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是實務學習還是實戰演習?那些我們曾經是也曾經帶過的實習生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日看到商業周刊執行長郭奕伶針對近日錄取的商周執行長實習生發文,內容談到這位年僅20歲的實習生,不但在面試時就展現了對於商周的理解、議題的深入研讀與認識出版產業與商業世界的企圖心,甚至連版權頁都仔細研究過,更在面試提問面試官時,精準地提問跟組織分工有關的問題,而不僅僅是用套版面試問題應付。
而在這位20歲的實習生上工後,郭執行長更提供了更多她對於這位實習生的觀察。不但陪同出差時會把贈書仔細地用蛋捲盒裝好,避免書被折到,連執行長要會面的對象、所屬企業與近期新聞也都做了仔細的研究,更主動爭取要參與記者每週報稿也是最容易接收到第一手訊息的編輯會議。
回想自己曾經擔任過實習生,也在職涯歷程中帶過不下數十位實習生的經驗,其實實習這件事,與其說是實務練習職場工作內容,更多的是建立產業與職涯發展的系統觀。學校教育單向吸收、產出與順水推舟式的學習方式,強調的是只要超過某個基準線以上就符合標準,就像是認證優良食品一樣,透過一個個考試和認證關卡,每一個學生都像是身上蓋著優良食品標章的產品,送出學校產線後就到職場上待價而沽。
然而,真正進到職場後,才會發現原來光有優良食品標章不夠,在優良食品標章外,還有更精細的認證,就像是超市內常見的香蕉一樣,不但分產地、品種還會分良級、優級和特級,甚至連能在哪個通路販賣都是精心設計過的流程。
便利商店30元買兩根香蕉,同樣價格在市場可能可以買到一串香蕉。這中間的差異是什麼呢?
或許回到那些我們曾經當過的實習生或帶過的實習生,差異從來不直接來自已經無法改變的條件,像是來自的學校或是所唸的科系,更多的是實習生在自己的既有條件上,自己願意為想投入的產業、領域甚至是裡面相關的人投入多少研究心力?而投入的心力,能否能以別人可以理解的方式展現,也能在成果不如預期時及時調整?
有人說這是軟實力,也有很多是學校沒教的東西。於是坊間也應運而生一堆培養軟實力像是領導力、溝通協調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與思辨能力的營隊。然而,與其上再多概念性的課程,都不如把自己丟入真實的場域中,真實地跟人互動、觀察、反思、再互動、調整,在不斷地迴圈練習中,從他人眼觀察自己倒映的樣貌,也從他人的真實反饋中,了解自己在人際體系中的樣態。
每一個剛進入職場的個人都像是一個孤島,但孤島要得以與外界交流,需要搭建道路、橋樑甚至是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去其他的島上交流。橋樑、道路和不同的交通工具,就像是我們進入陌生領域新建立的知識點,無論是產業上下游的關係、產業橫向的競爭關係,或是在這些關係中的每個人所扮演的角色。
然而,還抱著從學校出來的資格論或認證論的實習生或是新鮮人,最常踩進的誤區是以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而其他星球應該繞著自己運行,對於其他星球發生的事情無感;而對於其他星球知識的汲取,仍處於被動的吸收與等待給予,於是孤獨的星球還是罕無人跡的星球,無法與其他星球一起構築星系。
於是,最常見的狀況是,說得一口好概念卻沒有做法,或是對於困境和挑戰只有現狀描述與諸多不能,而沒有提供替代方案,無法將思考與執行結合甚至是減少落差,這或許是初入職場時的最常見的地雷。
而對於用人主管來說,最怕的是期待落差中無法彌平的對於事物標準及格、品質好壞甚至是關係品質的概念落差,這樣的落差是實習生學習的機會,同時也是用人的挑戰。實習生願意靠著學習、主動性甚至是有效試錯縮短落差,此為主管之幸,甚至之後有機會讓實習生經過一段時間訓練,真正體會到有效學習所帶來的增值效應。
反面來說,主管最怕的或許也是像是高價股票跳水的期待落差,有著漂亮履歷、滿腦子想法,卻不願意實際鑽進概念的細節進行實作,而對於成功和失敗也只有非常單一的想像,只要碰到困難就轉彎,終究只能追逐著自己的影子,而無法多往目標前進一些。
實習,不但是實務學習也是實戰演練,更是讓概念可以在風險可控狀況下落地的最好機會。與其在心中思考一百遍實驗步驟,倒不如真真切切地開始做實驗。讓概念、做法和人都可以彼此互動,體驗自己投入職涯和工作的系統觀中所能與他人產生的化學變化,也從現實的照映中更真實認識自己的能與不能。
p.s. 商周執行長發文請見留言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每當電信合約到期時,使用者多少會仔細比較一下自己所使用資費,相較於實際使用用量的差率,也會研究一下每種資費低、中、高資費的差別,通常最明顯的就會是上網流量與免費通話數的差別,低資費的方案通常幾百塊也只會搭配幾GB的上網流量,如果上網追劇、看電影,通常很快就會用完,而高資費的方案通常會有吃到飽的服務,
    從小到大,從自我中心的嬰孩時期到開始跟現實世界互動,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觀,一直到理解世界的遊戲規則甚至去適應遊戲規則,走向內外在一致的過程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與挑戰,特別是面臨真實生活中永不缺乏的失落經驗。 然而,就像是錯誤不會自然負負得正,傷害也不會。
    最近收到了家人的信用卡公司郵寄來的信用卡權益說明光碟,打開了黏住光碟的膠帶,看到一個上面寫了「信用卡會員權益手冊」的光碟,沒有附帶其他說明。 如果只是單方面去宣導自己想講的,後續有可能會產生什麼問題呢?
    在履歷健檢時,往往會有一些求職者會拋出一些:「我覺得我對XXX行業很有興趣,請問我該如何入行?」或是「我看了哪個熱門職缺,好像我也有一些特質很符合,我可以去做嗎?」這些問題,與其說是投石問路的問題,其實更多是對於自我理解與自我探索深度不一致的提問。
    記得每次在長輩聚會場合看到「第一名」,他總是不太說話,默默地聽著旁邊的長輩說著「第一名」最近又在哪個考試考了第一名,「第一名」是如何優秀、如何厲害,而「第一名」除了露出害羞的表情外,好像也無法說什麼。一方面是他的「第一名」光環彷彿給了其他在旁邊的孩子一些無形的壓力。
    當我們問自己要或不要什麼,很多時候就是在做自己的人生重要事項的盤點。在一天只有24小時的時間餐盤上,工作至少佔了8-10小時,相當於一道主菜,而這道主菜的美味與營養程度,也會決定我們每天進食時的滿意度。
    每當電信合約到期時,使用者多少會仔細比較一下自己所使用資費,相較於實際使用用量的差率,也會研究一下每種資費低、中、高資費的差別,通常最明顯的就會是上網流量與免費通話數的差別,低資費的方案通常幾百塊也只會搭配幾GB的上網流量,如果上網追劇、看電影,通常很快就會用完,而高資費的方案通常會有吃到飽的服務,
    從小到大,從自我中心的嬰孩時期到開始跟現實世界互動,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觀,一直到理解世界的遊戲規則甚至去適應遊戲規則,走向內外在一致的過程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與挑戰,特別是面臨真實生活中永不缺乏的失落經驗。 然而,就像是錯誤不會自然負負得正,傷害也不會。
    最近收到了家人的信用卡公司郵寄來的信用卡權益說明光碟,打開了黏住光碟的膠帶,看到一個上面寫了「信用卡會員權益手冊」的光碟,沒有附帶其他說明。 如果只是單方面去宣導自己想講的,後續有可能會產生什麼問題呢?
    在履歷健檢時,往往會有一些求職者會拋出一些:「我覺得我對XXX行業很有興趣,請問我該如何入行?」或是「我看了哪個熱門職缺,好像我也有一些特質很符合,我可以去做嗎?」這些問題,與其說是投石問路的問題,其實更多是對於自我理解與自我探索深度不一致的提問。
    記得每次在長輩聚會場合看到「第一名」,他總是不太說話,默默地聽著旁邊的長輩說著「第一名」最近又在哪個考試考了第一名,「第一名」是如何優秀、如何厲害,而「第一名」除了露出害羞的表情外,好像也無法說什麼。一方面是他的「第一名」光環彷彿給了其他在旁邊的孩子一些無形的壓力。
    當我們問自己要或不要什麼,很多時候就是在做自己的人生重要事項的盤點。在一天只有24小時的時間餐盤上,工作至少佔了8-10小時,相當於一道主菜,而這道主菜的美味與營養程度,也會決定我們每天進食時的滿意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營隊進入第四天,認識了交易核心、機會成本、風險、貨幣等生活裡的經濟學,今天要帶著學生走進商家,了解身為老闆的考量,認識供需法則的市場實踐。畢竟學生平常多是消費者,很少從老闆與商家的角度來思考事情🧐。 出發前先說明商家沒有接受採訪的必要(津羽老師可是拜託了好多店家才找到的呢!☺️)務必要注意採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剛畢業時,初投入職場,還很學生心態, 許多事情都會很願意敞開心與人交流,直到某一天受了傷,爾後關上了心房,但內心也難免會在交流與不交流間猶豫著,所以很意外,有人的心態,是會希望要在職場交朋友,其實上班就是上班,也少點私交比較好,如果遇上了比較好相處的同事,那是幸,卻非必然。
    Thumbnail
    有過相同經驗 在基層做事 在基層做事屬於看門道的模式,如果有心想要開設一門小本生意,要在基層學習,被人打下手,手上配料秘技都是從打下手開始。 我自己也是如此 我在基層打滾好幾年,看的是內行人知道的細節,尤其是管理單位、工作分配、用人處事、上下管理。 管理單位 要知道哪裡有糖吃,哪裡有小棉
    Thumbnail
    本文分享瞭如何從應屆生進軍職場的關鍵之處,以及在職場中取得成功的一些建議。
    Thumbnail
    最近接觸到一位中國的求職者, 他剛從國外知名大學的整合行銷科系畢業回到中國求職, 有著好看的學歷以及曾在國際知名精品公司實習的經驗, 但卻一直找不到行銷相關的工作。也許可以透過這個案例來重新思考「怎麼樣的實習對求職才有幫助」。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菜鳥主管在面臨部屬挑戰時可能遇到的情況,並透過簡單的田野調查收集了資料。調查結果顯示,新手主管在面臨向下領導時最易遭遇挑戰,對於角色轉換適應及領導執行面的挑戰也多。
    Thumbnail
    投實習失敗,真的是我們這一世代無法避免的感受,自從某幾年開始實習風氣後,就業市場便越來越捲,沒有實習的人未來找正職時,根本就跟其他人站在不同的起跑點,也讓實習從可選的自我成長,變成必選的學生活動,而第一次投實習總是讓人挫折
    Thumbnail
    如果你連唯一可以拿出來的武器都不好好善用,別人又何必給你機會。 出社會十幾年,芮內從菜鳥蛻變成老鳥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也執行了不少次部門的新人教育訓練,尤其是剛出社會的職場新鮮人,每次看到他們,除了羨慕年輕真好外,也覺得這些璞玉好好經過雕琢後,想必個個將來前途無可限量。 在芮內眼裡,職場新鮮人雖然缺
    Thumbnail
    營隊進入第四天,認識了交易核心、機會成本、風險、貨幣等生活裡的經濟學,今天要帶著學生走進商家,了解身為老闆的考量,認識供需法則的市場實踐。畢竟學生平常多是消費者,很少從老闆與商家的角度來思考事情🧐。 出發前先說明商家沒有接受採訪的必要(津羽老師可是拜託了好多店家才找到的呢!☺️)務必要注意採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剛畢業時,初投入職場,還很學生心態, 許多事情都會很願意敞開心與人交流,直到某一天受了傷,爾後關上了心房,但內心也難免會在交流與不交流間猶豫著,所以很意外,有人的心態,是會希望要在職場交朋友,其實上班就是上班,也少點私交比較好,如果遇上了比較好相處的同事,那是幸,卻非必然。
    Thumbnail
    有過相同經驗 在基層做事 在基層做事屬於看門道的模式,如果有心想要開設一門小本生意,要在基層學習,被人打下手,手上配料秘技都是從打下手開始。 我自己也是如此 我在基層打滾好幾年,看的是內行人知道的細節,尤其是管理單位、工作分配、用人處事、上下管理。 管理單位 要知道哪裡有糖吃,哪裡有小棉
    Thumbnail
    本文分享瞭如何從應屆生進軍職場的關鍵之處,以及在職場中取得成功的一些建議。
    Thumbnail
    最近接觸到一位中國的求職者, 他剛從國外知名大學的整合行銷科系畢業回到中國求職, 有著好看的學歷以及曾在國際知名精品公司實習的經驗, 但卻一直找不到行銷相關的工作。也許可以透過這個案例來重新思考「怎麼樣的實習對求職才有幫助」。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菜鳥主管在面臨部屬挑戰時可能遇到的情況,並透過簡單的田野調查收集了資料。調查結果顯示,新手主管在面臨向下領導時最易遭遇挑戰,對於角色轉換適應及領導執行面的挑戰也多。
    Thumbnail
    投實習失敗,真的是我們這一世代無法避免的感受,自從某幾年開始實習風氣後,就業市場便越來越捲,沒有實習的人未來找正職時,根本就跟其他人站在不同的起跑點,也讓實習從可選的自我成長,變成必選的學生活動,而第一次投實習總是讓人挫折
    Thumbnail
    如果你連唯一可以拿出來的武器都不好好善用,別人又何必給你機會。 出社會十幾年,芮內從菜鳥蛻變成老鳥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也執行了不少次部門的新人教育訓練,尤其是剛出社會的職場新鮮人,每次看到他們,除了羨慕年輕真好外,也覺得這些璞玉好好經過雕琢後,想必個個將來前途無可限量。 在芮內眼裡,職場新鮮人雖然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