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褚士瑩|閱起#4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書名: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
作者:褚士瑩

書籍摘要

此書作者是一位NGO國際工作者,憧憬著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他,遇到了一個無法回答的難題,「為什麼要和平?和平真的有比較好嗎?」答不出答案的他,也下定了決心,必須找到自己答案,而開始這趟到法國上哲學課的旅程。
他找到了一位法國哲學老師奧斯卡.柏尼菲,並留在他的課堂學習,在課堂中與其他領域的成人一起探索自我、找到解答,伴隨著老師的提問與針砭,讓尤其是東方教育文化背景下的讀者,感到強大的共鳴,許多文化嵌入的生活中看似正常的互動,如禮貌、隨口掛著請、謝謝、對不起......這在老師與同學眼中卻是一大疑問,這也是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讓我體會到不同文化脈絡下形成的行為,自己卻渾然不知的這種思想衝突感。

閱讀心得

這本書非常好讀,我大約花了兩個小時就看完了,但傳達出的意義卻能讓能在事後越嚼越香,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有幾個地方,共同點是這些都是我們東方文化中,或是從小教育我們的行為,作者在課常上被「集體投票」的段落,更讓我心不禁也陪著作者尷尬起來,我想台灣大部分的人也都有這個行為上的習慣。我們一輩子的習慣,卻被公然投票表決,好像把我拉到課堂一樣,狠狠的給予我幾個重擊,被迫面對自己的一切。
以下舉出幾個作者有犯、我也很有共感的文化下產生習慣,然而以老師的哲學觀點來看,卻完全不合理的相異之處。

1.請、謝謝、對不起

從小父母教育我們,隨口說這三個萬用詞,人際糾紛可以少一半,我們也一直使用這個萬用詞到出社會、再到退休,直到離世。
這三個詞本身沒有問題,但我們常常在使用時機上出了很大的問題。
作者在書中有呈現這段過程,老師請同學回家自行讀一部份的內容,作者其實沒有讀,因此老師點到他,他無法回答出答案,而和老師說出「對不起」,結果卻意外讓老師表現出生氣的反應,反問「為什麼要跟我說對不起?」「因為我回答不出來」「那你該對不起的是自己,而不是我」。
確實,對不起的應該是對自己,沒有好好做到課堂上要求的指示,而無法好好理解課堂的內容,最大的影響還是回到自己身上,但我們太習慣了在第一時間說出對不起來示弱,彷彿是一個藉口或減免的萬用詞。
在此情況下,作者因為回答不出來問題,而在老師與全班面前感到難堪,而脫口對老師說出對不起,但完全不是誠心覺得做了什麼事情對不起老師。
如果事情發生在我們的文化中,老師可能只是很無奈的讓你坐下,繼續授課。
生活中還有太多的地方是這樣了,看似是有禮貌,但其實是想貪圖方便,而狂濫的使用這三個萬用詞,卻忽略真正背後傳達的用意。
有趣的一張圖:把這些話,當作牌子那樣立著,遇到問題就指著牌子,請對方看一下,是不是非常方便!
「請」你一定要幫我這個忙。
這真的是誠心的詢問別人意願嗎?還是純粹的依賴?
對任何事情都畢恭畢敬的說「謝謝」。
這每一句都是誠心的感謝,還是一句敷衍失去意義的口頭禪而已?
我真的沒辦法做到你要求的,「對不起」。
真的是向對方誠心的道歉,還是只是應付對方或示弱而附加的道歉?
「說出對不起的時候,要誠心的時候說,對不起才有用,並不是說越多越好。」
而後,作者收回對不起,並開始進行哲學反思,為何自己常將對不起掛在口邊,以及自己賦予話語包含的真正意義。對於這個行為,老師反而感到很滿意。

2. 我知道一點



這是一個我覺得非常有趣的概念,「知道」與「不知道」之間,究竟還有什麼?
對於一件事,我知道,與我不知道,兩者差別很明顯,但是「知道一點」,在無窮無盡的知識中的一點,到底是哪一點?
我們太常有這種好像有知道一點,就等於有知道了,但一被問「你知道的那部分是指知道什麼?」卻答不出個所以然。
不僅如此,像是「應該知道」、「好像知道」等等的用法都是相似的概念,但又比起來更模糊了,不但沒有範圍,而且是似有非有的狀態。
若認知停在此狀態,大概永遠不知道自己是知道還是不知道,也不會意識到必須要去找到更完整著答案。
起初作者對於別人的提問「為什麼要和平?和平真的有比較好嗎?」,我相信作者若要回答,也是有一些自我價值觀的想法可以回答,畢竟他都待在組織工作好幾十年了,但就憑自己知道的這一點,這樣真的是知道了嗎?知道的這一部份夠多,有辦法來回答這個問題了嗎?
作者為了找答案來到法國,即是他為了補足這個「知道」所做的行動,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觀念並不完備,仍不是答案,知道自己對這個問題仍無知。他知道他沒有屬於自己的答案,因此去尋找。
在《知識的假象》一書中,兩位作者認為,我們沒有想像中那麼聰明,面對事情的思維,往往不夠全面。如果要檢視自己是否全盤掌握一件事情,可藉由說明的方式來判斷。但可以很完整流暢的說明,也不全然代表真正理解了事情的原理,而是利用他人貢獻的智慧結晶來回答。
坦承自己是知道還是不知道,是件很值得讚賞的事,正因確信自己處於不知道的階段,會更積極的去尋找答案。如果是為了面子而強硬的說出自己知道了,那最後受害的仍是自己。
很可惜的一點是,我們的文化與教育彷彿不能讓我們說出「不知道」,就算真的不知道,也會硬猜一個答案,或是似懂非懂的做個不完全的解釋,我們的教育期許我們成為一個丟出什麼問題都能快速拿出解答的人,而不是仔細思考過程與答案合理性的人。在這種競爭的壓力下,誰還敢不知道呢?
當你懂得自己的「無知」時,反而是一種好事,更能開放心胸,項外在環境學習。 ——《知識的假象》

3.你有問題嗎?

在英文裡,problem和question翻譯成中文都是「問題」,但其實有不同含意。
小時候真的常常在班上聽到同學會嘲笑「有問題」的同學,我的意思是,對上課內容有疑問,想問老師不懂的地方的那種「有問題」的同學,老師常會問學生:「同學們對這一章有什麼問題嗎?」的這種問題,是一個question的問題。
彷彿好像問問題(question)的同學,都有問題(problem)一樣,這個雙關玩笑真的開的真的不是很好,卻常常在國小國中聽到類似的嘲諷。
慢慢的演變成會問問題的學生好像是問題兒童一樣(竟然用的又是同一詞「問題」),被同儕與老師的長時間影響下,也就沒有人願意問了,更寧願自己找答案或是乾脆放著問題不管。
我覺得教育應該好好改善這個部分,我曾和一位美國人聊過這個話題,他對於亞洲的教育方式很感疑惑,而我也很好奇他們的學習方式,我在大學只要跟歐美外籍生同個教室,都會覺得他們真的非常喜歡問問題,有些甚至連好像跟課程無關的,也會拿來提問。
我問那位美國人,為什麼你們這麼愛問問題?他完整的告訴我他們的教育觀,雖然本身就知道他們教育的方式是很開放式的,但令我非常訝異的是,沒想到是這種程度。
他說他們上學幾乎不需要帶著沉重的教課書,那是在家裡該讀、該完成的作業,真正來學校的目的,他認為應該是把家裡讀的不懂的內容,拿到課堂上來問老師,問同學,互相討論;他也很好奇,為什麼台灣的教學是把學生關在一個教室,然後聽老師一直講,講完就下課,我頓時也無話可說,只是心中感慨萬分。
以我熟知的台灣教育方式,如果一兩個人問問題的話還沒關係,但只要多一點人開始問問題,溫柔一點的老師就會要求私下問同學或問他,因為上課有段考的指定進度,無法花太多時間解答;沒那麼溫柔的老師,可能會在全班面前回你,怎麼連這個也不會?連這個也要問?
在這種壓力之下,平常都沒有問問題的經驗、習慣,在出社會後更無法問好問題。《大哉問時代:未來最需要的人才,得會問問題,而不是準備答案》一書中,徹底的清楚告訴我們,未來對於「問問題人才」的渴求。
「在過去,表現出「無所不知」的人會獲得晉升,如今,公司裡最好的位子、甚至有自己的辦公室,卻是留給最懂得問問題的人,因為,一個小問題,能創造一門大生意。」   —— 華倫 .伯格
有時候從文化中養成的習慣,雖然有該文化的特色,無法真切地評斷好與壞,但是缺乏以個人哲學觀去反思,為何我會跟著文化習慣這樣做?為何我會如此解讀某件事?
我認為奧斯卡.柏尼菲就是在告訴我們:
「去想吧!任何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去弄清楚原因吧,這樣就離自我了解又更近了一步。」

結語

雖然書中的哲學老師,對於亞洲文化的某幾項特點呈現些微反感,但也不難理解,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確實對哲學思考帶來的巨大影響,東方哲學仍是留傳下諸多很美妙、值得讚揚的價值觀,如東方文化對於的重視,在西方文化的眼裡可能覺得很奇怪,但我認為如孔子所言,孝確實也是一件值得讚揚的美德,雖然現今普遍共同認為,孝順並不是義務,但懂得回報父母、長輩的那顆真誠的心,也是從文化衍伸到個人哲學觀中顯現出的行為表現。
在與作者同樣的文化與教育背景下,透過這本書讓我身歷其境,體會到不同文化的哲學觀衝擊,特別推薦給想了解哲學的初學者,可以作為剛接觸哲學的讀物之一,除了好上手之外,探討的問題都是與生活非常貼切的議題,作者以自身簡白的口語化表述,與真實的情緒流露,讓我們的日常與哲學產生連結,並透過持續思索,慢慢得出自己對每件事情的答案
隨手閱起,讓思維躍起。
閱起,我們下次見。
閱起|書評|寫作
追蹤IG帳號、追蹤閱起方格子
不錯過新文章通知!
若有其他想法與觀點
也歡迎留言一同討論
期待與你/妳的互動 :)











avatar-img
29會員
22內容數
沖杯咖啡、沏杯茶,一起閱起一本好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憂鬱,一種情緒與心理狀態,指一個人呈現哀傷、心情低落的狀況,絕望與沮喪為其特色。這是人類正常的情緒之一,但是強烈而長久持續的憂鬱情緒,可能是精神疾病造成。 先來看看近期台灣衛福部統計的資料。 抗憂鬱劑的使用人數不斷上升,憂鬱的情緒、症狀,不斷滲透進每一個人的血液,戰況越演越烈⋯⋯
工業革命後,我們的步伐經由累積財富、提升生產效率、利用一切資源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而走到今日。 工業革命造福的是全體人類,還是少數握有「權力」之人,我們心知肚明。 從上一篇的集體錯覺,我們進一步的延伸探討目前存在於大部分國家中,整個體系下的資本結構,是如何建構起來的,以及探討我們與體系的關係。
你會用哪一個標準,來衡量自己的人生「是否成功」? A:根據自己的興趣與才華,把自己在乎的事情做到最好,B:擁有豪宅、跑車、聞名遐邇? 順道一問,你認為別人傾向選擇哪一個? 若你選擇A,但卻同時認為大多數人會選擇B,你可能就中了「集體錯覺」……
憂鬱,一種情緒與心理狀態,指一個人呈現哀傷、心情低落的狀況,絕望與沮喪為其特色。這是人類正常的情緒之一,但是強烈而長久持續的憂鬱情緒,可能是精神疾病造成。 先來看看近期台灣衛福部統計的資料。 抗憂鬱劑的使用人數不斷上升,憂鬱的情緒、症狀,不斷滲透進每一個人的血液,戰況越演越烈⋯⋯
工業革命後,我們的步伐經由累積財富、提升生產效率、利用一切資源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而走到今日。 工業革命造福的是全體人類,還是少數握有「權力」之人,我們心知肚明。 從上一篇的集體錯覺,我們進一步的延伸探討目前存在於大部分國家中,整個體系下的資本結構,是如何建構起來的,以及探討我們與體系的關係。
你會用哪一個標準,來衡量自己的人生「是否成功」? A:根據自己的興趣與才華,把自己在乎的事情做到最好,B:擁有豪宅、跑車、聞名遐邇? 順道一問,你認為別人傾向選擇哪一個? 若你選擇A,但卻同時認為大多數人會選擇B,你可能就中了「集體錯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主要的內容作者是比約恩•那提科•林德布勞分享他自己從作為經濟學家,擁有好的社經地位卻仍然不快樂,最後突然某一天心中浮現一個「去出家吧」的念頭,因此毅然走進佛教修行之路的故事。
Thumbnail
書籍名稱是《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作者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和納維德.莫迪裡。本書共有38章,敍述了出家成為僧人後的心路歷程,對於人際關係衝突、不自律、擔憂等議題提出智慧箴言,並分享對念頭、人際相處以及放下控制的看法。推薦大家閱讀。
老師的勸和還是很有用的。斯爾提沉澱了幾天後,主動來找依絲帖道歉, 「對不起,那天我不該對你發脾氣。」 依絲帖點點頭算是接受,事情就這樣揭過去了。至於她未解的疑惑,在面對斯爾提小心翼翼的眼神時,似乎也沒有非釐清不可的必要。 「我.....歷史學的期末報告寫一半了,能請你幫我看看嗎?」 糾結了半
Thumbnail
本文分享法國哲學教育特色,探討其對於語文教育的啟示和借鏡。透過思辨的哲學教學,法國學生培養了批判思考能力,並且法文科考試強調寫作能力的培養。此外,法國教育重視人文學科,讓學生擁有更廣視野的人文素養。最後,本文強調哲學對國文教育的啟發,包括不應安於標準答案、勇於表達個人觀點及語言能力與思維邏輯的訓練。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是最近三個月閱讀起來最有感覺的一本書,封面寫著「達賴喇嘛:這本書能使所有人受益」,非常行銷手法的一句話,但是確實引起我拿起了這本書。 第一章【覺察】,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心中真實感受到平靜,對於當下的呼吸、當下自我的存在感受到滿足,作者在八歲時就體會到「正念」
《我可能錯了》 中譯版在去年一月上市,隨即出現在各個平台,甚至被多位說書人、藝人等稱為他們2023年最喜歡的一本書,在好奇心驅使下,上了圖書館系統預約,半年後,我終於讀到它了。
Thumbnail
我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在與他人來往,實際經驗中他人與自己的對話、行動、甚至無言的沈默相對,都是交往共處的內容,而思考是個人的內在對話、對所知內容的歸納演繹,當可以釐清楚思考的內容與實際經驗的差異及交融時,我才發現,我不會愛。
被討厭的勇氣整體來說他在說如何把決定權交在自己手上,他否定過去創傷經驗對現在自己的影響、自卑感是在為自己找藉口以及課題分離,如何不讓別人的行為影響自己的心態。 課題分離 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課題分離,書裡最一開始先探討怎樣是自由的人生,如何讓人生變得簡單,於是他給了一個前提是「人類大部分的煩惱
Thumbnail
作者一個想不開,放手西方聯合國經濟研究人員的頭銜就跑去泰國當和尚。書中有很大篇幅在描述他當森林僧人中所聽到的講課與感悟,更描述為何森林僧人的修行要這麼做的理由。而這些當年的「想不開」也成為了他生命中最寶貴的養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人家花了二十年功夫所得到最珍貴的感悟吧!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主要的內容作者是比約恩•那提科•林德布勞分享他自己從作為經濟學家,擁有好的社經地位卻仍然不快樂,最後突然某一天心中浮現一個「去出家吧」的念頭,因此毅然走進佛教修行之路的故事。
Thumbnail
書籍名稱是《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作者是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和納維德.莫迪裡。本書共有38章,敍述了出家成為僧人後的心路歷程,對於人際關係衝突、不自律、擔憂等議題提出智慧箴言,並分享對念頭、人際相處以及放下控制的看法。推薦大家閱讀。
老師的勸和還是很有用的。斯爾提沉澱了幾天後,主動來找依絲帖道歉, 「對不起,那天我不該對你發脾氣。」 依絲帖點點頭算是接受,事情就這樣揭過去了。至於她未解的疑惑,在面對斯爾提小心翼翼的眼神時,似乎也沒有非釐清不可的必要。 「我.....歷史學的期末報告寫一半了,能請你幫我看看嗎?」 糾結了半
Thumbnail
本文分享法國哲學教育特色,探討其對於語文教育的啟示和借鏡。透過思辨的哲學教學,法國學生培養了批判思考能力,並且法文科考試強調寫作能力的培養。此外,法國教育重視人文學科,讓學生擁有更廣視野的人文素養。最後,本文強調哲學對國文教育的啟發,包括不應安於標準答案、勇於表達個人觀點及語言能力與思維邏輯的訓練。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是最近三個月閱讀起來最有感覺的一本書,封面寫著「達賴喇嘛:這本書能使所有人受益」,非常行銷手法的一句話,但是確實引起我拿起了這本書。 第一章【覺察】,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心中真實感受到平靜,對於當下的呼吸、當下自我的存在感受到滿足,作者在八歲時就體會到「正念」
《我可能錯了》 中譯版在去年一月上市,隨即出現在各個平台,甚至被多位說書人、藝人等稱為他們2023年最喜歡的一本書,在好奇心驅使下,上了圖書館系統預約,半年後,我終於讀到它了。
Thumbnail
我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在與他人來往,實際經驗中他人與自己的對話、行動、甚至無言的沈默相對,都是交往共處的內容,而思考是個人的內在對話、對所知內容的歸納演繹,當可以釐清楚思考的內容與實際經驗的差異及交融時,我才發現,我不會愛。
被討厭的勇氣整體來說他在說如何把決定權交在自己手上,他否定過去創傷經驗對現在自己的影響、自卑感是在為自己找藉口以及課題分離,如何不讓別人的行為影響自己的心態。 課題分離 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課題分離,書裡最一開始先探討怎樣是自由的人生,如何讓人生變得簡單,於是他給了一個前提是「人類大部分的煩惱
Thumbnail
作者一個想不開,放手西方聯合國經濟研究人員的頭銜就跑去泰國當和尚。書中有很大篇幅在描述他當森林僧人中所聽到的講課與感悟,更描述為何森林僧人的修行要這麼做的理由。而這些當年的「想不開」也成為了他生命中最寶貴的養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人家花了二十年功夫所得到最珍貴的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