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靈學習歷程〕 《你,是自己的鑰匙—靈媒媽媽的心靈解答書》閱讀分享—生命中的成功(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每一個你最害怕的挑戰背後,都隱藏著你生命中想要的成功。」
我在上一篇文章分享到,先前當我獨自在日本自助旅行的時候,為了「追富士山」而意外克服害怕的故事;
在那次的經驗中,雖然最後到達的終點非我所預期,但我卻反而發現自己和過去不同的面貌,在克服感到恐懼的過程後,收穫變得勇敢的自己:)
在另一方面我也提到,我曾經擔任社工督導,但在我得知主管隔年想要賦予我額外的繁重工作任務時,我覺得自己身心無法再負荷,因而選擇逃避的經驗。
今天就要來說說這個「克服害怕的失敗經驗」,以及其中帶給我的自我體悟。
我當社工的時候是受聘於民間社福機構,然後機構再透過標案的方式,向政府申請相關預算並經營服務方案,在這樣的機制下,代表我會有兩個老闆,一個是機構,一個是政府單位;
也因此我們的日常工作除了要符合政府單位的要求(例如:要有四成的開案率、開案後至少要服務三個月等等)之外,還要滿足機構發展自身業務的期待(例如:在機構宗教性的慶祝活動中獻唱詩歌,而且還要用上班時間去練唱);
而在我當督導的那一年,非常不幸的,我所負責部門的社工流動率非常高,這在保護性業務的領域中(家庭暴力、性侵害)是非常致命的現象;
因為近幾年保護性案件的通報量節節上升,供需已經非常吃緊,另外政府的行政要求也變得更加繁瑣且耗費時間,如果再加上人力不足,那對於留在第一線的社工更是雪上加霜;
而我就是在那個最艱困的時期成為督導的,在真正成為督導前,其實沒有人會真的教你如何當一個稱職的督導;
因此我除了從零開始學習督導所要負責的工作內容,還有大量的會議跟行政工作,而且因為社工人力不足,我也還是要接個案,也因為人力不足要不斷的花時間去面試、訓練新人(然後我第一個盡心盡力手把手帶大的新人,在到職半年後跟我提出離職QQ)
以上提到的這些工作其實就已經讓我非常喘不過氣、每天都加班,甚至連假日都要自主加班批改社工無止盡的個案紀錄,我頓時覺得我的人生好像只剩下工作。
我起初以為,這可能是剛成為主管職前期的陣痛期,但殊不知我發現跟我搭擋、已經當了5年督導的前輩,也是同樣的加班與忙碌,我再度覺得人生無望;
因此我開始思考,這是我想要的人生樣貌嗎?
花了大把時間跟精力在工作上,儘管已經筋疲力盡了,卻無法真的改善什麼,每天過度的運轉卻只能維持部門60分的運作,到了後期我甚至經常躲在辦公室廁所偷哭,不管身心狀態或工作內容長期都處在一種隨時burn out的岌岌可危狀態,極度耗損。
到了年底,我的身心壓力已經讓意志力消耗的有如風中殘燭,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還能夠繼續撐下去;
結果在年底績效考核的時候,主管幾乎無視我已經在崩潰臨界值的身心狀態,仍期待我明年接下機構自辦的研討會總召任務!
這成了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為了保全自己的身心狀態,我選擇自請離開督導職位、回到一般社工的身份,終結我為期一年的社工督導挑戰。
回到閱讀心得的連結,「每一個你最害怕的挑戰背後,都隱藏著你生命中想要的成功。」
雖然當年我沒有克服督導工作的挑戰,但在我向主管(也是我的Mentor)提出退回社工職位的要求後,我才真的擺脫了拼命努力工作、以尋求Mentor認同的框架;
我也終於意識到,自己之所以想成為督導,原來只是為了符合Mentor的期待,努力也多是為了可以得到他對我的認同;
以表面來說,我沒有克服那個令我害怕的工作挑戰,但在這個節點,我認清了原來我當初想追求的並非工作成就,而是Mentor的認同;
但他人的認同終究不該是我們對於生命成功與否的定義,我發現了這個bug,並主動除錯、離開尋求Mentor認同的督導職位,最後回到社工的位置,從事自己所認同的助人工作。
分享這個跟書中內容相反的例子,不知道是不是想要回過頭來安慰自己,當初沒有繼續拼命努力當督導的失落?
但其實最主要是希望透過我的故事跟大家分享,就算我們無法達到世人眼中所認為的成功,只要我們好好面對人生中那些挫折、低潮的經驗,我們就有機會找到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成功藍圖。
結果一個不小心又是快要兩千字的長文,我對於無法妥善控制字數感到抱歉XDD看完這集的故事之後,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期待你留言與我分享;
而如果你也有「習慣尋求他人認同」的議題,並對此感到困擾,歡迎你預約【知心尋己─自我覺察陪伴諮詢服務】首次免費體驗,讓我們透過線上對談陪你一起探索內在的聲音、找到真實的自己!
avatar-img
53會員
13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秀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前幾篇日常自我覺察的文章中,我分享了《你,是自己的鑰匙,靈媒媽媽的心靈解答書》這本書帶給我的體悟與感動,除了當時提及的那一大段內容之外,其實我還抄寫了不少書中的金句,接下來就試著以較短的篇幅跟大家陸續分享:)
當我們從一個人自由自在的身份,進一步走入家庭,甚至有了小孩、成為父母親,我們體悟到身上的角色與任務增加,應該是會變得更負責任的,但有些人卻好像不是如此,為什麼呢? 我想關鍵有兩個,一個是,這個人是否是主動決定,並做好心理準備迎接新的身份與責任? 另一個是,這個人在單身的時候,是否就能對自己的行為與人
但個案來諮詢的時候卻表示,自己怎麼樣都無法採取行動去寫離職信,就算已經在網路上找到許多離職信的範例,個案還是寫不出來; 這樣理智上知道、但行動卻無法跟上的情況,讓個案非常矛盾,甚至讓個案對自己感覺很不好,但我卻跟個案說,這種矛盾的情況是很正常的,為什麼呢?
而在我想通前一篇文章的內容之前,雖然處於低潮,但我有試著跟朋友聊天、尋求意見,另外同時也剛好在學習占星; 在這些過程中,不管是朋友的分享或是占星課的內容,都在當下帶給我釋然的感覺,因此這一篇想跟大家分享這些觀點,如果你也有遇到類似的卡關,希望可以讓你跟我一起釋懷。
我有一段時間沒有寫〔日常自我覺察〕系列的文章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 這段時間雖然粉專的文章有持續更新、諮詢服務的預約也有進展,看似一切正常無虞,但其實我在個人感情層面經歷了蠻大的內在混亂。
在前幾篇日常自我覺察的文章中,我分享了《你,是自己的鑰匙,靈媒媽媽的心靈解答書》這本書帶給我的體悟與感動,除了當時提及的那一大段內容之外,其實我還抄寫了不少書中的金句,接下來就試著以較短的篇幅跟大家陸續分享:)
當我們從一個人自由自在的身份,進一步走入家庭,甚至有了小孩、成為父母親,我們體悟到身上的角色與任務增加,應該是會變得更負責任的,但有些人卻好像不是如此,為什麼呢? 我想關鍵有兩個,一個是,這個人是否是主動決定,並做好心理準備迎接新的身份與責任? 另一個是,這個人在單身的時候,是否就能對自己的行為與人
但個案來諮詢的時候卻表示,自己怎麼樣都無法採取行動去寫離職信,就算已經在網路上找到許多離職信的範例,個案還是寫不出來; 這樣理智上知道、但行動卻無法跟上的情況,讓個案非常矛盾,甚至讓個案對自己感覺很不好,但我卻跟個案說,這種矛盾的情況是很正常的,為什麼呢?
而在我想通前一篇文章的內容之前,雖然處於低潮,但我有試著跟朋友聊天、尋求意見,另外同時也剛好在學習占星; 在這些過程中,不管是朋友的分享或是占星課的內容,都在當下帶給我釋然的感覺,因此這一篇想跟大家分享這些觀點,如果你也有遇到類似的卡關,希望可以讓你跟我一起釋懷。
我有一段時間沒有寫〔日常自我覺察〕系列的文章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 這段時間雖然粉專的文章有持續更新、諮詢服務的預約也有進展,看似一切正常無虞,但其實我在個人感情層面經歷了蠻大的內在混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你試過在一個地方待了很久,每天都透不過氣,像是被幾條繩子勒著頸,快要窒息死亡卻又無力自救,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一天天衰亡,看著精力逐點逐點流逝,並對所有事物均失去了希望,失去了動力嗎? 你試過每天都面對極大精神壓力,每天無緣無故被罵,一人在做不知多少人做的事,沒有任何休息時間,沒有任何私人空間,24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出書的緣由……突破逆境的人生思考! 勵志出書:林閔政的故事   「老師,謝謝你!因為看了你的故事,讓最近無薪假的我,心情好一點…」、「原來有人的故事和我很像!」千百種職場就有千百種故事,雖然主角不同,但一樣的是我們都曾陷在痛苦中…   這二年因疫情,很多人碰上職場的黑暗期,無薪假、資遣、減薪、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我的上一份工作,也是我人生第二個正職工作,當時滿懷熱情的加入覺得自己可以闖出一片天?最後沒想到摔的這麼慘(心靈層面的摔倒,不是物理層面的xd) 我的主管是一個極度有能力但也極度鑽牛角尖的人,對每個問題不挖到極致誓死不罷休,因為對完美的追求,每個人在她眼裡似乎都是有缺陷的,她也似乎覺得只有自己是最優
2012年11月,有次去精神科回診,看完診非常沮喪。 當時精神科醫生不能理解,我的時間都花在教會和準備多益考試(為了通過畢業門檻),覺得我的生活沒重心。 他問了我:「妳是真的想做記者嗎?否則怎麼現在沒找個相關工作來做。」 當下我真不知道該説什麼? 的確,這本來就是我過去一直擔心的問題
    幫別人職涯諮詢,我自己的職涯至少要先搞好,我是這麼深信的。   因此我從去年年底打定主意今年秋天要轉職,然而,這幾個月下來挫折重重。   轉職果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qwq   我也很深刻的體會到,何謂待業焦慮。   雖然自己明明還有正職,但在前幾個月沒有辦法馬上媒合上自己想
Thumbnail
去年諮詢前我只是個迷惘的公務員,在6次職涯諮詢師的旅途中,我正視自己內心的渴望、認真盤點現在的狀況,付諸實行與諮詢師討論出來的計畫,才能在1年內的時間成功轉職,希望藉由分享的過程,讓內心對於轉職遲疑的人得到一些為自己拚搏的能量!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你試過在一個地方待了很久,每天都透不過氣,像是被幾條繩子勒著頸,快要窒息死亡卻又無力自救,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一天天衰亡,看著精力逐點逐點流逝,並對所有事物均失去了希望,失去了動力嗎? 你試過每天都面對極大精神壓力,每天無緣無故被罵,一人在做不知多少人做的事,沒有任何休息時間,沒有任何私人空間,24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出書的緣由……突破逆境的人生思考! 勵志出書:林閔政的故事   「老師,謝謝你!因為看了你的故事,讓最近無薪假的我,心情好一點…」、「原來有人的故事和我很像!」千百種職場就有千百種故事,雖然主角不同,但一樣的是我們都曾陷在痛苦中…   這二年因疫情,很多人碰上職場的黑暗期,無薪假、資遣、減薪、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我的上一份工作,也是我人生第二個正職工作,當時滿懷熱情的加入覺得自己可以闖出一片天?最後沒想到摔的這麼慘(心靈層面的摔倒,不是物理層面的xd) 我的主管是一個極度有能力但也極度鑽牛角尖的人,對每個問題不挖到極致誓死不罷休,因為對完美的追求,每個人在她眼裡似乎都是有缺陷的,她也似乎覺得只有自己是最優
2012年11月,有次去精神科回診,看完診非常沮喪。 當時精神科醫生不能理解,我的時間都花在教會和準備多益考試(為了通過畢業門檻),覺得我的生活沒重心。 他問了我:「妳是真的想做記者嗎?否則怎麼現在沒找個相關工作來做。」 當下我真不知道該説什麼? 的確,這本來就是我過去一直擔心的問題
    幫別人職涯諮詢,我自己的職涯至少要先搞好,我是這麼深信的。   因此我從去年年底打定主意今年秋天要轉職,然而,這幾個月下來挫折重重。   轉職果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qwq   我也很深刻的體會到,何謂待業焦慮。   雖然自己明明還有正職,但在前幾個月沒有辦法馬上媒合上自己想
Thumbnail
去年諮詢前我只是個迷惘的公務員,在6次職涯諮詢師的旅途中,我正視自己內心的渴望、認真盤點現在的狀況,付諸實行與諮詢師討論出來的計畫,才能在1年內的時間成功轉職,希望藉由分享的過程,讓內心對於轉職遲疑的人得到一些為自己拚搏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