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6|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總是壓力大?靈性大師教你平靜的秘訣!|當下的力量|心得|EP004

    🔴這本書在說什麼?

    這本書要探討的問題非常貼近日常生活:你常常會覺得壓力很大嗎?如果你覺得此時此刻讓你無法忍受,讓你覺得不快樂,從靈修的角度來說,可以怎麼做,保持內在空間的純淨呢?這個問題就是這本書要探討的重點。
    作者托勒是當代著名的靈性大師,不偏向任何一種宗教或傳統,擅長使用清晰明瞭的語言來傳遞簡單而深刻的概念,而這本書從1999年上市,就在歐美引起極大的矚目與轟動,而時至今日,這本書已經在全球暢銷將近五百萬本。

    適合給以下的人
    1. 高壓力生活者:能學習壓力管理技巧,實現內在平和。
    2. 靈性尋求者:想探索靈性成長和深度。
    3. 想學習覺察的人:能探索心智、情緒與自我成長。
    全文架構

    🔵心智造成的危害

    ❶ 不斷分心
    每個人都曾經分心過,就像是有一個無法控制的雜念突然出現,然後你就被拉走了。所以作者認為心智或思考是一個不好的東西,但不是說心智本身是糟糕的,而是心智會產生出很多的雜念,而這些雜念會不斷地干擾人們,這就不是一個好的結果了。
    有些人說不對啊,很多時候的創意都來自於奇奇怪怪的雜念,怎麼會說心智或思考是沒有用的呢?對此作者認為:除非你可以控制雜念的開關,不然如果你關不掉,甚至反過來被它控制,那就是思考上的奴隸。
    所以作者反對心智,是因為使用心智常常會連帶產生許多的雜念,所以我們必須要有意識的選擇,不然就會沉緬過去或籌劃未來,然後錯過現在。
    就像留聲機的針頭,它如果總是跳來跳去的,那麼最後這個音樂只會支離破碎。

    ❷ 強迫思考
    如果分心的情況再變得更嚴重,會發生什麼事情?
    就是習慣與被干擾,空不下來,也就是當初一個不被干擾的環境,自己也覺得不太對勁,主動去尋找干擾讓自己聽不下來。
    這個就如同上癮般無法停止,但也就像吸毒一樣,快樂之後,都是痛苦。而到了這個階段,就是真正意義上變成心智的奴隸了。
    我講個大家都應該會有的經驗,可能現在是半夜,你也想睡覺了,你也有點累了,可是你看短影片就好像無法控制一樣,想要一直滑下去,一直看下去。

    ❸ 你的心智不等於你
    就像一個人坐在馬路上看車子來來回回一樣,但是車子就很像你的心智產生的雜念,而你或者說你的意識就是在路邊看吃的那個人,而這兩者是不一樣的,是要認清你的心智並不等於你。
    你可以試著觀察思緒:在觀察的過程中,不斷地把關注點拉回自己本身,那些思緒來來去去,來去隨他,但反正你就只是像那個坐在路邊看車的人一樣。
    你也可以試著感受當下:人有的時候思緒太多了,導致其他感官都有退化的趨勢,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重視其他感官。比方說聞到什麼味道、聽到什麼聲音、手腳屁股的觸覺又是怎樣,諸如此類,讓自己從思維的空間拉回到一個實然的空間。

    🔵可以獨立於心智的意識

    前面講完心事,以及談到心智產生的雜念,會遮蔽或控制意識。但到底什麼是意識呢?
    作者:意識只能用感受的,不能用心智理解的。心智產生的雜念也好、思緒也罷,都會蓋掉感受,讓我們離本體越來越遠。就像我今天吃到一個好吃的食物,我就算用非常詳細的文字去說明這個食物有多好吃,給100個人看,也只會有100種理解而已。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想要把當下的感受轉換成文字或是概念,那就會失真,所以意識是沒辦法用心智能完全理解的東西。就像3D的東西轉換成2D的形式,一定會失真。

    🔵通往開悟的兩種心態

    ❶ 只有當下
    首先要認識到,以靈修的角度而言,除了當下,別無他物。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未來的事情還未到難,現在就只有現在,所以我們要認真過好現在的這個時刻。
    講一個小故事:
    別人:你開悟前都在做什麼?
    老和尚:砍柴挑水吃飯
    別人:那開悟後呢?
    老和尚:砍柴挑水吃飯
    別人:那有什麼區別嗎?
    老和尚:開悟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吃飯。開悟後,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吃飯就吃飯。

    ❷ 回歸本體
    本體就是指最根本的主體,如果要回歸到本體的話,就必須關掉心智的作用,就只是純粹的體驗、只靠感受、沈浸式的享受當下的環境。
    但是生活中很多痛苦,這個又要怎麼辦呢:作者建議我們:可以單純的擁抱現實,直視你認為的痛苦,問題能解就能解,不能解就不能解,用務實的心態去處理,做和自己能力相匹配的事情。

    🟡個人想法

    在看書過程中,可以知道作者對於每個宗教的經典都有很深的造詣,書中隨處可見作者引用聖經、可蘭經、道德經、佛經,也想到作者本身深厚的文化底蘊。
    我本身剛好跟道德經比較熟,所以在作者使用道德經當作輔助說明時,都有更深的體悟,也許之後有機會,可以寫一篇我對道德經目前的理解。

    🔴總結

    這本書主旨在於探討如何從靈修角度來應對日常壓力,以保持內在空間的純淨。作者對心智的觀點是:雖然心智本身並不壞,但由它產生的雜念卻可能干擾人們的心神,導致人們分心,甚至變成強迫思考。作者鼓勵讀者去觀察和感受當下,進而理解心智並不等同於自己。
    此外,書中還強調意識是無法完全用心智理解的。要達到開悟,必須擁有「只有當下」和「回歸本體」兩種心態,認識到生活中僅有的是「現在」這個時刻,並且需要純粹體驗和感受當下,而不被心智的作用所干擾。掌握這些,就可以說真正意義上認知到當下的力量是什麼了。

    🌐延伸閱讀

    1. 冥想正念手冊
    2. 正念減壓的秘密
    3. 秘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