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仔粿除了有像「紅龜粿」的作法之外,最常見的還是「包仔粿」的作法,紅龜粿的內餡大多做「甜」的,而包仔粿則多為「鹹」內餡或「半鹹甜」。
包仔粿也有人稱「菜包」、「菜包粿」或「豬籠粄(客家)」,粿的部份一樣是糯米 做的,裡面包很多蘿蔔絲,如果是做葷的,還會加入絞肉、蝦米和紅蔥頭,半鹹甜口味會再加入花豆、花生、冬瓜糖等食材。
蘿蔔絲雖是靈魂,但也有分「新鮮刨絲」和「刨絲曬乾(菜脯米)」兩種作法,各有擁護者。
閩南人說「粿」、「做粿」,客家人說「粄」、「打粄」,細節上有些不同,但不深究的話,其實還滿像的。
雖然現在我們看包仔粿有紅色、黃色、紫色、綠色等各種顏色,不過原本都是白色的,加上紅麴便成紅色,加上南瓜便成黃色,加上山藥便成紫色,加上艾草、鼠麴草便成綠色了。
我覺得紅色、黃色的粿雖然看起來顏色繽紛,但吃起來和白色的其實差不多,而綠色的草仔粿會比較有特殊的植物青草味,再加上對外婆的回憶,我會偏愛它一些。
小時候,回外婆家吃草仔粿是特別開心的事,但那也是阿母最大的遺憾,她沒有把這項技能學起來,當吃到不怎樣的粿時,便會長吁短嘆。
比起扁扁的紅龜粿,包仔粿的外型略小,呈現圓嘟嘟的可愛樣。
包仔粿是30至50克重估1份醣(差別在於蘿蔔絲放的多寡,以及粿和餡的比例),一個有120至140克重,大概是2.5至4份醣,醣量也是不容小覷,也別以為做成鹹口味,就能多吃,還是可能會踩雷的。
除了艾草、鼠麴草,草仔粿也有人會用青苧麻葉、桑葉、香蘭葉、大葉田香、雞屎藤、魚腥草等去做,就是隨地取材,有什麼就用什麼的概念。
另外,瑞塔塔還吃過「茶粿」或稱「茶粄」,多為粵式和客家作法,材料用了茶葉粉末,會有茶的清香,比包仔粿做得更小,約半個手掌大,現在比較少見,只在某些觀光地區會販售,如宜蘭大同、新北坪林能買到。
茶粿的內餡一樣是有甜口味(紅豆、花豆、芋頭)和鹹口味(蘿蔔絲)兩種,所以估醣和紅龜粿、包仔粿差不多,29至50克重估1份醣,一個約1.5至2.5份醣。
簡單來分,鹹內餡有很多蘿蔔絲的就50克重估1份醣,甜內餡是29克重估1份醣,半鹹甜或沒有很多蘿蔔絲的鹹內餡是30至40克重估1份醣。
以附圖的包仔粿(菜包粿)為例,雖然是鹹內餡,但粿很多、餡不多,瑞塔塔是以30克重估1份醣,一整個估4份醣,之前有分享過。
無論是包仔粿、草仔粿,還是茶粿,都是高GI(升糖)食物,會擔心餐後血糖太難看的人,建議一次吃半個就好。
(1份醣=15克碳水化合物=1/4碗白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