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曾經的工作動力消失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自從今年轉職後,身邊有越來越多人前來諮詢,也因此聽到在各種職場上的辛酸點滴,其實每次聽到這些故事我都會很有同感,因為我也曾經長達多年被這個問題困擾很久,不曉得為什麼「曾經的工作動力消失了」?

套一句我快離職前最常跟同事講的一句話就是:我心已死... (當時就是真的覺得對一切事物都變得無感,對於公司的任何變動都無所謂了呈現放棄的狀態)

而我整理最常見的案例,發現大家會開始失去工作動力的狀況大概就是以下幾點

1️⃣ 不滿意工作環境
2️⃣ 缺乏挑戰性成長
3️⃣ 不公平的對待
4️⃣ 工作生活不平衡
5️⃣ 職涯迷茫倦怠
6️⃣ 工作一成不變

工作佔了我們生活時間的大半,不少人會認為有錢就會有動力,或者是說有錢就可以妥協 (我以前也是這麼想),但其實後來發現,當基本薪資被滿足後,要持續做一份工作單靠錢是無法長久維持的,關鍵在於我們的內在需求是否有被滿足!

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理解

👉 工作動能 = 成長發展 X 工作待遇 X 生活目標


📌 一、有梯度的「成長發展」

人們渴望在工作中獲得新的知識,當工作開始變得單調無趣,學不到新東西時就會產生焦慮,擔心自己失去競爭力,反之如果難度太高超過負荷也會造成反效果,或是長期處於太高壓狀態會影響身心平衡


📌 二、合理的「工作待遇」

我們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於工作,自然希望能夠獲得對應的回報,能夠激勵我們持續努力,若長期感受不到價值,動力將逐漸消失,這裡不單純只有指錢,而是包含與同事主管之間的相處,例如很多職場PUA都是不太合理的,如果持續忍耐把不滿壓抑在心裡,這種情感最終可能變成情緒的包袱


📌 三、平衡的「工作生活目標」

保持工作與個人生活的平衡是重要的。擁有足夠的時間去追求興趣、陪伴家人和朋友,維持心靈的平靜與充實,才能找到努力工作的意義。同時,明確的職涯規劃也是關鍵,它能讓我們知道自己正朝著什麼方向前進,保持動力。


這三個面向基本上是缺一不可,當時理解這之間的關聯後重新找工作時,我就把它當成是我的底線絕對不能妥協,也因為這樣排除掉很多不適合自己的工作,並找到真正可以讓自己有熱忱的職涯方向,以上給大家參考,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工作動力與熱情

---------------------------------------------------------------------------

如果你有符合以下的現況,並且想解決的

✅ 工作壓力大:面臨工時長,無法花更多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 缺乏工作滿足感:你覺得自己的工作無趣,沒有滿足感
✅ 沒有能力:想培養專業技能來提升收入,但不清楚自己的強項

歡迎先加我的官方line聊聊: @opy2800a
如果我認為可以協助到你可以提供一次的免費諮詢機會
諮詢後你會比較有方向、也會知道自己的盲點在哪裡💡

快接近30歲時腦袋好像突然被打到,想開始每天做點以前不會想做的事,第一件事就是離開死守7年的高薪工作,然後開始正視將以前腦中一大串的幻想清單變成夢想清單再變成目標清單想一件一件完成並記錄下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接觸職涯諮詢個案中有超過 80% 的人來找我都會問:我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過去的我也曾經歷,我只知道已經沒有那麼喜歡原先的工作了,但也說不出自己還適合做什麼?直到後來找到了一個關鍵打破了我自己的迷思 應該先問『哪些產業是有錢途的?』 再從這些選項裡問『我想做什麼?』 為什麼要先向錢看齊呢?
近期在做職涯諮詢時遇到很多跟我差不多年紀或是小我一點的個案,大家普遍都有年齡焦慮希望早點可以讓工作事業安定下來,那我就會進一步詢問他們做了什麼努力,就發現跨出第一步的“勇氣”,是我們從20歲到30歲裡,比膠原蛋白流失得更快的東西。 為什麼要寫這篇? 延續上一篇《人生低潮必看電影 - 陪伴
過去在做職涯諮詢時我都會問個案在找我之前有找誰傾訴過職涯上的困境,我發現看起來特別焦慮的人都會說職涯的問題身邊沒有人懂,即使他們有向家人或是身旁朋友反應,但很多時候就是會被認為只是在無病呻吟,最終就一直處於這個低潮狀態不知道如何改變 我自己在轉職時也曾經歷一波起起伏伏,當時對於生活有一種說不上來的
過去在做職涯諮詢時我都會問個案在找我之前有找誰傾訴過職涯上的困境,我發現看起來特別焦慮的人都會說職涯的問題身邊沒有人懂,即使他們有向家人或是身旁朋友反應,但很多時候就是會被認為只是在無病呻吟,最終就一直處於這個低潮狀態不知道如何改變 我自己在裸辭時也曾陷入人生很黑暗的低潮期,不過我很幸運的是當時的
最近來找我做職涯諮詢的人很多,但我發現大概有八成以上的人都會問類似的問題,就是覺得工作迷惘,然後問這個工作到底適不適合我,所以我就再去思考我也曾經被這個問題卡了兩三年,但後來竟然因為一個對話公式三秒就想通了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跟自己經歷像下面這樣的對話 😞這個工作我覺得.... 有點無聊
不確定有多少人是因為標題而點進來,但你沒有看錯,就在今年我做了生平第一次付費塔羅占卜,然後就決定放棄年薪幾百萬的工作,但人生也大轉彎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 即使工作低潮但還是選擇繼續用工作麻痺自己
 🌚 我是一個很極端的人,畢業後工作大概占據我95%的時間,而剩下5%就是分給家人、另一半以及
在接觸職涯諮詢個案中有超過 80% 的人來找我都會問:我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過去的我也曾經歷,我只知道已經沒有那麼喜歡原先的工作了,但也說不出自己還適合做什麼?直到後來找到了一個關鍵打破了我自己的迷思 應該先問『哪些產業是有錢途的?』 再從這些選項裡問『我想做什麼?』 為什麼要先向錢看齊呢?
近期在做職涯諮詢時遇到很多跟我差不多年紀或是小我一點的個案,大家普遍都有年齡焦慮希望早點可以讓工作事業安定下來,那我就會進一步詢問他們做了什麼努力,就發現跨出第一步的“勇氣”,是我們從20歲到30歲裡,比膠原蛋白流失得更快的東西。 為什麼要寫這篇? 延續上一篇《人生低潮必看電影 - 陪伴
過去在做職涯諮詢時我都會問個案在找我之前有找誰傾訴過職涯上的困境,我發現看起來特別焦慮的人都會說職涯的問題身邊沒有人懂,即使他們有向家人或是身旁朋友反應,但很多時候就是會被認為只是在無病呻吟,最終就一直處於這個低潮狀態不知道如何改變 我自己在轉職時也曾經歷一波起起伏伏,當時對於生活有一種說不上來的
過去在做職涯諮詢時我都會問個案在找我之前有找誰傾訴過職涯上的困境,我發現看起來特別焦慮的人都會說職涯的問題身邊沒有人懂,即使他們有向家人或是身旁朋友反應,但很多時候就是會被認為只是在無病呻吟,最終就一直處於這個低潮狀態不知道如何改變 我自己在裸辭時也曾陷入人生很黑暗的低潮期,不過我很幸運的是當時的
最近來找我做職涯諮詢的人很多,但我發現大概有八成以上的人都會問類似的問題,就是覺得工作迷惘,然後問這個工作到底適不適合我,所以我就再去思考我也曾經被這個問題卡了兩三年,但後來竟然因為一個對話公式三秒就想通了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跟自己經歷像下面這樣的對話 😞這個工作我覺得.... 有點無聊
不確定有多少人是因為標題而點進來,但你沒有看錯,就在今年我做了生平第一次付費塔羅占卜,然後就決定放棄年薪幾百萬的工作,但人生也大轉彎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 即使工作低潮但還是選擇繼續用工作麻痺自己
 🌚 我是一個很極端的人,畢業後工作大概占據我95%的時間,而剩下5%就是分給家人、另一半以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以前,我的工作長時間處於高壓、緊湊、作息、吃飯時間不規律、睡眠少、高張力的情緒環境,讓我逐漸感到精力被掏空。即便休假一週,我每天醒來仍舊覺得疲憊不堪。起初我以為只是累過頭,卻發現吃再多中藥、睡再多覺都無法恢復,直到我意識到這是慢性壓力導致的惡性循環。那一刻,我感覺到生活需要改變。後來,我換了工作和調
在一個被動、不時抱怨和表裡不一的團隊中工作,有種很深的無力感,追根究底還是歸於老闆的言行和領導風格積累所致。 我好想再重拾對工作的激情和動力,尋找內心那份引以為傲的成就感,所以,我要對自己的內心喊話:嘿!勇敢跳脫這個舒適圈,為自己的下一段職涯找到出路吧!
Thumbnail
阿偉的故事反映了許多中年上班族面對的職業倦怠與生活壓力。從成功的科技主管到感到無力的日常,他在專業諮詢中重新找回工作熱情和生活平衡。此文章探討瞭如何重新定義成功、尋求協助及小步驟改變的策略,幫助讀者瞭解職業倦怠不是個人的失敗,而是人生的一部分,並提供了面對轉折的方法。
Thumbnail
在工作中面對無所事事的狀態,雖然表面上看似輕鬆,但實際上可能會影響個人對工作的熱情和成就感。從心理學角度探討無聊與倦怠感對工作的影響,並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例如重新設定職業目標、提升技能,或考慮職業轉換。透過這些方法,我們可以在工作中找到新的挑戰與成就感,提升自身的動力和滿足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工作熱情與效率之間的關係,指出真正熱愛的工作可以讓人全心投入,而不需外在激勵。文中提到,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目標比單純努力更重要,並提出幾個改變心態的方法,幫助人們在現今競爭激烈的職場中重新看待工作,將其視為學習與成長的機會,共同克服現實與理想的矛盾。
Thumbnail
以前當研究生時,生活中常常覺得沒動力。並不是對於學習的東西沒興趣,而是對整個人生提不起勁。 老師說,是因為我累世經歷了很多事,內心感到很疲憊,因此今生也常常會感到心累無力,建議我趕快畢業、趕快去找工作,這樣這股疲憊就會卸掉一些。當時我想說,蛤?!去工作不是應該會變得更累嗎?沒想到,真的有比較不累。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職場症狀,甚至會懷疑是不是年紀到了的關係,還是正處於職場的倦怠期,對於甚麼事都提不太起勁。這裡說的並不是單純的不想工作,也沒有特別厭惡工作,就是打從心底產生的一種停滯感。 過去對於新的事件或者新的專案,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期待感,或是上緊發條的心態,但這種感受慢慢地開始降低....
Thumbnail
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以前,我的工作長時間處於高壓、緊湊、作息、吃飯時間不規律、睡眠少、高張力的情緒環境,讓我逐漸感到精力被掏空。即便休假一週,我每天醒來仍舊覺得疲憊不堪。起初我以為只是累過頭,卻發現吃再多中藥、睡再多覺都無法恢復,直到我意識到這是慢性壓力導致的惡性循環。那一刻,我感覺到生活需要改變。後來,我換了工作和調
在一個被動、不時抱怨和表裡不一的團隊中工作,有種很深的無力感,追根究底還是歸於老闆的言行和領導風格積累所致。 我好想再重拾對工作的激情和動力,尋找內心那份引以為傲的成就感,所以,我要對自己的內心喊話:嘿!勇敢跳脫這個舒適圈,為自己的下一段職涯找到出路吧!
Thumbnail
阿偉的故事反映了許多中年上班族面對的職業倦怠與生活壓力。從成功的科技主管到感到無力的日常,他在專業諮詢中重新找回工作熱情和生活平衡。此文章探討瞭如何重新定義成功、尋求協助及小步驟改變的策略,幫助讀者瞭解職業倦怠不是個人的失敗,而是人生的一部分,並提供了面對轉折的方法。
Thumbnail
在工作中面對無所事事的狀態,雖然表面上看似輕鬆,但實際上可能會影響個人對工作的熱情和成就感。從心理學角度探討無聊與倦怠感對工作的影響,並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例如重新設定職業目標、提升技能,或考慮職業轉換。透過這些方法,我們可以在工作中找到新的挑戰與成就感,提升自身的動力和滿足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工作熱情與效率之間的關係,指出真正熱愛的工作可以讓人全心投入,而不需外在激勵。文中提到,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目標比單純努力更重要,並提出幾個改變心態的方法,幫助人們在現今競爭激烈的職場中重新看待工作,將其視為學習與成長的機會,共同克服現實與理想的矛盾。
Thumbnail
以前當研究生時,生活中常常覺得沒動力。並不是對於學習的東西沒興趣,而是對整個人生提不起勁。 老師說,是因為我累世經歷了很多事,內心感到很疲憊,因此今生也常常會感到心累無力,建議我趕快畢業、趕快去找工作,這樣這股疲憊就會卸掉一些。當時我想說,蛤?!去工作不是應該會變得更累嗎?沒想到,真的有比較不累。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職場症狀,甚至會懷疑是不是年紀到了的關係,還是正處於職場的倦怠期,對於甚麼事都提不太起勁。這裡說的並不是單純的不想工作,也沒有特別厭惡工作,就是打從心底產生的一種停滯感。 過去對於新的事件或者新的專案,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期待感,或是上緊發條的心態,但這種感受慢慢地開始降低....
Thumbnail
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