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 | 再思考 | 為什麼要學會為觀點提出理由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五章「為何要學如何提出論證?」,我們已經從前一章了解到論證就是要為你的觀點提出理由,那麼,我們為何要如此做呢?只說出結果不好嗎?

筆記內容

作者舉例出一般人極有可能被誤導及愚弄的例子來說明—人的不足之處,可能連自己都無法察覺。努力學會提出論證會增加我們的思考量,讓我們免於被他人的論證所愚弄,只有你了解了如何說,才更有可能覺察出他人論證中的漏洞。就像你去買一樣商品,若無相關知識,只能聽從銷售員天花亂墜的行銷詞彙,無法辨別他說的是真是假,只有學習到相關的知識,才更有利於辨別實情。以下為作者在此章提出的,人極有可能被誤導的例子。

蒙提霍爾問題(又稱為三門問題)

問題的情境是這樣的:你現在正在參加一個益智節目,在這個節目中會有三扇門讓你做選擇。兩扇門的門後是一隻羊,一扇門的門後是節目提供的汽車,只要你能夠選到門後是汽車的那扇門,你就可以將汽車開回家。
選擇的流程如下:一開始主持人會請你先選一扇門,之後主持人會為你開啟剩下兩扇門中,門後是羊的那一扇門,接著主持人會詢問你,「是否要改變選擇的門?」,到底換與不換,哪種選擇有更高的機率可以得獎呢?
答案是改變選擇,得獎的機率高。為什麼呢?因為三扇門中,門後有羊的機率為2/3,所以在一開始你有2/3的機率會選到後面是羊的門。之後主持人為你開了門後有羊的一扇門,剩下兩扇門。回顧到前提,你有2/3的機率選到後面是羊的那扇門,只要中了這2/3的機率,之後你換了門,那麼門後就會是汽車(你會將選擇從羊變為汽車)。那麼輸的情況呢?只有你在一開始就選中汽車的情況,選擇換門才會輸,也就是說機率是1/3。相較之下,當然是選擇換門,贏得汽車的機率較高。(簡單來說,換門,贏的機率為2/3,輸的機率為1/3;不換門的機率則相反,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維基百科—蒙提霍爾問題

只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並為此尋找佐證

這裡以先前提過的「努力是否有用」來舉例。躺平鹹魚團的團員想要證明努力無法有任何改變,因此會去尋找努力很久且一事無成的例子(例如:老翁辛勤工作三十餘年,仍買不起房。),強化自己的觀念,以證明自己是正確的。反之,上進青年團員尋找的例子可能會是「上進青年刻苦努力,三十出頭名下已有多套房產。」來證明努力可以改變未來。這兩者並無對錯以及對立關係,只是顯示人會去尋找自己相信的事物,以印證自身的想法正確。這種情境難免會造成思考盲點,因此需要論證來幫助我們找出盲點並修正。

代表性捷思,類似於刻板印象

代表性捷思就是將某個群體的特徵套用到該群體的個體身上。你認識了一個客家人,你是否會直覺認為他很吝嗇呢?如果有,那麼你就受了代表性捷思的影響。雖然客家人可能有部分或是多數會有吝嗇的習性,但是並非全部都有。使用先前的躺平鹹魚團員來舉例,也許你對於鹹魚的看法會是「一定很廢,什麼事都做不好,除此之外,還窮。」但其實某隻鹹魚可能家裡有礦或是在某一領域專精,充其量是隻只想待在舒適圈的鹹魚。
每個人是不同的個體,其實無法依據其所屬的團體直接進行特徵斷定,但是一般人在聽到一個人的某部分特質(所屬團體),就會推斷其可能工作及行為(他會是怎麼樣的人),這都是代表性捷思法在起作用。雖然代表性捷思可以讓人快速思考,節省精力,但是個人認為並不太適用於個體。(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維基百科—代表性捷思法

華森選擇作業

問題的情境是這樣的,出題者會給予你一個規則以及四張卡片,請你翻開最少量的卡片,來決定規則是否正確。以下有兩個範例:
範例一:
規則為如果一張卡片為B,另一面則為2。四張卡片分別為「B」、「L」、「2」、「9」,卡片一面為英文,另一面為數字,請問要翻開哪幾張卡片來確定規則是否正確呢?
很不直覺對吧?我的直覺反應是翻開B以及2來判斷規則是否正確,但其實這是錯誤的。以邏輯概念來思考,要證明規則正確,就要證明前提(P)可以導出結論(Q),在此規則中,前提為B,結果為2。
要證明規則正確,要使用的方式有兩種,一為若P則Q,二為非Q則非P,此為邏輯推導上的規則。因此翻開B(P)若反面為2(Q)則規則成立;翻開9(非Q),若反面不為B(非P),則規則成立。所以要驗證規則,要翻開的牌會是B與9才對。
範例一此種與日常生活無關的規則驗證容易讓人想錯,幸好若是套用到日常生活的例子,選錯的可能性會大大減少,以下請看範例二。
範例二:
規則為如果下雨(P)就要帶傘(Q),四張卡片分別為「下雨」、「晴天」、「帶傘」、「空手」,卡片的一面為天氣,另一面為狀態,請問要翻開那些卡片來確定規則正確?
這個例子就比較直覺了,選擇「下雨」(P)與「空手」(非Q)就可以確認規則是否正確。檢查「下雨」非常符合直覺,若為「帶傘」則符合規則。若「空手」的背面為「下雨」,就可以證明規則錯誤,反之則符合規則。
在此例子中,直覺並沒有讓我選擇「帶傘」,因為「晴天」也可以「帶傘」。相較於範例一,實際的例子真的比較不會選擇錯誤。(想要詳細了解的讀者可以參考維基百科—華生選擇任務

章節心得

其實這個章節的前三個例子—蒙提霍爾問題、只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代表性捷思,在先前閱讀過的書本中約略有提及,第四個華生選擇作業則是全新接觸。實話實說,前面三項雖然我先前已經有讀過,但是再次看見仍然會選錯,仍然會產生直覺但不完善的想法,並以此為主。因此真的可以理解作者說的,論證的重要性。
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有利於更為廣泛的吸收新知。同時也必須要多多鍛鍊自己,去思考支持結果的原因是否合理,減少直覺性的捷思法帶來的錯誤結果。

參考資料

再思考
作 者:華特・西諾—阿姆斯壯
原文作者:Walter Sinnott-Armstrong
譯者:吳妍儀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9/03/14
第五章:為何要學如何提出論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0會員
67內容數
這個專欄主要是紀錄佩姬個人的學習歷程及觀點分享,學習及分享的素材主要來自於與兒子共讀的童書、經由彭蒙惠英語學習時得到的新知、過去閱讀過的書籍在現實生活中的感悟以及新閱讀的書籍筆記。內容可能會有些過於雜亂,但可以確保的是隨著每次發布文章我都會有所成長,也希望這些內容可以幫助到閱讀此專題的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佩姬觀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四章「論證能做什麼?」,從第一章到第三章是團體間因為種種原因陷入僵局,無法聽進任何有悖於自身觀點的話語,讓論證無法進行。我們為何需要論證?論證能帶給我們什麼呢?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三章「噤言之聲」,「無禮」讓雙方產生誤解及不愉快,那麼團體間的「同質化」及「敵意」又是如何加深的呢?從第一章到第三章是團體間停止溝通,陷入「僵局」的原因分析,有興趣的網友千萬不要錯過了!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二章「毒性談話」,從第一章可以得出結論—「敵意」+「無禮」的談話加深了極化程度,那麼所謂的「無禮」是什麼呢?作者在此章進行了探討。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一章「雖近猶遠」,是關於團體間對立的論述。了解團體間對立的成因有助於檢討自己是否有造成對立現象的加深、何種情況會強化對立以及自己是否有受到影響而聽不進去任何不同於自己的想法。
今天來分享一個故事—擁有相同的認知,才能順利溝通,不造成誤解。 透過日常小故事了解認知對溝通的影響。
今天學習的內容來自於彭蒙惠英語在2022年12月28及29日的文章內容。 美國伊利諾州的祝福醫院,對於符合資格的患者,推出「居家治療」計畫。什麼樣的患者符合資格?居家治療計畫的患者又能得到什麼樣的照顧?好奇的讀者千萬不要錯過喔!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四章「論證能做什麼?」,從第一章到第三章是團體間因為種種原因陷入僵局,無法聽進任何有悖於自身觀點的話語,讓論證無法進行。我們為何需要論證?論證能帶給我們什麼呢?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三章「噤言之聲」,「無禮」讓雙方產生誤解及不愉快,那麼團體間的「同質化」及「敵意」又是如何加深的呢?從第一章到第三章是團體間停止溝通,陷入「僵局」的原因分析,有興趣的網友千萬不要錯過了!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二章「毒性談話」,從第一章可以得出結論—「敵意」+「無禮」的談話加深了極化程度,那麼所謂的「無禮」是什麼呢?作者在此章進行了探討。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一章「雖近猶遠」,是關於團體間對立的論述。了解團體間對立的成因有助於檢討自己是否有造成對立現象的加深、何種情況會強化對立以及自己是否有受到影響而聽不進去任何不同於自己的想法。
今天來分享一個故事—擁有相同的認知,才能順利溝通,不造成誤解。 透過日常小故事了解認知對溝通的影響。
今天學習的內容來自於彭蒙惠英語在2022年12月28及29日的文章內容。 美國伊利諾州的祝福醫院,對於符合資格的患者,推出「居家治療」計畫。什麼樣的患者符合資格?居家治療計畫的患者又能得到什麼樣的照顧?好奇的讀者千萬不要錯過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瑪麗蓮給出了一個相當聰明的思考角度:她讓讀者思考,如果面前有一百萬扇門,你選了其中一扇,而知道答案的主持人打開了九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八扇門,只留下你選的門和另外一扇。「你會毫不猶豫換到另一扇門,對吧?」然而,卻有許多人寫信批評她是數學文盲,甚至嘲諷地說「我看你就是那隻山羊!」。
Thumbnail
解開了人們對直覺的誤解後,接下來,讓我們來玩一個著名的電視節目遊戲。 遊戲規則是這樣的:假設有三扇門,其中有一扇門後藏著一輛汽車,另外兩扇門後則是山羊。你有一次機會選擇一扇門並帶走後面的獎品。 遊戲開始時,你心想,不管選哪一扇門挑中汽車的機率都是1/3,於是隨便選了1號門。 然而,事情沒那麼簡
Thumbnail
現代人大多是自由的,然而自由的人並不總是能輕易發展出自己的想法。 看似自由實則失去了自己的聲音,成為單向度的人。 最近看馬庫色《單向度的人》、以及心理學「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都提到了辯證法這個偶爾出現、總是不知道在說什麼的東西,今天來聊聊它。
Thumbnail
耳根不要太軟,心不要太忙亂,別太在意別人說什麼!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讀書到底有啥屁用 Hello guys ,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社會上有一條叫做食物鏈的東西,決定了我們存活的能力和生存條件,而站在食物鏈上的哪一邊又取決於掌握了多少資源而定。不一定是錢,有時候是權力、技術、美貌、名聲,甚至是強大的社會關係。像是伊莉莎白
Thumbnail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說明:我們可以透過訓練自己用機率思考的方式,做出更好的選擇。機率思考即是設想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在腦中同時想著各種相互衝突的情境,並推估各種情形發生的比例,就可以比較準確無誤做出預測,並選擇較適當的方案。 除了機率思考之外,另外我們還需要學會「假設」,透過正確假設
Thumbnail
有位管理顧問遇見一位牧羊人,管理顧問問牧羊人:「你這邊總共有幾隻羊?」,牧羊人不清楚,管理顧問提議自己可以幫牧羊人數出羊有幾隻,牧羊人說:「我自己數也數得出來。」,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去數這些羊的數目呢? 解決問題的三大原則: 基於事實進行分析 可以彌補經驗不足。(不是靠經驗解決問題,而是靠
Thumbnail
人生的智慧分為三個層次,先做出選擇,往選擇的方向持續的前進,再前進的道路上我們需要與世界博弈,不要因為別人的眼光而影響到自己原本應該要走的路,甚至影響到自己前進的方向。
Thumbnail
除非你有‘’決策恐懼症‘’(Decidophobia), 或是稱為“選擇困難症”,每個人每一天都會面對各種情況,也都必須做出選擇。差別只是,你是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尤其,面對比較重大的情況時,你會以什麼樣的思維方式來做選擇。 仔細回想過去面對比較重大情況;必須做選擇時,竟然發現自己不愛跟從多數人所愛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瑪麗蓮給出了一個相當聰明的思考角度:她讓讀者思考,如果面前有一百萬扇門,你選了其中一扇,而知道答案的主持人打開了九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八扇門,只留下你選的門和另外一扇。「你會毫不猶豫換到另一扇門,對吧?」然而,卻有許多人寫信批評她是數學文盲,甚至嘲諷地說「我看你就是那隻山羊!」。
Thumbnail
解開了人們對直覺的誤解後,接下來,讓我們來玩一個著名的電視節目遊戲。 遊戲規則是這樣的:假設有三扇門,其中有一扇門後藏著一輛汽車,另外兩扇門後則是山羊。你有一次機會選擇一扇門並帶走後面的獎品。 遊戲開始時,你心想,不管選哪一扇門挑中汽車的機率都是1/3,於是隨便選了1號門。 然而,事情沒那麼簡
Thumbnail
現代人大多是自由的,然而自由的人並不總是能輕易發展出自己的想法。 看似自由實則失去了自己的聲音,成為單向度的人。 最近看馬庫色《單向度的人》、以及心理學「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都提到了辯證法這個偶爾出現、總是不知道在說什麼的東西,今天來聊聊它。
Thumbnail
耳根不要太軟,心不要太忙亂,別太在意別人說什麼!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讀書到底有啥屁用 Hello guys ,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社會上有一條叫做食物鏈的東西,決定了我們存活的能力和生存條件,而站在食物鏈上的哪一邊又取決於掌握了多少資源而定。不一定是錢,有時候是權力、技術、美貌、名聲,甚至是強大的社會關係。像是伊莉莎白
Thumbnail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說明:我們可以透過訓練自己用機率思考的方式,做出更好的選擇。機率思考即是設想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在腦中同時想著各種相互衝突的情境,並推估各種情形發生的比例,就可以比較準確無誤做出預測,並選擇較適當的方案。 除了機率思考之外,另外我們還需要學會「假設」,透過正確假設
Thumbnail
有位管理顧問遇見一位牧羊人,管理顧問問牧羊人:「你這邊總共有幾隻羊?」,牧羊人不清楚,管理顧問提議自己可以幫牧羊人數出羊有幾隻,牧羊人說:「我自己數也數得出來。」,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去數這些羊的數目呢? 解決問題的三大原則: 基於事實進行分析 可以彌補經驗不足。(不是靠經驗解決問題,而是靠
Thumbnail
人生的智慧分為三個層次,先做出選擇,往選擇的方向持續的前進,再前進的道路上我們需要與世界博弈,不要因為別人的眼光而影響到自己原本應該要走的路,甚至影響到自己前進的方向。
Thumbnail
除非你有‘’決策恐懼症‘’(Decidophobia), 或是稱為“選擇困難症”,每個人每一天都會面對各種情況,也都必須做出選擇。差別只是,你是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尤其,面對比較重大的情況時,你會以什麼樣的思維方式來做選擇。 仔細回想過去面對比較重大情況;必須做選擇時,竟然發現自己不愛跟從多數人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