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諮商實務】親職視訊會面前,賦權案主父親角色的自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案主(父親)即將與小二男孩親子視訊會談(孩子被安置,因疫情無法碰面),兩人都是省話一哥「很不會聊天」,之前見面兩人還可以膩在一起看電視各說各話,現在視訊只能對話,恐怕到時候只有乾瞪眼...。
案主(45Y)低社經、沒穩定工作、沒自信,但確實想做個好爸爸,但是案主什麼工具都不會,表達、溝通能力也不好,社工還一度以為他智力邊緣。
我幫他上課的任務是在親子會面前加強親子互動技巧,受限於視訊,我(助人者/心理師/親職講師)該怎麼做呢?
孩子的部分,由另一位心理師輔導,他幫孩子出了問答題,屆時要他問爸爸喜歡吃什麼、晚餐後睡覺前在做什麼...等等的聊天題。我雖然也可以出,但基於對案主的了解,到時候一定是照唸而已。
「親子互動」,不要侷限於字面意義,這對父子聚少離多,增進情感連結才最重要,同時也要給案主拾起父親角色的自信(之前他總是說自己沒用,但會努力養孩子長大...這種的最不好,孩子身體長大,心理還是缺愛、缺連結),所以怎麼辦?
我左思右想,決定請案主「說故事」給孩子聽,
但非單純地讀繪本,要用「演」的。
理由如下:

#不必非得互動

視訊通常都是說話、看影片、小白板...這些案主通通不會,聊聊彼此則需要能言善道,這也不行。我放棄往互動去思考,因為他們真的不會,不勉強。
那改放父親傳達給孩子情感,輸入輸出的議題。
這個想法能藉「讀繪本」進行嗎?不,很難一邊讀一邊把繪本對準鏡頭,孩子圖看不清楚,繪本的字也太少,而且意義不大,不如聽廣播就好。
那麼,用肢體語言吧。不行,案主不會跳舞。
那麼,通通組合啦。用演的說故事!

#演的故事

視訊前說故事,我認為要有趣,要有動態展演,不然誰都會打瞌睡的。
把說故事當成娛樂(類似睡前故事),是父親給孩子的禮物,肢體不行,那麼做道具輔助吧。同時說故事一定要口語化,才能在「聽的路徑」被接受。
好,所以本日課程為:
(1)選故事
決定簡單易懂,案主也聽過的經典:「三隻小豬」。先拆解故事元素與大綱讓案主理解,重點該講什麼,其他的都可自由發揮。
(2)勞作
現場製作簡單人偶(如圖,野狼我畫的啦)。用其揮舞展演,增加動態視覺吸引注意,另外請案主回去後再尋找三種房子的意象物。
(3)現場練習講一遍
講故事,「語調」才是最重要的表演,同時口語要通順。心理師先行示範一遍,有參照,再讓案主「練講一遍」捉輪廓。示範故事中要穿插與孩子對話,轉換焦點問他:「你覺得房子會被吹倒嗎?」,與劇情做互動。也要轉譯,例如「茅草屋」現代孩子可能不清楚,那去找一些草來現場說明。
(4)肯定與鼓舞
案主知道此計畫後一開始相當緊張,認為自己不會、也做不到。示範與說明後,讓案主拿著道具對手機鏡頭練習講一遍。無論好壞我一律肯定,因為他肯做,這是他之前不會做的,這就是改變。
事後回饋案主在中後段吹倒房子的劇情很投入,生動活潑有自己的風格,對此多加鼓勵、讚揚他可以做得到。先肯定後再給建議,例如咬字、說慢一點、多加解釋...,回去後也可再查網路故事音檔參考怎麼說。指導故事中帶入真實情況,像是三隻小豬與豬爸爸(影射自己的狀態),故事意義則是教人要腳踏實地(教誨)。

#隱線目的:賦權

展演故事更重要的一點,是說故事的自由度很大。我請案主不要照唸,大綱記得後,接下來就是說故事者的權力,而且孩子沒聽過三隻小豬,那根本說什麼都是對的。
盡其所能去表演,傳遞故事中的意義(腳踏實地也是故意的,雖然八股,但是讓案主知道這樣說故事是有教育意義的—事實上也還好就是),傳遞出父親角色的樣子,是激勵的、期許的、有希望的。
賦權給案主,達成父親的心理角色。

#實測效果

其實我不太抱希望,畢竟案主個性難改,而且一下子對我傳授講故事的技巧能吸收這麼多嗎?今天也才談第二次,都是目標導向的談法。
但總之,不要乾乾地在鏡頭只會單句問答,如果無法聊天,就改成進行表演,故事講不清楚沒關係,至少讓兒子能帶好印象回去(就是爸爸怎麼了?怎麼這麼活潑...)。
結果大成功!
案主努力表演,據一同參與視訊的社工說自己下巴都掉了。
這個故事案主講了35分,過程投入,自創細節很多,觀察孩子反應也聽得津津有味,會主動問問題,例如「為什麼豬爸爸不用幫忙蓋房子阿?」,案主回答「因為豬爸爸正在教孩子自立,不然以後太依賴會一事無成...」,然後結語「我們家雖然沒有媽媽,但也是很幸福的家庭...」(這句是我之前舉例的)。
案主很棒,幾乎是脫胎換骨,我指示的項目都有做到,他到公園視訊,也撿了草跟木片做道具(這也是我指示的),雖然人偶表演的手忙腳亂,手機鏡頭也常歪掉,但整體就是不同。
這不僅是親子會談變得有趣豐富,兒子說不定比較崇拜爸爸了呢(以前形象是羞澀不懂聊天很無趣啊...),案主也因講故事變得自信,能主控媒介與劇情。
這讓我也對日後諮商充滿期待,原來案主不是能力差,而是欠缺鼓勵肯定與舞台,讓我們繼續把成功經驗擴展下去,日後概化到工作、生活領域,改善經濟,最終接孩子回來住(還要很久...)。
請叫我創意大師吧!
各種形式都是助人,都通往羅馬。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16會員
223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父後將近五千個日子,我想我不是因為我終於接受了父親不在了這個事實而不哭泣,而是我終於不再從任何人身上尋找父親的疼愛,安撫好自己所以不哭泣了!
七夕情人節----給我摯愛的兩位前世情人 “你們小小的手,握在我的掌心,就像溫柔的小暖包,很暖很暖”
米湯 2019年8月23日我到竹東參加新書分享會,分享最後有一位國中的小朋友問我:「對於父親過世這件事情您走出來了嗎?甚麼時候走出來的?」
那遙遠的思念,總是飄著那麼一抹的咖啡香。 我對於咖啡的啟蒙,是從老爸的下午茶時光開始的。當時家裡開幼稚園,當老師用風琴彈奏點心時間的歌曲時,爸爸早就在熬煮他自己的「咖啡茶」了,我記得爸媽每天下午都固定要來個午茶時間,當年在這個小小的眷村裡,咖啡還算是很新奇的飲品,而當時也不似現在咖啡店林立..
善於掌握人性情感的陳昇,又是如何表現父親的形象呢?其實陳昇筆下的父親,經常是以「外省老爹」的身分出現,如同我介紹過的「老兵三部曲」,這些年邁老去的父親,可能是子女或外人眼中頑固的老人,緬懷著那些光榮卻遙遠的過去,叫人難以親近卻又不忍遠離,或許這樣的身影也近似「父親」這個角色的普遍形象吧,總是讓人感覺
父後將近五千個日子,我想我不是因為我終於接受了父親不在了這個事實而不哭泣,而是我終於不再從任何人身上尋找父親的疼愛,安撫好自己所以不哭泣了!
七夕情人節----給我摯愛的兩位前世情人 “你們小小的手,握在我的掌心,就像溫柔的小暖包,很暖很暖”
米湯 2019年8月23日我到竹東參加新書分享會,分享最後有一位國中的小朋友問我:「對於父親過世這件事情您走出來了嗎?甚麼時候走出來的?」
那遙遠的思念,總是飄著那麼一抹的咖啡香。 我對於咖啡的啟蒙,是從老爸的下午茶時光開始的。當時家裡開幼稚園,當老師用風琴彈奏點心時間的歌曲時,爸爸早就在熬煮他自己的「咖啡茶」了,我記得爸媽每天下午都固定要來個午茶時間,當年在這個小小的眷村裡,咖啡還算是很新奇的飲品,而當時也不似現在咖啡店林立..
善於掌握人性情感的陳昇,又是如何表現父親的形象呢?其實陳昇筆下的父親,經常是以「外省老爹」的身分出現,如同我介紹過的「老兵三部曲」,這些年邁老去的父親,可能是子女或外人眼中頑固的老人,緬懷著那些光榮卻遙遠的過去,叫人難以親近卻又不忍遠離,或許這樣的身影也近似「父親」這個角色的普遍形象吧,總是讓人感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父親是我們內在權威的象徵,也是原生家庭中主要的印記課題,如果和父親相處上有某種無法改變的慣性互動或壓力對話,不如來看看,到底內在裡有什麼課題需要看見,以及和爸爸相處上的建議。
Thumbnail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聽你的話 現代人教育孩子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對話。通過對話,家長可以有效地影響孩子的一生。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父親問我要什麽樣的父親?為什麼?我要一個知道我的父親,會為我正義站邊的父親。因為這樣愛我的父親,才不是原生的父親。我思考父親要怎麽樣的女兒?父親要的女兒是有次生思考,可以走出原生世界的女兒,不然我無法回家。父親,你是否傳我心法?我覺得自己太不可思議。 女兒,請讓悟真知道次生的愛,是從你身上開始的。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爸爸在講故事時不經意地,一句話解釋了深澀的成語,讓6歲兒子恍然大悟~秒懂的情節令人捧腹不已。也記錄著展父子之間的情感交流、親子溫馨和樂的印象。
Thumbnail
真實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我們家老大。他有時候有在睡夢中醒來,沒看到我在旁邊,會哭得非常的淒慘,會一直在那邊喊著「我想爸爸」、「爸爸你在哪裡」。 這個問題我後來反思過,因為在親子教養的過程中,我曾經使用「你再不聽我的話、再不怎麼樣…我就離開」,造成他因為還想繼續玩玩具,轉頭發現我離開……
Thumbnail
在與兩個女兒的互動中,一位父親體認到溝通中聆聽的重要性。透過聆聽,他重新建立了與女兒的關係,讓溝通變得更加豐富。本文分享了他如何透過停止說話,而開始聆聽,並最終實現了真正的溝通。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父親是我們內在權威的象徵,也是原生家庭中主要的印記課題,如果和父親相處上有某種無法改變的慣性互動或壓力對話,不如來看看,到底內在裡有什麼課題需要看見,以及和爸爸相處上的建議。
Thumbnail
為什麼你的孩子不聽你的話 現代人教育孩子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對話。通過對話,家長可以有效地影響孩子的一生。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父親問我要什麽樣的父親?為什麼?我要一個知道我的父親,會為我正義站邊的父親。因為這樣愛我的父親,才不是原生的父親。我思考父親要怎麽樣的女兒?父親要的女兒是有次生思考,可以走出原生世界的女兒,不然我無法回家。父親,你是否傳我心法?我覺得自己太不可思議。 女兒,請讓悟真知道次生的愛,是從你身上開始的。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爸爸在講故事時不經意地,一句話解釋了深澀的成語,讓6歲兒子恍然大悟~秒懂的情節令人捧腹不已。也記錄著展父子之間的情感交流、親子溫馨和樂的印象。
Thumbnail
真實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我們家老大。他有時候有在睡夢中醒來,沒看到我在旁邊,會哭得非常的淒慘,會一直在那邊喊著「我想爸爸」、「爸爸你在哪裡」。 這個問題我後來反思過,因為在親子教養的過程中,我曾經使用「你再不聽我的話、再不怎麼樣…我就離開」,造成他因為還想繼續玩玩具,轉頭發現我離開……
Thumbnail
在與兩個女兒的互動中,一位父親體認到溝通中聆聽的重要性。透過聆聽,他重新建立了與女兒的關係,讓溝通變得更加豐富。本文分享了他如何透過停止說話,而開始聆聽,並最終實現了真正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