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思維》,與韓劇裡的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讀英國疼痛醫師寫的《無痛思維》,關於慢性疼痛該被視為一個專門的領域,正式發展系統去幫助病患獲知更多的主動性選擇。慢性疼痛指持續造成困擾,感到遙遙無期的疼痛,比如長期頭痛、肩頸痛、坐骨神經痛等等,甚至胸痛、胃痛、腸痛,經檢視非器官受傷、急性發炎的「傷害覺」,那就是腦神經反應的「疼痛覺」了。
就像幻肢,雖然已不存在,但感受到的疼痛是真的。(好像小說:故事是編的,但牽動的情緒是真的。)
傷害覺和疼痛覺常常只重疊一小部分,那些無法在手術完成後遠離的長期疼痛,其實是大腦形成了慣性迴路,原本是用疼痛提醒你注意身體的危險,而後因過度反應、無法跳脫反應,養成更敏感的神經群。其實可以靠主動創造新的迴路、回饋機制,搭配各種抗發炎的生活方式,比如食物、睡眠、運動,來遠離疼痛。
這本書在後半部提起行之有年的各種非醫療體系的療法,像是瑜珈、針灸、正念等等,並肯定他們帶來的療效。其中「撫觸療法」如躺草地、抱神木等「接地氣」,還有觸摸動物:馬、狗、貓、豬、鳥等。其中一個長期疼痛的案例,病患就是到馬場打工,與馬相處,觸摸牠們以帶來平靜,減低疼痛。
對著男友說:「馬,然後是狗、貓、豬、鳥。」(自以為地照著書中所說排序)
「豬也有耶!」臉書最愛看Esther The Wonder Pig的他說。
在維基查到的「馬術治療」,不只有撫觸這麼單純,還有全方面地促進人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馬的走跑節奏可以讓騎乘者熟悉運用骨盆的方法,增進腦麻患者、身體相關運動障礙等的平衡感與靈活協調性,也用在自閉症發展互動能力。
心裡想:難怪盧熙京要選馬!難怪宣亞和小烈喜歡的是馬!
因為想了解憂鬱症伴隨的身體疼痛而讀這本書,彷彿連到了在《我們的藍調時光》裡令人驚豔的憂鬱症角色,小小小小的細節設定裡(或是不在設定裡XD)。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32內容數
It's more than 'LIK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hat's after read? 的其他內容
日本腦神經科學家黑川伊保子《兒子使用說明書》提醒了我們不要以甜食當正餐,還有她真的很愛看韓劇《愛的迫降》,提到利正赫超過三次真是蠻妙的。
有些書會騙你需要它,這種書也很有它的本領(誇)。但我最喜歡的是,因為想看什麼就盡量找時間讀完,讀得多了讓準確度提高而慶幸自己始終努力找書來讀,的那種書。
第一本是所有成員都沒想過要拿起來讀的書,但BTS推薦(!)又是心理學經典,想讓讀書會朝向「只有自己大概不會讀完它」的那種書,決定從這本薄薄的、好感度高的書開始。
決定好要找三個人後,這個聚會提議在我心中激盪起一個幸福的畫面,不拖拉、足夠遠。我幾乎能想像喝完一杯好喝的飲料,彼此爽快地起身離去的樣子......
一、第一次聚會,每人15分鐘,分享你的閱讀習慣、找書方向,最近讀過很喜歡的書,及影響自己最大的書。 二、第二次(正式讀書會)開始,每人20分鐘,將指定讀物裡看見的、特別想記得的東西,報告給大家聽。也可分享從此書連結到另一本書,或某件生命經驗。 所以,我們一起在一年內讀完八本厲害的書吧。 §
日本腦神經科學家黑川伊保子《兒子使用說明書》提醒了我們不要以甜食當正餐,還有她真的很愛看韓劇《愛的迫降》,提到利正赫超過三次真是蠻妙的。
有些書會騙你需要它,這種書也很有它的本領(誇)。但我最喜歡的是,因為想看什麼就盡量找時間讀完,讀得多了讓準確度提高而慶幸自己始終努力找書來讀,的那種書。
第一本是所有成員都沒想過要拿起來讀的書,但BTS推薦(!)又是心理學經典,想讓讀書會朝向「只有自己大概不會讀完它」的那種書,決定從這本薄薄的、好感度高的書開始。
決定好要找三個人後,這個聚會提議在我心中激盪起一個幸福的畫面,不拖拉、足夠遠。我幾乎能想像喝完一杯好喝的飲料,彼此爽快地起身離去的樣子......
一、第一次聚會,每人15分鐘,分享你的閱讀習慣、找書方向,最近讀過很喜歡的書,及影響自己最大的書。 二、第二次(正式讀書會)開始,每人20分鐘,將指定讀物裡看見的、特別想記得的東西,報告給大家聽。也可分享從此書連結到另一本書,或某件生命經驗。 所以,我們一起在一年內讀完八本厲害的書吧。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痛感對於動物來說是一種保護機制,當動物接觸到會使自己感到疼痛的物體時,便會知道要遠離以確保不再受到這個物體的傷害。一般來說,生理上因接觸外物時出現的疼痛屬於正常反應,也不太會對動物帶來顯著的負面影響。然而,有些生理出現的疼痛已經不再是正常神經反應的範圍內,毫無目的性地引發神經疼痛,甚至造成慢性疼
Thumbnail
五月去花蓮旅遊時,體驗了馬匹治療,感受馬匹對身心的影響,以及蘊含的自我體悟。 文章內容包括了身體騎乘過程中的感受以及體驗後的個人體悟。關於不平衡的平衡、忍耐和放手、臨在與臣服等心靈感悟。
Thumbnail
書接上回閃到腰後續。 其實沒有全好,在當天感覺自己好了的時候下樓,遇到讓我全身緊繃的人,瞬間,疼痛感又爬上來,竄到後腦杓,一身的冷意。 嘶……好痛。 一方面吃藥調理,一面花晶照顧。啊,覺察好無力,不覺察了。 能量不夠時,覺察易流於評判,不如只照顧身體。 然後半夜,我被我的貓咬醒。 瞬間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身體長期疼痛的狀況,並深入探究這些疼痛背後的心理層面。通過與一個被餵養成邪惡的龍的對話,揭示瞭如何通過整合並不抵抗來克服內心的痛苦。文章中還通過聖經以及象徵物品的討論,將情感治療的過程與米迦勒與龍的關係進行了聯繫。
Thumbnail
生活中許多人都會因各種壓力而感受到焦慮及恐懼,本文分享作者如何透過一個練習方式來幫助自己克服恐懼。這個練習讓作者首次意識到自己腦中無盡念頭的轉動,並且學會慢下來,甚至轉換其方向。透過這個方法,作者已經能夠面對並意識到這些擾人的想法與情緒,這對於他個人來說是一個重要的一大步。
Thumbnail
2020年我們經歷了一場全球性的疫情,公視新聞網曾報導,澳洲有很多人發現,因為生活模式的改變,家中寵物情緒也出問題了,紛紛帶著寵物向獸醫求助。 寵物心理醫師更表示,動物也能感受到飼主出現焦慮,慢慢的被飼主影響後也焦慮了起來,動物焦慮症發生率約有1/5,且只有少數動物能在訓練師協助下脫離陰影
Thumbnail
我們人類的大腦從遠古至今都有"尋求獎勵機制" 遠古的獎勵機制都是跟捕殺動物還有生存有關,極端的環境造就對生命的渴望 而我們現在多數人遇到情緒低落就會尋找鼓舞人心的心靈能量,讓我們能繼續活下去 但近10年這麼多的心理學、心靈雞湯、鼓舞正向的書籍或網路正面文章,反而造就憂鬱症跟吃安眠藥的人
Thumbnail
馬是聰明的動物,他們會知道騎士的能耐,要理解馬、要得到馬的信任,才能真正學會騎馬。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無法進入寬恕的狀態,因為傷口太深、太痛。文章探討了遭受指責、憤怒、受傷情緒等問題,並提出了與自己、與他人和解的方式,並提倡坦誠表達感受。此外,文章也提到創傷的治療需要時間,應以冷靜的方式面對激動的情緒。最終呼籲讀者用時間和坦誠共勉,淡化情緒的創傷痕蹟。
Thumbnail
不論是身體上的痛或是心靈上的痛,總之痛就是不好。這個觀點讓我們對痛避之則吉,以保護自己。可是對痛賦予負面的標籤,也可能令我們的痛變得更加厲害。或許我們可以調教對痛的看法,讓我們痛得有意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痛感對於動物來說是一種保護機制,當動物接觸到會使自己感到疼痛的物體時,便會知道要遠離以確保不再受到這個物體的傷害。一般來說,生理上因接觸外物時出現的疼痛屬於正常反應,也不太會對動物帶來顯著的負面影響。然而,有些生理出現的疼痛已經不再是正常神經反應的範圍內,毫無目的性地引發神經疼痛,甚至造成慢性疼
Thumbnail
五月去花蓮旅遊時,體驗了馬匹治療,感受馬匹對身心的影響,以及蘊含的自我體悟。 文章內容包括了身體騎乘過程中的感受以及體驗後的個人體悟。關於不平衡的平衡、忍耐和放手、臨在與臣服等心靈感悟。
Thumbnail
書接上回閃到腰後續。 其實沒有全好,在當天感覺自己好了的時候下樓,遇到讓我全身緊繃的人,瞬間,疼痛感又爬上來,竄到後腦杓,一身的冷意。 嘶……好痛。 一方面吃藥調理,一面花晶照顧。啊,覺察好無力,不覺察了。 能量不夠時,覺察易流於評判,不如只照顧身體。 然後半夜,我被我的貓咬醒。 瞬間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身體長期疼痛的狀況,並深入探究這些疼痛背後的心理層面。通過與一個被餵養成邪惡的龍的對話,揭示瞭如何通過整合並不抵抗來克服內心的痛苦。文章中還通過聖經以及象徵物品的討論,將情感治療的過程與米迦勒與龍的關係進行了聯繫。
Thumbnail
生活中許多人都會因各種壓力而感受到焦慮及恐懼,本文分享作者如何透過一個練習方式來幫助自己克服恐懼。這個練習讓作者首次意識到自己腦中無盡念頭的轉動,並且學會慢下來,甚至轉換其方向。透過這個方法,作者已經能夠面對並意識到這些擾人的想法與情緒,這對於他個人來說是一個重要的一大步。
Thumbnail
2020年我們經歷了一場全球性的疫情,公視新聞網曾報導,澳洲有很多人發現,因為生活模式的改變,家中寵物情緒也出問題了,紛紛帶著寵物向獸醫求助。 寵物心理醫師更表示,動物也能感受到飼主出現焦慮,慢慢的被飼主影響後也焦慮了起來,動物焦慮症發生率約有1/5,且只有少數動物能在訓練師協助下脫離陰影
Thumbnail
我們人類的大腦從遠古至今都有"尋求獎勵機制" 遠古的獎勵機制都是跟捕殺動物還有生存有關,極端的環境造就對生命的渴望 而我們現在多數人遇到情緒低落就會尋找鼓舞人心的心靈能量,讓我們能繼續活下去 但近10年這麼多的心理學、心靈雞湯、鼓舞正向的書籍或網路正面文章,反而造就憂鬱症跟吃安眠藥的人
Thumbnail
馬是聰明的動物,他們會知道騎士的能耐,要理解馬、要得到馬的信任,才能真正學會騎馬。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無法進入寬恕的狀態,因為傷口太深、太痛。文章探討了遭受指責、憤怒、受傷情緒等問題,並提出了與自己、與他人和解的方式,並提倡坦誠表達感受。此外,文章也提到創傷的治療需要時間,應以冷靜的方式面對激動的情緒。最終呼籲讀者用時間和坦誠共勉,淡化情緒的創傷痕蹟。
Thumbnail
不論是身體上的痛或是心靈上的痛,總之痛就是不好。這個觀點讓我們對痛避之則吉,以保護自己。可是對痛賦予負面的標籤,也可能令我們的痛變得更加厲害。或許我們可以調教對痛的看法,讓我們痛得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