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想寫這篇文,不過當時又有點猶豫,猶豫的點不是因為我對第三者的感受有何改變,而是想說會不會當成在幫第三者說話。
但如果你看完以下全文,應該會明白我的重點完全不在「第三者」身上,而是以自己為中心,與我有直接關係連結的人,才是我在乎的人。
由於我跟第三者是完全不相識的人(重要前提),所以按照上述我自己的邏輯,第三者就不是我在乎的人。
如果今天我認識對方的話,我不敢說自己會有什麼感受(如果是我的好友,那肯定也是心痛,也許還比戀人背叛更痛)。
但基於自己經歷的現實情況,我想紀錄我的感受和觀點,留下不同的聲音。
第三者不是失戀的箭靶
似乎不少人在知道第三者存在後,都會想盡辦法「調查」對方的一切,好像要把對方底細摸的一清二楚,畫好標靶人像之後,就可以盡情地攻擊。
雖然我完全不認識第三者,但因為前任主動坦承出軌時就有跟我講述對方的事,加上其他朋友(不知我與前任在一起)也認識第三者,變成我能從不同人口中聽到有關第三者的描述。
我大可在知道對方名字後狂調查一番,但我完全不會想這麼做,從我知道她自願當第三者那刻起到現在,我都一樣不在乎她是怎麼樣的人,也完全沒有意願去關注她的一舉一動。
當時,我在乎的只有前任。
真正重要的是伴侶做了什麼,而不是第三者做了什麼
當我們倆在分手之初長談時,我有問到他跟對方間的認識與互動,但這些內容不是拿來作為怨恨第三者的證據,我是想要了解前任到底遇到了什麼情況,在這些情況下,他做了什麼決定,他的想法跟感受是什麼?他對我的感覺是什麼?這才是我關注的焦點,因為我必須盡可能地理解真相,跟我眼前的伴侶是個怎樣的人,我才好決定自己在這段關係中的選擇。
我也認為第三者不管做了什麼被社會評價為不道德的行為,都與我無關,因為那些行為其實根本沒有傷害到我,我跟她完全不認識,沒有任何情感、信任關係,我對她未曾有過任何期待,她對我來說就是個陌生人。就算把她替換成其他陌生人,對我來說也都一樣,就是個事件角色罷了。
而今天我會心痛、會受傷,都是因為前任選擇出軌所造成的,基於我們之間的親密關係,我對他敞開,我對他有信任、有承諾、有情感與期待,是我自己選擇讓他有「能力」可以傷害到我,與我們間的關係。
別把第三者當始作俑者
從頭到尾,我認為重點都不是第三者做了什麼。第三者並沒有做了什麼「造成」伴侶出軌或是我的傷害,重點是我的伴侶做了什麼,影響了我以及我們之間的關係。
因此,別把第三者妖魔化,不管第三者做什麼,重點都在伴侶如何「回應」種種情況。
我們可以試著把社會文化,習慣苛責第三者的觀念暫時放下,才不會忘了去看真正重要的地方,那個與我們生活在一起,建立親密信任的夥伴。既然是伴侶,就要了解伴侶的本性跟轉變,這才是我們就親密關係要如何繼續下去的重要關鍵。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可以點擊下方❤️拍手,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