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更委屈》
作者:洪雪珍
出版社:時報文化(2017出版)
這本書應該算是舊書了,剛好朋友來家裡隨手拿來翻看,我才看到這本之前看了一半就放在旁邊的書。
2017年出版,當時我還在我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中掙扎著。我已經忘記我為什麼會買下這本書,也忘記當初我放下這本書的理由了。但看書也是要心情的,直到現在才在偶然看到這本書的時候,終於看完這本書。
如今我已經在職場也走了一些年歲了,但書中所提到的「實然」,就算是如今的我,也似乎沒辦法大聲地說我已經知道如何把自己的「委屈」化做工作上的動力了。
一樣先用一段話介紹這本書:工作上難免受到委屈,但該如何回應工作上遇到的這些委屈,決定了你未來的職涯發展。
本書一開始,作者提了一個自己投稿的故事,
他說因為那個故事,讓他認識到:學校裡教給學生的是「應然」,而不是「實然」。
所謂「應然」,是我們在當學生的時候,學校告訴我們世界是美好的,只要付出努力都會有回報。
所謂「實然」,是當我們畢業出了校門,社會告訴我們世界是現實的,付出努力也不一定有回報。
而這個故事也成了作者寫這本書的原因,就為了告訴學生社會是現實的。
作者寫這本書主要是想告訴離開校園的人們:職場上的委屈都不是委屈。
看完書了,然後呢?
或許對一個在職場打滾多年,看過眾多求職者、職場主管甚至老闆心路歷程的人來說,工作上的委屈都不該叫委屈,因為這些委屈是用來強大自己的,唯有經歷這些委屈才能突破困境。
但對於我來說,比起說學校只教「應然」不教「實然」,或許更該問的問題是:為什麼學校不告訴學生職場上的現實呢?
當所有人都認為學校是為了讓孩子學會在世界立足方式的時候,學校卻在阻止有人對學生訴說世界的現實。難道學校不知道學生離開了校門,總有一天會有人告訴他們社會不是他們所想的那個樣子嗎?
所以我看完這本書,自己有幾個反思:
為什麼學校不告訴學生職場上的現實呢?
學校沒有告訴學生的「實然」,在學生離開校門後,在職場感到「委屈」,體認到社會的現實之後,難道不會責怪學校不曾說過這些「實然」嗎?
台灣近年來,教改不斷,108課綱中所聲稱的「可以帶走的能力」,是否就是社會在責怪學校沒有在學生進入職場前告訴他們這些「實然」呢?
為什麼學校不告訴學生職場上的現實呢?
我想或許對於學校來說,他們的首要任務是讓學生學會「應該要會的東西」。
所以除了被賦予的任務,學生們在離開校門後會知道的那些「不需要現在要知道的事情」就被往後排了。
那對於學校來說,什麼是「應該要會東西」呢?我想,是知識。
哪個老師不是懷著滿腔的教學熱忱走進教職的?
誰不希望自己能夠是幫助學生走向未來路上的一個好的指引者?
又有哪個老師,願意自己是毀了學生自信和未來的兇手?
更沒有哪個老師,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學生的職涯路是一片大好的錦繡前程。
但「課綱」和「進度」在那阿!
除了「課綱」和「進度」還有那可怕的「升學考」呢!
對於老師來說,段考之前就是要教完應該要教的範圍啊!
在「進度」、「段考」、「課綱」、「升學考」之前,教師們只能先選擇請學生先學好知識吧。未來職場上要經歷的事,只能寄望各位學生們在經歷了知識的洗禮之後,能自己體會了。
在學校,可否「被衡量」是很重要的。
那照上面所說,所以是「升學考」的錯嗎?
也先別怪各大考試中心吧,他們也很無辜!
升學考的內容必須嚴格照著「課綱」來命題,每道命題都需要告訴社會大眾命題是為了評量學生是否符合課綱中所提到的哪一項能力指標。
要是不小心超出了「課綱」,那可不只有送分這麼簡單,不但要跟大眾和教育部交代,還要背上命題不謹慎的罪名,能不重視嗎?
各版本的教科書在編審的時候也是死死盯著「課綱」和「升學考」的命題趨勢。課綱中有哪個能力指標最常被拿出來命題?升學考最喜歡考哪個重點?這些都是大考中心所背負的壓力。
那學生不會責怪學校沒有告訴他們「實然」嗎?
或許,學生根本沒想過這些事情應該由學校告訴他們吧!
也或許在他們的認知中,這些「實然」本來就是社會要教給他們的課題。
也或許,在學校時候,學生們也跟老師們一樣,在追著進度跑的同時,已經忘記在學完了知識並追上了進度之後,除了忙著檢視自己的PR值、計算著級分、考慮著不同的加權方式,以及各種能讓自己進入理想學校的方式之外,還有其他該學到的「實然」吧。
就算上了大學,依然計算著學分,考慮著什麼樣的選修課才能對自己的未來職場有幫助之外,還要忙著參加社團、參加活動,參與所有被認為大學生應該要參加的活動與完成的事情。
或許,學生們,早已忘記,除了知識和經驗,學校還應該告訴他們該如何把「委屈」化做自己逐漸強大的動力了。
台灣近年來的教改不斷,是否就是在責怪學校沒有告訴他們這些「實然」呢?
學生忘了責怪,那社會大眾呢?
說到教改是在責怪學校,我想我大概會很肯定地說不吧!
畢竟,教改的年份雖然從六年到九年到現在的十二年國教,年份是不斷的提升,但目前也只到高中階段,就算是因應「產學落差」所產生的「產學合作」,對於書中所提到的「實然」都不是重點。
在產學合作中,在業界眼中,實習生還是學生,所有的錯都是可以被原諒的。孩子永遠是孩子,只有當孩子走出校門,脫去了學生這層保護殼,書中這些「實然」才被允許放到這些他們眼前。
那我們要做些什麼才能讓學生在學校內就學會這些「實然」呢?
這個部分,我想分成兩個部分來說。
第一部分:學生。
現在是個資訊發達的社會,包含本書在內,有許多資訊,不管是書籍、影片、演講都有提到「實然」的資訊。所以我只能很老套的說,作為學生,除了老師和學校所教授的知識技能之外,這些「實然」的概念其實是自己需要去獲取的。但作為學生,能做的或許也僅只如此。
第二部分:大眾。
就是指除了學生的每一個人。在前面提到,所謂的「實然」只有在學生脫去學生身分這個保護殼的時候,才會被允許放到他們面前。所以如果社會期望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前就知道這些「實然」,或許該考慮提早放下學生就是學生的概念,只有當學生無從用身分作為藉口,讓其他人對他們另眼相待的時候,才會把「應然」變成「實然」。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想法。歡迎大家提出意見跟我討論。我認為不管是什麼樣的議題,什麼樣的想法,認同也好,反對也罷,只要能心平氣和地討論,只要是一提,都是值得討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