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嚇絕不會是教育一個孩子的好方法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滑到一則新聞:
新竹一位媽媽給不願意學習的小一兒體驗1日流浪漢。
孩子最後驚恐崩潰哭喊:「媽媽對不起啦!我下次不會了!我想要回我們溫暖的家。」
震撼教育的結局引發大眾熱議。
想知道朋友們,你們是怎麼看呢?
詳細的發生過程和孩子的家庭背景,
我不是這麼清楚。
如單純由新聞的敘述去理解,
我是替這個孩子感到同情的…(嘆)
▪️
#恐嚇絕不會是教育一個孩子的好方法
這是舊時代的教養模式,
已經是現代科學教養證實不合適的模式,
必須杜絕在我們這一代,
我們必須要有所覺知!
(如果你不認同我 請不留痕跡默默的滑走即可 )
▪️
「不讀書就得吃苦」,
多少父母苦口婆心地叨念,
但孩子還是不在乎,
散漫、拖延、得過且過。
時代變了,
更富足的生活中,
我們不能再像老一輩那樣,
拿不讀書就得吃苦的論調搪塞孩子。
因為,
孩子今天能夠因為厭惡勞動吃苦而學習,
明天也會因為厭惡學習的辛苦而再次放棄學習呀!
我認為,
短暫的刺激是發揮不了長期效用的。
表面的陣痛,
根本無法觸及孩子內心深處。
孩子很快就會知道:
家長不過是嚇唬嚇唬自己!
很快就學會更擺爛了呀!
▪️
#想要讓孩子體諒父母得先讓孩子靠近父母
很多父母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
他們不讓孩子受一點點的委屈,
也從未讓孩子知道父母的不易,
孩子根本無從體會。
即使你帶著孩子去參加一些體驗營,
或者去看一些窮困國家的紀錄片,
甚至是像這位媽媽一樣拖出去當乞丐,
「效果」都只會是短暫的。
只要孩子夠聰明,
很快就會讓你白忙一場。
讓孩子多了解你或者跟著你一起工作吧!
讓孩子深入的了解,
想要有現在這樣的生活,
爸媽是累積了多少付出才有的。
想要有現在這樣的生活,
你必須有像爸媽一樣的本事!
如果孩子你還想要有更好的生活,
那就請付出比爸媽更多的努力吧!
#我們要成為孩子的指路人不是施暴者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到了青春期,
你一定也發現,
相較於以往的我們,
他們有著極強的自我意識!
他們渴望獨立,
也有能力走出家門,
說教只會反效果!
所以作為父母,
絕對不可盲目的恐嚇孩子,
而是要多給自己和孩子交流的機會。
在了解彼此的基礎上,
一起去探索學習的奧義,一起體驗生活。
#吉米把最愛的彩虹糖
#悄悄放在媽媽最常使用的手機架上
#說最愛的糖果要送給最愛的媽媽
    avatar-img
    12會員
    118內容數
    當一個大人(教師)懂得使用正確的對話方式,孩子(學生)會喜歡跟你在一起,你也會更喜歡孩子。正確的對話讓人生命經驗一致性的連結,教育只要往這個方向走,問題將不會是問題了。茶米老師的校園日誌,分享校園對話的實際案例,也紀錄茶米老師的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茶米老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週二要開學了, 我家的吉米小弟弟卻不斷地在哀嚎: 「我不想上學!我要一直放假!我不想上學!」 ▪️ 大家都說要提早給孩子收心, 自己的孩子卻一直吵著不想上學。 哎呀! 這該如何是好呀? 是放假放到心都野了是嗎? 現在才幾歲怎就不想上學了呢? 那以後國中高中怎麼辦呢? 未來會不會考不上大學呢? 如果考
    「媽媽~你有強迫症喔!」 湯米趴在飯店的大床上看著我說。 一到飯店房間, 我的第一個動作就是開始整理行李。 手上提的、背上背的、地上拖著的, 全部都歸類擺好就定位了, 我才肯放心休息。 可我那兩個小朋友就不一樣嚕! 手上提的、背上背的, 還有那在地上拖著的玩具和娃娃們(兄弟倆出遊喜歡帶一堆娃娃玩角色
    「那青春期的孩子呢?你認為父母要給予的重點又是什麼呢?」 我望著開著車的豬爸爸問。 豬爸爸:「精神的滋養呀!精神上的營養最重要!學習一樣排在後頭。」 「許多的青少年走歪了,看看他們的家庭猶如情感文化的沙漠。這跟家境富裕貧困無關,也跟父母的學歷無絕對關係!」 「這就是為什麼ㄧ個低學歷的爸媽,ㄧ樣可以引
    吉米高舉心念已久的烤羊肉串滿足的喊到: 『這~才是人生吶!』 豬爸爸帶著小米兄弟去逛嘉義夜市, 三人開心的吃這玩那的, 吉米突然感嘆來的一句, 讓豬爸爸和湯米笑得東倒西歪。 湯米:「哈哈!你是有多爽啦!」 ▪️ 10歲以前的孩子單純如張白紙, 他的世界是以自我和家庭為中心。 豬爸爸很喜歡逛夜市, 享
    我是個很強勢的媽媽, 特別是初為人母時。 兇悍如貓媽護崽, 誰敢碰不對我的寶貝兒, 貓爪伺候!(兇) 從生物學的角度解釋, 是人類擁有的優秀育幼行為。 可奇怪的是, 育兒期怎各家長度不ㄧ? 約18年到60年這樣⋯⋯🙄 ◾️ ㄧ邊手持煙火謀生, ㄧ邊育兒的年歲中, 讓人漸漸明白, 原來也是那不斷取捨
    面對事件,大人的介入步驟參考: 「聊一下嗎?」 「我看到你……,發生什麼事了?」 「願意多說一點嗎?」 「我感覺….,我需要你……。」 「你是怎麼想的呢?」 「從什麼時候開始,你有了這個想法?」 「沒關係的,我們一起再想想辦法。我會一直陪著你。」 「我相信你,你自己決定吧!」 ▪️ 「聊一下嗎?」
    週二要開學了, 我家的吉米小弟弟卻不斷地在哀嚎: 「我不想上學!我要一直放假!我不想上學!」 ▪️ 大家都說要提早給孩子收心, 自己的孩子卻一直吵著不想上學。 哎呀! 這該如何是好呀? 是放假放到心都野了是嗎? 現在才幾歲怎就不想上學了呢? 那以後國中高中怎麼辦呢? 未來會不會考不上大學呢? 如果考
    「媽媽~你有強迫症喔!」 湯米趴在飯店的大床上看著我說。 一到飯店房間, 我的第一個動作就是開始整理行李。 手上提的、背上背的、地上拖著的, 全部都歸類擺好就定位了, 我才肯放心休息。 可我那兩個小朋友就不一樣嚕! 手上提的、背上背的, 還有那在地上拖著的玩具和娃娃們(兄弟倆出遊喜歡帶一堆娃娃玩角色
    「那青春期的孩子呢?你認為父母要給予的重點又是什麼呢?」 我望著開著車的豬爸爸問。 豬爸爸:「精神的滋養呀!精神上的營養最重要!學習一樣排在後頭。」 「許多的青少年走歪了,看看他們的家庭猶如情感文化的沙漠。這跟家境富裕貧困無關,也跟父母的學歷無絕對關係!」 「這就是為什麼ㄧ個低學歷的爸媽,ㄧ樣可以引
    吉米高舉心念已久的烤羊肉串滿足的喊到: 『這~才是人生吶!』 豬爸爸帶著小米兄弟去逛嘉義夜市, 三人開心的吃這玩那的, 吉米突然感嘆來的一句, 讓豬爸爸和湯米笑得東倒西歪。 湯米:「哈哈!你是有多爽啦!」 ▪️ 10歲以前的孩子單純如張白紙, 他的世界是以自我和家庭為中心。 豬爸爸很喜歡逛夜市, 享
    我是個很強勢的媽媽, 特別是初為人母時。 兇悍如貓媽護崽, 誰敢碰不對我的寶貝兒, 貓爪伺候!(兇) 從生物學的角度解釋, 是人類擁有的優秀育幼行為。 可奇怪的是, 育兒期怎各家長度不ㄧ? 約18年到60年這樣⋯⋯🙄 ◾️ ㄧ邊手持煙火謀生, ㄧ邊育兒的年歲中, 讓人漸漸明白, 原來也是那不斷取捨
    面對事件,大人的介入步驟參考: 「聊一下嗎?」 「我看到你……,發生什麼事了?」 「願意多說一點嗎?」 「我感覺….,我需要你……。」 「你是怎麼想的呢?」 「從什麼時候開始,你有了這個想法?」 「沒關係的,我們一起再想想辦法。我會一直陪著你。」 「我相信你,你自己決定吧!」 ▪️ 「聊一下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有些時候,孩子就是教不會。 無論你用什麼方式, 就是...教不會、教不會、教不會! 那不是身為父母的您們的問題 用盡方法,努力過了,還是不管用怎麼辦 只要相信 「孩子會長大的」 就夠了。 然後跟隊友說聲「辛苦了!」 足以 #高小露的阿薩母教養 #高佳均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聽著家教學生最近的煩惱,我滿是心疼,在充滿恐懼與壓力的環境下,孩子升上高中後已失去動力讀書,孩子身邊不缺少「你老是逃避讀書。」的勸說,缺少的是一個願意理解他的大人。很幸運地,教育界在這個世代有了《不用獎勵的教育之道》這樣相見恨晚的書,這本書幫助許多老師放下背負已久的重擔,是讓我重拾教學熱情的寶典。
    小女兒讀高三時,班上有一位同學,因為努力複習功課,沒時間陪她弟弟玩,卻被父親毆打了很多次。還撂下了一句話:讀書很偉大嗎? 因為臨近考期,小孩也滿十八歲了,我沒時間去跑行政司法程序。所以就讓女兒把她同學帶來社區的圖書室,有時候太晚了,我們就開車載她回家。 有次小朋友突然問我,是不是有點歧視她家?我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以Tony老師分享的家教案例為引,我分享了自己的體會和想法。當面對孩子消極的學習態度,Tony老師如何通過引導的方式,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而孩子們在地震中的驚悸與喜悅帶給我什麼樣的喜悅與擔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昨日看到新聞描述一對藝人夫妻因為三歲小孩在外面哭鬧不想使用公共廁所而決定立即返家,並且表示教育不能等,希望小孩能謹記在心。 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不禁讓我想起過去也曾經有人告訴我類似的方式,只要小孩在外面哭鬧絕對不要猶豫立即返家,或是小孩不吃飯就馬上倒掉,若是不收拾玩具就是直接扔進垃圾車。 看似有
    Thumbnail
    一天,在台北車站的月台等捷運,聲嘶力竭的「不要」劃破天際,因為離我有一段距離,所以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依稀見到三、四歲大的孩子,坐在地上就是不願意走,身旁的大人也火了:「你這孩子就是不乖…」。大人的訓誡顯然沒發揮效果,孩子歇斯底里起來,伴隨哭聲的「不要」更大聲了。  這樣的場景,或許每個人都不陌生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有些時候,孩子就是教不會。 無論你用什麼方式, 就是...教不會、教不會、教不會! 那不是身為父母的您們的問題 用盡方法,努力過了,還是不管用怎麼辦 只要相信 「孩子會長大的」 就夠了。 然後跟隊友說聲「辛苦了!」 足以 #高小露的阿薩母教養 #高佳均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聽著家教學生最近的煩惱,我滿是心疼,在充滿恐懼與壓力的環境下,孩子升上高中後已失去動力讀書,孩子身邊不缺少「你老是逃避讀書。」的勸說,缺少的是一個願意理解他的大人。很幸運地,教育界在這個世代有了《不用獎勵的教育之道》這樣相見恨晚的書,這本書幫助許多老師放下背負已久的重擔,是讓我重拾教學熱情的寶典。
    小女兒讀高三時,班上有一位同學,因為努力複習功課,沒時間陪她弟弟玩,卻被父親毆打了很多次。還撂下了一句話:讀書很偉大嗎? 因為臨近考期,小孩也滿十八歲了,我沒時間去跑行政司法程序。所以就讓女兒把她同學帶來社區的圖書室,有時候太晚了,我們就開車載她回家。 有次小朋友突然問我,是不是有點歧視她家?我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以Tony老師分享的家教案例為引,我分享了自己的體會和想法。當面對孩子消極的學習態度,Tony老師如何通過引導的方式,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而孩子們在地震中的驚悸與喜悅帶給我什麼樣的喜悅與擔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昨日看到新聞描述一對藝人夫妻因為三歲小孩在外面哭鬧不想使用公共廁所而決定立即返家,並且表示教育不能等,希望小孩能謹記在心。 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不禁讓我想起過去也曾經有人告訴我類似的方式,只要小孩在外面哭鬧絕對不要猶豫立即返家,或是小孩不吃飯就馬上倒掉,若是不收拾玩具就是直接扔進垃圾車。 看似有
    Thumbnail
    一天,在台北車站的月台等捷運,聲嘶力竭的「不要」劃破天際,因為離我有一段距離,所以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依稀見到三、四歲大的孩子,坐在地上就是不願意走,身旁的大人也火了:「你這孩子就是不乖…」。大人的訓誡顯然沒發揮效果,孩子歇斯底里起來,伴隨哭聲的「不要」更大聲了。  這樣的場景,或許每個人都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