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8/0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關於孟子思想中的一些邏輯問題(2) ——假然推理

    假然推理,就是以「如果…則…」的假然命題為大前題而來的推理。

    孟子有句話,讀《孟子》的,都非常熟悉——「人皆可以為堯舜」。就以這句話作為例子,檢視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邏輯。

    【例三】堯舜之所以為賢君,因為他們對人民都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他們都有不忍人之心。有這些善心,有這些不忍人之心,故此在治理天下方面,處理民間種種的複雜問題,都能得心應手。

    堯舜是人,我們都是人。

    其他人同樣都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只要時刻懷著不忍人之心,同樣都有可能成為賢君。

    結論:人皆可以為堯舜。

    有問:何以某某又不是像堯舜那樣的賢君呢?

    那是因為他  /  她沒有不忍人之心,嚴格來講,他  /  她的不忍人之心經常都被隱蔽了,用孟子的話來說,他  /  她的本心被放失了。

    【例四】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公孫丑‧上6)

    孟子說: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有人指孟子這裡混淆了價值判斷和事實判斷。

    他說「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是價值判斷,這是個人主觀的看法;而「不忍人之政」是事實判斷,是客觀的事實。由一個價值判斷,怎麼能推出一個事實判斷呢?

    筆者卻不以為然,蓋堯舜有不忍人之心,這是歷史事實;堯舜行不忍人之政,同樣也是歷史事實。既然從一個歷史事實推論到另一個歷史事實,這並無違反類比推理的準則。孟子也曾說:「凡同類者,舉相似也」。(告子‧上7)

    有問:有仁心就會有仁政嗎?
    理論上是,但在現實上,有些情況不是。此所謂好心做壞事。

    當然,「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這是理應如此,但並非在現實上必然如此,蓋還有其他變數在。舉個例子:

    【例五】人常行善,理應種善因得善果,這是理應如此;但在現實上,有時行善不但得不到相應的回報,甚至可能得不到善果(例如救傷扶危者卻反成被告)。這不能說這個推理無效,蓋還有其他變數在啊!

    須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這裡的「皆有」,非指「必然都有」,而是指在一般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會有。如果人沒有不忍人之心,依孟子,乃是此心被放失了。既然是在一般情況下,人大多數都會有不忍人之心的。先王固然是人,他們自然有不忍人之心。正因為有不忍人之心,才有不忍人之政。請注意:孟子的原文「斯有」,白話就是「才有」,「有不忍人之心,才有不忍人之政」的「不忍人之心」,是這個推理的必要條件。

    但在邏輯推理來說,設定:仁心(P);仁政(Q);這樣就出現了四種不同的情況了:

    ①如今有P,所以才有Q。                (今P,∴ Q)

    ②如今無P,(就未必一定)無Q的。(今  - P,≠  - Q)

    ③如今有Q,(未必就一定)有P的。(今Q,≠ P)

    ④如今無Q,所以肯定就無P的。       (今  - Q,∴  - P)

    從②和③的假然推理,其結論是不一定的。

    然則,孟子說:「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這個推論,是否就無效呢?

    (寫於2023年7月28日於澳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