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的印記-以「黑暗榮耀」瞭解背景心理知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創傷」(trauma)是指個人在某一段生命時間內,經歷到身體或心理的負面衝擊後,所留在個人身心部份的痕跡或「遺跡」,或說後遺,諸如身體的損傷疤痕,或心理上的所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因為我是一個心理師,茲就心理面的創傷提出看法,「心理創傷」發生及後續處置極為重要,因為心理創傷可能導致創傷者往後生活上情緒調控、生活品質及世界觀的激烈變化。一個人可能外表光鮮亮麗,實則內心已傷痕累累,影響他行事作風,要近距離密切接觸後才感覺得到,據說像仙女一般已逝的黛安娜王妃,也曾有過往的童年創傷。
筆者認為心理創傷的一個特點是把人釘在過去創傷時間流中,減損了活在當下的全然感知經驗的能力,或是反過說個人的心理常常停駐在某個過去時間點的記憶,那時的記憶若感知到的情緒是屬於負面的時候,個人可能在那時經歷一個創傷事件。它表現的樣式繁多,最常觀察到的是在創傷時刻中知覺的異常性,比如人們在地震時所看到的牆壁都扭曲了,或者看到一個人當場被車子撞擊、自己被電捲棒燙傷的身心痛楚感知‥,以及人們一再回想「如果那時候,我能夠如何如何‥」而想更動已發生事件的劇本(意即充滿懊悔地想像過去可以重來的話,能有不同的決定和選擇),那也可能已然告成心理創傷,只是程度還不至於到PTSD那種暴露在可能死亡或身體傷害的情況,這就好像在個人的生命時間軸線中,烙印了一個標記,成為醒目的回想標的。
這個創傷標的,成為一種印記,讓人難以遺忘。若是這個人有身體的傷疤,好比韓劇「黑暗榮耀」中的女角文同珢被校園霸凌後所留下的全身燙傷傷疤,只要一感覺到這個傷疤,就會喚起當時受到傷害的心身經驗狀態,心理上的傷疤則是化做為下列情況:當接收到類似創傷情境的物理刺激時,會喚起當時受到傷害的心身經驗狀態,比如在超市中聽到物品掉落的巨大聲響,從戰場退伍的老兵馬上趴在地上瞬間以為是地雷爆炸。這種「類以創傷情境的物理刺激」或「會喚起當時受到傷害的經驗之刺激」,在心理學上有一個特定的名稱,叫做「喚起物」(reminder)。
當生活外在環境滿是「喚起物」,你可以想見當事人生活是多麼痛苦,他幾乎被過去的創傷回憶占滿,除非他能改寫傷痕或「喚起物」新的意義,不然他總是經驗著創傷感。而創傷往往連帶著衝擊到創傷者的自我感覺,讓創傷者自我感覺不良,有時他會歸咎於自己,認為自己一定是做錯了什麼或是哪裏不好才會在生命中遭到如此糟糕的遭遇,畢竟我們社會常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被惡報了,故反推他就是惡。當創傷者進一步把受傷歸咎於自己時,很可能討厭自己而出現自殘、酗酒、藥物濫用及產生憂鬱情緒的問題,做事也失去了效能,也可能自我放逐。
而我們在實務上是先看到這些結果(自殘、酗酒、藥物濫用、憂鬱情緒、自我效能低落、自我放逐‥),就要反推可能有創傷的存在。
在此,因為訊息量頗多,就此先打住,往後有機會的話,我們會述及創傷的處理原則。以韓劇「黑暗榮耀」為例,心理師關注的是創傷如何治療,而不是「一洩我心頭之恨」的復仇,而哀悼受傷的自己是可能的方法。
點擊有劃底線的字即可連結
avatar-img
210會員
388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有一天,法官要你接受家暴處遇課程⋯ 本篇文章和家暴有關,適合家暴處遇人員或對家暴主題有興趣的人閱讀。
黑暗,榮耀了嗎?心理師解析「復仇」。
讀懂您的保護令。本文適合給家庭暴力相關或是有興趣的人閱讀。
當日常生活有一天不再慣性的進行,發生了意外災難或生病,一時之間康復不起來,或無法完全康復起來,這時生命是跌入了深淵。突然跌落深淵的人會怎麼樣呢?
人與人間的情緒會相互感染,你知道嗎?
如果有一天,法官要你接受家暴處遇課程⋯ 本篇文章和家暴有關,適合家暴處遇人員或對家暴主題有興趣的人閱讀。
黑暗,榮耀了嗎?心理師解析「復仇」。
讀懂您的保護令。本文適合給家庭暴力相關或是有興趣的人閱讀。
當日常生活有一天不再慣性的進行,發生了意外災難或生病,一時之間康復不起來,或無法完全康復起來,這時生命是跌入了深淵。突然跌落深淵的人會怎麼樣呢?
人與人間的情緒會相互感染,你知道嗎?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某個夜晚我們獲得緊急命令,全體戰鬥營分成若干小隊,去金門海岸各哨崗偕同戰士守夜。興奮無比,我被分配到海邊的一個小戰壕裡,當然還有一位正規士官陪同。 我們輪流守望,注意眼前的海面,不能走神,看到有不尋常的動靜,馬上搖電話告知總部。什麼是不尋常的動靜?老士官解釋了許多,我還是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第一次聽到「想要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永遠不會太晚。」覺得有點扯淡,但後來慢慢理解其中的深意:童年經驗多如牛毛,你可以挑選不同的回憶,改變對它們的看法,重新理解與塑造你的童年,那你就可以即時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當然,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不幸的童年,那也永遠不會嫌太遲,只要依同樣的方法炮製即可。
當今的四年級生,小時候真的沒甚麼好玩的。大女生跳橡皮筋玩沙包,大男生玩彈珠尪仔標,小一點的小孩兒就跳房子玩一二三木頭人或老鷹抓小雞。
有人說回憶是初老的症狀,大家是否也有同樣的感覺,似乎年紀越大越喜歡回憶過往,不過這似乎真的就是人生的一個部份。 在父親過世後,二哥將老舊的平房整個打掉,父親的離開就是因為有天半夜起床要去上廁所,但老舊平房屋頂的屋瓦早已有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洞,父親因為連日下雨漏水造成家裡地面濕滑而意外跌倒
想起沈復的〈兒時記趣〉,在記憶裡搜索了以後,決定也來寫自己的兒時記趣,一共六則小故事。
語文教育的前輩們成立國語日報董事會,台大校長傅斯年兼任董事長,董事們全不領報酬,有人捐出自己的版稅給報社;他們多年作出無私的奉獻,終於穩住了局面,七十多年來未曾間斷的日日出報,蓬勃發展到今天。
某個夜晚我們獲得緊急命令,全體戰鬥營分成若干小隊,去金門海岸各哨崗偕同戰士守夜。興奮無比,我被分配到海邊的一個小戰壕裡,當然還有一位正規士官陪同。 我們輪流守望,注意眼前的海面,不能走神,看到有不尋常的動靜,馬上搖電話告知總部。什麼是不尋常的動靜?老士官解釋了許多,我還是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第一次聽到「想要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永遠不會太晚。」覺得有點扯淡,但後來慢慢理解其中的深意:童年經驗多如牛毛,你可以挑選不同的回憶,改變對它們的看法,重新理解與塑造你的童年,那你就可以即時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當然,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不幸的童年,那也永遠不會嫌太遲,只要依同樣的方法炮製即可。
當今的四年級生,小時候真的沒甚麼好玩的。大女生跳橡皮筋玩沙包,大男生玩彈珠尪仔標,小一點的小孩兒就跳房子玩一二三木頭人或老鷹抓小雞。
有人說回憶是初老的症狀,大家是否也有同樣的感覺,似乎年紀越大越喜歡回憶過往,不過這似乎真的就是人生的一個部份。 在父親過世後,二哥將老舊的平房整個打掉,父親的離開就是因為有天半夜起床要去上廁所,但老舊平房屋頂的屋瓦早已有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洞,父親因為連日下雨漏水造成家裡地面濕滑而意外跌倒
想起沈復的〈兒時記趣〉,在記憶裡搜索了以後,決定也來寫自己的兒時記趣,一共六則小故事。
語文教育的前輩們成立國語日報董事會,台大校長傅斯年兼任董事長,董事們全不領報酬,有人捐出自己的版稅給報社;他們多年作出無私的奉獻,終於穩住了局面,七十多年來未曾間斷的日日出報,蓬勃發展到今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一位作者從幼年時期到成年的創傷經驗,包括家庭暴力、霸凌和性侵犯。作者探討了這些經歷如何影響她的身心健康,以及她在療癒過程中的掙扎與反思。文章提醒讀者在面對創傷時,要做好心理準備,允許自己逃避也是一種選擇。
Thumbnail
創傷…來自於經驗這不可否認,簡單的解釋就是當人遇到困境、高壓環境、嚴重事故、霸凌、傷害等以致身心受創,即使事件已過許久大腦仍會不經意出現相同畫面,造成生理心理不適而嚴重影響生活。
●          團體工作/專業工作中, 面對壓力,常見創傷喚起的神經系統反應 ■          戰(反擊,來避免再受傷) →攻擊、指責 ■          逃(移動,到更安全的地方) →迴避、打岔、說笑、理智化 ■          凍結(關閉感受,以避免感受到
Thumbnail
創傷個案很常會經歷創傷經驗「重現」(flashback)現象。所謂的「重現」,可能是過往跟創傷有關的畫面、記憶片段在當事人清醒時顯現在腦中,或者在當事人睡覺時形成夢境......
Thumbnail
當我們遇到創傷時,命名這個痛苦並瞭解創傷反應的類型、影響以及依附障礙,內心被禁聲、被忽略的部分就得到了支持和認可。在無法命名經驗的情況下,創傷就像無名孤魂一般飄盪潛抑,但一旦給予名字,便能從黑暗中召喚回來。
Thumbnail
累積好幾年下來的自費諮商經驗,也遇過太多性侵、家暴、親密關係暴力、外遇等受創的個案,這幾年更是遇見不少發展性創傷、C-PTSD的個案,有感於創傷的普遍性,以及諸多個案都受苦於過往的傷害,我起心動念,想寫寫治療札記......
Thumbnail
上週靜下來讀了點書,沒想到這周接案就巧妙的用上,好像總是有些奇妙地共時性,但這也提醒我得再進修進步,所以趕快來寫下學習的紀錄,好理理思緒。 當生活變得難以忍受,遭受無可承受的痛苦或焦慮,內在的部分又經歷了甚麼災難性的經驗呢?這些經驗又提供給人甚麼意義,讓一個人他完整的、對於自己關於我的概
Thumbnail
HI: 你聽過PTSD(創傷壓力症候群)嗎? 你知道會創傷會為人帶來的後續反應嗎? 以Mike為例,創傷的存在就像生命的黑洞一樣。 即使你不做處理,它也會一點一滴侵蝕掉你的生命力.. 創傷後的人生專題系列,是Mike與創傷為伍的生命經驗。 它使我沒有任何逃避,只能誠實以對。
Thumbnail
生命的感覺,消失在創傷發生的那一刻或積累。 那是恐懼在低語, 逐漸消蝕我內心得以居住的空間......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一位作者從幼年時期到成年的創傷經驗,包括家庭暴力、霸凌和性侵犯。作者探討了這些經歷如何影響她的身心健康,以及她在療癒過程中的掙扎與反思。文章提醒讀者在面對創傷時,要做好心理準備,允許自己逃避也是一種選擇。
Thumbnail
創傷…來自於經驗這不可否認,簡單的解釋就是當人遇到困境、高壓環境、嚴重事故、霸凌、傷害等以致身心受創,即使事件已過許久大腦仍會不經意出現相同畫面,造成生理心理不適而嚴重影響生活。
●          團體工作/專業工作中, 面對壓力,常見創傷喚起的神經系統反應 ■          戰(反擊,來避免再受傷) →攻擊、指責 ■          逃(移動,到更安全的地方) →迴避、打岔、說笑、理智化 ■          凍結(關閉感受,以避免感受到
Thumbnail
創傷個案很常會經歷創傷經驗「重現」(flashback)現象。所謂的「重現」,可能是過往跟創傷有關的畫面、記憶片段在當事人清醒時顯現在腦中,或者在當事人睡覺時形成夢境......
Thumbnail
當我們遇到創傷時,命名這個痛苦並瞭解創傷反應的類型、影響以及依附障礙,內心被禁聲、被忽略的部分就得到了支持和認可。在無法命名經驗的情況下,創傷就像無名孤魂一般飄盪潛抑,但一旦給予名字,便能從黑暗中召喚回來。
Thumbnail
累積好幾年下來的自費諮商經驗,也遇過太多性侵、家暴、親密關係暴力、外遇等受創的個案,這幾年更是遇見不少發展性創傷、C-PTSD的個案,有感於創傷的普遍性,以及諸多個案都受苦於過往的傷害,我起心動念,想寫寫治療札記......
Thumbnail
上週靜下來讀了點書,沒想到這周接案就巧妙的用上,好像總是有些奇妙地共時性,但這也提醒我得再進修進步,所以趕快來寫下學習的紀錄,好理理思緒。 當生活變得難以忍受,遭受無可承受的痛苦或焦慮,內在的部分又經歷了甚麼災難性的經驗呢?這些經驗又提供給人甚麼意義,讓一個人他完整的、對於自己關於我的概
Thumbnail
HI: 你聽過PTSD(創傷壓力症候群)嗎? 你知道會創傷會為人帶來的後續反應嗎? 以Mike為例,創傷的存在就像生命的黑洞一樣。 即使你不做處理,它也會一點一滴侵蝕掉你的生命力.. 創傷後的人生專題系列,是Mike與創傷為伍的生命經驗。 它使我沒有任何逃避,只能誠實以對。
Thumbnail
生命的感覺,消失在創傷發生的那一刻或積累。 那是恐懼在低語, 逐漸消蝕我內心得以居住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