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兩難」15安靜一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Dilemma15 安靜一點

🍎情境

  1. 常會叫小孩安靜一些,但又說要讓他們勇於表達,怎麼抓那個分寸?
  2. 都已經叫了很多次「安靜一點」說完之後只安靜幾秒,孩子還是一樣吵,是發生什麼事情?
.
如果這兩條你有中任何一條,這篇文章是適合你看的。

🍎怎麼了

#你想過孩子大聲的可能原因嗎?

儘管看起來都是一樣大聲吵到別人,但是背後有很多種可能性存在。在事情發生的當下,你需要花多少時間釐清呢?或者我說的比較不禮貌一點,「你從來沒有想說要釐清過?」
孩子的行為也是這樣,他當然有可能是故意吵給你聽,但也有可能是他自己完全沒自覺,沒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大人都有可能會這樣了,更何況是孩子。

#現在是什麼情況

現在是大人懂,小孩不懂?還是小孩懂,大人不懂?
為了不要變得像繞口令,建議搭配圖片來理解。
1.大人懂 小孩也懂
這是最好的情況,雙方都可以好好溝通,接下來就是雙方都增進溝通能力,一直保持符合年齡的表達內容,溝通就會順暢。
2. 大人懂 小孩不懂
這時候已經不是大人的問題了,很多大人會努力增進自己的口條,想要把事情說得更清楚。但這時候重點應該是提升小孩的理解與表達,家長自己在那邊埋頭努力是不夠的。
3.小孩懂 大人不懂
小孩的表達可能還是有限,但重點還是家長請加油。我曾聽過孩子表達的很清楚,把她難過的理由跟希望的解決方法都講得很完整也很合理,但是爸爸反而聽不懂跟一直跳針。
4.小孩不懂 大人也不懂
這種情況兩邊都要加油,而且或許需要協助。好好正視這件事情,因為兩個都不會的人,要很大的奇蹟才能突然溝通變的順暢。

#重點在判斷

很多人都誤會了,你不是在跟siri說話,你是在教小孩怎麼判斷情境,不是在調整語音輸入的品質。很多人就只會說「安靜一點」「叫你安靜一點」「我剛剛不是說安靜一點了嗎?」這幾句重複使用。但現在要搞清楚,這不是語音輸入的測試,小孩教育的本質是帶給孩子照顧自己的判斷能力。而且你要考慮小孩就是容易忘記控制自己的「力道」「音量」「語氣」「用詞」,他們還在學習跟熟悉使用自己的身體。
所以在多次練習下,才能掌握「多花一分力氣注意周遭」,「花一點心思注意自己的音量」這兩件事情。然後才能進階到注意周圍視線,比較自己跟他人等等內容。

🍎複習一次

  1. 孩子吵鬧背後有原因
  2. 家長懂不懂怎麼判斷
  3. 小孩懂不懂怎麼判斷
  4. 判斷的介入,讓孩子有清晰的邏輯推論能力
教養兩難的文章會繼續連載,用圖文的方式分享一些工作上我與家長們的衛教內容,敬請期待。
以及IG (適合青少年成人及本人)
看更多文章與參加活動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各種教養相關的內容會在本專題中按照類別分類,方便大家查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ilemma14什麼叫公平 🍎情境 「你不公平,為什麼他的比較多」「你偏心」「他還不是一樣」 孩子沒有滿意的時候,總是抱怨東抱怨西,這種情況在有手足的家庭中更為明顯,很容易就把時間跟氣力都花在調停上面,結果就不用談什麼好的互動時間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實說沒有公平的時候,而父母怎麼避也避不了
小孩子生什麼氣 🍎情境 大人總是說「不能生氣」「小朋友怎麼可以生氣」 但到底為什麼不能生氣? 說這句話的人自己不就正在生氣嗎? 為什麼大人可以小孩不行? 這社會充滿這種沒有道理的道理 你是否有曾懷疑過這個問題? 🍎怎麼了 我們被這樣養大了,開始複製上一代給我們的這些教條。 因為被說過太多次了,所
🍎情境 孩子哭得好慘,不知道該怎麼辦。很想要他馬上停止哭泣,但是教養專家又說不能隨便讓孩子討抱。 當事情被簡單二分,狀況就變得不可理喻,這個單元將討論一些教養困境,用科學的方式思考這些教養原則 🍎怎麼了 當這種情況發生,首先思考的不是要抱與不抱,而是思考孩子怎麼了,發生什麼事情,還有孩子的狀況如
#Dilemma14什麼叫公平 🍎情境 「你不公平,為什麼他的比較多」「你偏心」「他還不是一樣」 孩子沒有滿意的時候,總是抱怨東抱怨西,這種情況在有手足的家庭中更為明顯,很容易就把時間跟氣力都花在調停上面,結果就不用談什麼好的互動時間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實說沒有公平的時候,而父母怎麼避也避不了
小孩子生什麼氣 🍎情境 大人總是說「不能生氣」「小朋友怎麼可以生氣」 但到底為什麼不能生氣? 說這句話的人自己不就正在生氣嗎? 為什麼大人可以小孩不行? 這社會充滿這種沒有道理的道理 你是否有曾懷疑過這個問題? 🍎怎麼了 我們被這樣養大了,開始複製上一代給我們的這些教條。 因為被說過太多次了,所
🍎情境 孩子哭得好慘,不知道該怎麼辦。很想要他馬上停止哭泣,但是教養專家又說不能隨便讓孩子討抱。 當事情被簡單二分,狀況就變得不可理喻,這個單元將討論一些教養困境,用科學的方式思考這些教養原則 🍎怎麼了 當這種情況發生,首先思考的不是要抱與不抱,而是思考孩子怎麼了,發生什麼事情,還有孩子的狀況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在校園裡 偶而就會有一些狀況發生 例如小朋友跑不見了 小朋友發脾氣 小朋友跟導師頂嘴 這時候 通常我們大人都會很急的想把事情處理好 於是就會變成指責的話語 讓小朋友就更加反抗 耳朵就關起來了 很多時候 這時的小朋友 會變得更難以克制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沒有父母會希望孩子們彼此不合,對吧?」 那就千萬別這麼做!!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在兩個孩子的童言童語中,透過引導,讓孩子們理解了將不好聽的話「倒出去」的比喻,幽默地解釋了言語的處理方式。也反思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於他人言語的反應。這篇育兒生活雜記不僅幽默有趣,而且富有啟發性,值得您細細品味。
Thumbnail
每次試圖了解孩子的心事,卻總是遭遇冷漠或逃避?或許問題不在於孩子不願開口,而是我們未能捕捉到他們「準備好說話」的時機。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或許忘了,溝通的藝術不只是如何談話,更在於耐心等待那個對的時機。 深入了解如何尊重孩子的說話時機,打開孩子心扉的鑰匙,可能就藏在那些靜默的間隙中。閱讀全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在校園裡 偶而就會有一些狀況發生 例如小朋友跑不見了 小朋友發脾氣 小朋友跟導師頂嘴 這時候 通常我們大人都會很急的想把事情處理好 於是就會變成指責的話語 讓小朋友就更加反抗 耳朵就關起來了 很多時候 這時的小朋友 會變得更難以克制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沒有父母會希望孩子們彼此不合,對吧?」 那就千萬別這麼做!!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在兩個孩子的童言童語中,透過引導,讓孩子們理解了將不好聽的話「倒出去」的比喻,幽默地解釋了言語的處理方式。也反思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於他人言語的反應。這篇育兒生活雜記不僅幽默有趣,而且富有啟發性,值得您細細品味。
Thumbnail
每次試圖了解孩子的心事,卻總是遭遇冷漠或逃避?或許問題不在於孩子不願開口,而是我們未能捕捉到他們「準備好說話」的時機。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或許忘了,溝通的藝術不只是如何談話,更在於耐心等待那個對的時機。 深入了解如何尊重孩子的說話時機,打開孩子心扉的鑰匙,可能就藏在那些靜默的間隙中。閱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