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對話:芬蘭精神醫療的另類取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隨著後現代觀點的興盛,開始讓精神醫療領域更有溫度。影響我們除了關注到症狀、藥物與療效外,更看到生病的「人」,以及人的處境,乃至對症狀或疾病本身,甚至有了新的詮釋角度。底下我們翻譯來介紹給大家認識的--開放式對話--就是後現代觀點的一種,相信大家在看過文章後,能夠感受到溫暖的氛圍,那是很不同於我們對於對待精神疾病的想像的。不過這邊也先做個說明,原文用的「 psychosis 」,我們還是基於尊重專業領域,以及避免專有名詞若用不同翻譯法會有所混淆,所以整篇文章都翻「精神病」,但我相信用後現代的觀點,應該是不會這麼強調病理化的部分的,或許理解為「精神困擾」可能更貼近後現代的精神。
附註:開放式對話現在主要實施於西拉普蘭德地區。

開放式對話:芬蘭精神醫療的另類取向

譯者:活泉團隊
大約30年前,芬蘭的一群臨床醫生決定用不同的方式治療精神病。他們的取向,以「開放式對話」為人所知,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復元率─而現在澳洲人對此表現出興趣。這篇文章由Lynne Malcolm和Olivia Willis所撰寫。
Anna Arabskyj的故事是從2012年10月說起,她的兒子的疾病變得意料之外的嚴重。
「他被推進了一個世界,而這個世界要面對的東西,我看不到也聽不到,」她說。「他確實在很多時間看起來很混亂。」
她的兒子經歷了精神病,他在被給予抗精神病藥之前住院了一段時間。然而過了一陣子,藥物不再有用了。
後來,家族治療師Val Jackson介紹Arabskyj到開放式對話,一個在芬蘭實施30年的危機照護模式。Jackson啟發Arabskyj對她兒子的經驗有不同的想法。「她讓我思考,發生在我兒子身上的,其實是對非常艱困生命處境的一個回應,當你開始面對這個處境,你可能開始聽見聲音或有不尋常的信念。這可以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如果你被丟進了壓力夠大的情境裡。」
Jackson對Arabskyj解釋,她兒子所經歷到的「另外一個世界」是對於創傷生命事件的一個隱喻,而她的兒子還沒有找到語言去談論這些。Arabskyj和她的兒子開始進入開放式對話取向的會談去治療他的精神病。
我們馬上喜歡這些會面,我兒子說這些實在太棒了!
開放式對話,臨床心理學家們自1980年代開始發展,將病人與他的家人、朋友和心理衛生的專業們聚在一起。這是一場心靈的聚會,去探索眼前危機的角度。這個計畫的資助者,Jaakko Seikkula,說聚會的目的不是找到快速的解決方案或是立即改變家庭的動力或方向。
這個對話是在了解這些問題到底是甚麼,以及這個個案他生命當中發生了甚麼。
Seikkula說危機介入的關鍵是早期處遇,而且確保每個聲音都能夠被聽見,尤其是病人的。
這並不簡單,因為家庭當中可能會對危機中的狀況有非常衝突的經驗,這是治療師首要的挑戰。
心理衛生研究者Flick Grey對於開放式對話的模型非常有興趣,他曾得過獎澳洲SANE的獎學金去做精神醫療服務的研究。
人們經驗心理危機時被對待的好像他們是孤立的個體,好像只是腦袋裡化學物質發生了甚麼變化。
根據Grey所說的,這樣的治療終究會走向住院和藥物。
取而代之的,開放式對話則是認為這些挑戰是在人與人之間的…所以工作者邀請當事人和他們的人際網絡聚在一起以及談話,而確實的,在那樣的對話裡事情解決了。這並不是反對藥物或住院治療或必要的診斷,但那些看起來並不像你對待在危機中的某人其中的主要方法。
Seikkula說一旦病人覺得他們在開放式對話的對談裡被「認真看待」,他們的焦慮和緊張開始戲劇化的下降。
你可以發現,(認真看待)在會談的一開始就被實踐,並且經由如此做,減低了長期對藥物的需求。
Anna Arabskyj記得她兒子如何參與和接受與Seikkula及另一位治療師Mary的第一堂開放式對話。Arabskyj注意到沒有治療師在他們面前拿了任何檔案夾,這讓她的兒子馬上放鬆了。
他指出,你如何能照顧某人,如果你甚至不想親自去了解他呢?他認為Jaakko 和Mary不像過去那樣。
Arabskyj說經歷了開放式對話的歷程,她明白她過去對於她兒子的精神病太狹隘了。
我以為唯一能讓他往前的方法是討論他的經驗,但對他來說,我隨時在提這件事只讓他感到壓力。我看到Jaakko如何全然接納,不管我兒子說甚麼。而且這份接納馬上帶走了他的壓力,這讓我明白如果我要支持我的兒子,我必須同樣接納他,而我逐漸學會如此。
Arabskyj說每次的會面給予她對兒子的經驗有了新的理解,而且僅僅是聆聽彼此,便能夠讓關係更加穩固,以及增強他的心理健康。
「開放式對話並不尋求解答,解答自己發生了。」她說。「我兒子決定我們前進的路徑,是他好好過他的生活,然後他也需要知道我會好好過我的生活。」
Flick Grey相信讓開放式對話特別的是所有的對談─個人的與專業的─都發生在病人和他的社群之前。
在開放式對話會談的某一刻,工作者可能會轉向彼此,做所謂的「反映」,以及討論他們腦袋中所想的。
每個人的聲音,人們帶來的多重觀點,都被深深的聽到了。人們可以感受到在那空間中的矛盾,他們可以表達他們的脆弱、挫折,所有的事情,而這裡沒有要試圖改變人們的企圖,盡管改變在深度聆聽當中發生了。
Grey說這個計劃成功是源於其核心哲學觀:「參與,但不計劃去試圖改變人。」我認為這的確也改變了臨床的工作情境,所以他們能夠更人性化和呈現脆弱。我認為現在的系統並沒有允許如此的自發和人性的深度。」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那些聲音是這麼的微小,但之於我,卻是如此的震耳欲聾。 這三天的研討會,我見證了這樣的困境被出土與現身。 當問題不再只是一個問題,他有了位置,他有了故事與脈絡,就不會被錯待,而是被尊重的好好安放與涵容。
那些聲音是這麼的微小,但之於我,卻是如此的震耳欲聾。 這三天的研討會,我見證了這樣的困境被出土與現身。 當問題不再只是一個問題,他有了位置,他有了故事與脈絡,就不會被錯待,而是被尊重的好好安放與涵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快30的年頭,過去三年來就像是從平坡急遽下墜的經歷,也是一段失去自己的日子。 巨大的挫折,由家庭乃至於家族間裂開的縫隙,而後也讓自己不斷地破碎拆解,從身體、心理的超重負荷,一步步抽絲剝繭,將不屬於「我」的部分,釋放。 這是關於我初次體驗心理諮商、以及「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的實際使用。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心理諮商不僅適用於心理生病的人,對於各種年齡層的人生困難、伴侶、家庭等問題都能提供幫助。衛福部今年推動免費心理諮商方案,希望大家善用免費資源。另外,衛福部去年已推動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今年預算更高,預計可服務更多人。8/1號即將推動這個方案。
Thumbnail
專注於自己快樂的本源,當違背社會意識時,可以通過內心和自我覺察去指引方向… 在這兩天的颱風假中,和一位遠方的好友聊天,他在身心診所擔任藥劑師。我問他最近病患還是很多嗎?他說病患數量還好,但是因為這類醫療院所越來越多,生意被瓜分了。他說身心問題已成為一種文明病。我感到困惑,為什麼看似自由的現代人,心
Thumbnail
分享憂鬱症治療心得,探討談話與藥物對治療的重要性,並強調建立信任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很欣慰新世代的年輕人們有其正向的思考及判斷能力,他們的同理、共感及藝術天分也十分敏感活躍,但同時我也看見不少人深受精神疾病之苦,其中又有家族裡的晚輩,著實令人痛心。
Thumbnail
現代人大多是自由的,然而自由的人並不總是能輕易發展出自己的想法。 看似自由實則失去了自己的聲音,成為單向度的人。 最近看馬庫色《單向度的人》、以及心理學「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都提到了辯證法這個偶爾出現、總是不知道在說什麼的東西,今天來聊聊它。
Thumbnail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有時我們需要勇敢地打開心扉,尋找真正的自己。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和心理師的晤談中,逐漸放下偽裝,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透過與心理師的對話,慢慢地找回自己並接納自己的過程。心理師成為了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陪伴,陪著他走過情感的起伏。
Thumbnail
幾年前因身體不適去求醫,在醫院各科輾轉到最後由精神科醫生向我說明病情,得知自己患上了解離症。 經過一番糾結及掙扎,我接受醫生安排的心理治療,再次好好地認識自己,希望透過一篇篇記錄文章,讓自己邁向更健康更自由的生活 ,也讓不了解解離症的親友們能更加認識不同面向但都真實的我。
Thumbnail
17個來自精神病院的真實故事,在崩潰的人生與深藏的創傷中,尋找救贖和希望。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快30的年頭,過去三年來就像是從平坡急遽下墜的經歷,也是一段失去自己的日子。 巨大的挫折,由家庭乃至於家族間裂開的縫隙,而後也讓自己不斷地破碎拆解,從身體、心理的超重負荷,一步步抽絲剝繭,將不屬於「我」的部分,釋放。 這是關於我初次體驗心理諮商、以及「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的實際使用。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心理諮商不僅適用於心理生病的人,對於各種年齡層的人生困難、伴侶、家庭等問題都能提供幫助。衛福部今年推動免費心理諮商方案,希望大家善用免費資源。另外,衛福部去年已推動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今年預算更高,預計可服務更多人。8/1號即將推動這個方案。
Thumbnail
專注於自己快樂的本源,當違背社會意識時,可以通過內心和自我覺察去指引方向… 在這兩天的颱風假中,和一位遠方的好友聊天,他在身心診所擔任藥劑師。我問他最近病患還是很多嗎?他說病患數量還好,但是因為這類醫療院所越來越多,生意被瓜分了。他說身心問題已成為一種文明病。我感到困惑,為什麼看似自由的現代人,心
Thumbnail
分享憂鬱症治療心得,探討談話與藥物對治療的重要性,並強調建立信任關係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很欣慰新世代的年輕人們有其正向的思考及判斷能力,他們的同理、共感及藝術天分也十分敏感活躍,但同時我也看見不少人深受精神疾病之苦,其中又有家族裡的晚輩,著實令人痛心。
Thumbnail
現代人大多是自由的,然而自由的人並不總是能輕易發展出自己的想法。 看似自由實則失去了自己的聲音,成為單向度的人。 最近看馬庫色《單向度的人》、以及心理學「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都提到了辯證法這個偶爾出現、總是不知道在說什麼的東西,今天來聊聊它。
Thumbnail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有時我們需要勇敢地打開心扉,尋找真正的自己。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和心理師的晤談中,逐漸放下偽裝,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透過與心理師的對話,慢慢地找回自己並接納自己的過程。心理師成為了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陪伴,陪著他走過情感的起伏。
Thumbnail
幾年前因身體不適去求醫,在醫院各科輾轉到最後由精神科醫生向我說明病情,得知自己患上了解離症。 經過一番糾結及掙扎,我接受醫生安排的心理治療,再次好好地認識自己,希望透過一篇篇記錄文章,讓自己邁向更健康更自由的生活 ,也讓不了解解離症的親友們能更加認識不同面向但都真實的我。
Thumbnail
17個來自精神病院的真實故事,在崩潰的人生與深藏的創傷中,尋找救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