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1/2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高手思維》什麼是高手?贏家的心法、習慣與日常

每天都進步1%,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你的一小點改變,將會產生複利效應,如滾雪球般,帶來豐碩的人生成果,是這幾年很流行的一句話,出自原子習慣。
人往往高估了一個決定性瞬間的重要性,也很容易低估每天都做些小改善的價值,我們通常會說服自己,巨大的成功必定需要巨大的行動。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原子習慣作者詹姆斯 克利爾(James Clear)以親身經驗來說明改變習慣、微小的成長進而產生巨大的變化。
這樣的操作習慣改變,可以稱作是一種系統,簡單說我們該關注的是過程的完成,維持系統正常運作下去。
高手思維裡,萬維鋼教授介紹一本書巨人的工具(應該是大陸翻譯),作者提摩西 費理斯(Tim Ferris)蒐集訪談一兩百位成功人士的經驗,集結成書。
而教授對其中一位特別有興趣,那就是漫畫呆伯特的作者史考特 亞當斯(Scott Adams),他從一名坐辦公室的人到他的呆伯特漫畫系列翻譯成二十多個語言,這一路走來史考特靠的是發展出一套系統。

25%的哲學

目標與系統
最早的時候,亞當斯一邊上班一邊畫畫、寫作,不過畫畫與寫作的物質回報非常少,連當時的女友都不解為何他這麼堅持。
然而亞當斯現在總結了一下,其實他做這些事並不是希望完成什麼具體目標,而是為了發展一個系統。
系統與目標有什麼不同呢?亞當斯說,目標是你想要達到的成果,而系統則是讓你達到那些成果的過程
原子習慣作者詹姆斯自己也親身感受到,專注過程遠比專注目標來的有效果。
舉例來說如果你是教練,你的目標可能是拿下冠軍,你的系統可能就會是徵募球員、管理助理教練,以及帶球隊的方式。
講到這裡,讓我想起了OKR,目標與關鍵結果。這是一套帶領Google邁向成功的管理系統,即專注著目標,也重視並檢視過程(關鍵結果像是為了達成大目標而拆解成數個需要達到的小目標)。
如同原子習慣裡詹姆斯使用的習慣系統一般,呆伯特的亞當斯將他的部落格系統化。
首先,定期寫,不能三天捕魚兩天曬網。第二:他把部落格當成一個研發平台,測試著不同風格的寫作方式,時間一拉長,部落格文章累積越來越多,亞當斯的系統便建立起來了。
當華爾街日報發掘亞當斯並請他開設專欄的時候,他馬上就能夠上手,由於他已經擁有一個成熟的部落格以及寫作技巧。
亞當斯說,他撰寫部落格的時候,只知道它壯大起來會有許多可能性,但他實際上沒有什麼具體的目標。

靈感
當寫作技巧越來越純熟,那我們最關心的不是怎麼寫,而是寫什麼?亞當斯在書裡透露了自己寫作的靈感,是怎麼樣產生的。
為了獲得新的想法,亞當斯發展出自己特有的模式,先清空大腦,在用新資訊灌滿大腦;早餐過後將昨天一切問題拋諸腦後,接著打開電腦,看新聞、讀文章,了解目前世界發生的事情。
關鍵來了,那該怎麼分辨、判斷哪些資訊是值得作為素材的呢?答案非常有意思,就是你不該聽從大腦的判斷,而是應該聽從身體的判斷。
亞當斯總是在接受新資訊的時候,觀察自己身體的反應,會不會不由自主的笑出來?腎上腺素激增?或產生強烈情感的起伏?那就說明這個訊息是好的素材,如果你的身體對什麼資訊做出強烈的反應,那別人大概也會關心這資訊。

25%的技能
亞當斯說如果想要取得出類拔萃的成就,有兩個選擇;第一個就是把某項技能練到全世界最好,但這點非常的困難,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辦到。
第二個選擇是,我們可以挑兩種技能,將它磨練到世界前25%,再以這兩項技能來做一件事,這樣取得成就的機會將會大幅提升,事實上能夠同時擁有兩項排名25%的技能的人,是很少的。
以亞當斯自己為例,他的漫畫技巧也許不是世界頂尖,但應該可以達到世界前25%;他說笑話的技巧也是一樣的情況,現在他將這兩項技能結合產出呆伯特漫畫系列。
其實亞當斯還有第三項技能,那就是他做了許多年的辦公室,於是他非常了解辦公室政治,這剛好也是呆伯特漫畫的主題。
不管你真正喜歡的領域是什麼?你要努力在這個領域練到二十五%,然後再加上一個,當然兩個更好,亞當斯提到,如果你不知道該練什麼,他建議可以練演講。
演講是只要個人苦練,就一定可以練好的技能;如果你是一個Top25%的工程師,不過你們公司有很多Top25%的工程師,但你同時還是一位Top25%的演講者,那你自然就是那群工程師的領導者。

自律=自由

傑克 威林克(Jocko Willink)是美國海豹突擊隊的指揮官,在服役的二十年期間,曾參與過伊拉克戰爭,以及負責西海岸所有突擊隊員的訓練。
退伍後與人合開一間公司,專門傳授軍隊的領導能力與管理經驗,並著有一書,主管這樣帶人就對了:向海豹部隊學習管理之道,讓部屬願意跟著團隊方向前進。
威林克每天四點四十五分起床,雖然退役很多年了,但連續七十六的伏地挺身對他來說只是日常。
費理斯在訪問威林克時,特別提問了關於為什麼非得早起的原因,威林克說:早起能夠讓他獲得在心理上戰勝敵人的感覺
而這樣的精神,如今感染了許多美國人,現在推特上有一群人就組成「四點四十五分起床俱樂部部」(Twitter標籤是#0445club)
早起就是自律的表現,威林克的座右銘是「自律=自由」為了獲得真正的自由,必須給自己設定一些限制。
所謂真正的自由,也就是財務自由、時間自由、免於疾病與貧困的自由,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勢必需要自律,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
事實上平常所謂的自由,比如說想要什麼有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是真正的自由。原因有二,第一就是:選擇的悖論,當一件事能夠讓你有很多選擇的時候,其實容易眼花,反而更不知道自己要選什麼,進而導致幸福感降低。
第二則是決策疲勞,有一個說法是這樣的,當我們每做一次決定都會消耗一點意志力,選來選去什麼也沒做成就已經精疲力盡。
因此成為一個特別自律的人,每天面對各種限制以及各樣的固定流程,無時無刻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反而能夠獲得一種自主的感覺。

謙卑使人進步
威林克表示謙卑是身為一個領導者不可缺少的特質,這裡的謙卑不是指對上面的人畢恭畢敬,而是我們必須聽得進去別人的話,簡單說是有著開放的頭腦,能時時刻刻學習。
以第三方視角來旁觀自己,是威林克對於自我評估的方式,當你正在做一件事情,能不能夠時不時跳出自己的身體,去觀察自己,我是不是生氣了?太感情用事?或者是反應過度了?
萬維鋼教授指出,這就像是古人所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等於能夠自己立即給自己回饋,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不過教授最後提到,這應該也就謙卑的最高境界。

學徒精神

這一個章節的內容,自己非常有所共鳴,可能跟自己本身做事的態度與方式有關聯,甚至給了對於一些觀念迷惘的我,來個當頭棒喝,在這我先說個小故事。
美式足球聯盟新英格蘭愛國者隊主教練比爾 貝利奇克 (Bill Belichick) 曾經拿下四次超級盃冠軍,也曾經給人當過不計功勞的學徒。
貝利奇克本身就是個橄欖球員,他對於橄欖球的知識,有時候還比教練來得更多,貝利奇克在場上時,就等於半個教練的存在。
這可以感謝他的父親任職於美國海軍橄欖球隊的助理教練,不過父親給貝利奇克最重要的一個觀念,不是技巧戰術,而是球隊政治:如果你要給教練提供回饋意見,一定要找個私下的場合,用最謙遜的方法告訴他,這樣你就不會冒犯他。
結果他做到了,他在不得罪任何人的情況下成了一位明星,一位教練是這樣評價他的:你給他一個任務,他消失幾個小時後,他已經完成並向你要求更多的任務。
這剛好符合所謂的畫布策略,是由媒體策略師,萊恩 霍利得(Ryan Holiday)提出的一個理論,就是當你發現別人要畫油畫,你幫他找畫布,在畫裡也許你也有功勞,但你的位置是給人提供畫布,這就是學徒在做的事。
當學徒等於給自己提供一個機會,我們現在可以把自己與一位高手連結在一起,而我們能夠從內部了解第一手的經驗,畫布策略的關鍵是在工作上給人幫助、給人鋪路、讓別人能夠把事情做得更漂亮。
以一句話來說明畫布策略,就是「be lesser, do more」把自己放在更次要的位置,給別人做更多的事。
最後萬維鋼教授提到,幫助別人就是影響別人,如果你能夠幫助很多人,你本身就是高手,你的影響力就很大,你就能夠做更大的事、這也是氣度的展現。

後記:人生就是主動出擊

在這篇文章最後,以風險投資人,克里斯 薩卡(Chris Sacca)的故事與其中的精神作為結尾。
薩卡認為,我們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防守,也就是別人給我們挑戰、給我們任務,我們想辦法完成,雖然很有成就感,但主導權是在別人手裡。
另一類挑戰則是進攻,就是我們做自己想做的事,主導權在自己手裡。
早期的時候,薩卡深知風險投資人需要有許多知識,對各行各業也要一定程度的了解,於是當年不論哪裡有重要會議,不管別人是不是有邀請他,薩卡都會想辦法去聽一下。
有時候因為沒有受到邀請而被詢問為什麼來參加,這時他會說:「我是來幫你們做會議記錄的」,然後薩卡真的會把自己的筆記製作起來發給與會者,這就是所謂雙贏的對策。
我們當然可以選擇待在舒適圈,只是沒有人知道你可以舒適多久?最近公司無預警裁了一些部門,留下最少的人力,而我是那位幸運留下的人⋯ 不過問題來了,公司裁員真的沒有跡象跡象可循嗎?我繼續留在公司真的我幸運嗎?但這些都不是我現在該去思考問題。
現在該思考的是,如何讓自己突破、改善目前逐漸萎縮的工作。如果自己都不願意主動出擊,那這個所謂的舒適圈大概也維持不了太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駱和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