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表達與社交學》27 讚美別人不該是為了得人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文嚴禁抄襲、報導、以任何圖文形式轉分享,須經過原作者同意)
之前寫過滿多篇分享如何讚美人的方式:
*適合在一看就有明顯優點的人,比如外表、成就等等
*適合在短時間之內比較不清楚對方的優勢點、但給你的感覺是好的對象身上
*適用在職場、社交場,有點利益關係的互動
這篇我想要論述一下自己對於讚美這件事的觀點。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370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表達與社交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0.4K會員
563內容數
歡迎讀者在此討論我的所有專題內容:辣妹學與型男學(兩性議題)、牛排學(人生自我探索與職場規劃)、表達與社交學、王子公主(階級文化)、指甲油的秘密(推理小說)、辣妹編輯生活(過往在GQ\VOGUE的經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離職是可展現自己風度、氣度、格局、責任心的機會點,該好好表現,不要隨便搞砸、敷衍。
盡量降低無意識使用英文單字的習慣,長遠會失去許多潛在良緣與機會。
精準表達出對該稽核老師專業能力的敬意與欣賞,同時讓對方理解我們也具備專業能力,並給予肯定
如果親友正在進行心理諮商,我們身為旁人該怎麼做會對對方比較有幫助呢?提供給任何有需要的人參考
「容易升遷的人類」,幾乎都有在職場上執行這一點:將老闆丟出來的球接回去,對話就像桌球一樣輕描淡寫一來ㄧ往,場面不過於激烈,肯定有持續性良性互動,絕無冷場。
凡事盡可能建立在雙贏局面,雙方才不會心生怨懟,選擇上也甘願、爽快、一拍即合。
離職是可展現自己風度、氣度、格局、責任心的機會點,該好好表現,不要隨便搞砸、敷衍。
盡量降低無意識使用英文單字的習慣,長遠會失去許多潛在良緣與機會。
精準表達出對該稽核老師專業能力的敬意與欣賞,同時讓對方理解我們也具備專業能力,並給予肯定
如果親友正在進行心理諮商,我們身為旁人該怎麼做會對對方比較有幫助呢?提供給任何有需要的人參考
「容易升遷的人類」,幾乎都有在職場上執行這一點:將老闆丟出來的球接回去,對話就像桌球一樣輕描淡寫一來ㄧ往,場面不過於激烈,肯定有持續性良性互動,絕無冷場。
凡事盡可能建立在雙贏局面,雙方才不會心生怨懟,選擇上也甘願、爽快、一拍即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Thumbnail
如果一位主管或同事,風評很差,臉上寫著「 我是壞人」,反而好提防,即便離職遠離這些人也較能心安理得一些。 今天要講的是,沒有「直接」對你作出「加害行為」,甚至主動關心你,但期待你維持在很差的狀態的「 好人」。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呢? 從你的弱勢讓他們感受到心靈的滿足(???) 也就是一種嘲笑。如果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討好型人格」(People Pleaser),在心理學又稱「取悅症」、「聖母型人格」。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心理學教授內勒·賈克柏(Nele Jacobs)指出,這類型的人總是以他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行為,只注意到他人的需求,卻漠視自己的。而這種試圖讓所有人滿意的想法,不僅不現實,還對身心健康有害。
Thumbnail
縱向關係就是製造上對下的區別。有些母親會稱讚幫忙做家事的小孩:「你好棒,會幫媽媽做家事呢」。這時候母親在不知不覺中已把孩子的地位看得比自己低,因為當今天換成婆婆做相同的事情時,想必媽媽就不會說:「你好棒,會幫忙做家事呢。」因此稱讚這件事情其實帶有「操控」的意味,稱讚是能力好的人對能力較差的人做的事。
Thumbnail
不要討厭慣於討好的自己。委屈自己、討好他人是一種生存策略,如果你總是這麼做,代表這能為你帶來某些好處。只要你討好,就能讓事情處於控制之中,或舒緩氣氛讓自己感覺舒服。如果不斷討好讓你覺得疲憊,可以躲到無人的地方休息一會,但不要因此責備自己懦弱。
善於提供他人好意,或者說會照顧他人的想法,是一種成熟的展現嗎? 我的經驗觀察到有些人會: 1.聚會時帶東西來給大家吃 2.探班時帶飲料、點心來慰問同事 3.交際場合主動關心那些比較內向的人 而我通常是後者,屬於接受別人好意的,我也不會拒絕 只是我也在想,這是不是跟會"做人"是有關係的
Thumbnail
這本書寫了不少方面,感動他人、說服人以及改變他人的原則 感動他人的原則 1.不要批評也不要責難,更不要抱怨。 2.滿足他人的「重要感」,用真誠的讚美,來鼓舞他人 3.置身於他人立場,刺激他人強烈的需求 4.給予對方真誠的關心 5.讓對方感到高貴重要,並且要有誠意 說服人的方法 1.表示尊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Thumbnail
如果一位主管或同事,風評很差,臉上寫著「 我是壞人」,反而好提防,即便離職遠離這些人也較能心安理得一些。 今天要講的是,沒有「直接」對你作出「加害行為」,甚至主動關心你,但期待你維持在很差的狀態的「 好人」。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呢? 從你的弱勢讓他們感受到心靈的滿足(???) 也就是一種嘲笑。如果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討好型人格」(People Pleaser),在心理學又稱「取悅症」、「聖母型人格」。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心理學教授內勒·賈克柏(Nele Jacobs)指出,這類型的人總是以他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行為,只注意到他人的需求,卻漠視自己的。而這種試圖讓所有人滿意的想法,不僅不現實,還對身心健康有害。
Thumbnail
縱向關係就是製造上對下的區別。有些母親會稱讚幫忙做家事的小孩:「你好棒,會幫媽媽做家事呢」。這時候母親在不知不覺中已把孩子的地位看得比自己低,因為當今天換成婆婆做相同的事情時,想必媽媽就不會說:「你好棒,會幫忙做家事呢。」因此稱讚這件事情其實帶有「操控」的意味,稱讚是能力好的人對能力較差的人做的事。
Thumbnail
不要討厭慣於討好的自己。委屈自己、討好他人是一種生存策略,如果你總是這麼做,代表這能為你帶來某些好處。只要你討好,就能讓事情處於控制之中,或舒緩氣氛讓自己感覺舒服。如果不斷討好讓你覺得疲憊,可以躲到無人的地方休息一會,但不要因此責備自己懦弱。
善於提供他人好意,或者說會照顧他人的想法,是一種成熟的展現嗎? 我的經驗觀察到有些人會: 1.聚會時帶東西來給大家吃 2.探班時帶飲料、點心來慰問同事 3.交際場合主動關心那些比較內向的人 而我通常是後者,屬於接受別人好意的,我也不會拒絕 只是我也在想,這是不是跟會"做人"是有關係的
Thumbnail
這本書寫了不少方面,感動他人、說服人以及改變他人的原則 感動他人的原則 1.不要批評也不要責難,更不要抱怨。 2.滿足他人的「重要感」,用真誠的讚美,來鼓舞他人 3.置身於他人立場,刺激他人強烈的需求 4.給予對方真誠的關心 5.讓對方感到高貴重要,並且要有誠意 說服人的方法 1.表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