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哲學好好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來分享一本書《兒童哲學好好玩》,這是一本很實用又可愛的書,因為畫面很美,所以在我桌上成疊的文字書中,Sophie還會拿這本問我說:這書是媽媽的?還是要給她的? 哈哈!

會對兒童哲學產生更大興趣,是因為哲學諮商師的受訓過程中,老師有提到兒童哲學其實就是培養兒童的獨立思考能力,同時能養成用理性去探索如何能夠讓自己的人生更美好。而這個本質上就和哲學諮商所要達到的目的是一樣的。

 

而且所謂帶領兒童進行哲學活動的過程中,其實就是要讓大人的角色,從主要的述說者、知識提供者退居後面,儘量讓孩子發言,尊重孩子的意見,且千萬不要評價孩子的發言,沒有所謂的對錯,就是一個思考的討論(這個和蒙特梭利的理念也是相符的)。通常會發現孩子有很多很棒的想法,而大人的角色是引導與有效提問,同時建立思考的框架,確認各式各樣的想法是符合邏輯的,畢竟這是在進行理性思考練習,不是完全天馬行空的亂想亂說。

 

我個人覺得這個很重要,我實在不是很喜歡有些孩子學大人在那邊”練消為”(台語 胡亂扯)還覺得自己講話很有趣。我覺得想像力創意很重要,但這個和亂想亂扯一通其實是不一樣的。如果有受過邏輯理性思維的訓練,就會有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且很多夢想能夠被實現不會變成白日夢,就是因為後續用理性思維去想如何實踐的。

 

當然目前坊間有一些兒童哲學工作坊,由專業人員來帶領活動會更有效率。但其實如果家長能夠,也或多或少可以和孩子在家進行類似的哲學對話會更好,才不會讓孩子覺得好像只有到特別的環境才能夠進行那樣子的思考。而這本書就提供一些主題,以及如何一步步引導,可以在家自己和孩子進行哲學討論與遊戲。



#實驗教育

#教養

#育兒

#教育

#蒙特梭利

#哲學諮商

#諮商

#兒童哲學

#哲學媽媽

#心理  #哲學  #思辨

分享身為哲學諮商師抱持終身持續學習哲學 閱讀書籍 以及諮商過程的心得與見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在進修哲學諮商師課程時,常常會回想當初大學念這些思想內容時,會覺得飄在空中,不太清楚和我的人生可以如何關聯? 如何解決我人生意義的問題? 但現在念起來就不一樣了,或許是年紀的關係,但我覺得有一個關鍵是,當初從小培養的念書模式習慣,不太會去探討一個事件一個人物思想會產生的背後原因、當時的社會環境
《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這本書的第二章主要討論行動動作和認知的緊密相關性,Movement對認知與學習的影響。而前兩篇文章分享了這一章前面討論很多有關嬰兒階段與超過嬰
《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這本書的第二章主要內容是有關蒙式教育九大原則當中的第一個,也就是行動動作和認知的緊密相關性,Movement對認知與學習的影響。而前一篇文章分享了第二章前半段(詳細內容可參考留言處的連結分享),主要是嬰兒階段的行動與
透過閱讀《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這本書,來看看用現代心理學研究蒙特梭利教育法。這次來到第二章的前半段,而之前第一章主要討論現代教育的問題困境以及簡述蒙特梭利教育法(詳細內容可參考留言處的連結分享) 。  
《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這本書主要內容是以現代心理學的研究,來看看蒙特梭利教育法是否能夠被科學證明,進而可能作為現代教育問題的解方。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是聽鄭同僚教授說:「如果你對蒙特梭利有任何的疑慮,這本書可以給你全部的答案。」於是就興起了閱讀這本書的雄心壯志。是說大學畢業之後,好像沒有那麼認真閱讀厚厚的英文書籍了,所以也就藉由分享逼迫自己一下。
最近在進修哲學諮商師課程時,常常會回想當初大學念這些思想內容時,會覺得飄在空中,不太清楚和我的人生可以如何關聯? 如何解決我人生意義的問題? 但現在念起來就不一樣了,或許是年紀的關係,但我覺得有一個關鍵是,當初從小培養的念書模式習慣,不太會去探討一個事件一個人物思想會產生的背後原因、當時的社會環境
《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這本書的第二章主要討論行動動作和認知的緊密相關性,Movement對認知與學習的影響。而前兩篇文章分享了這一章前面討論很多有關嬰兒階段與超過嬰
《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這本書的第二章主要內容是有關蒙式教育九大原則當中的第一個,也就是行動動作和認知的緊密相關性,Movement對認知與學習的影響。而前一篇文章分享了第二章前半段(詳細內容可參考留言處的連結分享),主要是嬰兒階段的行動與
透過閱讀《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這本書,來看看用現代心理學研究蒙特梭利教育法。這次來到第二章的前半段,而之前第一章主要討論現代教育的問題困境以及簡述蒙特梭利教育法(詳細內容可參考留言處的連結分享) 。  
《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這本書主要內容是以現代心理學的研究,來看看蒙特梭利教育法是否能夠被科學證明,進而可能作為現代教育問題的解方。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是聽鄭同僚教授說:「如果你對蒙特梭利有任何的疑慮,這本書可以給你全部的答案。」於是就興起了閱讀這本書的雄心壯志。是說大學畢業之後,好像沒有那麼認真閱讀厚厚的英文書籍了,所以也就藉由分享逼迫自己一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覺得自己有時候會對某些親子書籍特別有興趣,一部份的原因都是想要用來靠近自己的內在小孩,另一原因則是覺得現在在教育小孩的部分真的好難啊,而且,社群開始有增加一些媽媽書友,所以認為也可以來推坑一下(疑?
Thumbnail
在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中,孩子擁有與生俱來的內在傾向,需要大人的觀察、尊重和引導。本文分享了我在實踐蒙特梭利教育過程中的經驗,通過對話來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和親子關係。此文推薦給追求親密親子關係和教育方法的家長。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蒙特梭利教育中如何以兒童為中心進行數學教學。根據一次實習助教的經驗,本文分享了在幫助孩子學習數學運算時,應先觀察孩子的能力,再逐步調整練習題的難度。文章中提出三大心法,包括從簡單題目開始、陪伴完成題目後退為觀察者、以及即時示範操作,旨在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相信許多父母都曾經歷過小孩不斷問「為什麼」的時期,尤其當你回答得越多越詳細,隨之而來的「為什麼」將會充斥在生活對話中,對萬事萬物充滿好奇的小孩,可能偶爾會讓我們一時語塞,但也不得不佩服他們不受框架限制的思考力與想像力。 《我家有個小小哲學家!》這本書的作者史考特・赫修維茲本身是法律與哲學教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還沒有看過蒙特梭利女士本人的書,僅看過其他人對蒙特梭利教學的看法見解,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可以督促自己看一看本人所著寫的著作。   首先不應該有太多教導式的教育,要知道兒童真正的需要以及童年時期的奧秘。倘若幼兒時期受到不正確的教育,極大可能導致往後的精神疾病,要減少精神疾病須
Thumbnail
培養孩子哲思,並不是要孩子背誦哲學家講的話,或是拿它來考試。而是首先能讓孩子養好對哲學的「胃口」,培養他閱讀相關書籍的意願,進而讓孩子在閱讀中隨著書本的內容展開對於萬事萬物的哲學思考,逐步啓發他的人生智慧,使他成為自己人生問題的解答大師。
Thumbnail
父母的個人成長和過去經歷都會影響教養小孩的方式。推薦大家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對教養和自我成長都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覺得自己有時候會對某些親子書籍特別有興趣,一部份的原因都是想要用來靠近自己的內在小孩,另一原因則是覺得現在在教育小孩的部分真的好難啊,而且,社群開始有增加一些媽媽書友,所以認為也可以來推坑一下(疑?
Thumbnail
在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中,孩子擁有與生俱來的內在傾向,需要大人的觀察、尊重和引導。本文分享了我在實踐蒙特梭利教育過程中的經驗,通過對話來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和親子關係。此文推薦給追求親密親子關係和教育方法的家長。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蒙特梭利教育中如何以兒童為中心進行數學教學。根據一次實習助教的經驗,本文分享了在幫助孩子學習數學運算時,應先觀察孩子的能力,再逐步調整練習題的難度。文章中提出三大心法,包括從簡單題目開始、陪伴完成題目後退為觀察者、以及即時示範操作,旨在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相信許多父母都曾經歷過小孩不斷問「為什麼」的時期,尤其當你回答得越多越詳細,隨之而來的「為什麼」將會充斥在生活對話中,對萬事萬物充滿好奇的小孩,可能偶爾會讓我們一時語塞,但也不得不佩服他們不受框架限制的思考力與想像力。 《我家有個小小哲學家!》這本書的作者史考特・赫修維茲本身是法律與哲學教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在看這本書之前,還沒有看過蒙特梭利女士本人的書,僅看過其他人對蒙特梭利教學的看法見解,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可以督促自己看一看本人所著寫的著作。   首先不應該有太多教導式的教育,要知道兒童真正的需要以及童年時期的奧秘。倘若幼兒時期受到不正確的教育,極大可能導致往後的精神疾病,要減少精神疾病須
Thumbnail
培養孩子哲思,並不是要孩子背誦哲學家講的話,或是拿它來考試。而是首先能讓孩子養好對哲學的「胃口」,培養他閱讀相關書籍的意願,進而讓孩子在閱讀中隨著書本的內容展開對於萬事萬物的哲學思考,逐步啓發他的人生智慧,使他成為自己人生問題的解答大師。
Thumbnail
父母的個人成長和過去經歷都會影響教養小孩的方式。推薦大家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對教養和自我成長都有很大的啟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