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住身心 0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這是「知足守道覺」
我們前面提到,要獲得身心的安樂,首先要少欲。這裡進一步說更要知足。少欲和知足的差別在於:「少欲」是對於不屬於我們的東西,不要過分追求;「知足」是對於已經屬於我們的東西,要感到滿足。
人們對已經擁有的一切往往「心無厭足」,而「惟得多求」,總是種種不滿,很少會感到滿足。為什麼呢?還是因為比較。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因為習慣性地互相攀比,使得內心常不平衡,於是種種不滿、焦慮的情緒就生起了。
《遺教經》中說:「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懂得知足的人,就算是躺在地上,內心也是安樂的。比如出家修行的人,他們住的環境、吃的東西、乃至種種受用,和在家人比起來,往往不是那麼精緻。但是我們會發現,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他的心卻是很安定且安樂的。
古人云「心定菜根香」。現在很多世間人,珍饈美味放在面前,卻都是淺嘗輒止沒胃口。而一個修行人,當他的心很安定、很滿足的時候,即使粗茶淡飯,他也吃得很可口。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心態影響狀態。當一個人長時間處於不滿足的心態時,內心焦躁,自然食而無味,因為他根本沒有那種閒適的心情,去品味飲食;而一個懂得知足的人,內心很安定,自然就能品味飲食的真滋味。
心不知足的人,不但不能獲得內心的安樂,而且自然而然就會拼命追求,結果往往就是增長了種種罪惡。
例如秦朝時的丞相李斯,他已是位高權重了,但是仍「心無厭足」,和宦官趙高密謀,想要改立皇帝,以免新皇帝登基,剝奪他的權力。後來雖然成功,卻又被趙高陷害,全家被滅族。當他和兒子被推去刑場時,悲悔交加地對兒子說:「走到這一步,如果我們還想像普通老百姓一樣,帶著獵鷹,到郊外追趕狡兔,享受打獵的快樂,都不可能了。」所以,一切的罪業和痛苦,都源於心不知足。
往往物質越豐富,越容易刺激人們貪求無厭的心,讓人感到不滿足。結果為了追求欲樂,造殺盜淫妄之事,而增長罪惡。
在過去物資貧乏的時期,台灣很多家庭都有三四個小孩,一樣可以把小孩帶大,甚至有的都能夠很有成就。而現在很多家庭,撫養一個孩子就非常吃力了,別說負擔第二個小孩。為何如此呢?還是因為多欲。
別人家孩子有的,自家小孩也要有。連廣告詞都整天呼喊著:「不要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起跑線在哪兒?我家孩子的起跑線在這裡,看看人家孩子的起跑線在前面,不行!我要往前追兩步。再一看,還有更前面的人…...結果做父母的,到最後都變成孝子孝女,整天陪著孩子到處補習,大人小孩都忙的焦頭爛額!
所以「菩薩不爾,常念知足。」一個真正發心修行的菩薩,總是憶念知足,才能得到真正的安樂。
因為「常念知足」,所以能夠「安貧守道」。所謂「安貧」,對於在家居士來說,就是生活上夠用就好了,不要總想奢求更多
其實什麼都是習慣就好。有錢人在物質上很享受,但久了、習慣了也沒感覺。又如剛到佛寺住,會覺得床板太硬,睡不習慣,但過兩天也就習慣了。人就是種習慣性的動物。
大家可能會覺得在佛寺裡吃粗茶淡飯,不如世間好,有種種珍饈美味可選擇,但回到世間過幾天,也就沒感覺了,也不覺得吃的特別好了。其實往往就是習慣。
而且何謂好或不好,也是不一定的。過去認為加工很多、很精緻的東西,現在未必還認為那是好的。反而越接近自然的食物、器具,現在越受歡迎。像歐美很多發達國家的人,都開始慢慢地返璞歸真。他們認為越天然的材料(例如棉麻的衣服、新鮮的蔬菜水果)越好。
人就是這樣子,往往經歷了種種繁華之後,終還是返璞歸真,想要回到最初。真不知道什麼才是最好的。
所以「安貧」,就是說我們要恢復到這種自然的狀態,不去盲目追求,才能守住本心、守住修行的道念。
安貧是為了守道,這恰恰也就是佛法的兩個重點:「放下、提起。」「安貧」就是放下對世俗種種欲樂的追求,但它不是最終目標;「放下」是為了要能「提起」,提起修行的道念,才能於修行道路精進不退。
很多人因為佛法常講「生命是無常、苦、無我」,就認為佛法太消極、太悲觀、是種負面的人生觀。其實並非如此,佛法告訴我們無常、苦、無我,是為了讓我們看清楚生命的真相,從而放下種種顛倒的欲望和妄想,讓內心回歸清淨,此時才能真正提起該提起的——正念。
世間沒有學佛的人,常常會耗損很多的精神體力去打妄想,甚至導致學習工作,都無法專心安住。而一個真正的學佛或修行人,他能夠看清這些妄想雜念,從而能夠放下。所以他不管學習也好,工作也好,都能專注,將全部的心力貫注在該做的事情上。所以佛法不僅不消極,而且有其積極的作用。所以菩薩安貧的目的是為了守道,堅守正念、道業。
那什麼是道業呢?——「惟慧是業」。
佛法之「道」,就是通往解脫的路,怎樣得到解脫呢?智慧。真正的解脫,來自於智慧的抉擇。
就像前面所說,是誰在捆綁我們?是自己的妄想執著。那怎樣才能去掉這些妄想執著呢?不是只靠拜佛念佛,關鍵還要有智慧。
有的人說,當他起煩惱時,就到佛堂去念一萬聲佛,煩惱自然就去除了。當然,這也是個方法,但這個方法有個很大的問題:它不是靠智慧,只是靠定力強壓。那麼遇到小的煩惱,或許能夠安然渡過,但若大的障礙現前,生起猛利的煩惱時,可能我們就連佛堂都不想進去,佛號都念不下了。
我過去遇到過一位老菩薩,他一輩子很用功的念佛,但卻沒有學習般若智慧,純粹靠信心支持他的修行。後來他得了重病,障礙現前躺在醫院裡,蓮友們在他旁邊播放念佛機,希望他能跟著念時,他卻覺得佛號的聲音太吵,不但不想念佛,還要蓮友們把念佛機關掉。
過去在念佛時,沒有智慧觀照,因此是否真的徹底放下塵勞,提起信願的老實念佛,自己並沒有覺察到,只是天天交代功課了事,因此當臨終業障現前,無法突破障礙。相反的,如果有般若智慧的照了,能把煩惱心轉成對佛號、對阿彌陀佛歸依的心,就能歡喜地隨著念佛機去念佛。
我們平時再怎麼用功,也不能保證臨終時一定不會出現障礙。如果平時的習慣就是,煩惱障礙一生起,就念佛一萬聲去強壓,始終都沒有練習用般若智慧去調伏,雖然也能暫時安心,但臨終障礙出現時,還怎麼念佛一萬聲來強壓?可能剛念兩三聲,煩惱就襲來了。在生命結束時,若沒能用般若智慧去轉煩惱,那心就隨著煩惱而投胎了。
即使到時沒有障礙,但是我們真的對娑婆放下,淨土功德、名號功德提起嗎?這也要靠智慧抉擇,否則到那時才發現並無真實信願時,就要手忙腳亂了。
所以在整個佛法的修行中,栽培般若智慧,並增強它引導我們生命的力量,這才是趨向解脫之道,也就是正業。所以佛陀說「惟慧是業」
如果栽培智慧是正業,那為什麼還要拜佛念佛呢?因為拜佛、念佛同樣非常重要。要知道,拜佛念佛不是目的,而是方法。通過拜佛、念佛等種種修行方法,目的就是為了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以增強般若智慧的力量。而不是僅僅靠拜佛、念佛來壓制煩惱,那只是「以石壓草」罷了。
我們要學習般若智慧,再透過拜佛、念佛力量的加持,使般若智慧也能發揮出力量,最終能夠真正的調伏煩惱。這是第三:「知足守道覺」。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禪林寶訓 2014.6.19 良因法師 隨筆 遠公謂道吾真曰: 「學未至於道,衒耀見聞,馳騁機解,以口舌辯利相勝者, 猶如廁屋塗污丹雘,秖增其臭耳。」 《西湖記聞》 【演蓮法師譯文】 法遠禪師對潭州道吾山・可真禪師說: 猶如在廁所的牆壁上塗了許多彩色,外面雖是好看,其實裡面臭不可聞。」 良因贊曰:
《禪林寶訓》 2014.6.23 良因法師 隨筆 演祖曰: 衲子守心城,奉戒律,日夜思之,朝夕行之。 行無越思,思無越行。 有其始而成其終,猶耕者之有畔,其過鮮矣。 【演蓮法師譯文】 法演禪師說: 做到行解相應,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這樣自始至終保持不變,必有成就。猶如耕田一樣,中邊俱到,就不會有荒
《禪林寶訓》 2014.6.15 良因法師 隨筆 遠公曰: 「住持居上,當謙恭以接下,執事在下,要盡情以奉上。 上下既和,則住持之道通矣。 居上者驕倨自尊,在下者怠慢自疎,上下之情不通,則住持之道塞矣。 古德住持,閒暇無事,與學者從容議論,靡所不至。 由是一言半句,載於傳記,逮今稱之。 二則預知學者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 第二覺知: 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這是第二個:「常修少欲覺」。 世間人總認為:為了追求名利、財富等等,所付出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因為獲得了它們,就能得到快樂、得到安全感。
禪林寶訓 2014.6.13 良因法師 隨筆 遠公曰: 「住持有三要,曰仁,曰明,曰勇。 仁者,行道德,興教化,安上下,悅往來。 明者,遵禮義,識安危,察賢愚,辨是非。 勇者,事果決,斷不疑,奸必除,佞必去。 仁而不明,如有田不耕。明而不勇,如有苗不耘。勇而不仁,猶如刈而不知種。 《二事與淨因臻和尚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禪林寶訓 2014.6.19 良因法師 隨筆 遠公謂道吾真曰: 「學未至於道,衒耀見聞,馳騁機解,以口舌辯利相勝者, 猶如廁屋塗污丹雘,秖增其臭耳。」 《西湖記聞》 【演蓮法師譯文】 法遠禪師對潭州道吾山・可真禪師說: 猶如在廁所的牆壁上塗了許多彩色,外面雖是好看,其實裡面臭不可聞。」 良因贊曰:
《禪林寶訓》 2014.6.23 良因法師 隨筆 演祖曰: 衲子守心城,奉戒律,日夜思之,朝夕行之。 行無越思,思無越行。 有其始而成其終,猶耕者之有畔,其過鮮矣。 【演蓮法師譯文】 法演禪師說: 做到行解相應,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這樣自始至終保持不變,必有成就。猶如耕田一樣,中邊俱到,就不會有荒
《禪林寶訓》 2014.6.15 良因法師 隨筆 遠公曰: 「住持居上,當謙恭以接下,執事在下,要盡情以奉上。 上下既和,則住持之道通矣。 居上者驕倨自尊,在下者怠慢自疎,上下之情不通,則住持之道塞矣。 古德住持,閒暇無事,與學者從容議論,靡所不至。 由是一言半句,載於傳記,逮今稱之。 二則預知學者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 第二覺知: 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這是第二個:「常修少欲覺」。 世間人總認為:為了追求名利、財富等等,所付出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因為獲得了它們,就能得到快樂、得到安全感。
禪林寶訓 2014.6.13 良因法師 隨筆 遠公曰: 「住持有三要,曰仁,曰明,曰勇。 仁者,行道德,興教化,安上下,悅往來。 明者,遵禮義,識安危,察賢愚,辨是非。 勇者,事果決,斷不疑,奸必除,佞必去。 仁而不明,如有田不耕。明而不勇,如有苗不耘。勇而不仁,猶如刈而不知種。 《二事與淨因臻和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從這個故事我們反省自己,以上這十種大家所厭惡的事,我們犯了哪幾種?希望大家不要過度地貪求,要少欲知足、安貧樂道、六根清淨,並樂意接受他人的勸導,以慈悲心多關心他人、利益眾生。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這個故事主要有幾個提示,就是說我們看到別人受苦的時候,不要起嫌恨心。自己要好好反省:如果我沒有起慈悲心,或者說沒有防範未然的話,說不定將來也會得到這樣的果報。就是我們思考要能夠想得深遠,自己有類似的毛病,應當要趕快消除,好好對治,要把握時光。
Thumbnail
安住好自己的心,如天地般無私的愛養萬物,如水般不爭的來行”善”的真諦,如此才能真正親近萬物,成為萬物之所需,善助對方的同時成就自己的價值。而其中”不爭”的意涵,則是道裡最關鍵的特性之一。如何做到不爭呢?老子在本章以負面表述的方式,說明人在求道、學習、處事的過程,人心容易掉入”爭”的情境。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富人覺得窮人不夠努力,窮人覺得一生中沒有機運,面概全觀果真是如此嗎?  快樂通常短暫,如不知止;痛苦往往隨之而至。生命中所有的選擇都不會有誤,所有的選擇都是由外至內,去覺察經驗累積而來的想法 慾念由心生,知足常樂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從這個故事我們反省自己,以上這十種大家所厭惡的事,我們犯了哪幾種?希望大家不要過度地貪求,要少欲知足、安貧樂道、六根清淨,並樂意接受他人的勸導,以慈悲心多關心他人、利益眾生。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這個故事主要有幾個提示,就是說我們看到別人受苦的時候,不要起嫌恨心。自己要好好反省:如果我沒有起慈悲心,或者說沒有防範未然的話,說不定將來也會得到這樣的果報。就是我們思考要能夠想得深遠,自己有類似的毛病,應當要趕快消除,好好對治,要把握時光。
Thumbnail
安住好自己的心,如天地般無私的愛養萬物,如水般不爭的來行”善”的真諦,如此才能真正親近萬物,成為萬物之所需,善助對方的同時成就自己的價值。而其中”不爭”的意涵,則是道裡最關鍵的特性之一。如何做到不爭呢?老子在本章以負面表述的方式,說明人在求道、學習、處事的過程,人心容易掉入”爭”的情境。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修心修行中遠離惡習、行善道的重要性,介紹了不隨轉善心要定住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善事中潛藏的一些意念和習性。最後,提出在生活中,要遠離惡習,不斷修心修行的重要性。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富人覺得窮人不夠努力,窮人覺得一生中沒有機運,面概全觀果真是如此嗎?  快樂通常短暫,如不知止;痛苦往往隨之而至。生命中所有的選擇都不會有誤,所有的選擇都是由外至內,去覺察經驗累積而來的想法 慾念由心生,知足常樂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