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痛苦可以分享嗎?:不以愛與正義之名消費傷痛

這本書借來有點久了,可能是因為之前都用中午的時間看,如果約了鬥牛就又放下書本,搞得這本書看很久又一直沒看完這樣,終於是在連假結束前看完這樣。這個連假接連看了四本書,覺得充實愉快。而這本從韓國經驗討論的痛苦關係,探討了比較少受到關注的痛苦外延,結論出痛苦不僅是個人經驗,也是社會關係網絡的互動。
作者先從三個案例開始:婚姻觸礁、老年病痛、喪偶,分別討論痛苦所帶來各樣關係破壞。痛苦一旦進入無意義的狀態,就容易產生割裂關係的結果。當受苦的人開始懷疑為何發生在自己身上、不知痛苦何時終結、以及這些痛苦沒有帶來任何除了忍受以外的改變,就可能使得受苦者感受到孤獨,而這個孤獨不僅是心理上的不被理解,也是物理上的獨一無二。當這些痛苦無從透過語言表達,就破壞了一般的人際,而宗教的咒語,也就成了新的溝通,透過發出類似的聲音等形式,來達到一致,並產生似乎有溝通或共同的感受。
當痛苦進到社會層次,就個人而言的難以溝通,卻因為需要社會的關注或受苦也需要受到肯認,使得痛苦在這個層次上,有了刷存在感的需求。而社會也對受苦有了既定的想像,極化之後這些痛苦也必須要夠痛苦才能引起夠多的關注和共鳴,惡性循環之下,黑粉出現,受苦者也必須要保持著一個所謂痛苦的樣子,才能彰顯真實經歷的痛苦。
在網路、媒體的世代,痛苦的經驗不僅因此更為極端,也使得受苦者必須在持續的痛苦經驗表現與痛苦經驗因為表現得不夠痛苦而遭漠視遺忘。對照著各樣悲劇,大眾期待的是悲劇主角戲劇性的上演一齣苦情劇碼,一旦角色脫離了多數人的想像,就可能產生歧異的結果。不僅韓國,臺灣也曾上演這樣的劇碼。當山難大難不死,應該要驚恐、無語,倘若微笑以對,恐怕就得招來一波輿論公審謾罵;至親慘遭兇手殺害,如果支持廢除死刑的立場,最後也可能模糊焦點;更別提在此之後繼續社會運動,投身政治,那消費死者的標籤,恐怕又更是不能承受之重了。
最後,作者梳理了受苦的人可以試著透過各種方式,來試著呈現、表達、展演自己正經歷的痛苦;而周圍見證受苦的人,也需要建立起支持系統,以免捲入痛苦的漩渦;打破立即需要回應的對話溝通,透過審慎的選擇表達,並且試著開啟新的可能,就有機會讓痛苦遇見轉機。
回到痛苦可以分享嗎?大抵而言很不容易,也需要不斷探索。痛苦的分享具有某種破壞性,但不應該因此而壓抑,使得痛苦不斷發酵。當痛苦在迂迴前行中找到轉機時,才使得痛苦有了意義而不僅只是痛苦。
書中有提到但是談得篇幅不是很多的人權運動者,他們曾經的受苦經驗,放在這個脈絡中,所經歷的那些真實的犧牲,應該受到完整的介紹。這些並不是政治上的展演或選票提款機,而是讓那些痛苦對犧牲者有意義,也對享受成果的人產生新的連結。
推薦給身邊經歷過痛苦,或曾經試著解決痛苦的朋友,這本書抽絲剝繭的討論痛苦,會讓痛苦的感受更清晰,進而可能處理、解決。也推薦給覺得轉型正義是政治操弄的朋友,或許你應該從作者的進路來理解過去曾經發生過的苦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