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是什麼?為什麼我們會有情緒?我們該怎麼控制情緒?
我們習以為常地將情緒分門別類,認為情緒就是外在事件引發的內心感受,試圖找出、區分並定義每一種情緒,以為找到它就能控制它。我們總是告訴自己要控制情緒,不要讓負面情緒爆發出來。但有沒有可能,我要找的東西根本不在我的腦裡?
本書作者麗莎˙費德曼˙巴瑞特(Lisa Feldman Barrett)反駁了傳統觀點,提出解讀情緒的新方法。她細數過往心理學以及腦神經科學中關於情緒的大量研究,一一點出其中的盲點,反駁諸多過往學說,告訴大家以前學的邊緣系統、布洛卡區都已經過時,接著提出她的假說:情緒建構理論 。
理論十分有趣,有許多專有名詞可能需要細讀才能理解,在這裡只能把重點整理出來,如果有看沒有懂的朋友建議可以找書來看,或者找(但好像也沒有懂的)我討論!
情緒並不是天生的 我們並沒有生出來就有負責恐懼的腦區,或是長出一個焦慮時會在MRI下發亮的腦區。所有的情緒都是由大腦每個神經細胞間的連結形成的。
情緒是後天建構而成的 在嬰兒成長的過程中,大人教導了語言、同時教導了情緒,甚至教導嬰兒對於事件該如何反應,而這些都讓嬰兒學會了情緒。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語言中存在著不一樣的情緒。比如我們看美國人總是覺得他們「不自然地快樂」,其實這是環境的社會現實讓這個族群裡的人都習得了這樣的情緒反應。以荷蘭心理學家為例,一個生於不同文化的外籍人士住到美國後,也可能藉由經驗而發生「情緒文化適應」(emotional acculturation)。
情緒概念是目標本位概念 所謂相同的情緒,是藉由可以達到同樣的目標而匯集而成的概念。不同的景象、聲音、氣味都可能構成同樣的情緒,因為這些生理改變都是為了相同的某種目標。
情緒是預想猜測而成的 如同我們的各種知覺大多是對世界的模擬 ,而不是對世界的反應。情緒在事件發生之前就已經醞釀,目的是為了調節身體預算 。如同
「反安慰劑效應」(nocebo effect):當你預期痛的時候,像是針就要打下去時,你大腦中處理痛感的部位改變了它們的活動。也就是說,你模擬了痛,因此你感到痛。*
作者認為情緒的功能有產生意義、指示行動(幫助我們判斷呼吸急促時應該開懷大笑還是拔腿就跑)、調節身體預算(應該分泌多少可體松?),另外對他人也有情緒溝通以及調節他人身體預算的功能。
我們該怎麼控制情緒呢? 作者直言這其實根本問錯了問題。我們不是要控制,因為它就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情緒是建構而成的,我們無法決定過去經歷了什麼,但我們可以幫自己創建新的情緒。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環境,修正自己的概念系統,
建構無法讓硬梆梆的牆變軟(除非你有超能力),但你可以重劃國界、重新定義婚姻,並且決定誰有或沒有價值。*
藉由更多的情緒體驗提高情緒粒度,改變自己的社會現實。此外,精細分類感覺 也是一種調節情緒的方法。比起進行認知再評估(用比較不受衝擊的方式重新認識原本害怕的事物)或分散注意力,將原本的感覺更精細的分類也許會是個好方法。
說到底,儘管我們的情緒是環境養成,不能歸因於單一事件,我們仍舊有辦法也有責任為自己的預測負責。作者在書裡費了極大的篇幅釐清情緒與法律間的關係。作者認為人不可能全然理性,因此在法庭上不可能將情緒視為一個獨立於事件外的因素,從罪犯到法官都不可能沒有情緒,情緒表現也不能作為一個人脫罪或定罪的理由,因為情緒原本就沒有絕對的表現形態。
每一個當下的情緒都不是單純一件事情所造成的。我們從過往學習經歷的社會現實中學到了各種情緒,在未來面對相似的外在刺激時提取。用這個角度看,其實好似也能解釋依附理論。嬰兒與照顧者的互動模式形塑了長大後的與人互動,是否也就是在嬰兒時期從身邊的照顧者中學得了特定情緒,日後在相似情境下就位再度浮現的預測呢?
書名:《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科學證據揭露喜怒哀樂如何生成》
How Emotions Are Made: The Secret Life of the Brain 作者:麗莎.費德曼.巴瑞特 Lisa Feldman Barrett 譯者:李明芝 出版:商周出版
2020年三月
*p.244
**p.173
最後小murmur,正在看翻譯小說的崎路內心不由自主地許願:要是這本書換個譯者會不會更好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