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探索童年:《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讀後心得

從以前就對心理學抱持著一種又愛又怕的心。
一個探討人類心理的學科,聽起來很有趣,但又是一門理論,深怕理論太過深奧。
以前在修教育學分時,接觸到教育心理學,在課本裡面整合了幾個與教育相關的心理學知識,讓我們這些準老師們,運用心理學的角度去理解學生,甚至在學生做出一些難以理解的事情的時候,會試著從心理學角度去解讀,用行為改變技術去導正學生,至今都覺得相當實用。
之前《被討厭的勇氣》很多人討論的時候,我也曾經拜讀過,對於裡面許多阿德勒的理論相當驚訝!佛洛伊德講的是早年決定論,認為過去的一切造就現在的你,阿德勒卻不這麼認為,認為目前的生活型態全由人自由選擇,與他人、兒童生活並沒有相關性。
甚至提出「區分課題」的概念,有時必須要好好的區分這個課題是在我還是他人,如果是自己,就負起責任來做選擇,後果當然也需要考慮進去,假設是他人的課題,責任便不在自己身上,這個概念其實影響了我很多,有許多事情以前常常會怪到自己身上,即使那責任不在我,我也會下意識覺得自己也有責任,其實這會造成當事者無謂的心理壓力。
在教學現場,有許多學生也許會犯一些錯,而這些錯完全可以避免的,有些老師便會非常生氣的說「都告訴過你幾次了?我都說這樣做便會發生錯誤,為什麼你一定要這麼做?」或是「看吧!我都說了你還做,現在怎麼怎麼…」
看完了《被討厭的勇氣》後,我便會區分課題,我盡了老師告知的義務,這是屬於我的課題,我也盡力告訴你不能這麼做,而選擇要不要做,是你(學生)的課題,其實會讓心裡輕鬆許多,不再因為同學沒做到自己期待的事情變失落許久,畢竟選擇做不做有許多不確定因素所組成,我能做的,只是確保自己有盡力去勸阻及教育即可。
最近看了另一本心普著作《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作者畢業于劍橋大學賽爾文學院,曾任教於英國亨利商學院,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心理學研究者和臨床實踐者。他本書是他寫給大眾讀者的心理學入門書。
裡面以蛤蟆先生罹患憂鬱症去看心理諮商師的故事,演繹出心理諮商全過程,其實裡面有許多概念蠻顛覆我的想像的:
「心理諮商向來是一個自發的過程,諮商師與當事人都必須出於自願。」
在第三章裡,蛤蟆先生去找蒼鷺諮商師,一開頭諮商師便直接導正他一個概念,諮商師與當事人之間是合作關係,而非指導者與被指導者的關係,不是期待到現場,期待諮商師直接對你的人生提出建議,當事人必須出於自願,並對自己的諮商負責,而且不保證會立刻見效,除非當事者能找到問題點後願意改變自己,情況才有可能改變
「自然型兒童V.S.適應型兒童」
第五章提到,人天生下來有幾個基本情緒是不學自會的:快樂又熱情、憤怒、悲傷、恐懼,所有這些情緒加在一起,就構成所謂的「自然型兒童」;而適應型兒童,則是根據每個小孩遇到不同類型的父母產生不同的適應行為,在書裡,蒼鷲諮商師用色彩比喻:基本情緒就像色彩三原色,而適應性的變化,則多如這三原色所調出來的上千上百種適應方法
在書中提到,兒童時期與人(照顧親屬)的互動與適應產生的行為模式,甚至影響人的一輩子,但書中亦暗示一個議題:如果自覺到問題並嘗試改變,確實是能改變的,這也是諮商師所扮演的角色,藉由一次次對談中,諮商師問出關鍵問題,引起當事者的覺察並願意改變,進而幫助到當事者,這也是剛開始,蒼鷺對蛤蟆先生提出的,需要「合作」才有機會改變。
雖這本書目前只閱讀到一半,我認為這本書在講故事的過程中點出了許多諮商中會出現的情況,也提到無論什麼背景,都需要藉由覺察自己,認識自己,才有辦法更客觀的看待自己,好好處理自身的情緒與內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