個大方向,共15個問題來問自己,從每個問題的答案裡,找出關鍵詞,就是發現自己的天賦和天職的方法。
Thumbnail
在一對一諮詢時,最常問的問題之一就是對未來迷惘該怎麼辦? 首先,可以從興趣、能力往下思考。 
Thumbnail
你在什麼時刻會想問自己問題呢? 是遇到棘手的問題而急欲尋求解答之時,抑或是無助氣餒的茫然時刻? 打從幼兒時期,我們就對周遭的一切感到好奇,也會積極向父母尋求解答,不知不覺邁入求學階段,我們忙著在一張張的考試卷中解題,在踏入職場後又為了每個月的薪餉賣力工作,以至於我們幾乎沒有餘裕思考屬
Thumbnail
《作者:尼克.哈特》《譯者:李伊婷》 〔推薦理由〕 自我提問的力量,你準備好接受作者的靈魂拷問嗎?七大關鍵問句,每一句都代表人生的不同領域,值得我們按下暫停鍵,仔細思索。 如果你能輕易說出解答,恭喜你,請繼續保持;若回答總是帶著遲疑,或許是時候讓這本書,引領你開啟自我覺察的第一步。 〔適合誰
Thumbnail
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懂得提問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金鑰匙,而問一個好問題的關鍵,在於它能夠挑戰我們的既有認知。 「因為每個好問題都是對現狀的一次質疑,它迫使我們跳脫框架,探索更廣闊的視野。」 當我們提出問題時,我們不只在尋求答案,更在拓展我們的認知邊界,這是增進知識的高效率手段。 問問題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