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憂鬱症就是抗壓性太低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儘管抗壓性高低和得到憂鬱症並沒什麼關係,但得到憂鬱症之後,無論是受社會文化影響,還是拜精神疾病污名化所賜,連我自己都會認為自己抗壓性很低。理性大腦告訴我這不是事實,內心卻一直擔憂自己是不是就是個草莓族。

正常的我喜歡各種挑戰,喜歡參與各式各樣的活動,但憂鬱狀態讓我沒有精神心力可以完成事情,就連原本感興趣的事情也會感到無力,我就這樣從高中開始,放掉一件又一件的事情。

高三我很早就有不錯的大學可以讀,理應輕鬆得意,此時卻漸漸有些憂鬱的影子。高三加入畢業典禮的製作小組,但我察覺自己對每天生活和每件事情逐漸喪失熱情和動力,我選擇退出,因為情緒持續低落,參與不下去。華人文化不都討厭「半途而廢」嗎?這只是開端,我因為憂鬱,中途放棄、逃離或丟下事情的開端。

大學我嘗試當志工,到教會的課後輔導班陪伴小朋友,我很喜歡,也很受小朋友歡迎,那是一個學期的服務學習課程,但我中途退出了。我去生命線參加培訓,想要通過各階段的培訓成為接線志工,幫助別人。但在第二階段培訓考核之際,情緒狀態使我撐不下去,只好中斷。去生命線中心告訴工作人員時,還在外面落淚,有位姊姊還特地出來關心我。中途放棄自己喜歡的事,這不是我願意的,而是出於無奈的逼不得已,身心狀態變差,讓我沒有心力負荷這些事。

大學的課業也常在學期中因為身心狀況下滑而逐漸跟不上,導致學期末要犧牲一些課來保全其他科目,或是就放棄,選擇被當,所以重修科目是家常便飯。社團活動也因為自己的身心狀態,總是沒辦法擔任活動的負責人。有一次答應要當主持人,也是臨時變卦,因為身心承受不住壓力種種,只能選擇退出。每件事都有不同的壓力,通常並非壓力來而身心狀態變差,而是身心由正常的狀態逐漸變差,因此逐漸無法負荷原本的壓力,而選擇終止行動,讓身心得以休息、恢復。

一整個大學時期我像是被迫練習中斷離場的戲碼,一次又一次,我努力突破這樣的困境,卻每一次都陷入輪迴之中。

出社會工作,大概就跟大學修課的情形雷同,所以工作壽命都不長。這關我總是過不了,到目前為止,我可以馬上列出一百件「半途而廢」、「中途放棄」的事情。天曉得我大學能夠讀到畢業真的很不容易,畢業後,能靠這樣的工作狀態養活自己好多年更是不簡單。

經歷這麼多次被迫的中斷,習得無助感很重,即便我並非被壓力壓垮,但每次崩潰都是因為壓力來,還是很容易認為自己抗壓性很低。我知道這不是事實,也許是事實更難以接受,所以選擇了這樣的說法,掩蓋那慘不忍睹的真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8會員
120內容數
我是一位憂鬱症患者,二十歲左右發病,現在已經過了十多年。有鑑於社會對精神失序者的不了解,我願與你分享生活點滴、所思所想。你將會發現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是個做事積極認真又很用心的人,但大學我讀得亂七八糟,總共多花了三年的時間才畢業。 不知道我第一次逃離期中考和情緒有沒有關係,但從那時開始我再也沒辦法好好上課唸書。
在正式就醫被診斷為憂鬱症之前,我不敢稱自己有憂鬱症,但情緒持續地陷落,所以一直有在諮商。 當時還是學生,到學校的諮商中心諮商是不需要費用的,每週一次,我從大一持續到畢業。我很喜歡諮商
高三和大一時,我就變得有點「怪怪的」,大二開始不只情緒「憂憂的」,連帶影響課業,生活也失去控制,整個人就像顆不定時炸彈,不知道哪一刻會崩潰。這樣的時期很長,不只幾個禮拜、幾個月,而是幾年,但我一直到第五年才正式就醫,開啟憂鬱症正式的治療。
印象中,我好像沒有清楚告訴過家人說我有憂鬱症。 父母第一次知道我怪怪的,是大一我突然搞失蹤自己跑去遠方,第一次去了兩天,第二次去了三天。校方不知道我還會不會回來,所以他們請我父母到學校,這時他們才知道我一直有在諮商,然後生活課業出了狀況。
大學時期,不憂鬱的時候,我是個陽光開朗的人,喜歡帶給別人溫暖。那時候偶包很重,總希望別人看到的我都是正向的、是給人好印象的,所以憂鬱的時候,都躲起來
關於我的憂鬱症是否會「好」,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和先生在車裡討論這件事,我們各持不同的觀點,對立鮮明。
我是個做事積極認真又很用心的人,但大學我讀得亂七八糟,總共多花了三年的時間才畢業。 不知道我第一次逃離期中考和情緒有沒有關係,但從那時開始我再也沒辦法好好上課唸書。
在正式就醫被診斷為憂鬱症之前,我不敢稱自己有憂鬱症,但情緒持續地陷落,所以一直有在諮商。 當時還是學生,到學校的諮商中心諮商是不需要費用的,每週一次,我從大一持續到畢業。我很喜歡諮商
高三和大一時,我就變得有點「怪怪的」,大二開始不只情緒「憂憂的」,連帶影響課業,生活也失去控制,整個人就像顆不定時炸彈,不知道哪一刻會崩潰。這樣的時期很長,不只幾個禮拜、幾個月,而是幾年,但我一直到第五年才正式就醫,開啟憂鬱症正式的治療。
印象中,我好像沒有清楚告訴過家人說我有憂鬱症。 父母第一次知道我怪怪的,是大一我突然搞失蹤自己跑去遠方,第一次去了兩天,第二次去了三天。校方不知道我還會不會回來,所以他們請我父母到學校,這時他們才知道我一直有在諮商,然後生活課業出了狀況。
大學時期,不憂鬱的時候,我是個陽光開朗的人,喜歡帶給別人溫暖。那時候偶包很重,總希望別人看到的我都是正向的、是給人好印象的,所以憂鬱的時候,都躲起來
關於我的憂鬱症是否會「好」,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和先生在車裡討論這件事,我們各持不同的觀點,對立鮮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面對「失常」的自己,就像聽到一個你完全不感興趣的話題
Thumbnail
心靈的升華,心靈有不好的感受,真的可以治好。 遺忘的能力很重要。我真的看到這樣的人。
Thumbnail
在大學畢業前,我也都不覺得我會有憂鬱症,想說沒考上公務員,就去私人公司工作就好,結果一到私人公司上班,結果我他芭樂的,我超級適應不良,平常跟朋友講話都沒問題,跟同事一句話都講不出來,同事還一堆女生,我XXX,越工作越憂鬱不開心。我工作憂鬱症的主因,我的話是因為職場人際關係,不知道怎麼跟人家相處應對
Thumbnail
在憂鬱狀態下,自我價值感會直線下降,低到塵埃,無用感油然而,所以我一定要界定自己的最低限度,就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做的事,對我來說,就是自傷。可能有些人不懂,為什麼會有人自殘?其實就像運動時大腦會分泌腦內啡讓心情愉悅,相同的,自傷行為所產生的痛覺,可以舒緩情緒的壓力,也是大腦處理痛苦訊息的一種舒緩方法。
問題是,為什麼在過去的那個時點,我總是已經覺得自己盡力了,可是事後又總是感到懊悔與羞恥呢?在先前的文章中(學習靈性一年心得分享),我提到之前得憂鬱症的經歷,也提到現在已經能夠不使用藥物,而比較能夠自行調節情緒。雖然如此,先前導致憂鬱的原因,如果沒有徹底地解決,仍舊會發覺自己的生活總是被情緒帶著走
Thumbnail
我的大學休學經歷,充滿焦慮症和社交障礙的挑戰,以及對教育體系的反思。無論在學校或是生活中,都充滿著種種困難和挑戰,然而這些經歷也讓我更加了解到自己,對於未來的人生方向也有了更清晰的想法。
Thumbnail
在過去的生命中,經歷過無數大大小小的負向經驗,也碰過無數多的壓力與挫折。這篇文章探討了當朋友或家人說你有憂鬱症時可能帶給你的感受,以及面對這種情況時的心理治療所尋求協助的重要性。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Thumbnail
因為不想被人刺傷,所以慢慢學會隱藏;總是情不自禁的憂傷,所以漸漸學會偽裝。 在高三那年,學業如同巨大的海嘯呼嘯而過,將我吞沒殆盡。在被診斷罹患憂鬱症時,腦中一片空白,心想,上帝為何那麼不公平,究竟我做錯了什麼?這樣的疾病會找上我?媽媽曾說過:寧願得到癌症也不要得憂鬱症。因為憂鬱症會受人歧視,今天如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面對「失常」的自己,就像聽到一個你完全不感興趣的話題
Thumbnail
心靈的升華,心靈有不好的感受,真的可以治好。 遺忘的能力很重要。我真的看到這樣的人。
Thumbnail
在大學畢業前,我也都不覺得我會有憂鬱症,想說沒考上公務員,就去私人公司工作就好,結果一到私人公司上班,結果我他芭樂的,我超級適應不良,平常跟朋友講話都沒問題,跟同事一句話都講不出來,同事還一堆女生,我XXX,越工作越憂鬱不開心。我工作憂鬱症的主因,我的話是因為職場人際關係,不知道怎麼跟人家相處應對
Thumbnail
在憂鬱狀態下,自我價值感會直線下降,低到塵埃,無用感油然而,所以我一定要界定自己的最低限度,就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做的事,對我來說,就是自傷。可能有些人不懂,為什麼會有人自殘?其實就像運動時大腦會分泌腦內啡讓心情愉悅,相同的,自傷行為所產生的痛覺,可以舒緩情緒的壓力,也是大腦處理痛苦訊息的一種舒緩方法。
問題是,為什麼在過去的那個時點,我總是已經覺得自己盡力了,可是事後又總是感到懊悔與羞恥呢?在先前的文章中(學習靈性一年心得分享),我提到之前得憂鬱症的經歷,也提到現在已經能夠不使用藥物,而比較能夠自行調節情緒。雖然如此,先前導致憂鬱的原因,如果沒有徹底地解決,仍舊會發覺自己的生活總是被情緒帶著走
Thumbnail
我的大學休學經歷,充滿焦慮症和社交障礙的挑戰,以及對教育體系的反思。無論在學校或是生活中,都充滿著種種困難和挑戰,然而這些經歷也讓我更加了解到自己,對於未來的人生方向也有了更清晰的想法。
Thumbnail
在過去的生命中,經歷過無數大大小小的負向經驗,也碰過無數多的壓力與挫折。這篇文章探討了當朋友或家人說你有憂鬱症時可能帶給你的感受,以及面對這種情況時的心理治療所尋求協助的重要性。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Thumbnail
因為不想被人刺傷,所以慢慢學會隱藏;總是情不自禁的憂傷,所以漸漸學會偽裝。 在高三那年,學業如同巨大的海嘯呼嘯而過,將我吞沒殆盡。在被診斷罹患憂鬱症時,腦中一片空白,心想,上帝為何那麼不公平,究竟我做錯了什麼?這樣的疾病會找上我?媽媽曾說過:寧願得到癌症也不要得憂鬱症。因為憂鬱症會受人歧視,今天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