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的孩子,來蒲公英做什麼? 文/圖:采言疌老師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長大的孩子,來蒲公英做什麼?        文/圖:采言疌老師

寒暑假來蒲公英做什麼?解放一學期來上課考試的壓力,

回到兒時最快樂的時光,回來找朋友、找快樂、找內心的支持....

不管是什麼,都是每個孩子回來的理由,每一年我也開始學習著等待他們的回來,

期待每一次的驚喜,用孩子的心情與他們共度無限制的想像。

每次都有令人感動驚豔的故事,

請你們閱讀這屬於國小孩子的『傾聽孩子的故事』……

回到問題上『來蒲公英做什麼?』

回來蒲公英學『幫助和快樂』,

大人們總是抱怨孩子越大越難叫得動,

叫寫作業慢、洗澡也要等一下、幫一下忙也心不甘情不願的,

為什麼會這樣,這其實跟家庭教育有關係,

從小就應該讓孩子知道,家是他要負責的一部份,

幫忙做家事的習慣養成,一定要從小開始,

不要到了大了,大人唸著罵著,手上也沒有閒著,

看到慢吞吞的他們還是把事情接手過來做,

這真的無法培養孩子的主動做事的態度,

也無法讓他們感受到幫助別人,自己也會快樂的心情。

在這次的寒假安親班之前,有位家長與我溝通孩子的狀況,

他說孩子大了,要她幫忙就會有衝突出現,跟之前相比真的有落差,希望我可以幫忙溝通疏導一下。

孩子大了真的會很懶,但那是因為主觀意識的成熟,

比較能為自己安排或是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所以叫不動、感覺很懶,

有一部份其實是孩子長大了,但是觀念、想法的不正確,

這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並調整自己,找到自己內在的聲音。

因為如此,所以我在這次安親班的第一天,給了第一條守則『幫助別人,同時也幫助到自己』,

幫助到自己什麼,我也不知道,

但是它一定會出現,一定會在不預期的時間內出現。

我在第一天的早會後,非常刻意地要求孩子去幫助幼兒部的小孩,

同時也告訴他們,這群小小孩非常需要幫助,

並且用指派的方式去引導他們『幫助別人』,

用行動去告訴他們『幫助』是什麼,用語言去告訴他們『幫助』在那裡,

第二天,早會一結束,我站在遠遠的地方等著他們,

他們卻在自己做完運動後,立即到各處去尋找幫助,

先幫助昨天我說的小小孩,再來就是沒有跟著老師的,或是不在自己班上集合位置小孩,

他們只要看見就不放過,一定會告訴幼稚部的孩子去哪裡,

我看著,心裡笑著,不斷地在尋找這群孩子的身影,

每一幕都讓我感動,他們學老師的「蹲下溝通」,

他們學老師的語言,他們認真地看待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他們真的聽到我說的話了,知道了我想要他們做的事。

當你看到他們蹲下溝通,拉著小孩子的手去做每一件事,

陪他們做運動,提醒著喝茶,帶著小小孩排隊,

你都會有『世界美好,一切都美好』的信念出來,

孩子不是不做,而是有沒有使命的做,

孩子不是不肯,而是有沒有趣,有沒有成就感,

孩子不是不願,而是心裡還在疑慮,需要一點點的推進,

孩子其實很願意的,用正向的語言,用孩子式的支持、鼓勵,

不用你推、不用你叫,他也會主動的做事。

蒲公英有個神奇的門,一跨進這個門,你不見的信心,消失的快樂……一切的一切,

都會重新出現在你的眼中、心中,

讓你再一次接受感動,再一次獲得能量,

所以…寒暑假要做什麼?如果父母忙,沒有辦法陪伴,其實蒲公英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了。

之後,他們為自己獲得黃老師給的好棒貼紙,非常有機會跟黃老師喝下午茶,

他們也很期待,積極地往這個方向前進,

喝下午茶是一個目標,當看見目標而驅使自己前進的動力,

這就是我們要的,有了動力,主動性就會出來,

就會看到自己可以做的事,為了要讓孩子看得到、聽得到、領悟得到,

大人真的要很有心的安排和設想,

這就是走比較遠的近路,應對進退都從生活學習起。

問問他的感覺,他們說幫助別人很開心、很緊張,

還有人覺得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他願意試試看,

微笑卡是開心的結果,但是這就回到守則說的…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什麼時候出現不知道,但就是在不預期的時候出現了,

快樂是因為幫助了別人,開心是因為自己幫住了自己。

拿微笑卡貼貼紙,蓮國小小朋友都熱衷,好令人感動!

raw-image

討論發表...到了國小,又回到蒲公英,大家的感覺又回來了,這畫面也令人感動

raw-image

幫小朋友做運動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好棒的大孩子

raw-image

    每一天,都有許多的故事在教室、在廣場、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上演著,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中學習著的,都是未來大能力的累積。每一個故事,都讓孩子的成長有了一個可安置的回憶資料庫可供尋找、回憶、與珍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本好書《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可以讓我們去思考童年時期的經驗對我們有什麼關鍵的影響。尤其自身也是一位青少年工作者,接觸許多在大家眼中所謂的問題青少年?非行青少年?這也是一本不管對家長、學校老師、或是專業工作者,都能從中獲得一些觀點。
    Thumbnail
    你知道嗎?一個來自普通家庭,與日本文化無淵源的孩子,成為了史上最年輕的日本語能力試驗N1級合格者。他的成功,不僅是個人努力的成果,更是家長支持和適當學習資源結合的結果。 當世界在變,學習方式也在變。吳氏日文線上學習平台,證明了即使在家也能達到驚人的學習成就。陳PH的故事告訴我們,給予孩子正確的
    Thumbnail
    當談到提升孩子的學習效果時,科學實證的方法是不可或缺的。這本《漫畫大英百科》中的「大腦與學習」章節提供了一寶貴的知識庫。我們了解到記憶分為不同類型,並發現透過圖像記憶法、定期複習和後設認知技巧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此外,建立專注的學習環境、促進運動習慣以及避免多工都有助於增強大腦的功能。
    Thumbnail
    謝依婷醫師在兒童心智科執業十年,寫下這本的《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 看完其實心情有點複雜。 愛,是一個人長大的養分,但成長環境中帶來的傷,孩子往往也默默地承接吸收了。 父母關係的不和諧,同儕之間的人際困境,學業成績的考試壓力...等等,都是讓孩子深感焦慮與困住自己的議題。 一個個兒童心
    Thumbnail
    翻開《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這本書前,請讀者仔細多看本書封面幾眼,您看到了什麼樣的圖像?您有什麼感覺? 十個令人震驚的創傷事件,發生在孩子的嬰幼兒期、 兒少階段,會帶來大腦、人格及行為什麼變化? 這些孩子後來都怎麼了? 本書值得你細讀。
    Thumbnail
    #情緒剝奪 前兩天我家太太傳給我一部影片,裡面提及太早接觸到宗教的小孩可能會有「情緒剝奪」的風險。 我太太跟我分享,她也是宗教家庭長大下的小孩,所以她小時候也不知道她怎麼表現情緒,而整個人顯得沒什麼生氣。 情緒剝奪指的是當我們在孩童時期,情感的需求被忽略、沒有被指認、鏡像並給予正確的回應,我們在
    Thumbnail
    兒童精神科醫師與那些絕望、受傷童年的真實面對面;關係為何不可或缺,又何以讓人奄奄一息!摘錄佳句,展開自癒可能、治療方法及觀點討論。
    Thumbnail
    我家猴孩子(雖然他不屬猴)的七年級到九年級, 由於媽媽以無週休的方式瘋狂地埋首於職場, 我是用"錢婆"打點孩子的一切。
    Thumbnail
    📷 今年(2021)五月因疫情的爆發,雙北(台北、新北)率先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再來不到一週,換全國進入警戒,孩子停課在家,當時雙薪爸媽最大的難題是:「小孩可以找誰顧?」,好在後來政府推出「防疫照顧假」讓家長可以公開的請假,為的是在家照顧孩子。畢竟請假不能成為常態,過沒多久,隨著本土疫情擴大,公司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本好書《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可以讓我們去思考童年時期的經驗對我們有什麼關鍵的影響。尤其自身也是一位青少年工作者,接觸許多在大家眼中所謂的問題青少年?非行青少年?這也是一本不管對家長、學校老師、或是專業工作者,都能從中獲得一些觀點。
    Thumbnail
    你知道嗎?一個來自普通家庭,與日本文化無淵源的孩子,成為了史上最年輕的日本語能力試驗N1級合格者。他的成功,不僅是個人努力的成果,更是家長支持和適當學習資源結合的結果。 當世界在變,學習方式也在變。吳氏日文線上學習平台,證明了即使在家也能達到驚人的學習成就。陳PH的故事告訴我們,給予孩子正確的
    Thumbnail
    當談到提升孩子的學習效果時,科學實證的方法是不可或缺的。這本《漫畫大英百科》中的「大腦與學習」章節提供了一寶貴的知識庫。我們了解到記憶分為不同類型,並發現透過圖像記憶法、定期複習和後設認知技巧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此外,建立專注的學習環境、促進運動習慣以及避免多工都有助於增強大腦的功能。
    Thumbnail
    謝依婷醫師在兒童心智科執業十年,寫下這本的《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 看完其實心情有點複雜。 愛,是一個人長大的養分,但成長環境中帶來的傷,孩子往往也默默地承接吸收了。 父母關係的不和諧,同儕之間的人際困境,學業成績的考試壓力...等等,都是讓孩子深感焦慮與困住自己的議題。 一個個兒童心
    Thumbnail
    翻開《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這本書前,請讀者仔細多看本書封面幾眼,您看到了什麼樣的圖像?您有什麼感覺? 十個令人震驚的創傷事件,發生在孩子的嬰幼兒期、 兒少階段,會帶來大腦、人格及行為什麼變化? 這些孩子後來都怎麼了? 本書值得你細讀。
    Thumbnail
    #情緒剝奪 前兩天我家太太傳給我一部影片,裡面提及太早接觸到宗教的小孩可能會有「情緒剝奪」的風險。 我太太跟我分享,她也是宗教家庭長大下的小孩,所以她小時候也不知道她怎麼表現情緒,而整個人顯得沒什麼生氣。 情緒剝奪指的是當我們在孩童時期,情感的需求被忽略、沒有被指認、鏡像並給予正確的回應,我們在
    Thumbnail
    兒童精神科醫師與那些絕望、受傷童年的真實面對面;關係為何不可或缺,又何以讓人奄奄一息!摘錄佳句,展開自癒可能、治療方法及觀點討論。
    Thumbnail
    我家猴孩子(雖然他不屬猴)的七年級到九年級, 由於媽媽以無週休的方式瘋狂地埋首於職場, 我是用"錢婆"打點孩子的一切。
    Thumbnail
    📷 今年(2021)五月因疫情的爆發,雙北(台北、新北)率先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再來不到一週,換全國進入警戒,孩子停課在家,當時雙薪爸媽最大的難題是:「小孩可以找誰顧?」,好在後來政府推出「防疫照顧假」讓家長可以公開的請假,為的是在家照顧孩子。畢竟請假不能成為常態,過沒多久,隨著本土疫情擴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