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完成國三寒假輔導的座位表、幹部以及工作分配表,準備要收心進入工作模式,下週就是國三的寒假輔導課程,兩個禮拜後就開學,再過幾個月就要升高中會考。我不知道這個10天年假,會有多少學生願意犧牲假期,為了自己的未來升學認真唸書。
去年暑假開始緊鑼密鼓地進行會考複習課程,每一科老師對於複習進度和考試安排都安排緊湊,暑假還特地多留一個小時讓學生進行測驗。有些學生會認真地照著老師的安排,該寫的進度該念的範圍,都會準時完成。而有些學生無論再怎麼提醒,就是無動於衷,上課遲到和發呆放空,作業也不曾完成,除了課堂完成的部分,其他的回家作業全是空白,更不要說課堂考試,因為沒準備分數一定超低分。
我在前幾天看到黃大米老師的一篇文章,非常地有感觸,先給大家看黃大米老師那篇的原文:
每個人都知道讓一個孩子好好長大,讓他具備競爭力的方式,是讓他受教育,教育是窮人翻身的機會,念書就是一種寧靜的創業,每個考試的時候,都是在進階。
身為父母,不要因為忙著賺錢,錯過陪伴孩子的童年,錯過陪伴他養成念書習慣的時間,因為當孩子愛看書,喜歡閱讀時,他人生走歪的機率大大降低,他也可以在書中找到人生的解方,自立自強。
#教育是孩子的第一個創業
黃大米老師提到「唸書就是一種寧靜的創業」,以及「教育是孩子的第一個創業」,很新穎很特別的說法,但仔細想想還真的非常有道理,因為我想到我的求學過程,如果我當初沒有好好念書,從小把把基礎能力奠基好,在社會上就不會比別人還要順利。
大家都知道創業維艱,從開始到有成就,並不是短時間就可以達到,如果短時間達到,也不保證可以持久和永續經營。如果把0到1的創業時間抓個10年,前面默默耕耘的時間可能3到4年,甚至更久才會開始看到事業曙光。而那段不為人知的時間點,就是要不斷累積自己能力,並且尋找機會讓自己被看見。當自己的能力越厚實,並且持續不斷地努力精進,讓自己更好也讓事業能長久,這才是一種良好的創業心態。
進入國中前的那10年,就是一個學習態度的培養時期,尤其是國小階段,閱讀習慣如果沒有在國小建立,進入到學科繁重的國中更難有興致拿課外書閱讀。除此之外,正確的讀書習慣如果也沒有在國小建立好,未來在國高中階段,甚至大學階段,也都會很難應付排山倒海的各種壓力。
因為在這過程中,每一場考試都很無情,考試就是在測驗學生是否達標,通過者進到下一關才會順利銜接。如果沒有達標,即便進到下一關,依舊是在底層遊蕩,若不努力補救,要晉級到下一關就很有難度。因此要在每一關卡順利晉級,最好是具備那個層級所要求的能力,到下一關才能游刃有餘地應付。你的每個時期能力都在累積,能力在堆疊上去之後,輔以閱讀,再加上時間複利,會讓學習效果加倍。
出社會上班,無論是自己當老闆,或是受僱於人,每一個人都是在經營自己,創造對社會的貢獻,就是一種「創業」心態。所以在出社會之前,所歷經的教育階段,就是累積各種能力的時間。如果孩子和家長對於學習的各個階段都不重視,只活在自己的舒適圈,而不去面對那些生硬的課業。而當能力無法提升應付社會所需,甚至無法去判別是非對錯,這些都不是我們樂於看到的結果。
所以,不要輕忽每一個時期的學習,即便是學一技之長,也不可以忽略課業,更不可以忽略閱讀。課業的學習是奠基每個時期的知識基礎,我們在每一個階段都有一定要學習的事情,既然是「國民教育」,就是每一個人都要學會的基本教育。而閱讀的習慣,就是一種自主學習及自我成長,讓我們可以與時俱進最簡單的方式,甚至可以藉由閱讀,去找尋困惑的解方。
創業之前,都會有一段默默無聞的寧靜期。就像我們從小到大的求學階段,就是一個為創業做準備的時期,這10幾年的努力會持續的累積,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求學階段做各式各樣的準備,為的就是出社會可以盡情地展現自我,發揮自己的能力貢獻社會,然後得到應該有的回饋與報酬。用個比較現實又實際的方向思考,你想要得到多少的報酬,就必須看你可以為這社會貢獻多少能力。
因此,為什麼我們總是會說,每個階段的教育,都是在為未來做準備,我覺得我看到黃大米老師的這段文字,我又有一種醍醐灌頂、豁然開朗,又有可以為學生解釋的新方式。如果學生還是對學習存有著僥倖的心態,不肯扎實努力地學習,或是對學習有著錯誤的觀念,我想我還是奉勸趕快調整心態,因為只有自己在乎自己的未來,也只有自己在乎自己未來的職涯規劃。
因為,只有正確的態度,才會有學習成效,也才能持久,無論是在課業,還是未來出社會工作,或是自行創業,都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