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明居正教授從39:03起所講的,把臺灣的制度搬到大陸去,而回歸三民主義或回歸經國先生的道路(40:34),這才是中國人真正應該走的道路。這觀點,相當認同。
其實,在《論語》就有相關的一句話: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論語•雍也》
齊國的先祖姜太公,立法嚴明,講求效績,通漁鹽之利,以成富國強兵之霸業。依《史記》記載,太公到了齊國,五個月就能夠向周公彙報政績了,但這只是做到「民免而無恥」,人民不敢隨意違紀而已。春秋時代,從齊桓公以來,銳意要富國強兵,稱霸天下,人民受到影響,自然崇尚功利,結果齊桓公的下場悽慘,死了兩個月,外界都無從得知。歷史告訴我們,若要圖霸天下,凡事以利先行者,甚至以利治國,最終都會上下交征於利,而亡於利。
魯國的先祖周公,仍然持守先王之道,講求禮治,興禮樂教化,尊賢而親親,以德化民。雖則在外交上表面軟弱無力,常受侵犯;但歷史告訴我們,強齊始終都無法侵奪弱魯。何解?因為魯國人心凝聚力強(這可環視現今兩岸的形勢)。但在人文社會,魯國國民則可以做到有恥且格,自覺心比較強,故此相對來講,是比較講求公德,講求公義,講求正道。依《史記》記載,要三年之後,周公的長子伯禽,始能彙報政績。五個月跟三年來比,當然是五個月能快見效了。所以,所有的君主、所有的國家領導人,都不會講求先王之道,而急於見其成。
齊國雖然比較快強大,看起來,以強國自居;但外強中乾,既有內亂(田氏篡齊),亦不能敵外(幾乎被燕國所滅)。要強求尚功,講究業績,為保烏紗,地方官吏就必然瞞上愚下,陽奉陰違,什麼數據指標,什麼冤假錯案,什麼食品質量,就一個字——假,甚至連打假都假。而魯國雖然講求仁義道德,看似軟弱無力,但始終都是比較接近人心,比較接近於道,比較有人文理想。
接近人心,接近於道,以人為本,尊重生命,尊重彼此的人格,而以開明、透明、文明來治國(三明治),就是走向精神文明(非指物質文明)。要能走向精神文明,別無他法,只有德治。德治,並非單單講仁義道德,講善心,而是要憑良心立法、憑良心司法、憑良心執法。以民為主的國家,是要解決人民生活問題;而跋扈專橫的政權,只是要解決問題人民。如此循環相因,不斷為己製造問題,而不是為民解決問題。這麼一來,光是窩裡反,明順暗反,那就夠你過一輩子了,還能奢望什麼一統江山?還能奢望國際理解認同嗎?不可能。
如果能「齊一變」,把過去單靠刑令政法的來治人,來消滅雜音,而一改變成以人心為本,以禮法並重,以道德教化為先,非以治人,乃治於人。社會和諧,人民公義,國際協商;這樣看起來,不就是和臺灣融為一體,無分彼此嗎?要是能行王道,天下一家,臺灣人民與大陸自由往來,生活在大陸如同臺灣的自由自律,再加上與國際社會無縫接軌,廣受國際認同接受;這樣,不但兩岸人民無分彼此,世界人民也無分彼此。到那個時候,什麼大一統,什麼血濃於水,都不在話題了。形式的統一,遠不如人心的一統。
齊一變,至於魯,就是把過去的人治,過度去真正的法治,然後再轉化為禮治(至於魯);再由禮治,邁向於道(至於道)。這個道,就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實施過人性化管治的天下大道。過去咱們講的道統文化,就是從這裡講的。
精神文明,才是治國之正道,也是天下的大道,是講人性尊嚴、人格平等的治國之道。
能至於道,才是強國!
(寫於2022年10月1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25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親民愛物 要親民愛物,當然必先親親。要親愛親人,要以仁厚之心對待老百姓;推而廣之,也要愛惜天地萬物。孟子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無論對親、對民、對物,都要有愛,雖則此愛有親疏遠近之別,但其心則一,皆從心出發。一個普通人,尚且要如此,又何況是為政者呢?孟子是在提醒為政者,不能麻木不仁! (
首先得交代怎麼樣稱之為「王」?又怎麼樣稱之為「霸」? 三代時稱王,春秋時稱霸。王是天子之稱,霸是諸侯之主。一般而言,以德服人者王,以力制人者霸。 孟子講治道,首重王霸之分。王霸的判準,在於義利的價值論,而價值又根源於人之所以為人的自覺心。反過來說,人的自覺心一旦發用,義利之別,就會壁立千仞,立竿見影
講到人格的價值與尊嚴,這就牽涉到公義與私利。而談到「義」,大家也會想起「捨生取義」這句話。 孟子說: 生存是我所欲求的,可是有比生存更重要的,我不會苟且偷生。 死亡是我所憎惡的,可是有比死亡更憎惡的,我不會逃避禍患。 由此可見,人有時是不會貪生怕死的,自覺心會飭令他「雖千萬人,吾往矣」。捨生取義,是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 人與動物的差別,實在甚少甚少的啦! 首先要交代的,孟子所講的「禽獸」,是指一般的飛禽走獸,也就是指動物,當中並無道德價值的貶義;否則,便是對動物的侮辱。 孟子說:人與動物的不同處,實在幾希。幾希,即幾稀,指甚少甚少啊!這個「少」,是隱隱約約的,若顯若隱,至隱
時下的國際關係,較為流行的一個詞彙,就是「制裁」。用什麼來制裁呢?一個字——利。也就是說,你以利益來抵制對方,人家也以利害來抵制你,這樣不斷循環,互為因果,能徹底解決問題嗎? 有個說客名叫宋牼,當時秦楚二國準備交戰,他就趕路先去楚國遊說,若楚王不聽,他就轉去秦國遊說,他很自信,說總會有一國聽他的。
講到儒家的為政與治道,當然就要講孟子。 孟子生於公元前372年,死於公元前289年,前後活了八十四歲。他出生時,與孔子離世已相隔超過一百年。其時正是戰國時代中期,七國稱雄,天下大亂。秦國用了商鞅變法,楚國用了吳起為相,魏國用了龐涓為將,齊國用了孫臏、田忌,彼此都講求富國強兵之道,圖霸天下。 再加上一
(一)親民愛物 要親民愛物,當然必先親親。要親愛親人,要以仁厚之心對待老百姓;推而廣之,也要愛惜天地萬物。孟子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無論對親、對民、對物,都要有愛,雖則此愛有親疏遠近之別,但其心則一,皆從心出發。一個普通人,尚且要如此,又何況是為政者呢?孟子是在提醒為政者,不能麻木不仁! (
首先得交代怎麼樣稱之為「王」?又怎麼樣稱之為「霸」? 三代時稱王,春秋時稱霸。王是天子之稱,霸是諸侯之主。一般而言,以德服人者王,以力制人者霸。 孟子講治道,首重王霸之分。王霸的判準,在於義利的價值論,而價值又根源於人之所以為人的自覺心。反過來說,人的自覺心一旦發用,義利之別,就會壁立千仞,立竿見影
講到人格的價值與尊嚴,這就牽涉到公義與私利。而談到「義」,大家也會想起「捨生取義」這句話。 孟子說: 生存是我所欲求的,可是有比生存更重要的,我不會苟且偷生。 死亡是我所憎惡的,可是有比死亡更憎惡的,我不會逃避禍患。 由此可見,人有時是不會貪生怕死的,自覺心會飭令他「雖千萬人,吾往矣」。捨生取義,是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 人與動物的差別,實在甚少甚少的啦! 首先要交代的,孟子所講的「禽獸」,是指一般的飛禽走獸,也就是指動物,當中並無道德價值的貶義;否則,便是對動物的侮辱。 孟子說:人與動物的不同處,實在幾希。幾希,即幾稀,指甚少甚少啊!這個「少」,是隱隱約約的,若顯若隱,至隱
時下的國際關係,較為流行的一個詞彙,就是「制裁」。用什麼來制裁呢?一個字——利。也就是說,你以利益來抵制對方,人家也以利害來抵制你,這樣不斷循環,互為因果,能徹底解決問題嗎? 有個說客名叫宋牼,當時秦楚二國準備交戰,他就趕路先去楚國遊說,若楚王不聽,他就轉去秦國遊說,他很自信,說總會有一國聽他的。
講到儒家的為政與治道,當然就要講孟子。 孟子生於公元前372年,死於公元前289年,前後活了八十四歲。他出生時,與孔子離世已相隔超過一百年。其時正是戰國時代中期,七國稱雄,天下大亂。秦國用了商鞅變法,楚國用了吳起為相,魏國用了龐涓為將,齊國用了孫臏、田忌,彼此都講求富國強兵之道,圖霸天下。 再加上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狗和夜鷺,還有一個偷偷地笑的人,這是今晚公園的『三角關係』。
Thumbnail
秋哥寫的東西,之所以有參考價值,是因為我沒有用想當然爾,或摻雜個人喜惡的情緒去做判斷,一切都是用數據說話,而且我真的花了很多時間在貨櫃航運上。雖然我討厭陽明的不長進,但當它本益比已經低於長榮時,我還是會很誠實的告訴你買點已經到了。這就是跟著秋哥買股票會賺錢的原因,因為價值,就是秋哥唯一的信仰。
真的天道酬勤嗎?那麼蔣介石早就反攻大陸,岳飛也不會死在風波亭,諸葛亮六出祁山,漢朝終究是改朝換代了! 中國人習慣把三當作開始和結束,勸人只勸三次或三生萬物。 有時我會脫離自我的侷限,用另一種思維來看自己,只覺得那倔強和固執真的很可笑。為什麼知、行無法合一呢?應該是理性和放飛的自我在拔河吧! 剛
Thumbnail
一個糾結的感情故事,兩個陌生人在網上聊天,見面後卻有些尷尬。作者對這段感情給予了自己的解讀和反省,希望將來可以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不同於完美的愛情故事,這篇文章充滿了無奈與自省。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老子哲學理念對體育選手的影響,以及對臺灣網球管理者及統治者的啟發。文章提到運動員的爭鬥、選拔經驗、管理者的德行等問題,以及老子理念在現今社會中的應用。
Thumbnail
最近看了前陣子討論度很高的「不夠善良的我們」。劇一開始,女主角簡慶芬 (林依晨飾) 每天都處於被忙碌和瑣碎雜事的包圍中度過,在這樣一層不變的日常生活中,她已經很久都沒有那種"很快樂"的感覺,可能是因為不知道要追求什麼。她覺得生活中其實也沒有不順遂,但就是不想每天的生活總是這樣平淡無味的「日復一日
Thumbnail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雍也第六)。  孔子的『變』,是變回去,變到他推崇的先王之道時代;正好與法家的『變法』相反。  孔子之時,『禮樂崩壞』。但相對而言,魯國沿襲下來的禮制多些。而齊國相對于魯國,有管仲廢舊立新、富國強兵的變法,於是離先王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孫文❙ 的革命思想和政治理念表現出 ❙清國人❙ 與現代 ❙西方❙ 文明的距離。 在大一統的迷思之下,❙孫文❙ 設法在「中國」的歷史中找出現代政治理念的依據﹔於是,他反覆強調:「我國數千年歷史中,最善政體莫如堯舜。...
Thumbnail
一年難得幾日股市不開盤,今天就和諸位談談,有土斯有財、有財必有奴的「房地產」。 說是「長安屋奴奮鬥記」,不由想起「長安物貴,居大不易」典故,那段賀知章與白居易的對話,正應在小說主角李善德身上。 為了「死裡求生」,開始了這個「長安屋奴奮鬥記」,呱,喜劇收場,過年總要皆大歡喜,才能功德無量、福報綿長。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狗和夜鷺,還有一個偷偷地笑的人,這是今晚公園的『三角關係』。
Thumbnail
秋哥寫的東西,之所以有參考價值,是因為我沒有用想當然爾,或摻雜個人喜惡的情緒去做判斷,一切都是用數據說話,而且我真的花了很多時間在貨櫃航運上。雖然我討厭陽明的不長進,但當它本益比已經低於長榮時,我還是會很誠實的告訴你買點已經到了。這就是跟著秋哥買股票會賺錢的原因,因為價值,就是秋哥唯一的信仰。
真的天道酬勤嗎?那麼蔣介石早就反攻大陸,岳飛也不會死在風波亭,諸葛亮六出祁山,漢朝終究是改朝換代了! 中國人習慣把三當作開始和結束,勸人只勸三次或三生萬物。 有時我會脫離自我的侷限,用另一種思維來看自己,只覺得那倔強和固執真的很可笑。為什麼知、行無法合一呢?應該是理性和放飛的自我在拔河吧! 剛
Thumbnail
一個糾結的感情故事,兩個陌生人在網上聊天,見面後卻有些尷尬。作者對這段感情給予了自己的解讀和反省,希望將來可以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不同於完美的愛情故事,這篇文章充滿了無奈與自省。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老子哲學理念對體育選手的影響,以及對臺灣網球管理者及統治者的啟發。文章提到運動員的爭鬥、選拔經驗、管理者的德行等問題,以及老子理念在現今社會中的應用。
Thumbnail
最近看了前陣子討論度很高的「不夠善良的我們」。劇一開始,女主角簡慶芬 (林依晨飾) 每天都處於被忙碌和瑣碎雜事的包圍中度過,在這樣一層不變的日常生活中,她已經很久都沒有那種"很快樂"的感覺,可能是因為不知道要追求什麼。她覺得生活中其實也沒有不順遂,但就是不想每天的生活總是這樣平淡無味的「日復一日
Thumbnail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雍也第六)。  孔子的『變』,是變回去,變到他推崇的先王之道時代;正好與法家的『變法』相反。  孔子之時,『禮樂崩壞』。但相對而言,魯國沿襲下來的禮制多些。而齊國相對于魯國,有管仲廢舊立新、富國強兵的變法,於是離先王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孫文❙ 的革命思想和政治理念表現出 ❙清國人❙ 與現代 ❙西方❙ 文明的距離。 在大一統的迷思之下,❙孫文❙ 設法在「中國」的歷史中找出現代政治理念的依據﹔於是,他反覆強調:「我國數千年歷史中,最善政體莫如堯舜。...
Thumbnail
一年難得幾日股市不開盤,今天就和諸位談談,有土斯有財、有財必有奴的「房地產」。 說是「長安屋奴奮鬥記」,不由想起「長安物貴,居大不易」典故,那段賀知章與白居易的對話,正應在小說主角李善德身上。 為了「死裡求生」,開始了這個「長安屋奴奮鬥記」,呱,喜劇收場,過年總要皆大歡喜,才能功德無量、福報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