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飲食|【清明民俗點心:草仔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清明民俗點心:草仔粿(鼠麴草、艾草)

「春季民俗點心寶」
清明,常見以糯米與草藥製作成的〝草仔粿〞,內包蘿蔔絲、香菇、或綠豆、芋頭、紅豆等鹹、甜味餡料,美味可口。
其中的香草藥,便是清明前後,鄉野間常見的鼠麴草、艾草,也有人用桑葉、苧麻葉、鼠麴舅... 等替代來製作。
「認識藥草」:
•《本草綱目》記載,自古,即有三月以鼠麴草汁,和蜜,以及和米粉(米磨成粉)一起做粿的節氣飲食法。
•〝《荊楚歲時記》云︰三月三日,取鼠曲汁,蜜和為粉,謂之龍舌 ,以壓時氣。〞
•〝二三月苗長尺許,葉似馬齒莧而細,有微白毛,花黃。土人採莖葉和米粉搗作粑果食。〞 —《本草綱目‧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 隰(ㄒ一ˊ)草類下
•朱震亨也曾談:治寒痰嗽,宜用佛耳草(鼠麴草);熱痰嗽,宜用燈籠草。
「藥典記載」:
▪︎ 鼠麴草
菊科Asteraceae,鼠麴草屬 Gnaphalium
別名,清明草、佛耳草、黃花艾、鼠麴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無毒。
【功效】袪風寒,利濕,止咳化痰,治久年咳嗽、氣喘等。常運用於止咳化痰、風濕骨痛、氣喘、高血壓等。
▪︎ 艾草
菊科Asteraceae,蒿屬 Artemisia
【性味歸經】味苦、辛,溫。入肝、脾、腎經。
【功效】理氣血,逐寒濕止痛,溫經止血,安胎。常運用於止血、治頭痛、痛風、皮膚癢,久痢,月經不調、小腹冷痛、安胎等。
清明民俗點心:草仔粿
avatar-img
27會員
248內容數
從每天日常飲食吃喝,體會大自然節氣奧妙,輕鬆在生活裡認識中醫~ 好日子,從起居、運動、飲食、睡眠、清潔、好心情,開始! • 深入淺出,從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原典導引。 • 真實依春、夏、秋、冬,四季書寫。 • 涵括日常家常菜、食療、藥膳等,生活化而實用。 • 休閒中養生,美食也健康。 • 圖文並茂,從節氣餐桌上拍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otr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春季,有“春夏養陽”的養生治則,日常可以黃耆、黨參等中藥材,運用於飲食中,補氣升陽,增強免疫力。 引薦居家自製成"中藥汁"、"茶飲",可以方便地運用於日常飲食當中,就是簡單的藥膳。 ➤「黃耆,藥材介紹」 【性味歸經】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 【功效】補氣升陽,益衛固表性,利水消腫,托瘡生肌。有利於
【 中醫五行養肝方法,與飲食 】(3)滋水涵木 《五行生克的變化》 「五行」,是中醫理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許多調養原則依據著五行相生相克為基礎而變化。肝系的保養,最常見的五行養肝方法有三種: (一)抑木扶土法; (二)佐金平木法; (三)滋水涵木法。 平日可依這些五行相生相克的特性,以及身體在季節變
【 中醫五行養肝方法,與飲食 】(2)佐金平木 《五行生克的變化》 「五行」,是中醫理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許多調養原則依據著五行相生相克為基礎而變化。肝系的保養,最常見的五行養肝方法有三種: (一)抑木扶土法; (二)佐金平木法; (三)滋水涵木法。 平日可依這些五行相生相克的特性,以及身體在季節變
【 中醫五行養肝方法,與飲食 】(1)抑木扶土 《五行生克的變化》 「五行」,是中醫理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許多調養原則依據著五行相生相克為基礎而變化。 肝系的保養,最常見的五行養肝方法有三種: (一)抑木扶土法; (二)佐金平木法; (三)滋水涵木法。 平日可依這些五行相生相克的特性,以及身體在季節
【 廚房裡的生活中醫:鹽,下氣消脹 】 ➤在食材藥材中,鹽,味鹹,性寒。歸腎、肺、大小腸經。 ➤在「五臟」肝心脾肺腎,與「五味」酸苦甘辛鹹的對應中,鹹味相應於腎,所以,咳喘、氣喘、水腫的人,要少吃鹹味,鹹味會讓喘嗽的人,痰飲誘發想吐;或者水腫加重。 ➤用鹽巴殺青蔬果,醃梅子、涼拌小黃瓜、醃漬...
春日中醫養生茶飲(氣味與陰陽) 「益陽升發。氣味與陰陽」 花草茶,一直是中醫藥茶飲中,廣受大眾喜愛的日常保健品。其中,氣、味,是調養的關鍵。 春日,依“春夏養陽”治則,應“益陽升發”,味甘、辛的白杭菊花,與味甘、苦的玫瑰,可搭配運用於春膳之中。
春季,有“春夏養陽”的養生治則,日常可以黃耆、黨參等中藥材,運用於飲食中,補氣升陽,增強免疫力。 引薦居家自製成"中藥汁"、"茶飲",可以方便地運用於日常飲食當中,就是簡單的藥膳。 ➤「黃耆,藥材介紹」 【性味歸經】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 【功效】補氣升陽,益衛固表性,利水消腫,托瘡生肌。有利於
【 中醫五行養肝方法,與飲食 】(3)滋水涵木 《五行生克的變化》 「五行」,是中醫理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許多調養原則依據著五行相生相克為基礎而變化。肝系的保養,最常見的五行養肝方法有三種: (一)抑木扶土法; (二)佐金平木法; (三)滋水涵木法。 平日可依這些五行相生相克的特性,以及身體在季節變
【 中醫五行養肝方法,與飲食 】(2)佐金平木 《五行生克的變化》 「五行」,是中醫理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許多調養原則依據著五行相生相克為基礎而變化。肝系的保養,最常見的五行養肝方法有三種: (一)抑木扶土法; (二)佐金平木法; (三)滋水涵木法。 平日可依這些五行相生相克的特性,以及身體在季節變
【 中醫五行養肝方法,與飲食 】(1)抑木扶土 《五行生克的變化》 「五行」,是中醫理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許多調養原則依據著五行相生相克為基礎而變化。 肝系的保養,最常見的五行養肝方法有三種: (一)抑木扶土法; (二)佐金平木法; (三)滋水涵木法。 平日可依這些五行相生相克的特性,以及身體在季節
【 廚房裡的生活中醫:鹽,下氣消脹 】 ➤在食材藥材中,鹽,味鹹,性寒。歸腎、肺、大小腸經。 ➤在「五臟」肝心脾肺腎,與「五味」酸苦甘辛鹹的對應中,鹹味相應於腎,所以,咳喘、氣喘、水腫的人,要少吃鹹味,鹹味會讓喘嗽的人,痰飲誘發想吐;或者水腫加重。 ➤用鹽巴殺青蔬果,醃梅子、涼拌小黃瓜、醃漬...
春日中醫養生茶飲(氣味與陰陽) 「益陽升發。氣味與陰陽」 花草茶,一直是中醫藥茶飲中,廣受大眾喜愛的日常保健品。其中,氣、味,是調養的關鍵。 春日,依“春夏養陽”治則,應“益陽升發”,味甘、辛的白杭菊花,與味甘、苦的玫瑰,可搭配運用於春膳之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農曆十二月初八日是佛陀成道日,寺院煮上熱騰騰臘八粥供佛,其中食材就有紅棗。自古以來紅棗在《本草綱目》中就記載許多療效,如熬粥安神助眠,熬湯止咳潤肺,泡茶補氣護嗓,俗語說「日食三顆棗,百歲不顯老」。原為阿育吠陀用藥,在中國變成極為實用的中藥材。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常見的避邪植物,包括海芙蓉、艾草、抹草、魚針草和榕樹葉,這些植物在民間具有驅邪、避煞、淨化陰邪等功效,並且容易取得和應用。
客家抹草 又有客家抹草之稱的其實就是「魚針草」,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指出,在台灣的客家文化中,魚針草被視為可以避邪除煞的植物,但是也會因為地區的不同,指稱的抹草也會不一樣。對北部地區的客家人來說,魚針草才是抹草,而對中南部客家人來說,小槐花或白花草才是抹草。 芙蓉葉 芙蓉本名「蘄艾」。在民間習
Thumbnail
我也喜歡吃一種夏日冰品——黑乎乎的仙草,你知道它是怎麼做出來嗎?
Thumbnail
小時候和媽媽一起去採過做草仔粿的草,印象中是有黃色小黃花(鼠鞠草),鼠麴草太老的時候好像有個苦味? 長大後才知道,做草仔粿的草不只一種,在英國看到的艾草mugwort,採回家後插在水裡就能養活,長出根以後能移到土裡,去年有下雪種在院子竟然也沒凍死,算是很粗勇的植物,英國還有一種野草和艾草很像,不能吃
Thumbnail
清明時節食青團,是淵源已久的古俗,與禁火熄炊的寒食節習俗息息相關。現代人熟悉的青團,很多是用鼠麴草搗汁做的。本文介紹了鼠麴草命名由來、藥食同源的功效、還有一種與鼠麴草長得很類似的鼠麴舅,更適合在南部生長作粿的鼠麴舅。我們實際搗鼠麴草汁作粿,但改良傳統餡料,以富有春天風情、有疏肝解鬱功效的玫瑰餡。
Thumbnail
「草仔粿」是台灣人非常熟悉的米食點心,隨著揉進米皮中的野草不同,它有著各種名字,例如艾粄、雞屎藤果、茶粿 依照居住地區不同,它也叫做包仔粿、青糰、菜包。通常春天、清明節吃的才會將可食用野草揉進皮裡,讓它如春天到訪般有著各種綠色,同時也是祭祖好物;純白色米皮的粿則是冬至吃的,市場統稱為菜包。
Thumbnail
蒸好的草仔粿壓痕還是滿明顯的,連鼻孔都還在!大家可以自由壓出自己喜歡的圖案。自製內餡非常香,外皮也很Q,真的吃得到香蘭葉的香氣喔!我以前也沒吃過香蘭葉做的草仔粿,比較常看香蘭葉做甜點,沒想到做草仔粿味道也很搭,非常好吃!
台灣人在生活中運用各種青草保健養生 、趨吉避凶,醫學不發達的年代,治病強身多靠「青草藥」,而且多是就地取材,經由耆老或鄰里間口耳相傳。 他們對青草的應用很極致,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拿來入藥,可外敷、水煮、泡酒、燉製、搗汁、蒸食、浸泡、沐浴和生食。
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上元節,「上元三夕過,年節隨燈盡」來到此日,年節也將告一段落。今年元宵節恰在週六,隔日還放一天假,可以好好調整身心節奏,步入新的一年。 應景美食自是元宵湯圓,而元宵與湯圓之分,不是內容物的有無,而在作法之別。大抵元宵是以竹篩搖動滾滾而成,湯圓則純以雙手搓揉以成形。此外,乞龜也是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農曆十二月初八日是佛陀成道日,寺院煮上熱騰騰臘八粥供佛,其中食材就有紅棗。自古以來紅棗在《本草綱目》中就記載許多療效,如熬粥安神助眠,熬湯止咳潤肺,泡茶補氣護嗓,俗語說「日食三顆棗,百歲不顯老」。原為阿育吠陀用藥,在中國變成極為實用的中藥材。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常見的避邪植物,包括海芙蓉、艾草、抹草、魚針草和榕樹葉,這些植物在民間具有驅邪、避煞、淨化陰邪等功效,並且容易取得和應用。
客家抹草 又有客家抹草之稱的其實就是「魚針草」,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指出,在台灣的客家文化中,魚針草被視為可以避邪除煞的植物,但是也會因為地區的不同,指稱的抹草也會不一樣。對北部地區的客家人來說,魚針草才是抹草,而對中南部客家人來說,小槐花或白花草才是抹草。 芙蓉葉 芙蓉本名「蘄艾」。在民間習
Thumbnail
我也喜歡吃一種夏日冰品——黑乎乎的仙草,你知道它是怎麼做出來嗎?
Thumbnail
小時候和媽媽一起去採過做草仔粿的草,印象中是有黃色小黃花(鼠鞠草),鼠麴草太老的時候好像有個苦味? 長大後才知道,做草仔粿的草不只一種,在英國看到的艾草mugwort,採回家後插在水裡就能養活,長出根以後能移到土裡,去年有下雪種在院子竟然也沒凍死,算是很粗勇的植物,英國還有一種野草和艾草很像,不能吃
Thumbnail
清明時節食青團,是淵源已久的古俗,與禁火熄炊的寒食節習俗息息相關。現代人熟悉的青團,很多是用鼠麴草搗汁做的。本文介紹了鼠麴草命名由來、藥食同源的功效、還有一種與鼠麴草長得很類似的鼠麴舅,更適合在南部生長作粿的鼠麴舅。我們實際搗鼠麴草汁作粿,但改良傳統餡料,以富有春天風情、有疏肝解鬱功效的玫瑰餡。
Thumbnail
「草仔粿」是台灣人非常熟悉的米食點心,隨著揉進米皮中的野草不同,它有著各種名字,例如艾粄、雞屎藤果、茶粿 依照居住地區不同,它也叫做包仔粿、青糰、菜包。通常春天、清明節吃的才會將可食用野草揉進皮裡,讓它如春天到訪般有著各種綠色,同時也是祭祖好物;純白色米皮的粿則是冬至吃的,市場統稱為菜包。
Thumbnail
蒸好的草仔粿壓痕還是滿明顯的,連鼻孔都還在!大家可以自由壓出自己喜歡的圖案。自製內餡非常香,外皮也很Q,真的吃得到香蘭葉的香氣喔!我以前也沒吃過香蘭葉做的草仔粿,比較常看香蘭葉做甜點,沒想到做草仔粿味道也很搭,非常好吃!
台灣人在生活中運用各種青草保健養生 、趨吉避凶,醫學不發達的年代,治病強身多靠「青草藥」,而且多是就地取材,經由耆老或鄰里間口耳相傳。 他們對青草的應用很極致,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拿來入藥,可外敷、水煮、泡酒、燉製、搗汁、蒸食、浸泡、沐浴和生食。
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上元節,「上元三夕過,年節隨燈盡」來到此日,年節也將告一段落。今年元宵節恰在週六,隔日還放一天假,可以好好調整身心節奏,步入新的一年。 應景美食自是元宵湯圓,而元宵與湯圓之分,不是內容物的有無,而在作法之別。大抵元宵是以竹篩搖動滾滾而成,湯圓則純以雙手搓揉以成形。此外,乞龜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