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4|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小談<煩惱>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生好時節

    前言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影響我們的,從來就不是那件事,或那個人,影響我們的,從來都只是我們對那件事或那個人的看法或態度。」半杯水,你是如何看的呢?是:只剩半杯?還是:竟然還有半杯?半杯水怎麼說或怎麼看都只是、也只能是半杯水,但你對此半杯水的看法或態度,決定了你的心境或者磁場。

    為何煩惱或發火

    前幾天看視頻,有婦人提到老公回家就將怒氣發到她身上,讓她很受不了。主持人說了,他將怒氣發到你身上,然後呢?這個怒氣影響到你了,所以呢?你們就像在跳恰恰一樣,有來有往,有進有退,你有沒有想過:是你在鼓勵他,在激勵他,所以他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回家抒發怒火。如果妳不在乎,妳不鳥他,他的怒氣還發得起來嗎?
    對啊!你不鳥他,他就只好換個方式了來對待你了;但,你從來都沒有這樣想過,想到的從來都只是回擊回去,或者自覺委屈的生悶氣,或者到處訴說,隨時抱怨… 。你相信,只要你先生改變了,這種令人氣惱的現象就沒有了。問題是:你在這件事上面會受影響,那麼我們可以很篤定的說:你不可能不受其他事的影響,因為你認為只要別人不惹你,不惱你,你就會是快樂的,幸福的。可是:即使別人沒惹你,沒惱你,可是你卻認為別人是在惹你,在惱你,那怎麼辦?或者別人就要是惹你,要惱你,那怎麼辦?你沒辦法阻止或迴避別人,所以你就只能受控於別人,為什麼?因為你喜歡啊!因為你已經習以為常了。你根本就找不到別的出路,你習慣性的陷入類似的泥淖中,無法自拔。

    要不要發火是自己的事

    惹不惹你是別人的事,生不生氣(或者如何回應)則是自己可以掌握的,是由自己來決定的;例如,老公回家就罵你,你可能無法讓他不罵你,因為他壓力大,他需要發洩,而他習慣性的認為你是他最好的出氣筒,這事兒,好像不是你能決定的;你再溝通,再理性的討論,可是回到家來,氣頭上,他還是不免傾洩而出,他或許也想控制,可是有時就是控制不了。換言之,你的老公不是你能隨心所欲的加以掌控的;可是:你如何因應這件事?這卻是你能-而且也只有你能-決定的。你因為他罵你而生氣,從而回擊,逃避,或者無所適從,甚至無所謂,同情他,開導他…等等,後面的因應方式是你可以決定的,不是嗎?他可以替你決定你要如何因應嗎?不能!

    誰該改變?誰該承擔改變之責?

    經常發生的事,為了減少大腦的負擔,我們大概都會習以為常的採用類似的動作去回應,就因為你習以為常了,所以你不覺得有何不妥?或者有何怪異?但靜下來細想一想,你的習以為常本身可能就是不妥或者怪異的,例如老公下班回來就罵你,你習以為常的反擊,或者生氣,或者抱怨自己嫁錯人了,然後呢?你認為這種狀況需要改變,但,誰能改變這種狀況呢?老公罵你,然後你習以為常的回應,然後你認為這種狀況需要改變,其實這作事牽涉到三個要素,你的老公,你,你的回應。之所以無解,之所以狀況一直持續,因為你認為需要改變的是老公,只要老公變了,你和你的回應也就跟著變了,此事就了結了;可是你無法影響或者叫老公去變,因為他可能認為沒有變的必要,而且他也習慣了。所以呢?真正需要改變的,真正能夠影響整件事的,其實是你。因為你真正能夠左右的就是你自己。你變了,然後呢?你的因應不同了,原來的互動方式以及後續影響也就不同了。整個問題的解決其實就是這麼的簡單。然而,改變不容易,所以呢?很可能一下子沒辦法做到或達成,但這很正常啊,結果從來就不會是奇蹟,而是來自累積。

    習慣能改變嗎?

    我一直用右手打桌球;穿褲子時,一直是左腳先穿;起床時,習慣性的左腳先下;為什麼?因為我習以為常了,但真的必須如此嗎?好像也沒有,那可以改變嗎?當然可以,我看到這狀況,我想改變它,剛開始時,生澀不順,久了,慢慢的愈來愈順暢了…有了改變的想法或者信念後,持續為之,慢慢累積…但這個改變絕非一蹴可成的…而是慢慢的從陌生、不順,慢慢的熟練、習慣的。這中間實際行動必不可少,例如,改用左手打球,對不起,你想再多遍,想再久的時間,都沒用,你要做的就是改用左手持拍-不必訝異,連持拍你都會覺得不順,奇怪-,站到球桌前,開啟發球機,揮手打球,剛開始,球往那邊飛,拍子打在那裡你都不知道,然後呢?慢慢的,慢慢的,愈來愈自然,愈來愈順遂…,我現在可以輕輕鬆鬆的快速的打上兩百球,讓全身出汗,手背酸痛,再停下來…

    不亦快哉或者感恩日記也是累積來的

    像不亦快哉,或者感恩日記的道理也是一樣,你可能習慣性的:一碰到熟悉的人事物就引發類似的偏負面的反應。我舉個較極端的例子,有個親友,碰面就訴說老公的不是,碰面就訴說,碰面就訴說…剛開始,你也許還會規勸兩句,或略表同情,久了,麻了,也煩了…。有次一起吃飯,飯後在餐廳旁的小湖邊散步,小女突然問那位親友,你嫌棄老公那麼久,但還是不離不棄,可見你們還是有感情的,我們只聽你投訴他的不是,但他一定也有可取的地方,你們才會還在一起,能不能請你說出三件你認為他的優點或長處。該親友支吾了好一陣子,說不出一件來。
    世無完人,一個人,你戴著有色的眼鏡去看他,他就只能是那種顏色;一個人,你專找他的缺失,可能見到的缺失或許就多到說也說不完可是你換個角度,轉個方向,專找他的優點,那麼你就會看到他好像也有頗多的優點。但,換個角度或轉個方向,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是要慢慢的,持之以恆,才能較為習慣、較為熟悉的。
    感恩日記只寫一天大概沒什麼用,持之以恆寫上百天…,可能寫之前看不到一件可感恩的人事物,然而,百天後可能隨時隨地都能見到或者發現可感恩的東西也說不定,你說是嗎?

    結語

    其實孔夫子早就說過:「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管你好或不好,我都可以從你身上學到東西;管你好或不好,我都感恩有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