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變一個人》讀書心得,要改變一個人,先讓他感覺良好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Image from Pexels by Emre Can Acer
為什麼不容易改變一個人?
總結三個因素,人們厭惡失去主控權,喜歡維持慣性,對不確定的事打折扣。
那麼要是能消除或減輕這些障礙,改變是不是隨之而來?
作者約拿.博格(Jonah Berger),華頓商學院教授,二十多年來研究影響力、口碑及事物為何流行等背後的行為科學。也常常協助如Apple、Google等公司改變用戶的行為。這本書研究了大量的案例及文獻,試著找出不同的推動改變方法。

常見的三種障礙場景

原文書名叫做《The Catalyst》,也就是化學反應的催化劑。
博格教授認為,改變不是從外在施壓,而是利用催化劑加速讓化學變化自然產生,而催化劑的功用就是移除障礙與降低門檻。
以開車比喻,假設一直踩油門可是車都不動,請先不要再繼續踩油門,找看看其他不前進的原因,也許是手煞車根本沒放下,一旦放下手煞車,障礙不在,車子就自然前進。
但是,要移除障礙之前,要先認得出障礙。
以下三種場景是常見的障礙場景,
場景一:叫我不要吃消夜,我偏要吃。→不想失去主控權
場景二:舊的手機常卡住,但還是不想換新的。→喜歡維持慣性
場景三:網拍這雙鞋看起來不錯,好用嗎?會不會太小?萬一不合用能退嗎? →不確定性讓鞋子的價值打折
第一點和第三點很符合直覺,但是第二點讓我頓了一下,發現自己常不知不覺掉進不行動的陷阱。

突破慣性,要讓好處大於壞處兩倍以上

人們偏好做本來就在做的事,轉換成本可能過高,新的好處又不夠誘人
博格教授說他有一支用了快六年的手機,記憶體快滿,很多功能因為作業系統不能更新幾乎癱瘓,各種不方便之下,即便他已經受不了買了新手機,他還是不開始使用新手機,依然用著過時的舊手機……
應該覺得很荒謬吧,明明知道手機該換了,可是換手機除了要花錢買,還要備份舊資料、重新下載APP,以及適應新的操作介面……等各種雜事,這些勞心勞力總結起來就是「轉換成本」(switching cost),而且任何事物都有轉換成本。
雖然換新手機感覺比較好,但是好處和壞處的比重是主觀的。研究顯示,做一件事的好處要比壞處多兩倍以上,人們才會採取行動。而對教授來說,換新手機雖然好,可是沒有好到超過兩倍以上。
再舉一個例子,教授的表弟寫電子郵件不是先預設好簽名檔代入,而是用手打字,因為只要花兩三秒就解決,但是花時間學習設定要好幾分鐘。投入的成本和獲利的時間差太多,讓人遲遲不想行動。於是,教授幫他算了一下,平均一星期寫四百封郵件,四百個幾秒鐘加起來就是十幾到二十分鐘,表弟看到這個落差,就開始查詢如何設定簽名檔了。
讓不採取行動的成本現形,可以讓人知道,什麼都不做並非毫無代價
反思自己的慣性也是,都知道減脂對長期的健康好處多多,可是現在也沒很胖,衣服穿得寬鬆一點,肚子還是藏得起來,要我放棄眼前的舒適去跑步運動換得三個月半年後才可能的瘦身,實在提不起勁。通常都是褲子變緊快穿不下或是健康檢查閃紅字——成本現形,才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

改變只能從自己發起

書裡運用了很多心理學引導技巧,例如:耐心找出障礙,拉近雙方距離,找多元的人來佐證,降低不確定性,才能一步步從極度抗拒慢慢轉弱,誘導對方自己選擇,逐漸往一致的方向靠進。
這個循循善誘的過程需要強大的耐心。
幾年前跟媽媽說,少吃白飯或麵條,要多吃五色蔬果,因為精緻澱粉的營養價值不高,還拿出很多專家的書和論述給她看,但她還是維持以往,每餐以米飯為主這麼多年,突然要減量白飯比重,非常不習慣。後來,她開始滑手機滑平板,上YT看到各種影片,自己發現飲食的新潮流,反而現在是她來體醒我少吃白麵條。
變與不變的決定因素,說到底就是哪一個自己「覺得」好處多,不用「真的」有多好。畢竟,要用什麼定義別人的「真的」,感覺比較好就是「真的」。
旁人能做的也只是催化感覺良好。
avatar-img
63會員
27內容數
嗨,我是艾利森,沉迷於閱讀和寫作的上班族。 我覺得每一本書都是一個故事,即使是工具書也是作者在說故事。 想知道持續寫作能帶我走向哪裡,在此和大家分享我的觀察、紀錄和體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作者蘇珊.坎恩也是一位內向者,她是華爾街的律師,常常需要開口說話,交涉談判,雖然每次都緊張地想吐,但是她明白在各種場合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自小深受性格的困擾,蘇珊深入研究探討內向型格,不只是喊口號或膚淺安慰,而是透過學術研究和實際案例,幫助內向者真正的理解接納自我,且能發揮積極的力量,而這本書正是他
九宮格寫作術的介紹,濃縮整理書中內容製成快速成文六大步驟圖文版筆記,以及四個心法分享及實作的心得。
作者蘇珊.坎恩也是一位內向者,她是華爾街的律師,常常需要開口說話,交涉談判,雖然每次都緊張地想吐,但是她明白在各種場合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自小深受性格的困擾,蘇珊深入研究探討內向型格,不只是喊口號或膚淺安慰,而是透過學術研究和實際案例,幫助內向者真正的理解接納自我,且能發揮積極的力量,而這本書正是他
九宮格寫作術的介紹,濃縮整理書中內容製成快速成文六大步驟圖文版筆記,以及四個心法分享及實作的心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通往改變的旅程 我們都渴望改變,無論是自身的不良習慣,還是希望身邊的人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孩子、配偶或同事。我們渴望蛻變,渴望進步,這份渴望驅使著我們不斷探索行為改變的有效方法。本文將分享一項引人入勝的研究,揭示了人們行為改變背後的關鍵因素,並挑戰傳統的威脅恐嚇策略,引領我們走向更
Thumbnail
改變思維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本文提供了三個關鍵問題的深入探討:如何知道改成怎樣的思維?怎麼改?代價是什麼?並給出豐富的個人經驗分享,適合對改變思維感興趣的讀者進行學習和探索。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不簡單,通常在「立定志向,信誓旦旦,從明天開始,一切就要變得不同」之後,過幾天就不了了之。或者我們會不承認自己立即需要改變,以及低估了惰性的力量,導致不知如何有效進行改變。 《零阻力改變》要告訴讀者的是—想要改變行為,需要找出妨礙自己進步的弱點,量身定做策略來跨越障礙。
Thumbnail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塞勒的研究發現,大腦的三種機制會影響決策,使人難以離開舒適圈。誇大失去的痛苦、低估改變的快樂,以及排斥改變的現狀偏見,都會阻礙我們面對改變。另外,容易被回憶事件左右決策的可得性捷思法也是一個影響因素。面對直銷產業,理性分析是必要的,我們一起從名人發言和相關事件來思考吧。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當過往策略無法通關時,我們感到不知所措,需要從何開始下手。改變困難的原因在於搞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以及改變需要付出代價。成功改變涉及心理、行為和方法上的變化。調整對改變的看法,將改變視為探索,可減輕心理壓力。
Thumbnail
當你要求別人「千萬不要怎麼做。。。」通常很難成功,反而會導致更多人想拚命跟你唱反調! 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喜歡自由與自主權,不喜歡受人擺佈。傳統的要求別人照我的想法進行的方法包括哄騙、說服、鼓勵、推、再推、更用力推,但這些老套路,基本很難改變一個人!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行為改變的起點是什麼、如何釐清志向以及探索行為選項等步驟。跟作者BJ Fogg一起學習如何設計你的小習慣吧!
Thumbnail
新的年度開始,很多人在設立目標時,都會想要養成一些新的習慣,或是戒除掉一些不好的習慣。史丹佛大學行為設計實驗室的BJ Fogg教授提出一個觀點:如果沒有提示,再多的動機和能力也沒有用。因為人通常受提示才會行動,沒有提示、就沒有行為。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通往改變的旅程 我們都渴望改變,無論是自身的不良習慣,還是希望身邊的人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孩子、配偶或同事。我們渴望蛻變,渴望進步,這份渴望驅使著我們不斷探索行為改變的有效方法。本文將分享一項引人入勝的研究,揭示了人們行為改變背後的關鍵因素,並挑戰傳統的威脅恐嚇策略,引領我們走向更
Thumbnail
改變思維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本文提供了三個關鍵問題的深入探討:如何知道改成怎樣的思維?怎麼改?代價是什麼?並給出豐富的個人經驗分享,適合對改變思維感興趣的讀者進行學習和探索。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不簡單,通常在「立定志向,信誓旦旦,從明天開始,一切就要變得不同」之後,過幾天就不了了之。或者我們會不承認自己立即需要改變,以及低估了惰性的力量,導致不知如何有效進行改變。 《零阻力改變》要告訴讀者的是—想要改變行為,需要找出妨礙自己進步的弱點,量身定做策略來跨越障礙。
Thumbnail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塞勒的研究發現,大腦的三種機制會影響決策,使人難以離開舒適圈。誇大失去的痛苦、低估改變的快樂,以及排斥改變的現狀偏見,都會阻礙我們面對改變。另外,容易被回憶事件左右決策的可得性捷思法也是一個影響因素。面對直銷產業,理性分析是必要的,我們一起從名人發言和相關事件來思考吧。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當過往策略無法通關時,我們感到不知所措,需要從何開始下手。改變困難的原因在於搞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以及改變需要付出代價。成功改變涉及心理、行為和方法上的變化。調整對改變的看法,將改變視為探索,可減輕心理壓力。
Thumbnail
當你要求別人「千萬不要怎麼做。。。」通常很難成功,反而會導致更多人想拚命跟你唱反調! 為什麼呢? 因為人們喜歡自由與自主權,不喜歡受人擺佈。傳統的要求別人照我的想法進行的方法包括哄騙、說服、鼓勵、推、再推、更用力推,但這些老套路,基本很難改變一個人!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行為改變的起點是什麼、如何釐清志向以及探索行為選項等步驟。跟作者BJ Fogg一起學習如何設計你的小習慣吧!
Thumbnail
新的年度開始,很多人在設立目標時,都會想要養成一些新的習慣,或是戒除掉一些不好的習慣。史丹佛大學行為設計實驗室的BJ Fogg教授提出一個觀點:如果沒有提示,再多的動機和能力也沒有用。因為人通常受提示才會行動,沒有提示、就沒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