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部與子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子部的範疇是四部之中最多最廣的,子部匯聚了所有中國民間學術和科技。凡是無法歸類為經學、史學、文學的文獻和書籍,都可以納入子部。

學術方面由學派理念分類,儒家類包括沒有納入經部的歷代儒學家著作、語錄,例如《荀子》、《朱子語類》。道家類的《老子》、《莊子》主要是探討超越界的「道」、崇尚自然、追求柔靜。法家類的《韓非子》則是主張以權術、嚴刑峻法來治國。

科技方面,有農業著作例如《齊民要術》、《農書》,醫學書籍如《本草綱目》,還有天文術數方面的《星學大成》和食譜如《茶經》、《北山酒經》等等。

子學內容龐大、複雜,它們本來是歷朝歷代的知識分子的學術成果,並期望以這些成果落實應用在民生、社會之上。現在的子部文獻有不少已只剩下歷史資料的價值,所以現今學者會採取分類整理的方法來研究,於是子學轉化成「思想史」、「佛教史」、「農業史」、「經濟史」、「飲食史」等等,結合歷史、時代、文化來專題研究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5會員
167內容數
以儒學、古文字、武俠評論以及書法為主的文化普及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稽古齋 的其他內容
我國傳統的史學其實與近現代西方傳入的史學有很大差異,近代的歷史研究講求追根究底、還原真相,但中國傳統史學更重視以史為鑑,敘述史事是為了給後世起道德教化的功能,歷史真相反而是次要目標。 道德教化其實也就是五經的主旨,五經之中尤其以《尚書》和《春秋》是經、史並重的。另外也有很多春秋戰國的歷史文獻沒有納
經學家相信儒家經書的內容是可以落實在個人修養生活和現實施政之中,那麽他們所根據的經書有哪些呢?
經學,是中華文化的核心,現在我們很多習俗、文化、思維、用詞都可以從經學中找到根源⋯⋯
「國學」的範圍不限於書籍,書籍以外的歷代文物也可以視為一種文本,透過解讀這些文本的文化意涵,也可以了解「國學」。
簡介「稽古齋」之源起及宗旨
我國傳統的史學其實與近現代西方傳入的史學有很大差異,近代的歷史研究講求追根究底、還原真相,但中國傳統史學更重視以史為鑑,敘述史事是為了給後世起道德教化的功能,歷史真相反而是次要目標。 道德教化其實也就是五經的主旨,五經之中尤其以《尚書》和《春秋》是經、史並重的。另外也有很多春秋戰國的歷史文獻沒有納
經學家相信儒家經書的內容是可以落實在個人修養生活和現實施政之中,那麽他們所根據的經書有哪些呢?
經學,是中華文化的核心,現在我們很多習俗、文化、思維、用詞都可以從經學中找到根源⋯⋯
「國學」的範圍不限於書籍,書籍以外的歷代文物也可以視為一種文本,透過解讀這些文本的文化意涵,也可以了解「國學」。
簡介「稽古齋」之源起及宗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多元解釋及其對人類思想的影響。透過對有形與無形世界的分析,揭示了人類在面對神祕事物時的思考過程。文章探討瞭如何利用腦補與完形法則來填補缺乏的資料與邏輯,從而增強讀者的代入感與理解深度。這不僅是一個關於文化的思考,更是對創作過程的反思。對於喜愛文學與哲學的讀者將會是一次啟發的旅程。
Thumbnail
「奇情」是一個很空泛的小說分類,常常應用在冒險題材小說的分類。中國學問歷來有用四部分類法,分經、史、子、集四部,經、史、集部的定義都很明確,惟有子部裡什麽都有,凡是分不進經、史、集部的,都歸子部。
Thumbnail
子不語怪,力,亂,神(述而第七)。  孔子有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第七)。這裡又說孔子有四不語。第一不解釋自然界的怪異之事,洪水地震,日蝕月蝕等;二不推崇武功蠻力,刺客、劍俠,力士之類不入孔子法眼;三不談論淫亂之事;四是不信鬼神,但孔子會利用民眾敬奉鬼神的心
真我無形尚未定局,學說有形條件存在。 老莊自然世界而生,孔孟排列而生世界。 無為而治原生當道,有為而治次生人道。 海燕貫徹百家典故,和敬局中可以見天。 這裡說真我和學說的關係,有形和無形的關係,合一是一不是二,這是一個道理。也說了老莊和孔孟的關係,原生和次生的關係,合一是二不是一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作者從無神論者角度,對於宗教信仰和特異功能的看法,表示尊重有宗教信仰的人,但提到沒遇過任何見過鬼神的人。也討論了對特異功能的看法,主張科學檢驗後,方能承認具有特異功能。
Thumbnail
這是從Penana的創作挑戰——「作品宣傳訪談會」轉回來的文章,主要是以問答形式整理自己的創作心態,我將它轉回方格子。
Thumbnail
忽然想起一則鬼故事,和大家分享。。直接上白話文了。 在江南的南昌縣,有兩個讀書人,一年長、一年少,他們一起在北蘭寺寒窗苦讀,平時甚是友好和善(就是好基友)。某日年長的讀書人回家沒多久就突然暴斃身亡,而年少的讀書人則全然不知,在北蘭寺仍舊專心讀書。 一天入夜,年少者打算睡覺時,突然看到那年長
Thumbnail
1、詩經、詩、詩三百、三百篇、葩 (ㄆㄚ) 經、風詩:中國最早的韻文,最早的四言詩,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最早的純文學作品;其地域以黃河流域ㄧ帶為主,是中國北方文學代表,大都是各地的民間歌謠,反映人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Thumbnail
◎先秦時代 (春秋、戰國) 九流十家之代表人物: 1、儒家—孔丘、孟軻、荀況。 2、道家— 李耳 (老子) 。 楊朱。 列禦寇 (列子,愚公移山之作者) 。 莊周 (莊子) 。 3、「名」家 (辯論) — 惠施 (學富五車) 。
Thumbnail
今天到高雄參加荒野親子團高三團的團務研習,每次和各地的荒野伙伴碰面,肉體雖然會旅途勞頓,但是精神都很振奮,尤其看到親子團的孩子們,每個都那麼成熟而自信,真是開心。想到伙伴們二十多年的努力與付出,流下的淚水與汗水,如今已灌溉出盎然的花園。真是開心!
Thumbnail
「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多元解釋及其對人類思想的影響。透過對有形與無形世界的分析,揭示了人類在面對神祕事物時的思考過程。文章探討瞭如何利用腦補與完形法則來填補缺乏的資料與邏輯,從而增強讀者的代入感與理解深度。這不僅是一個關於文化的思考,更是對創作過程的反思。對於喜愛文學與哲學的讀者將會是一次啟發的旅程。
Thumbnail
「奇情」是一個很空泛的小說分類,常常應用在冒險題材小說的分類。中國學問歷來有用四部分類法,分經、史、子、集四部,經、史、集部的定義都很明確,惟有子部裡什麽都有,凡是分不進經、史、集部的,都歸子部。
Thumbnail
子不語怪,力,亂,神(述而第七)。  孔子有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第七)。這裡又說孔子有四不語。第一不解釋自然界的怪異之事,洪水地震,日蝕月蝕等;二不推崇武功蠻力,刺客、劍俠,力士之類不入孔子法眼;三不談論淫亂之事;四是不信鬼神,但孔子會利用民眾敬奉鬼神的心
真我無形尚未定局,學說有形條件存在。 老莊自然世界而生,孔孟排列而生世界。 無為而治原生當道,有為而治次生人道。 海燕貫徹百家典故,和敬局中可以見天。 這裡說真我和學說的關係,有形和無形的關係,合一是一不是二,這是一個道理。也說了老莊和孔孟的關係,原生和次生的關係,合一是二不是一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作者從無神論者角度,對於宗教信仰和特異功能的看法,表示尊重有宗教信仰的人,但提到沒遇過任何見過鬼神的人。也討論了對特異功能的看法,主張科學檢驗後,方能承認具有特異功能。
Thumbnail
這是從Penana的創作挑戰——「作品宣傳訪談會」轉回來的文章,主要是以問答形式整理自己的創作心態,我將它轉回方格子。
Thumbnail
忽然想起一則鬼故事,和大家分享。。直接上白話文了。 在江南的南昌縣,有兩個讀書人,一年長、一年少,他們一起在北蘭寺寒窗苦讀,平時甚是友好和善(就是好基友)。某日年長的讀書人回家沒多久就突然暴斃身亡,而年少的讀書人則全然不知,在北蘭寺仍舊專心讀書。 一天入夜,年少者打算睡覺時,突然看到那年長
Thumbnail
1、詩經、詩、詩三百、三百篇、葩 (ㄆㄚ) 經、風詩:中國最早的韻文,最早的四言詩,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最早的純文學作品;其地域以黃河流域ㄧ帶為主,是中國北方文學代表,大都是各地的民間歌謠,反映人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Thumbnail
◎先秦時代 (春秋、戰國) 九流十家之代表人物: 1、儒家—孔丘、孟軻、荀況。 2、道家— 李耳 (老子) 。 楊朱。 列禦寇 (列子,愚公移山之作者) 。 莊周 (莊子) 。 3、「名」家 (辯論) — 惠施 (學富五車) 。
Thumbnail
今天到高雄參加荒野親子團高三團的團務研習,每次和各地的荒野伙伴碰面,肉體雖然會旅途勞頓,但是精神都很振奮,尤其看到親子團的孩子們,每個都那麼成熟而自信,真是開心。想到伙伴們二十多年的努力與付出,流下的淚水與汗水,如今已灌溉出盎然的花園。真是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