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管好自己才能發揮影響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別把他人的課題拿來自己修。」

自己屬於樂愛分享的性格,看到好的東西,總毫不藏私地和友人們分享,曾經還被開玩笑說:「你是不是有業配?」

這種喜歡分享的性格,開始連價值觀也不放過。

說好聽一點是「熱心助人」,說難聽一點是「干涉他人」。

把他人的課題拿來自己修,卻忘了個體的經驗和歷程。

這個習慣滲透在生活的微小細節,如果沒有仔細留意,難以察覺。

那天家族聚餐吃火鍋,我開始和手足們大談自己的「減肥經」,苦口婆心勸他們要運動、吃東西不要沾醬等。

回到家,配偶和我說:「你怎麼變成這樣?」

變成怎樣?

Photo by Etienne Boulanger on Unsplash

Photo by Etienne Boulanger on Unsplash

原來我也變成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喜歡和他人說教,喜歡把自己的觀念輸出給他人,喜歡將自己認為好的東西要他人接受。

漸漸發現,強摘的瓜不甜,硬塞的東西別人根本接受不了。

可是我真的想和大家分享這些好的事物,要怎麼做別人才願意傾聽?

回想過往經驗,或許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

持續自己「信奉的觀念」,當別人有興趣時,他會想起你有這樣的經驗,就有可能請教你,或參考你的意見等。

比如,與其整天強迫弟弟妹妹去運動、減少飲食,不如做好自己的訓練,當他們真的有需要請教時,可能就會想到我。

對方有需求,才有可能接收。

這和網路分享大不相同。

在社群平台輸出,要不要接受,讀者可以選擇追蹤或取消關注。

面對面分享則要確認對方有想接收的意願,才進行分享。

至今我還在拿捏這樣的界線,有時候只是想把一些好想法和在乎的人分享,但其實有些觀念對方也明白,只是還沒做好準備接受。

這時候的任何強加都可能成為關係中的毒藥。

avatar-img
26會員
24內容數
讓我們靜下心來,好好讀一本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rachreadi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先前在 Dcard 上看到有人對留學這個決定的「好處」和「效益」提出了疑問。留學確實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且在生涯規劃上是相當重大的決定。 2023年年初,我從韓國留學回國後,寫下自己的變化,這裡的變化比較偏向是身心靈層面,由於剛回國不久,還在進行研究所學業,尚未看到職場上的效益,日後有這方面的
6/2(五)下午2點左右,我在前往學校的公車上被偷拍了。過去我曾想過,若遇到此情此情,必然大聲呼叫,制止加害者。然而,腦袋只有一片空白,喉嚨似乎被某種無形的束縛纏繞,一個字也發不出來,因為我害怕。唯一想到的自救方法,就是放下手機,全程緊盯著偷拍者,為的就是給偷拍者壓力。
在異國遺失物品怎麼辦?我在韓國釜山交換時,就掉了兩次東西,一次是錢包、一次是信用卡,幸運的是第二次有順利找回,但是錢包確定是無望了。 本篇和大家分享在韓國遺失物品的處理方式,以及外國人登錄證補辦、韓亞信用卡補辦,台灣信用卡如何跨國停卡等處理方法。
韓國是許多台灣人喜愛的旅遊目的地,不管是首爾、釜山、濟州島,都有各自的魅力和特色。如果你計畫前往韓國自由行,推薦你一定要下載以下 5 款 APP,它們可以幫助你解決交通、語言、購物等各種問題,讓你的旅程更加順暢和愉快,那就讓我們看下去吧!
韓國留學交換指南,推薦給想申請釜山大學校的同學。
在韓國釜山大學留學半年後,我學會的三件事:建立安慰自己的能力、適應新事物的能力、跨出舒適圈的能力。
先前在 Dcard 上看到有人對留學這個決定的「好處」和「效益」提出了疑問。留學確實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且在生涯規劃上是相當重大的決定。 2023年年初,我從韓國留學回國後,寫下自己的變化,這裡的變化比較偏向是身心靈層面,由於剛回國不久,還在進行研究所學業,尚未看到職場上的效益,日後有這方面的
6/2(五)下午2點左右,我在前往學校的公車上被偷拍了。過去我曾想過,若遇到此情此情,必然大聲呼叫,制止加害者。然而,腦袋只有一片空白,喉嚨似乎被某種無形的束縛纏繞,一個字也發不出來,因為我害怕。唯一想到的自救方法,就是放下手機,全程緊盯著偷拍者,為的就是給偷拍者壓力。
在異國遺失物品怎麼辦?我在韓國釜山交換時,就掉了兩次東西,一次是錢包、一次是信用卡,幸運的是第二次有順利找回,但是錢包確定是無望了。 本篇和大家分享在韓國遺失物品的處理方式,以及外國人登錄證補辦、韓亞信用卡補辦,台灣信用卡如何跨國停卡等處理方法。
韓國是許多台灣人喜愛的旅遊目的地,不管是首爾、釜山、濟州島,都有各自的魅力和特色。如果你計畫前往韓國自由行,推薦你一定要下載以下 5 款 APP,它們可以幫助你解決交通、語言、購物等各種問題,讓你的旅程更加順暢和愉快,那就讓我們看下去吧!
韓國留學交換指南,推薦給想申請釜山大學校的同學。
在韓國釜山大學留學半年後,我學會的三件事:建立安慰自己的能力、適應新事物的能力、跨出舒適圈的能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覺得自己為何要被人這樣對待? 很委屈、很生氣、很傷心難過,對與錯和前因後果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有理說不清..是因為各站各的理, 我無法控制別人,只能全心全意的放在我自己上, 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占據我的心理、影響到我本來的心境。
Thumbnail
如果當你發現别人越来越不把你當一回事,那是因為你太好說話。什麼事情,一找你就答應;什么東西,一要你就給。要知道:有的人習慣了得到,便忘記了感恩。做人除了說YES之外,還要經常說一下NO。親和力雖然很重要,但人的價值卻是靠拒絕而来的。有原則的拒絕,比無原則的幫忙,你會更有價值。交人交心,澆樹澆根!真誠
Thumbnail
我為什要去答應一個不合理的要求? 難道我必須犧牲自己, 去討好他人、迎合他人, 去尋求他人的喜愛認同,我必須以他人為主,我不能有自己的意願? 這是過去的劇本,我拿回自己的力量和主導權! 什麼可以幫?什麼無法幫? 不合理的要求,我無法幫,我應該是分得清楚的! 若我被迫要幫她=我必須犧牲自
Thumbnail
不要討厭慣於討好的自己。委屈自己、討好他人是一種生存策略,如果你總是這麼做,代表這能為你帶來某些好處。只要你討好,就能讓事情處於控制之中,或舒緩氣氛讓自己感覺舒服。如果不斷討好讓你覺得疲憊,可以躲到無人的地方休息一會,但不要因此責備自己懦弱。
Thumbnail
曾經在網路上看到一句名言說:"和周遭人搞好關係的秘訣就是,不要和他們分享任何成功的喜悅,和任何開心的事,人性中最大的惡,就是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越是聰明的人,越是裝傻!" 一開始看到這句話我覺得好殘酷,但是久了卻覺得很真切。 有一位朋友因為到國外生活,會在FB不時分享他的生活照,後來竟然被朋友留
善於提供他人好意,或者說會照顧他人的想法,是一種成熟的展現嗎? 我的經驗觀察到有些人會: 1.聚會時帶東西來給大家吃 2.探班時帶飲料、點心來慰問同事 3.交際場合主動關心那些比較內向的人 而我通常是後者,屬於接受別人好意的,我也不會拒絕 只是我也在想,這是不是跟會"做人"是有關係的
Thumbnail
包括我,過往也常仰賴這些所謂不用說的道理來檢視他人、判斷自己該做到哪裡。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我們常常被鼓勵關注他人的需求,促進和諧的人際關係。然而,對於一些人來說,這種關心他人的程度可能漸漸演變成討好型的人格,使他們在關係中失去了自己的聲音和需求。如果你發現自己陷入這樣的情況,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你擺脫討好型人格的枷鎖,建立更健康、平衡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覺得自己為何要被人這樣對待? 很委屈、很生氣、很傷心難過,對與錯和前因後果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有理說不清..是因為各站各的理, 我無法控制別人,只能全心全意的放在我自己上, 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占據我的心理、影響到我本來的心境。
Thumbnail
如果當你發現别人越来越不把你當一回事,那是因為你太好說話。什麼事情,一找你就答應;什么東西,一要你就給。要知道:有的人習慣了得到,便忘記了感恩。做人除了說YES之外,還要經常說一下NO。親和力雖然很重要,但人的價值卻是靠拒絕而来的。有原則的拒絕,比無原則的幫忙,你會更有價值。交人交心,澆樹澆根!真誠
Thumbnail
我為什要去答應一個不合理的要求? 難道我必須犧牲自己, 去討好他人、迎合他人, 去尋求他人的喜愛認同,我必須以他人為主,我不能有自己的意願? 這是過去的劇本,我拿回自己的力量和主導權! 什麼可以幫?什麼無法幫? 不合理的要求,我無法幫,我應該是分得清楚的! 若我被迫要幫她=我必須犧牲自
Thumbnail
不要討厭慣於討好的自己。委屈自己、討好他人是一種生存策略,如果你總是這麼做,代表這能為你帶來某些好處。只要你討好,就能讓事情處於控制之中,或舒緩氣氛讓自己感覺舒服。如果不斷討好讓你覺得疲憊,可以躲到無人的地方休息一會,但不要因此責備自己懦弱。
Thumbnail
曾經在網路上看到一句名言說:"和周遭人搞好關係的秘訣就是,不要和他們分享任何成功的喜悅,和任何開心的事,人性中最大的惡,就是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越是聰明的人,越是裝傻!" 一開始看到這句話我覺得好殘酷,但是久了卻覺得很真切。 有一位朋友因為到國外生活,會在FB不時分享他的生活照,後來竟然被朋友留
善於提供他人好意,或者說會照顧他人的想法,是一種成熟的展現嗎? 我的經驗觀察到有些人會: 1.聚會時帶東西來給大家吃 2.探班時帶飲料、點心來慰問同事 3.交際場合主動關心那些比較內向的人 而我通常是後者,屬於接受別人好意的,我也不會拒絕 只是我也在想,這是不是跟會"做人"是有關係的
Thumbnail
包括我,過往也常仰賴這些所謂不用說的道理來檢視他人、判斷自己該做到哪裡。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我們常常被鼓勵關注他人的需求,促進和諧的人際關係。然而,對於一些人來說,這種關心他人的程度可能漸漸演變成討好型的人格,使他們在關係中失去了自己的聲音和需求。如果你發現自己陷入這樣的情況,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你擺脫討好型人格的枷鎖,建立更健康、平衡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