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反對生命的鬥爭中閃爍│《療癒創傷,我如何是我》書評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創傷治療,從神經學角度去了解心理現象或拓展臨床工作,即使不是顯學,也是這個時代的心理治療工作者或多或少要涉獵的知識體。《療癒創傷,我如何是我:多重迷走神經的心理治療與應用》以「多重迷走神經理論」(Polyvagal Theory),想要勾勒一張尤關身體感受與反應的神經地圖,這個地圖指出了生物為了「生存」而必須在創傷時運作起層層的「保護」,這些保護可能讓我們與人與世界多了隔閡、或令自己都搞不懂自己、事事變得不再對勁,但這不是你的錯!
作為一個精神分析咖,我原本不敢說自己有多大的信心去推介這本書,但我的確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在這堆神經的運作中看到一種精神分析的思考。因此,下面我會盡可能用簡單的話語,加一點分析的術語,來介紹多重迷走神經的三個階層。
按作者 Deb Dana 所述,人類有三種按演化時間順序排列的神經:
(1)背側迷走神經,最古老的副交感神經,它源自於古老的脊椎動物祖先,透過非動員模狀態關閉身體系統來保存能量;
(2)交感神經系統,偵測危險訊號,隨時動員身體去「戰」或「逃」;
(3)腹側迷走神經,最新近的副交感神經,是哺乳動物所專有,並給予我們共同調節的能力,如社交投入。
現在我試著把順序反過來談──
在「腹側迷走神經」的社會連結與安全參與層面,這是一種佛洛伊德所說的「生之本能」(性)的呈現,滿滿是人與人信任的依賴、渴望連結、與環境互動的狀態表現。這也是因為交感神經判斷世界是安全和有趣的,它抑制了去戰或逃(攻擊)的力量,「死亡本能」在這時候基本是沉默的、暫時無用武之地。
但一些(創傷)事件的發生,可能在心裡(潛意識裡)種下恐懼,那麼「交感神經系統」就會以動員狀態接管了身心的反應,人們處在莫名的「焦慮」中,隨時要採取戰鬥或逃跑,因為被激活的交感神經系統判斷世界也許是危險、有惡意的,我們需要保護自己,而很多時候這個狀態的人們就顯得神經兮兮、有點強迫或偏執!
如果戰贏了、逃對了,人們的確會往上面的連結層面回去(腹側迷走神經),失敗了則又回來戰與逃。這就有點像佛洛伊德描述的,人是一種衝突的主體,愛與恨、性與攻擊、連結與破壞的力量總是在來回糾纏。在人生大部份時間裡,「生之本能」和「死之本能」其實都是以混合的方式呈現。
最後,當戰與逃等方法都不再管用,現實或心理一再處於無法解決的折磨中,人為了自保自救(一種種族保存本能),就會啟動最原始的手段:「背側迷走神經」的非動員狀態。
它仍是對危險信號作回應,但像是消極的假死、放爛、斷線、從思考功能中登出,即把人從與其他人事物的連結中帶離開,自我隔絕或解離,進入一種崩塌自毀的保護狀態。這時候心理感受上就是:不會有人懂我的孤獨與痛苦、被拋棄、無望、麻木、模糊、近乎不存在的存在。
這種自我攻擊般的狀態,很像佛洛伊德說的「死亡本能」用在自我身上時的樣貌,即憂鬱、恨自己是廢物但只能如此、自虐、沒有能力再去投資愛到別的事物身上。然而,在神經的角度看,這其實一種透過有機體的崩塌與封閉,來保存生物能量的方式(至少還活著),也是某種意義上的鎮痛劑,好讓人們不再感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痛。因此,這在身心意義上,仍是一種少量的「生之本能」在「死亡本能」主導的中所拼命作出的掙扎。
這便讓我想起佛洛伊德在《自我與本我》(The ego and the id, 1923)第四章結尾部份的一番話:
「死亡本能在本質上是緘默的;生之本能則時常發出生命的吶喊,但這吶喊也會從反對生命的鬥爭中發出……」
生之本能不只在風和日麗時叫囂:「跟我認識、交朋友、跟我相愛!」,也居然會在嚴峻寒冬時說著:「不要理我,不要找我,我孤單我寂寞我冷,但就讓我放棄與睡死!」這樣奇怪的話。
我也差點忘了,佛洛伊德在投身心理治療之前,本身就是一名神經學家(neurologist),他的理論如果大體上是走在對的方向,那如果能夠跟當代的神經學觀點互相共振,好像才是正常的嘛!

※ 寫作需要支持,歡迎給心/收藏/留言/分享文章到你的社交平臺,及追蹤我的 臉書Instagram│若有心理諮商需求與相關疑問,可電郵至【psy.couch.harris@gmail.co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相對於大眾常吃的速食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作為一位苦口良藥的諮商心理師,我希望以臨床經驗和精神分析的獨到見解,帶你們前往自身潛意識的幽微,看見感情世界的慾望、愛恨、孤獨與戰爭......一起看見情感的潛意識法則。彷彿用一束黑暗,讓過於明亮時無法現身的微光,化作夜空的星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今天一位個案來到諮商室,說:「心理師,我每次上台都會怕、會抖,怎麼辦?」 如果您曾經就類似情況求助於心理諮商,我想心理師的工作方向大概是這三種之一。 今天我同樣是以精神分析一步步剖析「怯場者」的內在,以及指出為何「偏執性格」與「怯場」一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可以從「網紅」現象得以探究。
目前從各家書商收到的書裡,《吉卜力電影完全指南》一定屬於頭三最愛了!從 1984 年的《風之谷》到 2020 年的《安雅與魔女》,本書按時間軸為吉卜力工作室一共 24 部動畫電影,逐一提供了恰好的介紹,包括創作動機、製作過程、花邊軼聞、以及兩位作者的英式影評。
如沒有根據地懷疑別人在傷害或欺騙他(她) 無理由地擔心其朋友或共事者的忠誠和可信度 不願意對任何人傾訴,莫名地害怕別人會利用這種信任,反過來對其造成傷害 在別人善意的舉動或言語中感覺到威脅 對別人的辱罵、傷害或怠慢等,長期心懷怨恨 察覺出其他人看不出來的對他(她)的名譽的攻擊,並迅速行動和反擊
如果把「偏執」分為三個層次,它既是(1)一種發展上正確的情緒經驗與反應,也可以是(2)偏執人格,是發展早期因從未被修正而殘留的猜疑和戒備的混合物,以及是(3)偏執型精神病的過程。前面三篇我們討論的主要是來回於 1 和 2 層次之間。 偏執與通靈論 「我是被挑選的受害者」 排拒「我不是唯一...」
就精神分析的文獻而言,「偏執」其實是最常被忽略的一種心理狀態。 偏執性格者能有病識感,尤其在情緒緩下來時往往說出一句「抱歉,我剛剛失態了!」或自問「我想我是反應過大了!」 沒有點偏執,就只剩半個人 不論是「偏激」或「故執」,在精神分析的理論下,都是對「死亡驅力」(Thanatos)的一次使用。
2022 年 7 月 19 日下午在「決意表明」的記者會上,日本花式滑冰名將,也是所謂的 G.O.A.T. (The Greatest Of All Time)的滑冰王子羽生結羽,宣佈離開競技體育賽場,即不再參加國際賽事,未來將轉職為花式滑冰選手、冰上演出表現者 [1]。
如果今天一位個案來到諮商室,說:「心理師,我每次上台都會怕、會抖,怎麼辦?」 如果您曾經就類似情況求助於心理諮商,我想心理師的工作方向大概是這三種之一。 今天我同樣是以精神分析一步步剖析「怯場者」的內在,以及指出為何「偏執性格」與「怯場」一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可以從「網紅」現象得以探究。
目前從各家書商收到的書裡,《吉卜力電影完全指南》一定屬於頭三最愛了!從 1984 年的《風之谷》到 2020 年的《安雅與魔女》,本書按時間軸為吉卜力工作室一共 24 部動畫電影,逐一提供了恰好的介紹,包括創作動機、製作過程、花邊軼聞、以及兩位作者的英式影評。
如沒有根據地懷疑別人在傷害或欺騙他(她) 無理由地擔心其朋友或共事者的忠誠和可信度 不願意對任何人傾訴,莫名地害怕別人會利用這種信任,反過來對其造成傷害 在別人善意的舉動或言語中感覺到威脅 對別人的辱罵、傷害或怠慢等,長期心懷怨恨 察覺出其他人看不出來的對他(她)的名譽的攻擊,並迅速行動和反擊
如果把「偏執」分為三個層次,它既是(1)一種發展上正確的情緒經驗與反應,也可以是(2)偏執人格,是發展早期因從未被修正而殘留的猜疑和戒備的混合物,以及是(3)偏執型精神病的過程。前面三篇我們討論的主要是來回於 1 和 2 層次之間。 偏執與通靈論 「我是被挑選的受害者」 排拒「我不是唯一...」
就精神分析的文獻而言,「偏執」其實是最常被忽略的一種心理狀態。 偏執性格者能有病識感,尤其在情緒緩下來時往往說出一句「抱歉,我剛剛失態了!」或自問「我想我是反應過大了!」 沒有點偏執,就只剩半個人 不論是「偏激」或「故執」,在精神分析的理論下,都是對「死亡驅力」(Thanatos)的一次使用。
2022 年 7 月 19 日下午在「決意表明」的記者會上,日本花式滑冰名將,也是所謂的 G.O.A.T. (The Greatest Of All Time)的滑冰王子羽生結羽,宣佈離開競技體育賽場,即不再參加國際賽事,未來將轉職為花式滑冰選手、冰上演出表現者 [1]。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生與死,這兩個詞彙,總是引發我們最深的思考和情感波動。從生命的初始,到最終的離別,這一條漫長而又短暫的道路上,充滿了喜悅與悲傷、得到與失去的矛盾與拉扯。人類是情緒的動物,我們擁有理性,但在面對生死時,我們的脆弱顯得格外明顯。這種對生命的重視,使得我們的生活被深深地影響著。 生命的開始,往往從一個母
Thumbnail
人的生存動力出於本能,而人的煩惱亦來自本能,這個本能主要有兩個部分:「性」與「自我認同」。人追逐這兩者,又同時為兩者所傷。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阿德勒、榮格、艾瑞克森、霍妮等人的精神分析學派理論,以探討早期經驗的重要性和集體潛意識等議題。
你知道什麼是「多重迷走神經理論」嗎? 多重迷走神經理論是由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精神病學教授 Stephen Porges 博士於 1994 年所提出,該理論強調自律神經系統,特別是迷走神經在調節我們的健康和行為方面的作用,並認為我們的神經系統有三種主要的反應狀態: ● 戰鬥或逃跑(交
我們的心靈在經歷收回投射中,潛意識和意識的位置漸漸分層出來,此刻,我們的Self已經“看見”了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層次—皆為人類意識進化所需而設計的機制,都能夠被彰顯出來,即便這兩者從眼前看來是如此的矛盾相衝、無法被放置在同一個時空裡,然而,就因為如此,人類的物質與神性、內在與外在、意識與潛意識才能有各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身心相互影響的傳說故事,並談到了一些與人體健康相關的真實案例。 這證明瞭心念對健康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一些具體的例子和實驗結果來支持這一觀點。 同時指出了摒棄刻板印象和執著的道理,以及心態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Thumbnail
神經科學與性格之間的關係,人類大腦具備可塑性,受生活經驗、環境影響。激素、基因、環境等對人類性格有影響。縱貫式的研究發現個體思考自己性格,父母教養對性格發展重要。研究指出純真的自己和原本樣子值得被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們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並從中學習和成長。深入探討了恐懼、憤怒、生命力量的某種紊亂失調以及人類心臟的相關議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神經覺對人類生理、心理和行為的影響。它介紹了神經覺在生理和心理層面的運作,以及過去經驗如何形塑了我們的神經覺。透過練習和觀察來探究個人神經覺的特點,並提出了回想過往並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故事的練習。
Thumbnail
現今的社會風氣開放,許多未知的力量也漸漸揭開面紗,不論是站在科學論點,還是神秘學派,都已經有非常多的數據與論點能參考。靈性本源為人的自性,人的存在可分爲四個層面:生物層面、心理層面、社會層面和靈性層面,其中靈性層面最為核心的部分。 [高頻與低頻] 時常的,能從不管是友人、客戶、或者是時下
Thumbnail
生與死,這兩個詞彙,總是引發我們最深的思考和情感波動。從生命的初始,到最終的離別,這一條漫長而又短暫的道路上,充滿了喜悅與悲傷、得到與失去的矛盾與拉扯。人類是情緒的動物,我們擁有理性,但在面對生死時,我們的脆弱顯得格外明顯。這種對生命的重視,使得我們的生活被深深地影響著。 生命的開始,往往從一個母
Thumbnail
人的生存動力出於本能,而人的煩惱亦來自本能,這個本能主要有兩個部分:「性」與「自我認同」。人追逐這兩者,又同時為兩者所傷。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阿德勒、榮格、艾瑞克森、霍妮等人的精神分析學派理論,以探討早期經驗的重要性和集體潛意識等議題。
你知道什麼是「多重迷走神經理論」嗎? 多重迷走神經理論是由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精神病學教授 Stephen Porges 博士於 1994 年所提出,該理論強調自律神經系統,特別是迷走神經在調節我們的健康和行為方面的作用,並認為我們的神經系統有三種主要的反應狀態: ● 戰鬥或逃跑(交
我們的心靈在經歷收回投射中,潛意識和意識的位置漸漸分層出來,此刻,我們的Self已經“看見”了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層次—皆為人類意識進化所需而設計的機制,都能夠被彰顯出來,即便這兩者從眼前看來是如此的矛盾相衝、無法被放置在同一個時空裡,然而,就因為如此,人類的物質與神性、內在與外在、意識與潛意識才能有各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身心相互影響的傳說故事,並談到了一些與人體健康相關的真實案例。 這證明瞭心念對健康的重要性,並提供了一些具體的例子和實驗結果來支持這一觀點。 同時指出了摒棄刻板印象和執著的道理,以及心態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Thumbnail
神經科學與性格之間的關係,人類大腦具備可塑性,受生活經驗、環境影響。激素、基因、環境等對人類性格有影響。縱貫式的研究發現個體思考自己性格,父母教養對性格發展重要。研究指出純真的自己和原本樣子值得被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們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並從中學習和成長。深入探討了恐懼、憤怒、生命力量的某種紊亂失調以及人類心臟的相關議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神經覺對人類生理、心理和行為的影響。它介紹了神經覺在生理和心理層面的運作,以及過去經驗如何形塑了我們的神經覺。透過練習和觀察來探究個人神經覺的特點,並提出了回想過往並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故事的練習。
Thumbnail
現今的社會風氣開放,許多未知的力量也漸漸揭開面紗,不論是站在科學論點,還是神秘學派,都已經有非常多的數據與論點能參考。靈性本源為人的自性,人的存在可分爲四個層面:生物層面、心理層面、社會層面和靈性層面,其中靈性層面最為核心的部分。 [高頻與低頻] 時常的,能從不管是友人、客戶、或者是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