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方法》#7 建設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沒有人一開始就能想清楚,只有做起來,目標才會越來越清楚。 —— 馬克•扎克伯格
溝通的方法:建設性
我們生活中,或多或少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境,當我們提出一個想法,其他人就會說:「這邊有問題」、「這樣可能會有風險」……等等,一直聽到自己的想法被拒絕,多少都會有一點生氣。
我想告訴你,他們說的是真的。他們這樣回復,並不是想挑剔你,只是不知道應該怎樣溝通來「把事做成」。
那麼,怎樣的溝通方式才能展現出「我想把這件事促成」的態度呢?
我們來看與之相關的一大溝通原則:建設性。

1. 把溝通導向行動

完成概念梳理的工作以後,我們會發現,建設性是一項把溝通導向行動的能力。
只有落實到行動,我們的溝通才不是說空話、說套話,也才能產生真正的價值。
總結了一個把溝通導向行動的公式,它可以拆解為 3 個關鍵動作:
建設性 = 可執行的最小化行動 + 可持續的行動階梯 + 每個節點的即時反饋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找到立即可執行的最小化行動。
萬事開頭難。很多溝通之所以停留在空想層面,就是因為沒法啓動第一步。
不是有個笑話段子嗎?「出來混,什麼最重要?出來。」有了第一步,其他行動才會像齒輪一樣被帶動著轉起來。
當然,光有「第一個推動力」還不夠,任何溝通都會經歷交鋒與磨合。
我們還要把整個方案拆解,使其成為一級級可以持續向上的階梯,把溝通引導向最終行動。
所以,建設性的第二個關鍵動作是拆解可持續的行動階梯。
在此基礎上,我們要做的第三個關鍵動作是不斷反饋,及時調整,讓溝通對象對接下來的每一步都產生掌控感。
舉例來說,你今天要推薦課程給一家公司做內訓課程,你想要說服他,這時候要就會見機發起「最小化行動」,我選了五門課程,你們試聽一下,看這五門課程哪門最適合你們公司。」這麼一句話,雙方關注的焦點就從「這個項目要不要做」轉變為「選哪一門課更合適」,溝通也從想法評估進入行動層面,成交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當然,如果對方還沒有下定決心簽約,我的同事也不會叫停手上的動作。他們會在接下來的溝通里拆解可持續的行動階梯:「下一步,我會為您匯總一份您部門的學習數據報告,基於此設計一套專屬學習方案,再來向您彙報。」
這麼做是為了讓客戶在你設計好的路徑上不斷前進。每個行動階梯,都是你再次發起溝通的好機會。哪怕你推薦的五門課程都不合適,沒關係,還會有新的課程持續開發出來。只要你和客戶的溝通不關閉,你就可以不斷「拾級而上」。而且,你每多做一個動作,對方拒絕你的心理成本就會更高一點,因為對方同樣在付出行動,銷售方案里也凝聚著他的心血。
這就是建設性給溝通帶來的積極影響。除了夯實溝通中的這幾個關鍵動作,我還有兩個實用的技巧,能夠幫助你更好地展現自己的建設性。

2. 二個實用小技巧

第一個技巧是一句話:「來,我們抓抓落實。」
通常,大家在飯局上聊天,碰撞出什麼新的想法,會先記在心裡,再約一個正式的會議溝通。但羅胖常在飯局快結束時這麼說:「今天這頓飯吃得太有成果了。來,咱們把成果落落地。」
飯桌上其他人都覺得這只是頓飯,而是在裡面「吃」出了成果;原本天南地北侃大山的飯局閒談,在這句話之後,常常就轉變成一場卓有成效的「動員大會」。
技巧二:請您再給我提點需求
第二個技巧也是一句話。它不需要你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張口就能說,說了就有用。這句話是:「請您再給我提點需求。」
比如,我是專案經理,對組里的一個同事特別不滿意,因為他沒按時完成一項重要工作。
怎麼用建設性的方式跟他談這個問題呢?事實上,我可以主動請這個同事給我提點需求:「你看,這個工作現在進度有點拖後了。咱們商量一下,我能替你做點什麼,幫你把這件事給辦成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推動力 —— 我們二人結成了共同體,把對方從停滯不前的狀態帶入行動的計劃中。

3. 小結

  1. 找到立即可以執行的最小化行動,是我們把溝通導向行動的起點。
  2. 有了起點之後,我們要把方案拆解成接下來可持續行動的階梯,在各個節點不斷反饋,及時調整。
  3. 溝通過程中,如果不能馬上想出行動方案,還有兩招可以用:「來,我們抓抓落實」,當個行動派;或者邀請對方,「請您再給我提點需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3會員
242內容數
Give me book 是一個分享書籍的讀書園地,每兩周就會寫一本〝書籍〞的讀後心得與重點整理,期許有興趣的人可以跟我 Gimmy 一起閱讀、學習與交流,而每一本書大約會發佈五篇主題:簡介、三個主題和總結,透過這些分享來期待我們共同學習與成長。 若有推薦的書單,請歡迎隨時向我推薦哦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真正的目標感不是把「我要」時刻掛在嘴邊,它其實是一種想方設法實現目標的能力。請注意,目標感的關鍵詞是「實現」。 在溝通中保持目標感,其實是要把「我的目標」轉化為「我們的方案」。用一個標準句式來說:「我們有一個目標要達成,對此,我有一個方案。」
溝通是在幹什麼?是兩個人在交換信息啊。讓自己在溝通中保持開放性,不是要展現「我願意聽大家意見」的姿態,而是真正地把對方的意見吸納進來。 溝通的意義恰恰在於,通過不斷同步雙方的「信息流」,讓共識區慢慢變大,讓盲區越來越小。
在對方不那麼友好的溝通氛圍中,如何給予積極回應呢?我的答案是,學會「四個換」 換口徑是指,對方問你的是 A 問題,但你偷換個概念,用另外的口徑來回應他。 換時間,就是為自己爭取機會,主動製造一個時間窗口。 換場合,不同場合有不同的人設,在私下的場合就比較好商量。 換角色,最好把問題拋給那些更專業的人
我們沒辦法精準的判斷每一個人的個性,但做為群體,就容易的判斷他們的行為。 人們的溝通模式會被分成四種主要類型,分別是:控制型、表現型、謹慎型和溫和型。為方便記憶,我們可以用四個動物形象 —— 老虎、孔雀、貓頭鷹和無尾熊來標注他們。 越早瞭解對方的溝通風格,就能越早使用對他有效的方法來提高溝通效率。
溝通最大的問題在於,人們想當然地認為已經溝通了。 1. 溝通起點:傾聽 總有人以為會溝通就是能說會道、舌燦蓮花。但恰恰是這個錯誤的目標,干擾了我們真正的溝通。我們總在想自己待會兒要怎麼說,卻忘了認真傾聽。 2. 結構化傾聽 第一個框:情緒 第二個框:事實 第三個框:期待
溝通是一場無限遊戲,目標不是把話說了、把事辦了,而是把關係延續下去。徐徐圖之,來日方長。好的溝通方法,是要降低他人和我們合作的心理成本。
真正的目標感不是把「我要」時刻掛在嘴邊,它其實是一種想方設法實現目標的能力。請注意,目標感的關鍵詞是「實現」。 在溝通中保持目標感,其實是要把「我的目標」轉化為「我們的方案」。用一個標準句式來說:「我們有一個目標要達成,對此,我有一個方案。」
溝通是在幹什麼?是兩個人在交換信息啊。讓自己在溝通中保持開放性,不是要展現「我願意聽大家意見」的姿態,而是真正地把對方的意見吸納進來。 溝通的意義恰恰在於,通過不斷同步雙方的「信息流」,讓共識區慢慢變大,讓盲區越來越小。
在對方不那麼友好的溝通氛圍中,如何給予積極回應呢?我的答案是,學會「四個換」 換口徑是指,對方問你的是 A 問題,但你偷換個概念,用另外的口徑來回應他。 換時間,就是為自己爭取機會,主動製造一個時間窗口。 換場合,不同場合有不同的人設,在私下的場合就比較好商量。 換角色,最好把問題拋給那些更專業的人
我們沒辦法精準的判斷每一個人的個性,但做為群體,就容易的判斷他們的行為。 人們的溝通模式會被分成四種主要類型,分別是:控制型、表現型、謹慎型和溫和型。為方便記憶,我們可以用四個動物形象 —— 老虎、孔雀、貓頭鷹和無尾熊來標注他們。 越早瞭解對方的溝通風格,就能越早使用對他有效的方法來提高溝通效率。
溝通最大的問題在於,人們想當然地認為已經溝通了。 1. 溝通起點:傾聽 總有人以為會溝通就是能說會道、舌燦蓮花。但恰恰是這個錯誤的目標,干擾了我們真正的溝通。我們總在想自己待會兒要怎麼說,卻忘了認真傾聽。 2. 結構化傾聽 第一個框:情緒 第二個框:事實 第三個框:期待
溝通是一場無限遊戲,目標不是把話說了、把事辦了,而是把關係延續下去。徐徐圖之,來日方長。好的溝通方法,是要降低他人和我們合作的心理成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為什麼要採取有效行動? 採取有效行動是實現目標、促進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關鍵。當我們有明確的目標時,僅有夢想是不夠的,我們需要付諸實踐,才能把願景變為現實。有效的行動不僅能幫助我們克服困難,還能讓我們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如何採取有效行動? 將大目標分解成更小的步驟 制定具
第一種對話是「務實對話 Practical Conversation」。 對話內容基本上是分析具體狀況, 還有在目前可行的選項中做選擇的理由。 這類的對話,我想提出證據與邏輯, 就能讓對話有效前進。
Thumbnail
引言: 制定一個可行且實用的計劃,是實現目標的基礎。如果一開始就設置了不切實際的目標和任務,即便付出再多努力,最終也很難取得成功。因此,在擬定任何計劃時,都必須充分考慮現實因素,確保每一步都是可行的。只有做到這一點,計劃才能真正落到實處,為目標的實現铺平道路。 1. 現實評估 這是最關
Thumbnail
你所想的與你所得到的定然是完美的共振,唯其如此,才有助於使你所想與生活中的作為形成有意識的關聯,但是,你若能夠事先弄清楚自己應該何去何從,那將會更有幫助。一旦你了解自己的情緒及其所給出的重要訊息,甚至不需要等到經驗來告訴你,你就能了解自己的振動,只要透過感受,你就可以明白自己的方向。
Thumbnail
上個禮拜分享了一本書,說的是如何能有效率的做事,如何改善做事的效率。在做事的時候也常需要與他人或團隊溝通,你在溝通的時候,也能夠有效率的溝通嗎? 溝通也就是提問跟回答的過程,說話做事一定要抓住問題的關鍵,想要做到精準表達,說話時就必須要有重點。不少人問問題根本沒有重點,沒有實質的內容,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六心法『聞、思、修、傳、幫、帶』,提供瞭如何提高執行力的技巧。文章以戴爾·卡內基的名言作為引言,並深入解釋了六個步驟。這些步驟可以幫助人們在工作中提高執行力,並達到成功。本文還強調了團隊合作和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Thumbnail
決策 【決策】為規劃的核心。 決策乃是一種過程 (Process) ,首要步驟為【確認問題】。 決策的種類 理性與有限理性決策 理性決策 理性決策包含下列六個前提假設: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介紹了「工程設計流程(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決策法,這是一套要求人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以下幾個步驟:明確界定問題、蒐集資料、提出解決方案、討論選擇並透過持續的實驗找到最好答案。其實這個
Thumbnail
面對異見,靈活性和良好溝通技巧至關重要。提供多證據支持觀點,強調共同目標,冷靜尊重處理異見,開放態度促進建設性對話,主動提出解決方案展現合作態度,適應對方風格建立順暢對話流程,與團隊協作構建有力論據。這些方法有助於創造開放、建設性的溝通環境,促進雙方共識與合作。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為什麼要採取有效行動? 採取有效行動是實現目標、促進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關鍵。當我們有明確的目標時,僅有夢想是不夠的,我們需要付諸實踐,才能把願景變為現實。有效的行動不僅能幫助我們克服困難,還能讓我們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如何採取有效行動? 將大目標分解成更小的步驟 制定具
第一種對話是「務實對話 Practical Conversation」。 對話內容基本上是分析具體狀況, 還有在目前可行的選項中做選擇的理由。 這類的對話,我想提出證據與邏輯, 就能讓對話有效前進。
Thumbnail
引言: 制定一個可行且實用的計劃,是實現目標的基礎。如果一開始就設置了不切實際的目標和任務,即便付出再多努力,最終也很難取得成功。因此,在擬定任何計劃時,都必須充分考慮現實因素,確保每一步都是可行的。只有做到這一點,計劃才能真正落到實處,為目標的實現铺平道路。 1. 現實評估 這是最關
Thumbnail
你所想的與你所得到的定然是完美的共振,唯其如此,才有助於使你所想與生活中的作為形成有意識的關聯,但是,你若能夠事先弄清楚自己應該何去何從,那將會更有幫助。一旦你了解自己的情緒及其所給出的重要訊息,甚至不需要等到經驗來告訴你,你就能了解自己的振動,只要透過感受,你就可以明白自己的方向。
Thumbnail
上個禮拜分享了一本書,說的是如何能有效率的做事,如何改善做事的效率。在做事的時候也常需要與他人或團隊溝通,你在溝通的時候,也能夠有效率的溝通嗎? 溝通也就是提問跟回答的過程,說話做事一定要抓住問題的關鍵,想要做到精準表達,說話時就必須要有重點。不少人問問題根本沒有重點,沒有實質的內容,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六心法『聞、思、修、傳、幫、帶』,提供瞭如何提高執行力的技巧。文章以戴爾·卡內基的名言作為引言,並深入解釋了六個步驟。這些步驟可以幫助人們在工作中提高執行力,並達到成功。本文還強調了團隊合作和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Thumbnail
決策 【決策】為規劃的核心。 決策乃是一種過程 (Process) ,首要步驟為【確認問題】。 決策的種類 理性與有限理性決策 理性決策 理性決策包含下列六個前提假設: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介紹了「工程設計流程(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決策法,這是一套要求人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以下幾個步驟:明確界定問題、蒐集資料、提出解決方案、討論選擇並透過持續的實驗找到最好答案。其實這個
Thumbnail
面對異見,靈活性和良好溝通技巧至關重要。提供多證據支持觀點,強調共同目標,冷靜尊重處理異見,開放態度促進建設性對話,主動提出解決方案展現合作態度,適應對方風格建立順暢對話流程,與團隊協作構建有力論據。這些方法有助於創造開放、建設性的溝通環境,促進雙方共識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