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6/23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7.社群媒體不告訴你的3大難看黑幕

信仰小叮嚀:成癮是一種嚴重的偶像崇拜
社科小常識:只要用戶滑IG的時間越多、越多注意力遭挪用,就會吸引越多商家下廣告,媒體平台的業績就一直上漲
應用小撇步:成癮叫我們反思自由的可貴
1.按讚讓人中毒
(續上回)除了引起負面的比較之外,社群媒體還會造成虛假的認同感,「點讚」的設計可謂罪魁禍首。IG等社群媒體的獲利模式也是這樣。只要用戶滑IG的時間越多、越多注意力遭挪用,就會吸引越多商家下廣告,媒體平台的業績就一直上漲,這樣就讓大老闆朱克伯格繼續富可敵國。既然用戶停駐在平台的時間跟營收成正比,那麼IG工程師就必須用盡各種辦法,吸引人滑IG越久越好,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設計「點讚」功能。這功能營造一種積極、舒服的氣氛,讓用戶貼圖或影片後,輕易獲得即時、可量化的認同感。我們在社群媒體貼文或貼圖之後,也會三不五時留意獲得幾個讚、好朋友有沒有給我讚,這是很自然的反應。如果行為主義的解釋有一定道理的話,那麼我們貼文、貼圖之後,獲得點讚,然後感到被認同,這整個過程就是一個正向回饋機制,會吸引我們繼續貼文、貼圖,以獲得更多正向回饋。
2.讚=虛假的認同
可是,我們的貼圖獲得十個讚和十萬個讚有差嗎?量化的點讚也許給人一種可預測、可操控的感覺,我們只要貼「美圖」過的照片、在「有質感」咖啡廳拍的照片,就會獲得一定數量的認同。這樣,我們就有辦法隨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得到認同感。不過問題在於,點讚的認同是重量不重質的認同,是似乎實在卻十分虛假的認同。理由是我們根本不知到別人為什麼給我們點讚。有的人可能心腸慈悲,滑到每一張圖都會點讚;有的可能心疼我們缺乏自信,沒有被點讚就會「玻璃心」碎一地;有的可能想討好我們,於是頻頻點讚。因為我們難以了解別人點讚的理由,所以事實上,我們就難以確認這些認同是否真的認同,也不會知道這些認同的內涵是什麼。
3.刷存在感的誘惑
同樣道理,別人用負面的emoji來回應我們的貼圖,我也不知道這些否定的用心和內涵。至於留言功能,正面的留言不見得會帶動深入的意見交流,負面的留言往往釀成對罵,然後以刪文和移除朋友告終。對於得到十個讚就拍拍手的孤僻宅男,或者是一小時十萬個讚起跳的天王巨星,「點讚」這種認同象徵都是一樣空洞,所帶來的認同感都一樣虛假。兩者的分別只是在於,十個讚代表宅男無人認識、沒有商業價值;一小時十萬個讚則代表天王巨星很受歡迎, 開演唱會、拍電影肯定大賺(前提是沒有被「毀滅式爆料」,沒有被祖國刪除帳號)。還有一個分別:天王巨星在舞台上看見台下萬千「粉絲」手舞足蹈、忘我呼喊,日常生活有司機、管家、助理等,前後簇擁照顧,他的認同感倒是比較實在;經營社群媒體對他而言是瑣碎小事,反正請個工讀生小編代勞就綽綽有餘了。相反,孤僻宅男甚少跟人實體互動,終日流連網路,在社群媒體上所獲得的每一個讚都彌足珍貴,給予他在實體人際關係所得不到的存在感和認同感。這樣宅男怎麼可能不會對社群媒體、網路世界成癮?他怎麼可能不樂而忘返?
上癮神學
精神科醫師梅傑晚年擔任全職屬靈導師,發展出有關成癮問題的一套靈性論述:成癮是一種嚴重的偶像崇拜,令我們上癮的東西成為我們的假神(甚至到迷信的地步,無法自拔)。我們為之付出時間和精力,以之取代神作為我們最終極愛的對象。基督教思想發展兩千年以來,其中一個歷久彌新的主題是,愛神和自由是息息相關的。主耶穌表示最大的誡命是盡心、盡性、盡意愛主(太二十二37),其中「盡意」牽涉運用我們的意志(類似我們說「決志」信耶穌)。中世紀神學家、方濟會修士董思高(John Duns Scotus)和歐坎(William of Ockham)則探討人的本質、「人何以為人」,最後發現運用意志是人類重要的特質之一,對於愛神這個行動也是十分重要的。
自由很重要
在日常信仰語境,我們最常聽見的說法是:「神給我們自由是很重要的,這樣我們雖然會有犯罪的可能,但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愛神。假如神把我們創造成沒有自由的機器人,讓後會永遠愛祂,這種愛是沒有意義的。」這個論述大概是受魯益師啟發,大家可以參考校園出版的《我如何思考基督教》(Mere Christianity)。魯益師的思路更直截了當――自由是愛神的條件。這系列文章的結論很簡單,就是社群媒體有可能侵蝕我們的自由,即損害我們愛神的條件。從心理的層面,社群媒體讓我們或多或少上癮,消耗我們的時間和精力,讓我們沒有餘裕安靜祈禱、聆聽神的聲音、經營與祂的關係。從靈性的層面,社群媒體可能是誘惑我們的假神,妨礙我們運用意志來選擇愛神。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