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進入真實的親密關係,是從有能力離開”自我中心”開始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自我中心的人,什麼都以自己為基準,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身旁的人。當他沒有耐心時,他叫你快一點。當他沒有氣力時,他叫你慢一點。當他對世界無感時,他覺得你無聊。當他對世界充滿需求時,他覺得你給予太少。
很難離開自我中心的人,也很難會看見別人的存在,及理解別人的狀態,一切的出發點唯有他自己,必須以他為主。
當一個人有能力真正的離開自己的主觀中心,進入客觀地認識及看見另一個人時,他才有真正的能力,建立真實的互動,產生真正存在的關係。否則也都只是自己的角度和內涵,所投射出去對他人的要求和評斷,並沒有實質能力真正的和他人對焦和雙向互動。
有能力離開自我中心的人,才有可能辨識客觀的世界和他人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53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療癒時光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4.2K會員
210內容數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我認同無法確實的人,看見環境他人的表現和行為與自己不同時,常會出現懷疑及錯亂,總會出現:「為什麼那個人可以?」心中不平也困惑,有種不認同對方,又覺得對方佔到了什麼便宜似的,心生怨氣。 從小到大,你是否有遭受到什麼莫名的挑釁、利誘和慫恿,要你這樣、要你那樣?而你卻總是弄不清楚自己究竟想怎樣?
目前全球霸凌的問題日漸嚴重,霸凌是什麼?可能是嘲弄、散播謠言及惡意訊息、故意排擠某個人、故意冷落與無視、或是攻擊或吼叫等等。 對現代來說,還有網路霸凌,包含透過簡訊、email或社群媒體、群組去散佈謠言、毀謗,或集合群體去攻擊某個人,這些全都是霸凌! 「不要理他們就好」
我們在開始上學之後,很自然也習慣地會用在家庭裏的互動方式和其他人相處。把老師當成父母的替身,把其他同儕當做自己的手足對待,或複製和父母相處的行為與同儕相處,不論是討好或是妥協,又或是對抗或指揮,以自我中心的角度,決定和認定他人的存在究竟是什麼。
當我們還十分幼小時,我們無法決定我們所處的環境和家庭是什麼狀態,也無法選擇究竟要不要生活在那樣的環境。若你已是成年了,基本上有能力透過學習和累積、修正和修復,來重建自己的基礎信任。本文是建立在這樣的理論上,提出關於基礎信任的修復和發展練習。 基礎信任不是要「全然信任」,重點是在比例上是佔多數。
閱讀者請自行評估和決定這是否是你需要的訊息和認知。重建信任之路不容易,總是會一面感受到不信任的傷害,一面在修復及重建自己的信任感。 一、提升和儲存信任經驗 二、重建信任感
三月中旬社會最多關注的國內焦點,莫過於台中一中的師生課堂衝突的事件。引起各界關注和討論,涉及層面很廣。 有人討論老師權威的態度是否過時,如何才是適當的教育者態度? 有人討論現在的學生難教、沒有禮貌,動不動就上網爆料,行為怎麼這麼無法無天?
自我認同無法確實的人,看見環境他人的表現和行為與自己不同時,常會出現懷疑及錯亂,總會出現:「為什麼那個人可以?」心中不平也困惑,有種不認同對方,又覺得對方佔到了什麼便宜似的,心生怨氣。 從小到大,你是否有遭受到什麼莫名的挑釁、利誘和慫恿,要你這樣、要你那樣?而你卻總是弄不清楚自己究竟想怎樣?
目前全球霸凌的問題日漸嚴重,霸凌是什麼?可能是嘲弄、散播謠言及惡意訊息、故意排擠某個人、故意冷落與無視、或是攻擊或吼叫等等。 對現代來說,還有網路霸凌,包含透過簡訊、email或社群媒體、群組去散佈謠言、毀謗,或集合群體去攻擊某個人,這些全都是霸凌! 「不要理他們就好」
我們在開始上學之後,很自然也習慣地會用在家庭裏的互動方式和其他人相處。把老師當成父母的替身,把其他同儕當做自己的手足對待,或複製和父母相處的行為與同儕相處,不論是討好或是妥協,又或是對抗或指揮,以自我中心的角度,決定和認定他人的存在究竟是什麼。
當我們還十分幼小時,我們無法決定我們所處的環境和家庭是什麼狀態,也無法選擇究竟要不要生活在那樣的環境。若你已是成年了,基本上有能力透過學習和累積、修正和修復,來重建自己的基礎信任。本文是建立在這樣的理論上,提出關於基礎信任的修復和發展練習。 基礎信任不是要「全然信任」,重點是在比例上是佔多數。
閱讀者請自行評估和決定這是否是你需要的訊息和認知。重建信任之路不容易,總是會一面感受到不信任的傷害,一面在修復及重建自己的信任感。 一、提升和儲存信任經驗 二、重建信任感
三月中旬社會最多關注的國內焦點,莫過於台中一中的師生課堂衝突的事件。引起各界關注和討論,涉及層面很廣。 有人討論老師權威的態度是否過時,如何才是適當的教育者態度? 有人討論現在的學生難教、沒有禮貌,動不動就上網爆料,行為怎麼這麼無法無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但現今的做自己,已被包裝成合理的肆意失禮,完全不顧對方的感受、情緒,自我為中心的只想著自己是否舒暢自由,做自己與自私之間的差別愈來愈模糊。人們也愈來愈疏離,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與冷漠,讓人們感悟關係的分際難以掌握。你是否對於人生中的某些關係抱有遺憾?或者對於彼此該如何面對和相處存有遲疑?抑或控制不住的情
Thumbnail
親密關係是一種修行,無條件的愛讓人覺得自己是被接納、有價值的人,但在關係裡有許多困境需要突破,如財務、溝通、親子等,作者認為不再等人來愛自己、並能真正愛自己才是親密關係的修行。在日常生活中, 重要的是要活出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部分的人多是很容易把自己當作受害者。比如說,今天報告沒做好或東西遲交,可能許多主管的第一個反應是卸責給下屬:「因為那個誰的工作能力有狀況」、「那個誰沒有把控好時程」或「那個誰如何如何」……總之,總有「那個誰」可以成為最適切的背鍋俠。
Thumbnail
在親密關係中,瞭解到修煉親密關係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作者分享了親密關係中存在的陷阱和解決的方法。在這個文章中,也強調了愛自己是很重要的,並提出瞭如何愛自己的方法。
Thumbnail
瞭解自己、學習愛自己,似乎成為現代人最重視的議題。但過度的自省,試圖為自己的人生找一個標準答案、自我定位,反而比從前那個沒有框架,順流而生的自己更消粍能量。 當你真正瞭解自己,並學會愛自己的時候,你不會再因為自己沒有活在框架裡而迷失。因為你比別人擁有更多的可塑性。 每個人身上本就擁有不只一種性格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我們常常被鼓勵關注他人的需求,促進和諧的人際關係。然而,對於一些人來說,這種關心他人的程度可能漸漸演變成討好型的人格,使他們在關係中失去了自己的聲音和需求。如果你發現自己陷入這樣的情況,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你擺脫討好型人格的枷鎖,建立更健康、平衡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關係裡,沒有一個人的使命是要滿足另一個人, 關係的和諧或磨擦,要回到自己之內去看見, 自己是如何看待自己、定義自己,自己的價值觀是什麼, 你是否尊重自己,信任自己,願意親近自己, 是否仁慈而不批判,彈性而不僵化, 是否誠實面對真實的自己; 關係之間,是獨立且完整的個體之間的相會, 是在價值觀不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但現今的做自己,已被包裝成合理的肆意失禮,完全不顧對方的感受、情緒,自我為中心的只想著自己是否舒暢自由,做自己與自私之間的差別愈來愈模糊。人們也愈來愈疏離,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與冷漠,讓人們感悟關係的分際難以掌握。你是否對於人生中的某些關係抱有遺憾?或者對於彼此該如何面對和相處存有遲疑?抑或控制不住的情
Thumbnail
親密關係是一種修行,無條件的愛讓人覺得自己是被接納、有價值的人,但在關係裡有許多困境需要突破,如財務、溝通、親子等,作者認為不再等人來愛自己、並能真正愛自己才是親密關係的修行。在日常生活中, 重要的是要活出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部分的人多是很容易把自己當作受害者。比如說,今天報告沒做好或東西遲交,可能許多主管的第一個反應是卸責給下屬:「因為那個誰的工作能力有狀況」、「那個誰沒有把控好時程」或「那個誰如何如何」……總之,總有「那個誰」可以成為最適切的背鍋俠。
Thumbnail
在親密關係中,瞭解到修煉親密關係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作者分享了親密關係中存在的陷阱和解決的方法。在這個文章中,也強調了愛自己是很重要的,並提出瞭如何愛自己的方法。
Thumbnail
瞭解自己、學習愛自己,似乎成為現代人最重視的議題。但過度的自省,試圖為自己的人生找一個標準答案、自我定位,反而比從前那個沒有框架,順流而生的自己更消粍能量。 當你真正瞭解自己,並學會愛自己的時候,你不會再因為自己沒有活在框架裡而迷失。因為你比別人擁有更多的可塑性。 每個人身上本就擁有不只一種性格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我們常常被鼓勵關注他人的需求,促進和諧的人際關係。然而,對於一些人來說,這種關心他人的程度可能漸漸演變成討好型的人格,使他們在關係中失去了自己的聲音和需求。如果你發現自己陷入這樣的情況,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你擺脫討好型人格的枷鎖,建立更健康、平衡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關係裡,沒有一個人的使命是要滿足另一個人, 關係的和諧或磨擦,要回到自己之內去看見, 自己是如何看待自己、定義自己,自己的價值觀是什麼, 你是否尊重自己,信任自己,願意親近自己, 是否仁慈而不批判,彈性而不僵化, 是否誠實面對真實的自己; 關係之間,是獨立且完整的個體之間的相會, 是在價值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