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的距離
社會技巧課程,我帶著學生討論:與他人互動時候應該要有的距離。我們討論到,一大片的樹林看起來很密集,其實近看,樹跟樹之間,也都有一定的距離,這樣才長得好,適當的空間,似乎很重要。但是,到底怎麼樣的距離比較適合呢?
比較常見的記法:跟家人之間大約半個手臂;跟朋友之間一整隻手;跟陌生人就可以是一隻手以上的距離。
小二男孩表示,如果人跟人靠得太近,空間變少,空氣不流通,就會不舒服。這個說法我也很喜歡,進一步補充,人跟人之間真的有存在「舒服」的空氣,如果有足夠的空間讓這間舒服的空氣流通,對大家都好哦!
討論完畢之後,開始開放大家運用,以及將腦中圖像呈現在紙上幫助自己整理想法。有位學生表示,他不用手臂來記,他覺得利用動物來想像距離,比較有感覺。
最後還出現一個論點:跟家人之間的距離,就像是孕婦懷孕三個月;跟朋友的距離,就是懷孕六個月;跟陌生人的距離,則是準備要生了。(這個例子對於生過小孩的老師我,相當有感啊!)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對我們來說很好掌握,我們會隨著氣氛,跟著當下狀況,很自然的調整距離。但是對他們而言,需要再清楚、具體、甚至搞笑一點。
服藥後的轉變
我跟導師真的苦惱超久!私下討論了好幾回合!這位小孩反應很快、能夠舉一反三、學科也學的很好,上課的時候如果想要表現的時候,就會做得很好。
但是,會一直出現令人匪夷所思的行為。例如:上一秒才提醒大家,不要去碰白板,他就會去碰了;老師才剛提醒大家翻開課本,他就拿筆出來玩;喜歡責怪同學、很難跟其他人好好合作、老師越強調的事情,他越容易出錯。據說在安親班也是狀況百出,功課忘記帶、各種看似挑戰威嚴的事情一再出現。
一度懷疑,小孩是不是想要被看見?所以一直狂做一些刷存在感的事情?我也跟導師溝通了很久,想盡辦法在各個層面看見她的努力。這個辦法好過一陣子,但是其實整體來說,在班上上課狀況還是不好(分心、不合群、無法好好遵守規矩),但在小組上課時,狀況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導師跟家長談過之後,家長決定前往就醫,並且聽從醫囑開始服藥。服藥之後的學生,積極度改變了、態度改變了、簡直可以說變了一個人,甚至還會主動提醒同學要做正確的事情,差異非常的明顯。看來服藥初期很有感,之後仍需大家持續觀察後續的發展。
我一直覺得她只是缺乏被看見,原來,她同時也缺醫療端的幫忙。
我們可以一起注意的事情:
1. 有些事情對我們來說稀鬆平常(例如:適當的保持與他人的距離),對這群小孩卻是需要一再提醒的事項。
2. 判斷小孩的問題行為,確實要多方討論,而且彼此都要夠開放,才能找到最適合小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