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為什麼漁人「必須」離開桃花源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勾勒的理想世界,從尋訪桃花源到離開桃花源,寫得韻味悠然。〈桃花源記〉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可以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桃花源記」一詞成為文化符號,影響中國人對理想世界的樣貌: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景色美,也是「黃髮垂髫,怡然自樂」的風俗美。
第二:文字雖淺白卻緊弛有致,既有尋訪路上的探險,也有進入桃花源後舒張,還有離開桃花源的匆促,以及尋訪不得的失落。文章的節奏感很棒。
第三:文章的結尾營造出悵然若失的餘韻,細讀完真的會掩卷嘆息。
正因如此,短短的〈桃花源記〉,一直是核心古文,一直在核心古文之外為人熟知,一直有各種的研究和延伸。我記得自己曾和學生討論過一個問題:漁人為什麼要離開桃花源?

離開的原因

漁人為什麼要離開桃花源?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我們可以有各種想法:也許漁人想家,也許他想要帶自己的家人來?
而我這次重讀〈桃花源記〉,試著換個方式問問題:「為什麼漁人『必須』離開桃花源」?
多了「必須」兩個字,答案反而從開放式變成半開放式,既然是必須,那就等於有了個前提:陶淵明是有意讓漁人離開的。也因此,要回答這個答案,就必須從陶淵明的生平,和他所處的時代背景找尋合理的線索。
再繼續討論之前,讓我們先岔出〈桃花源記〉,來討論2020年得到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寄生上流》。

為什麼基婷「必須」死?

《寄生上流》是一部很容易引起討論的電影,電影圍繞著「階級」的議題展開,導演奉俊昊運用大量的物件隱喻抽象的階級差距,再以「氣味」作為起火點和導火線,把劇情推向最高潮。
到了劇情尾聲,管家的丈夫在派對行兇,恰好端著蛋糕的基婷出現,成為枉死刀下的冤魂。
基婷是誰?基婷是代表下層階級金家的女兒。在電影中,她是整個金家最聰明,最有機會突破階級限制,躋身上流的人。這樣的她,卻成為金家在「寄生上流」的過程中,唯一的喪命者。正因此,關於「為什麼死的是基婷」這樣的討論也成為熱點。我自己很喜歡冒牌生的看法,他是這樣說的:
基婷身上的一些特質,與這個家庭有悖,但也是這個家庭缺失並期許的,可以說她是這個家庭與富人階層最相近的一個參照,她隱隱的反而要成為這個家庭的旗幟所在。
戲謔的是,從容不迫的她,毫無徵兆地倒在了血泊之中。她的死,表明這個四口之家已然崩塌,而那階級的幻夢也在這一刻被真正殺死了。
(原文:為什麼基婷一定要死
也就是說,基婷的死是「必須」的,這個必須來自於編劇要藉由基婷的死,來傳達特定概念。基婷的死不是個性決定命運這種有關人物自身特質這類的事情,而是人物服務故事主題的一種表現。雖然基婷的死讓人錯愕又不捨(我覺得她很迷人),但似乎又是種必然。
我們帶著這樣的理解,回到〈桃花源記〉,來看看為什麼漁人「必須」離開?它的離開,是為什麼主題服務呢?

漁人的進入與離開

回到〈桃花源記〉,陶淵明想要說的是什麼呢?陶淵明想說內容有兩層:第一層是桃花源的生活描述其實來自於對現實生活的不滿,關於這部分的討論,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桃花源記:理想世界的建構與思辨);第二層就是想表達:要進入理想世界的首要條件,就是要「無心機」,這部分的討論可以看〈桃花源記〉的第一段和第三段。
第一段是這麼描寫:
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路之遠近,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入。
(翻譯)
東晉太元年間,有一個武陵人,靠捕魚維生,一天他沿著溪水划船前行,竟忘記走了多遠的路。忽然遇到一大片桃花林,在兩岸幾百步的範圍內,竟然沒有一棵雜樹,青草芬芳鮮美,落花繁多。漁人覺得十分驚奇,再向前走,想走完這片桃花林。桃花林的盡處,就是溪水的源頭,走到那裡便發現有一座小山,山有個小洞口,好像透著點光亮。於是漁人就離開小船,從洞口進去。
分析這段描寫,首先不能忽略的就是漁人是在「無意間」發現桃花源入口的。從一開始「忘」路遠近,以及「忽」逢桃花林,都說明這種「無意」。
然而只是「無意」還不夠,還需要有探索的慾望,因此陶淵明用四句話勾勒出一片絕美景觀:忽逢桃花林,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正是因為桃花林如此純粹美好,讓漁人感到「好奇」,渴望近一步探索,才會繼續前行;而山口的那道光也是一種呼喚,除了強化漁人的好奇之外,我們不妨也將它想像成是對光明世界的追求。
有了「無意」「好奇」之外,進入桃花源的元素就剩最後一個了。陶淵明寫道:便捨船,從口入。最後一個元素就是「捨」,要進入桃花源,必須捨棄原有的謀生工具,對漁人來說,這就是船。
我們不妨整理一下,進入桃花源的三個要素:「無意」,「對純淨,光明的好奇」,「捨」。
漁人在桃花源待了一段時間後,打算告辭。桃花源的人告訴他,這個地方「不足為外人道也」
離開桃花源後,漁人把進入桃花源的要素一一抹去,我們來看第三段: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翻譯)
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他的船,就沿著先前的來路回去,一路上都做了標記。到了郡裡,就去拜見太守,報告自己進入桃花源的經過。太守立即派人隨他前往,尋找先前所做的標記,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原來那條路了。南陽有位劉子驥先生,是個清高的人士,聽到這件事後,高興地計劃好一切,打算前去尋找,可惜沒有實現,不久就病逝了。以後就再也沒有人去尋訪這個桃花源了。
首先是「得其船」,對應著第一段的「捨」;接著是扶「向」路,沿著先前的路走,代表沒有好奇,沒有探索,恰可和第一段的「好奇」對應;最後是「處處誌之」,代表刻意,與第一段的「忘」路遠近、「忽」逢桃花林作為對應。

為什麼漁人「必須」離開

誠如基婷必須離開是因為要完成導演的象徵寓意(晉升上流的破滅),漁人的進入與離開也可以看成是為了對比,藉由前後的對照來強調無心機、相信美好,光明以及願意捨棄名利,正是進入桃花源的鑰匙。
陶淵明為何如此強調這些元素呢?因為理想世界有時是基於對現實世界不滿的投射,陶淵明所處的東晉時代,內部爭權嚴重,比較有名的包涵早期王敦之亂、蘇峻之亂,後期又有孫恩盧循之亂等等,這些內亂往往充滿著心機、混亂以及對名利的慾望。
順此我們也可以討論為什麼太守和劉子驥找不到桃花源?太守找不到桃花源,因為他是名利的代表,又是刻意的尋找(有心機);劉子驥雖然與名利無關,但他的欣然「規」往,依舊是心機的展現,也因此未能尋訪桃花源。
我們或許也可以再往下追問:劉子驥找不到桃花源可以接受,但為什麼要寫他不久後過世呢?(尋病終)

桃花源的失落,結廬人境的建立

要回應上述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先來看看學界對於〈桃花源記〉寫作時間的討論。有一派認為這是陶淵明早期的創作(東晉時期),另一派認為這是陶淵明晚期的創作(南朝宋時期),我自己比較喜歡早期創作的說法。換句話說,我認為應該是先有〈桃花源記〉,才有飲酒詩那句著名的「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順著這個思路,或許陶淵明想說的是:連劉子驥都無法找到桃花源,代表現實世界不會再有桃花源了。陶淵明最終還是體認到自己必須要活在人世間,因此只能在心裡建立理想空間,建立「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心境。
當然這並不是很嚴謹的學術討論,不過我覺得這樣的解讀,其實最能撫慰的是身為讀者的我:即使這個世界很不美好,即使桃花源不會存在於真實世界,我依然可以悄然的在心裡建立它,讓它成為秘密基地。

反烏托邦小說

很多反烏托邦小說,都塑造了如同〈桃花源記〉這般和諧的世界,只是揭開表面的面紗後,會發現背後是愚民思想,企圖讓人民覺得自己很幸福而已,最有名的應該是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讀反烏托邦小說感覺都很不舒服(尤其是《1984》),相較之下,陶淵明並未討論這和諧背後的體制,只是在結尾留下淡淡的哀愁,而把對美好世界的想像流傳了一代又一代。

這裡是我對於高中核心古文的教學記錄,歡迎關心高中國語文教育的你,來這裡逛逛,並與我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風塵三俠是自己生命中的主角,也是他人生命中的要角。李靖和紅拂女的互相「榮、識」,李靖和紅拂女對虯髯客身為「烈士」的信任,以及虯髯客對兩人的欣賞,慷慨解囊,交換天下情報;三人相互影響,也使得「風塵三俠」成為唐傳奇中動人的刻畫。
掐指算算,發生頂下郊拚的時候,鄭用錫已經66歲了,離他離世,還有兩年。 身為一位生命倒數計時的長者,他可以事不關己,但他卻選擇以文人的身份,寫了〈勸和論〉,並主持議和與善後事宜;之後又將文章內容刻於石碑(後龍)上,感化百姓。 而了解這點,成為〈勸和論〉打動我的重要因素。
理想世界的建構 你的心中會有一個理想世界嗎? 在課堂上,我問了學生這個問題。 有學生說:「我的理想世界就是沒有考試。」 有學生說:「我覺得現在就過得很開心了阿,為什麼要有理想世界?」 也有學生說:「想這個幹嘛?又不會實現。」......
張李德和活躍的時代,大約是民國三十到六十年間,那時候父權仍是社會的主流,可是女性已漸漸能得到一些權力。張李德和生逢此時,加上她家世顯赫,更有本錢發展愛好。也許這篇文章仍舊不是標準的「性別平等」,可是我們仍然能看到張李德和試圖在時代給的機會中(包含社會風氣以及她的家世背景),讓自己在裂縫中透出一道光
胡亥當上皇帝後,聽信趙高之言,為所欲為,李斯想要勸阻,反而被趙高陷害。最後被腰斬於秦朝首都咸陽──那個他曾經認為是「最好的環境」的地方 如果說,李斯化危機為轉機的行動力,讓我們獲得爬上人生高峰的啟示;那麼,他逆轉直下的結局,又會帶來什麼啟示呢?
這就是我們該讀〈諫逐客書〉的第二個理由: 利用社群認同和損失厭惡來進行說服 〈諫逐客書〉的說服心法:了解說服對象的需求 〈諫逐客書〉的說服技法:社群認同 〈諫逐客書〉的說服技法:損失厭惡的技巧
風塵三俠是自己生命中的主角,也是他人生命中的要角。李靖和紅拂女的互相「榮、識」,李靖和紅拂女對虯髯客身為「烈士」的信任,以及虯髯客對兩人的欣賞,慷慨解囊,交換天下情報;三人相互影響,也使得「風塵三俠」成為唐傳奇中動人的刻畫。
掐指算算,發生頂下郊拚的時候,鄭用錫已經66歲了,離他離世,還有兩年。 身為一位生命倒數計時的長者,他可以事不關己,但他卻選擇以文人的身份,寫了〈勸和論〉,並主持議和與善後事宜;之後又將文章內容刻於石碑(後龍)上,感化百姓。 而了解這點,成為〈勸和論〉打動我的重要因素。
理想世界的建構 你的心中會有一個理想世界嗎? 在課堂上,我問了學生這個問題。 有學生說:「我的理想世界就是沒有考試。」 有學生說:「我覺得現在就過得很開心了阿,為什麼要有理想世界?」 也有學生說:「想這個幹嘛?又不會實現。」......
張李德和活躍的時代,大約是民國三十到六十年間,那時候父權仍是社會的主流,可是女性已漸漸能得到一些權力。張李德和生逢此時,加上她家世顯赫,更有本錢發展愛好。也許這篇文章仍舊不是標準的「性別平等」,可是我們仍然能看到張李德和試圖在時代給的機會中(包含社會風氣以及她的家世背景),讓自己在裂縫中透出一道光
胡亥當上皇帝後,聽信趙高之言,為所欲為,李斯想要勸阻,反而被趙高陷害。最後被腰斬於秦朝首都咸陽──那個他曾經認為是「最好的環境」的地方 如果說,李斯化危機為轉機的行動力,讓我們獲得爬上人生高峰的啟示;那麼,他逆轉直下的結局,又會帶來什麼啟示呢?
這就是我們該讀〈諫逐客書〉的第二個理由: 利用社群認同和損失厭惡來進行說服 〈諫逐客書〉的說服心法:了解說服對象的需求 〈諫逐客書〉的說服技法:社群認同 〈諫逐客書〉的說服技法:損失厭惡的技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漁人的角色以及其背後所反映的中西哲學差異。透過漁人的無心進入與慾望的分析,文章引導讀者深入理解東方哲學的模糊性與西方哲學的明確性,並反思在當代生活中的應用。讀者將學會如何在不同觀點間有效溝通。
Thumbnail
本文深入分析電影中風水盆栽與豪宅之間的對比及其隱喻,從建築設計到角色設定,探討了父親缺席的主題及其與希臘神話的關聯。
Thumbnail
孔尚任《桃花扇》,敘寫秦淮風塵一場情愛,也同時描摹一幅殘破河山。
Thumbnail
主人公秦懷南和赤霞之間的思想出現碰撞。秦懷南相信科學,對死人的血和復活的迷信表示懷疑,而赤霞則堅信傳說中的聖者的血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使死人復活。整個故事通過他們的對話與冒險,探討了科學與迷信之間的張力,以及對於生死與救贖的深刻思考。文章結合了科幻與奇幻的元素,呈現了一個充滿懸疑的世界。
Thumbnail
🌿「著名的水滸英雄花和尚,誰知他一生想望,竟不是奮戰沙場? 」 來賓介紹👏👏👏 -- 導演:蔡格爾 -- 京劇演員:劉育志 🏹從舊有文本中找尋自我定位,曲藝與京劇的跨界碰撞🔥
Thumbnail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出世之後,引發不少後代詩人,依據《桃花源記》提供的線索尋找並撰寫成各種續詩。本詩描述張旭也加入尋找桃花源的行列。現實的桃花溪,據說就在今天湖南省桃源縣,然而歷史上卻從來沒人真正找到陶淵明所提的原始地點;甚至我們可以說:桃花源是陶淵明心中的「理想國」,現實上並不存在這樣的地方。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都想要逃,這個逃除了不是逃避,更是因為環境無法讓我們順利做自己,所以要逃到得以讓我們生存舒服的地方,大聲爭取自己所想要的東西。 詩篇:〈凱德格蘭的入口〉 由 Tingku Tjarungan 撰寫收錄於《吸血鬼的情調》
陶淵明的「桃花源」 人人嚮往的人間樂土 因裡面的人美環境樸實 人際關係才能流動著溫暖愉悅 #寫作練習
03/31/2015 太加縱走—桃花源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經過偉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漁人的角色以及其背後所反映的中西哲學差異。透過漁人的無心進入與慾望的分析,文章引導讀者深入理解東方哲學的模糊性與西方哲學的明確性,並反思在當代生活中的應用。讀者將學會如何在不同觀點間有效溝通。
Thumbnail
本文深入分析電影中風水盆栽與豪宅之間的對比及其隱喻,從建築設計到角色設定,探討了父親缺席的主題及其與希臘神話的關聯。
Thumbnail
孔尚任《桃花扇》,敘寫秦淮風塵一場情愛,也同時描摹一幅殘破河山。
Thumbnail
主人公秦懷南和赤霞之間的思想出現碰撞。秦懷南相信科學,對死人的血和復活的迷信表示懷疑,而赤霞則堅信傳說中的聖者的血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使死人復活。整個故事通過他們的對話與冒險,探討了科學與迷信之間的張力,以及對於生死與救贖的深刻思考。文章結合了科幻與奇幻的元素,呈現了一個充滿懸疑的世界。
Thumbnail
🌿「著名的水滸英雄花和尚,誰知他一生想望,竟不是奮戰沙場? 」 來賓介紹👏👏👏 -- 導演:蔡格爾 -- 京劇演員:劉育志 🏹從舊有文本中找尋自我定位,曲藝與京劇的跨界碰撞🔥
Thumbnail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出世之後,引發不少後代詩人,依據《桃花源記》提供的線索尋找並撰寫成各種續詩。本詩描述張旭也加入尋找桃花源的行列。現實的桃花溪,據說就在今天湖南省桃源縣,然而歷史上卻從來沒人真正找到陶淵明所提的原始地點;甚至我們可以說:桃花源是陶淵明心中的「理想國」,現實上並不存在這樣的地方。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都想要逃,這個逃除了不是逃避,更是因為環境無法讓我們順利做自己,所以要逃到得以讓我們生存舒服的地方,大聲爭取自己所想要的東西。 詩篇:〈凱德格蘭的入口〉 由 Tingku Tjarungan 撰寫收錄於《吸血鬼的情調》
陶淵明的「桃花源」 人人嚮往的人間樂土 因裡面的人美環境樸實 人際關係才能流動著溫暖愉悅 #寫作練習
03/31/2015 太加縱走—桃花源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經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