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教科書不該用「中國用語」?不只是政治正確而已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有遇過「支語警察」嗎?還是你也被說過是「支語警察」呢?
關於前陣子使用「土豆」來指稱馬鈴薯的教科書引起爭議,其實背後就是這個爭論已久的議題:到底在台灣該不該用中國用語?
有人認為現今台灣在被中國勢力影響的條件下,不用中國用語是「防止滲透、統戰」的必要之舉。當人有人會認為這一切過於「政治正確」,是台灣價值先行的操作,與不必要之舉。
然而除了政治意義外,我覺得中國用語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中國/台灣」用語的混淆,其實會造成溝通上的困難。
在教科書上,使用中國用語會使教科書內容溝通失準,學生可能會錯意,搞不清楚指稱的到底是什麼,或老師還要額外解釋,反倒因為用語混淆增加了教學上可能的負擔。

語言沒有對錯,重點是溝通

在語言學的意義上,大多認為語言沒有所謂「正確/錯誤」,也沒有好/壞的區分,只要能成功讓說話的對象聽得懂,就是有效的溝通。所以在台灣使用中國用語與否,並非是一個對錯問題,更多的是在溝通語意上會造成混淆。
這次教科書的爭議用語「土豆」,確實會產生歧義。課文想用它來指稱「馬鈴薯」,但對台灣人而言,卻有不少人可能把土豆,理解為台語正字沒有寫對的「花生」。這就是使用中國用語導致誤解的緣故。
其實語言在使用的習慣上,原本就會為了避免混淆,盡量不去使用已經存在的詞語或專有名詞,來指稱不同的事物。例如在中文裡會用「新年」指稱新的年份到來,但我們比較不會用「新月」代表時間上一個月的開始──因為「新月」已經是另一個專有名詞,被拿來指涉月亮形狀的月相。而年初跟「月初」就沒有這樣的問題,因為「月初」不常被拿來表示其他意思。所以土豆對台灣人來說會被理解成花生,拿來代表「馬鈴薯」就不太適合。
另一個常見的台灣/中國用語混用,更容易形成誤解的例子就是「質量」。「質量」這個詞,對在台灣長大的人而言,大多都會在國中理化課學到關於重量的定義;而中國用語的「質量」,則是指品質為主。所以今天當課本或日常交談中,以「質量很好」表示品質很好,就是讓原本專指於重量的「質量」,指稱另一個既有的詞「品質」,當然會讓聽者產生極大的誤會。
像是我曾在球賽聽過台灣球評說了一句:「這球質量很好」後,就沒有再多做解釋。這時對體育賽事不太熟悉的我而言,當下產生的困惑是:球評究竟說的是這球的力道很大、「重量」很大的質量,還是它的角度很刁鑽、會變速等等「品質」很好的質量。如果今天中國/台灣用語不會被混用,那麼我聽到的「球的質量很好」可能就沒有異議。然而那次觀賽聽下來,球評似乎會參雜中國用語,所以「球的質量很好」對我而言就成為了意義不明確的懸案。

語言使用重視脈絡與情境

語言是用來溝通的工具,使用上很重視脈絡與情境,在不同的地方、對不同的人,會用不同的話,意義可能也會有落差。因此在台灣的環境下,說出「質量」、「土豆」,接收者大多會預設這兩個詞的意義指涉的是重量與花生──這就是為何我前面一直強調的情境都是「在台灣」,因為我們溝通的對象是台灣人,直覺連結到的意義當然會以台灣用法為主。
雖然我們可以從前後文判斷,「質量」究竟是重量還是品質,可是仍有機會產生誤解,或是用語的混淆導致要額外花費力氣解釋。如果知道一個人會避開中國用語,那麼從他口中講出的「質量」意思就簡單明確;反之這個人常常分不清楚,則就要思考他當下的語意,甚至得額外再多問幾句確認。那為什麼我們不一開始就使用精準沒有歧義的用法就好?
那麼回到此次的爭議,教科書不該用中國用語的原因顯而易見,這些教科書是在台灣的脈絡下、在台灣的學校、教台灣的學生,就統一台灣的用法就好。如果今天在課本出現質量,它要代表的意義應當就是科學意義上有關重量的質量,而不該是品質。否則對學生來說容易搞混,為什麼理化課本學到的質量是一個意思,在別的地方又是另一個意思。
況且,品質與馬鈴薯這些詞在台灣仍然常常被使用,並非是死語,實在沒有必要借用原本另有他意的質量與土豆,來取代現有且廣泛被使用的說法。如果今天是台灣完全沒有的用法或詞彙,使用中國用語倒還有討論的空間。

中國用語可能造成教學上的負擔

這次的土豆爭議會被爆出來,可能有一部分是因為用語的差異,剛好是單元的主軸,老師在教學時勢必得顧及不知道中國用語「土豆=馬鈴薯」的學生多做解釋,才能順利進行課程。
我也曾在中學課本裡看到類似的中國用語混用、錯用的例子,像是用「信息」來指稱資訊,但信息在台灣指的是消息,教到這勢必還是得跟學生解釋差別,以免日後他們遇到「信息」會造成誤會。出版社在編輯書的時候沒有顧慮到這些,就會讓老師在教學時多繞一次彎。慶幸的是我遇到的「信息」,並非是課程的重點,比較接近後續補充的延伸,並不像土豆那樣造成較大的困擾。
拍攝自教科書。
如果是重點的部分,學生不僅可能會錯意,上課還要另外解釋,倒不如在編輯書本時就先避免可預想的歧義,讓學生先在台灣脈絡下學到課程的主軸,以免失焦(如這次爭議的單元重點是學名的重要),在其他情境下學生當然可以知道「土豆」的各種意義與指稱,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你也關注文學教育,追蹤方格子作者「歪文系why_literature」與專題可以持續看到我們的作品;按讚追蹤歪文系的推特FB IG ,可以更即時掌握消息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每一種差異,都是獨特的理由。用文學的濾鏡,和我們一起歪歪地閱讀世界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同的選擇產生了不同的平行時空,當男主角「曆」在七歲那年,因為父母離異得要選擇跟隨媽媽或是爸爸,產生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宇宙。整套小說兩本,就是曆因為不同的選擇,遇上的兩個世界,因為平行跳躍是種可能,所以故事就在曆互相「穿越」中展開;兩部小說不同的閱讀順序,會因為劇情帶來不同的閱讀體驗......
你曾幻想過平行時空的存在嗎?如果發現另一個平行宇宙的自己,身邊的朋友、情人換了,你會怎麼做呢?《僕愛君愛:致我深愛的每個妳》就是這樣一個以平行宇宙為主題開展的故事。電影整體分為兩部「僕愛/君愛」,是獨自成立,卻又相互呼應的兩部劇情。觀影順序不同如何造成不同體驗?但整體而言仍舊是對「愛」的執著
《流麻溝十五號》是改編史實,呈現1950年代關於綠島思想犯的電影。然而台灣白恐相關的作品,影視、文學作品常有類似的狀況:女性總是「無知」的受害者、受難者大多是「純潔」的政治犯,少有真正支持社會主義思想。《流麻溝十五號》確實不同於以往,呈現了白色恐怖時期女性政治犯的主動性,卻承襲了政治犯受難的慣例。
關於金曲獎的「語言分類」爭議以存在多年,以往不同立場間爭論的重點在「分類」對非主流語言的音樂創作,究竟有益還是侷限。然而今年入圍最佳新人的珂拉琪,專輯一半的歌曲以台語寫成,另一半則是阿美族語加上日語,依照金曲獎規定,《MEmento.MORI》可能成為了「無法被語言分類」的一張專輯。
「不是時代選擇了我們,是我們選擇了時代。」是抗爭青年主動站上街頭,而非被誰「煽動」的最好證言。《時代革命》留住當時在社群媒體上流傳的畫面外,更重要的是記錄人們於事後的訴說。紀錄片帶我們看見港人柔軟但堅定的「Be water」,如何利用 Telegram 等社群平台,凝聚戰爭裡沒有面孔的小人物對抗強權
「沒有親身經歷,能創作出有真實感的角色嗎?」菅田將暉飾演無名漫畫家,將親眼目睹的滅門慘案畫成暢銷漫畫。結果竟引來滅門原凶模仿漫畫情節,將後續殺人手法在現實重演。所以誰才是模仿別人的模仿犯?電影不只犯罪推理,藏在背後的是對創作者的叩問:創作,一定要是自身經驗的延伸嗎?沒有經驗也能創作有真實感的劇情嗎?
不同的選擇產生了不同的平行時空,當男主角「曆」在七歲那年,因為父母離異得要選擇跟隨媽媽或是爸爸,產生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宇宙。整套小說兩本,就是曆因為不同的選擇,遇上的兩個世界,因為平行跳躍是種可能,所以故事就在曆互相「穿越」中展開;兩部小說不同的閱讀順序,會因為劇情帶來不同的閱讀體驗......
你曾幻想過平行時空的存在嗎?如果發現另一個平行宇宙的自己,身邊的朋友、情人換了,你會怎麼做呢?《僕愛君愛:致我深愛的每個妳》就是這樣一個以平行宇宙為主題開展的故事。電影整體分為兩部「僕愛/君愛」,是獨自成立,卻又相互呼應的兩部劇情。觀影順序不同如何造成不同體驗?但整體而言仍舊是對「愛」的執著
《流麻溝十五號》是改編史實,呈現1950年代關於綠島思想犯的電影。然而台灣白恐相關的作品,影視、文學作品常有類似的狀況:女性總是「無知」的受害者、受難者大多是「純潔」的政治犯,少有真正支持社會主義思想。《流麻溝十五號》確實不同於以往,呈現了白色恐怖時期女性政治犯的主動性,卻承襲了政治犯受難的慣例。
關於金曲獎的「語言分類」爭議以存在多年,以往不同立場間爭論的重點在「分類」對非主流語言的音樂創作,究竟有益還是侷限。然而今年入圍最佳新人的珂拉琪,專輯一半的歌曲以台語寫成,另一半則是阿美族語加上日語,依照金曲獎規定,《MEmento.MORI》可能成為了「無法被語言分類」的一張專輯。
「不是時代選擇了我們,是我們選擇了時代。」是抗爭青年主動站上街頭,而非被誰「煽動」的最好證言。《時代革命》留住當時在社群媒體上流傳的畫面外,更重要的是記錄人們於事後的訴說。紀錄片帶我們看見港人柔軟但堅定的「Be water」,如何利用 Telegram 等社群平台,凝聚戰爭裡沒有面孔的小人物對抗強權
「沒有親身經歷,能創作出有真實感的角色嗎?」菅田將暉飾演無名漫畫家,將親眼目睹的滅門慘案畫成暢銷漫畫。結果竟引來滅門原凶模仿漫畫情節,將後續殺人手法在現實重演。所以誰才是模仿別人的模仿犯?電影不只犯罪推理,藏在背後的是對創作者的叩問:創作,一定要是自身經驗的延伸嗎?沒有經驗也能創作有真實感的劇情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台語是語言,因為只會台語的台澎住民沒辦法理解只會華語的台澎住民。身為被迫學華語,比較擅長英語的台澎住民。鼓勵台語老師學英文對語言的保存有一定重要性 許多語言學者認為,所謂「方言」和「語言」的區別有其任意,雖然語言學者曾提出各種判斷標準,但是,這些判準卻常常會產生不一致的結論。而在實際操作中,個別語
Thumbnail
近日教育部公告將臺灣閩南語「正名」為臺灣台語,引起軒然大波,正反雙方紛紛採在自己的政治立場上熱議紛紛。身為一個語言學專業的學生,我原本以為這是一個冷門到不能再冷門的科目,但想不到與政治沾上邊之後,可以如此「熱門」。不過,既然是語言學專業的學生,總是得提一提自己的見解。
Thumbnail
最近學到並記下了一個詞「弓蕉」,老師說會叫弓蕉是因為客家人覺得香蕉的形狀像弓。 想想很有趣,三種語言分別用了三個角度為這個水果命名。講國語的人聞到了它的香味,講臺語的人看到了它的顏色,講客語的人則是看到了它的形狀。
Thumbnail
什麼樣的詞可以用?不能用? 老師到底需不需要把這些中國用語一一挑出來?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第一次聽到用三聲唸的「企業」是在國中的時候,一個班上功課特別好的同學。他一開始不是這麼說話的,但在他有意識地追求好成績的過程中,他學會了更多他概念中更「標準」的普通話讀法。聽到有人那樣說話的當下覺得有些驚訝甚至有些奇幻,「他認為這樣說能得到更好的評價」,只能寬泛地相信事情是這樣。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最近跟老弟聊到,很多台灣人都覺得台語不是閩南語,而對岸則是覺得根本沒有台語,全是閩南語,我實在很傻眼怎麼會有人邏輯這麼單薄,我們來看看誰是對的1.台語是不是閩南語?那我先問你,中壢區是不是桃園市?知道我意思了吧?台語和閩南語是不同層級的劃分,完全不衝突。那有人說台語那麼多日語詞,和閩南語不一樣!!!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台語是語言,因為只會台語的台澎住民沒辦法理解只會華語的台澎住民。身為被迫學華語,比較擅長英語的台澎住民。鼓勵台語老師學英文對語言的保存有一定重要性 許多語言學者認為,所謂「方言」和「語言」的區別有其任意,雖然語言學者曾提出各種判斷標準,但是,這些判準卻常常會產生不一致的結論。而在實際操作中,個別語
Thumbnail
近日教育部公告將臺灣閩南語「正名」為臺灣台語,引起軒然大波,正反雙方紛紛採在自己的政治立場上熱議紛紛。身為一個語言學專業的學生,我原本以為這是一個冷門到不能再冷門的科目,但想不到與政治沾上邊之後,可以如此「熱門」。不過,既然是語言學專業的學生,總是得提一提自己的見解。
Thumbnail
最近學到並記下了一個詞「弓蕉」,老師說會叫弓蕉是因為客家人覺得香蕉的形狀像弓。 想想很有趣,三種語言分別用了三個角度為這個水果命名。講國語的人聞到了它的香味,講臺語的人看到了它的顏色,講客語的人則是看到了它的形狀。
Thumbnail
什麼樣的詞可以用?不能用? 老師到底需不需要把這些中國用語一一挑出來?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第一次聽到用三聲唸的「企業」是在國中的時候,一個班上功課特別好的同學。他一開始不是這麼說話的,但在他有意識地追求好成績的過程中,他學會了更多他概念中更「標準」的普通話讀法。聽到有人那樣說話的當下覺得有些驚訝甚至有些奇幻,「他認為這樣說能得到更好的評價」,只能寬泛地相信事情是這樣。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最近跟老弟聊到,很多台灣人都覺得台語不是閩南語,而對岸則是覺得根本沒有台語,全是閩南語,我實在很傻眼怎麼會有人邏輯這麼單薄,我們來看看誰是對的1.台語是不是閩南語?那我先問你,中壢區是不是桃園市?知道我意思了吧?台語和閩南語是不同層級的劃分,完全不衝突。那有人說台語那麼多日語詞,和閩南語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